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回15岁,从断亲开始乔雪蒋玉兰

重回15岁,从断亲开始乔雪蒋玉兰

米央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今天早上刷牙照镜子的时候,她甚至还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脸颊上的肉都多了一些,皮肤也白了不少。来到网吧,乔雪还是坐在昨天的位置上。登录论坛,点开昨天的文章,一点也不意外,点击量已经超过五千。留言有两百多条,大部分都是猜测凶手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让人一氧化碳中毒。还有一部分留言猜测博主的职业——尸斑和尸体的僵硬程度那么了解,博主该不会是法医吧?更大一部分是在催更——博主快来更新啊,然后呢?乔雪快速地看完这些内容之后,就又开启了疯狂打字模式。什么时候能够买得起电脑就好了……今天的速度竟然比昨天还快,同样的时间,她多敲出来了500字。上辈子她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早一点入网文这个圈子,没准她也能成为网文圈里的大咖人物。收回浮想...

主角:乔雪蒋玉兰   更新:2025-04-29 18:1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乔雪蒋玉兰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15岁,从断亲开始乔雪蒋玉兰》,由网络作家“米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早上刷牙照镜子的时候,她甚至还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脸颊上的肉都多了一些,皮肤也白了不少。来到网吧,乔雪还是坐在昨天的位置上。登录论坛,点开昨天的文章,一点也不意外,点击量已经超过五千。留言有两百多条,大部分都是猜测凶手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让人一氧化碳中毒。还有一部分留言猜测博主的职业——尸斑和尸体的僵硬程度那么了解,博主该不会是法医吧?更大一部分是在催更——博主快来更新啊,然后呢?乔雪快速地看完这些内容之后,就又开启了疯狂打字模式。什么时候能够买得起电脑就好了……今天的速度竟然比昨天还快,同样的时间,她多敲出来了500字。上辈子她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早一点入网文这个圈子,没准她也能成为网文圈里的大咖人物。收回浮想...

《重回15岁,从断亲开始乔雪蒋玉兰》精彩片段


今天早上刷牙照镜子的时候,她甚至还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脸颊上的肉都多了一些,皮肤也白了不少。

来到网吧,乔雪还是坐在昨天的位置上。

登录论坛,点开昨天的文章,一点也不意外,点击量已经超过五千。

留言有两百多条,大部分都是猜测凶手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让人一氧化碳中毒。

还有一部分留言猜测博主的职业——尸斑和尸体的僵硬程度那么了解,博主该不会是法医吧?

更大一部分是在催更——博主快来更新啊,然后呢?

乔雪快速地看完这些内容之后,就又开启了疯狂打字模式。

什么时候能够买得起电脑就好了……

今天的速度竟然比昨天还快,同样的时间,她多敲出来了500字。

上辈子她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早一点入网文这个圈子,没准她也能成为网文圈里的大咖人物。

收回浮想联翩的脑子,乔雪点了发表,然后去结账。

刚走出网吧门口,就遇到了来网吧的老板。

老板一眼就认出乔雪就是昨天那个说网吧计费系统的,立刻叫住她说:“同学,同学,你等一下。”

乔雪停下,看他,“有事?”

“那什么,你昨天说什么网吧计费系统,这玩意在哪里买呀?”

“这玩意儿挺贵的。”

这个网吧一共有80台机子,成本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电脑买回来之后,只要开机就能赚钱。

现在年轻人上网,爱用OICQ聊天。

还有不少人通宵玩局域网游戏,《红色警戒》《星际争霸》《万王之王》。

一个小时收费8块钱,一天一台机器至少能开10个小时,一天的营业额至少五千块。

所以当听乔雪说一个计费系统大概得一万块的时候,老板微微扬起下巴,这也叫贵?

有了计费系统,他也不用担心店员贪污网费,省得他每天还得一大早来店里看着。

明明是老板,却比打工的还苦。

乔雪说:“既然你感兴趣,那回头我帮你牵个线。我这两天忙着给人补课。”

老板盯着乔雪校服上的校徽看了一眼,眼角抽了抽,学霸啊……

“开发软件的人是谁啊?哪个公司的?”

乔雪说:“是一个教授……反正很牛逼。对了,你对系统有什么要求吗?只需要简单的计费吗?还需要监控检测之类的吗?”

老板睁大眼睛:“还能监控检测?”

