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南阳王南阳的其他类型小说《他们都可以,为什么朕就不可以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聪明的暖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未来掌权,助他治理天下。我对他教导得很是成功,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以百姓安乐为追求。所以战事接连失利,他要亲自上场,鼓舞士气,夺回失地,安抚黎民。上一次,我也是不允,但他执意要求,我让他去了,却得了个马革裹尸的下场不说,死后还受尽折辱。我握住他的胳膊,声音沉静:“你是帝王,坐镇都城,治理民事,家国之中诸多事物需你点头决策,打仗自有武将上前,你如今抛下政事不理反而去那边冲锋,就不是枉为人君?”他反驳我:“战事不利,诸将撒血,我为帝王却苟存于人后,贪图安逸,不敢亲率子民抵抗,皇姐,我于心何忍?!”我一下陷入了沉默。朝中无人可用,败势不止,如此下去迟早亡国,不怪他焦躁。在他死后,朝中气势愈发低迷,南蛮攻城之事如入无人之境,只用一月就打到了...
《他们都可以,为什么朕就不可以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他未来掌权,助他治理天下。
我对他教导得很是成功,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以百姓安乐为追求。
所以战事接连失利,他要亲自上场,鼓舞士气,夺回失地,安抚黎民。
上一次,我也是不允,但他执意要求,我让他去了,却得了个马革裹尸的下场不说,死后还受尽折辱。
我握住他的胳膊,声音沉静:“你是帝王,坐镇都城,治理民事,家国之中诸多事物需你点头决策,打仗自有武将上前,你如今抛下政事不理反而去那边冲锋,就不是枉为人君?”
他反驳我:“战事不利,诸将撒血,我为帝王却苟存于人后,贪图安逸,不敢亲率子民抵抗,皇姐,我于心何忍?!”
我一下陷入了沉默。
朝中无人可用,败势不止,如此下去迟早亡国,不怪他焦躁。
在他死后,朝中气势愈发低迷,南蛮攻城之事如入无人之境,只用一月就打到了皇城之外,安余姚一剑斩下相国头颅,转头却封我为妃。
他说,由我出头率领大魏百姓称臣,就不屠城。
我劝降朝臣,对他俯首,他赐我昭阳殿,拟封号“明”。
明,谐音于民,皇城内外大魏子民的命全在我手里,我要百