“当然能了,整个网吧就是一个局域网,监测起来很方便的。但是呢,功能要的多,价格也不便宜。”

“那你尽快呗,让那个教授来我网吧谈一谈。”

“好吧。”

乔雪这两个字说得很勉强,在老板看来,她应该是觉得自己不经意间说的话,给自己揽了麻烦,所以有些懊恼。

老板已经开始隐隐期待,这个系统要是真的好用的话,他真的能省不少事儿。

——

——

来到九曲路服装市场,商户们已经陆续开门,边吃早餐边聊天。

乔雪和沈静宜手脚麻利地帮忙搬货。

搬好货之后,乔雪就开始帮忙搭配服装。

王阿姨腾出空吃包子的同时,跟附近的摊主聊天,聊的就是房子。

听说王阿姨也买了房子,准备把女儿接到这里来读书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

“你这动作也太快了!怎么说买房子就买房子,跟买白菜似的。”

王阿姨说:“不买房子,钱也被他给别人花掉。”

这话别人就接不下去了。


冯碧霞也是外省来本市读大学的,她上一届还有一部分学长学姐还能分配工作,到了她这一届,就彻底不分配了,全是自谋职业。

冯碧霞应聘到房产公司当销售,她的同学都很不理解她的选择,觉得销售的活,没文凭的人也能干,她简直是自降身价。

在冯碧霞看来,没有什么自降身价,赚钱才是硬道理。

两年的时间,她也从基层的销售人员升任经理。

吃饭的功夫,乔雪就了解清楚了冯碧霞的情况。

趁着冯碧霞的BP机响,去回电话的功夫,乔雪跟蒋玉兰说软件销售两个人搭档更合适,要不要让冯经理加入?

蒋玉兰立刻点头:“冯经理是大学生,那些高科技名词,她肯定能比我更快接受。”

冯碧霞回来后,乔雪就把针对网吧开发的管理软件告诉她,希望她和蒋玉兰一起参与,而且这工作也不影响她们的本职工作。

出乎意料,冯碧霞答应得很痛快,她眼睛晶亮,“居然还有这样的系统啊?平时去上网的时候,都是拿着手写的条子算时间,感觉确实很落后。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培训啊?一会教授有空吗?”

而后,冯碧霞和蒋玉兰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跟乔雪一起去见教授。

只是坐在小卖部东拼西凑来的矮凳上,两人的表情都有些幻灭。

再看那个传说中的教授,胡子邋遢的,身上的衬衫皱巴巴的。

倒是教授旁边的年轻人,一脸书卷气,脸色有些苍白,眼神却很亮。

“两位姐姐就是传说中的销售精英吧?俗话说酒香也不怕巷子深,我们老大开发的这个软件,比T大的老师还强上几倍。哦,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朱绍文,是T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朱绍文说这话的时候,乔雪都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乔雪怀疑,这话应该是老板教的。

不叫老板,叫老大。

老板轻轻地咳嗽一声,说:“两位应该是利用下班的时间过来的,咱们就不要浪费时间了,直接进入正题吧。不知道两位是否经常去网吧?”

蒋玉兰:“我不算经常,就去过几次。”环境好点的网吧,一个小时十块钱,太贵了。

冯碧霞:“我经常去,每周至少一次。”

老板说:“你经常去的,应该听到过网吧管理者对打工的不满,质疑打工的有没有登记错上网的时间吧?”

冯碧霞连连点头:“对,上个月,我经常去的网吧,老板脸上挂彩了。听网吧其他员工八卦说,老板怀疑上夜班的员工,没有如实登记上网时间,每天晚上贪污几十块钱,把员工开除了,员工说自己没有贪污,跟老板打起来了。”

老板打了个响指,“有了个网吧管理系统,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样的矛盾,同时还能更加方便管理。”

老板给了朱绍文一个眼色,朱绍文立刻心领神会,把笔记本电脑摆上来,开始操作,演示。

老板继续说着系统的各种优势以及操作的便捷性。

乔雪在旁边听着,发现此时的老板,已经让人忽略掉他的外表,全然被他的语言吸引。

冯碧霞还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笔和纸,把关键的记录下来。

蒋玉兰也发现了自己和大学生做销售的差距,她什么都没准备。

冯碧霞贴心地跟她说:“我先记,回头我们一起看。”

培训一个小时后结束。


原本大家都知道这事,却都默契地没有挑破来说。

现在,当事人直接拿到明面上来说,他们反而尴尬了。

诡异地安静了几秒钟之后,一个性格爽利的大姐说:“你说得对!咱们女人就该为自己多想想!他把钱拿给别人花,你用钱买房子,把女儿接到身边读书。没错!”

连过道那边的朱阿姨都被吸引过来了,她也是满脸震惊,“王姐你真的买房了?以后我们是邻居?”

“是啊……你的话给我的感触挺深的。

咱们当妈的,不就是盼着孩子好吗?我苦哈哈地在外面赚钱,孩子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吃的穿的还得排在小叔子家的儿子后面。

孩子她爸又在外面搞花头,我心里真的过不去。

只能想办法把孩子接到身边来,这样我才能撑下去。

不过我没钱,只能买一套最小的,而且还是贷款。”

旁边的人又问:“贷款?那岂不是以后要还很多钱给银行?”

王阿姨说:“怎么说呢,这个看你怎么算吧。

咱们每个月的房租,也得几百上千块。

而且房租每年都在涨,三年前我租现在的房子,一个月才六百,现在已经是一千二,听房东的意思,后面还要涨。

可我的银行贷款,每个月两千块,还款金额一年比一年少,最后我还能捞着一套房子。”

乔雪在旁边听着,都不得不佩服王阿姨的销售口才。

果然,听到这句话之后,其他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了松动的迹象。

他们几乎都是差不多时间在这个市场里打拼的,别人买房了,自己没有买,总觉得差点什么。

下午的时候,已经有人来找王阿姨说下班的时候,让王阿姨有空的话带他们去售楼中心看一看。

乔雪跟王阿姨说:“我去帮您给玉兰姐打个电话。”

蒋玉兰接到这个电话的时候,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她此时的心情了,她说:“乔雪,你可能要把我捧上销冠的位置了。”

乔雪说:“我就是把客户引过去,能不能成交还得看玉兰姐你的本事呀。玉兰姐,你要加油哦!”

“那必须的!对了,如果是王姐带着客户过来,我就私底下跟她说,如果成交之后我会给她一点好处。成交一套,我给她五百块,到时候从咱们俩的佣金里面扣除,乔雪,你有意见吗?”

乔雪说:“要不说玉兰姐你特别适合做销售呢!我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好嘞,我心里有数了。”

乔雪和沈静宜今天换了一家餐馆吃饭,虽然也是快餐,但是价格比之前那家快餐店稍微贵一点,味道方面也确实好一点。

乔雪吃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虾仁鸡蛋羹。

陈丽芳会给她的两个孩子做鸡蛋羹,他们一家四口分,一口也不给她吃。

后来,她工作了,发工资可以去餐馆给自己点一份鸡蛋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味道不太对。

虾仁鸡蛋羹对于乔雪来说,也算是一道能够治愈少女时代的菜。

看乔雪吃得很满足的样子,沈静宜也跟着笑了,“雪,你现在这样真好。”

“那是,我们会越来越好的。静宜姐,你和阿姨没准过不了多久也能买海湾小区的房子。”

沈静宜差点被呛着,“这对于我来说无异于白日做梦。”

和乔雪分开后,沈静宜一直都在想乔雪说的话,她和妈妈真的能住上海湾小区的房子吗?


朱大姐和丈夫是从农村一步步打拼到出来的。

一开始在老家的镇上卖袜子、毛巾、线头。

后来听老乡说卖衣服更赚钱,夫妻俩就带上全部的积蓄来到这个城市找出路。

一开始,他们就租在九曲路市场不远处的一个单位家属院的筒子楼里。

原本的房间隔成两间,分别出租给两家人,一间只有十平米不到。

除了放床之外,房间里还堆满了进的货,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厨房是在外面搭的灶头,卫生间和浴室都是公用的,就连早上起来刷牙水龙头前面都要排队。

后来生意稳定了,他们把孩子从乡下接来读书,在城乡结合部那里租了民房,两个房间还算宽敞,但是厨房和卫生间依然要和另外三家租户一起使用。

朱大姐这些年一直忙着做生意,也没有什么社交,自然也没有拜访过这个城市的其他人。

所以,她见过的最好的房子,也就是现在房东的房子。

房东的房子一共有三层楼,房东住三楼,一楼和二楼分别租给四户人。

之前去三楼给房东交房租的时候,房东也乐意让住户看看自己的家,从中获得优越感。半个小时之前,朱大姐还觉得,房东的家就是她见过的最好的家的样子。

昨天晚上,女儿哭的声音其实并不大,还是被房东听去了。

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朱大姐想起来今天要去看房子,可能会需要用到身份证和户口本,又倒回去拿。

就这么凑巧地在拐弯进院的时候听到房东和其他房客提到她家的事情。

“他们家女儿,九月份开学就初三了呀。

他们外地人嘛,想留在这里读书,就只能读职校咯。

那个小姑娘哭,肯定是因为不想回老家呀。

投胎投得不好,投到一个外地乡下的肚子里,哭有什么用呀。

想继续在这里读书,只能读职校了呀。

小姑娘读职校,三年出来,搞不好多出一个人哦。”

朱大姐当时差点没气死,但是又不敢跟房东撕破脸,万一房东不肯租他们房子,或者涨价怎么办?

毕竟住在这里,交通还是很便利的,门口有直接到九曲路服装城的公交车。

朱大姐把思绪拉回来,问蒋玉兰说:“小蒋,这个小区到九曲路服装市场的交通方便吗?”

蒋玉兰说:“方便得很,小区正门,9路公交车直达。小区的南门,也有两趟公交车到九曲路服装市场,只不过要稍微绕两站。还有,两年后的地铁规划,也会在你们小区附近。有了地铁,去哪里都很方便的。”

朱大姐又问:“不能再优惠了吗?”

蒋玉兰说:“朱大姐,这个价格真的已经是我们这里能给的最大优惠了。而且这套房子是凤凰楼层,这么说吧,普通的客户来的话,想要买到凤凰楼层的房子,单价至少得往上加100。也就是说,您真正享受的优惠都不止23000。”

朱大姐问:“什么叫凤凰楼层呀?”

蒋玉兰说:“你们家这幢楼,一共是11层,10楼就叫凤凰楼层。”

朱大姐咬咬牙:“行,这房子我买了。”

蒋玉兰说:“朱大姐,您果然有魄力。以后你们家孩子一定会非常感激您今天做出的最正确的决策。”

朱大姐当然没有带那么多钱,蒋玉兰就先跟她签订购房意向书,收了五万块钱的定金。

双方约定,明天再来签正式合同以及完成付款手续。

回去的时候,乔雪还提议,不打车,直接坐九路公交车,让朱大姐提前感受一下以后上班的路线。

刚刚做出这么大的一个决策,朱大姐能感觉到自己的心一直怦怦跳,同时又不停地说服自己:你的决定是正确的!

回到店铺,乔雪拿起道具,就说:“叔叔阿姨,我们俩去干活了。”

说完,乔雪就拉着沈静宜往外走。

乔雪完全可以预料得到,有些优柔寡断的男摊主,如果听到自己的爱人已经交了五万块定金,估计要蛐蛐。

不过再怎么蛐蛐,事情已经成定局。

站在时代巨人肩膀上的乔雪也没觉得坑他们,买到就是赚到,还解决他们家两个孩子的户口问题。

十年后,他们只会感激她。

沈静宜在担心他们夫妻吵架的时候,乔雪已经在心里算她这次能拿到多少提成。

蒋玉兰可以拿到的提成是购房款的百分之五,房子全款是55.2万,提成就是27600元。

她和蒋玉兰签了协议,两人平分,那她能拿到的佣金就是13800元。

这事也不是她一个人促成的,她就把一万留着,把3800给静宜姐。

可能是因为想到马上要进账的一万块,乔雪干劲十足,整个下午都在吆喝。

沈静宜看到乔雪怎么做,她就跟着怎么做。

一开始,沈静宜心里也是慌的,但是她很快就想明白——中暑醒来后的乔雪,像是被仙人抚顶、财神眷顾一样,听她的,错不了。

这个下午,可能是天气比前一阵凉快的缘故,附近的服装店老板很多都出来进货,下午的引流的数量一点也不比前两天少。

得知妻子已经交了定金的男摊主,确实蛐蛐了好一会,不过很快就有客人上门,他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更别说蛐蛐了。

好不容易闲下来,男人正准备开口,就被妻子一句话堵回去,她说:“五十五万,咱们又不是拿不出来!你自己看一下,你今天又赚了多少?还有,我今天回去拿身份证和户口本的时候,你知道我听到什么了吗?”

朱大姐把房东说的那些话,一个字不差地模仿给丈夫听。

说完,她咬牙切齿地说:“我就是要买商品房,我住的是五千一平米的商品房,我们家孩子还能在这里读书,几年后拿的户口跟她一样,到时候我看看她还怎么通过贬低我们来找优越感!

搬家的时候,我一定要告诉她,她家那个组合柜丑死了。”

男摊主愣了一下,然后拍大腿,“买!咱们买!明天就去签合同。”


键盘噼里啪啦地响,惹得身后通宵了一夜有些迷糊的人都忍不住好奇地伸出脖子看。

乔雪事先把字调成她能接受的最小字号,离的远的人,自然看不清楚她写的什么。

脑子和手指都能跟得上,乔雪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写出了6000字。

结尾的地方还恰到好处地放了“钩子”,只要有人点进去,并且又是悬疑题材文学的爱好者,绝对会被勾得抓心挠肺。

上传好之后,乔雪就拿着那张客服人员写着上机时间的纸条去结账。

结账的时候,她看到有个应该是老板的人在问网管昨天晚上生意怎么样,她顺便跟老板说了一句:“你们这个网吧也太不先进了,怎么都不弄一套网吧计费系统。

有了这个系统,就不用人工计费了,一个晚上上机多少人,费用是多少,一目了然。”

老板眼睛一亮,“还有这东西。”

乔雪:“当然有啊。”

说完,乔雪一副有事着急要走的样子,没等老板再问什么,她就跑了。

钓鱼,得先打窝。

从网吧出来之后,乔雪就去附近的肯德基门店借用卫生间,把之前身上穿的校服换掉,穿上前几天做客源引流的时候穿的衣服。

即便是坐在网吧最通风的位置,校服上还是有烟味。

乔雪又甩了甩头发,把可能附着在头发上的烟味散去。

来到约定见面的地方的时候,沈静宜已经等在那里了。

“静宜姐,不好意思,我迟到了。”

今天她们俩出门的时候终于都不穿校服了,相互打量对方,都说好看。

乔雪说:“我们会一直好看的。走吧,上班去。”

来到九曲服装城的四楼,乔雪和沈静宜正在跟王阿姨熟悉价格的时候,朱阿姨还专门来了一趟,跟王阿姨夸她们俩能干。

王阿姨说:“这还用你说呀,我都看在眼里呢,两个姑娘,是能干的。”

正说着,有客人路过,乔雪立刻大方又热情地说:“小姐姐,来看看衣服啊。最新款的,这条裙子和张柏芝在电影《星愿》里穿的很像,可以试试看哦。”

朱阿姨把王阿姨拉到一边,让乔雪和沈静宜招呼客人。

就这么看着,乔雪竟然把衣服卖出去了。

客人不是来批发的,是零售,但是也在乔雪的热情推销下,买了三件衣服。

朱阿姨突然有些后悔,她或许应该让乔雪在她店里兼职的……

不过她很快又说服自己,她店里不缺人手。

“王姐,你男人今天怎么又不来呀?就让你一个人看店,那么多货,你还要自己去搬,累死你算了。”

朱阿姨昨天下班之后,听到了新鲜出炉的八卦——王姐的男人被那个狐狸精迷得五迷三道,又给狐狸精租了一个门面,最近忙着给新门面装修,把批发的生意全部丢给王姐。

王阿姨苦涩一笑,“我就是这个命……不过我也想开了,自己一个人累死累活,挣到的钱也未必能够落到我的口袋里。所以,我干脆请两个姑娘来帮忙。”

朱阿姨叹气,“你呀……要不你把闺女转学到这里来读书吧,有孩子在身边,没准他能收敛一点。”

王阿姨说:“我们没户口,转过来两年,再转回去,没必要。”

嘴上虽然是这样说,王阿姨还是忍不住问:“你买房真的送了户口?”

“是蓝印户口,但是孩子也能在这里上学。最新消息说,五年之后,再交一笔费用,就跟本地户口没什么两样了。王姐,要不你也买一套?我们做邻居,孩子也有个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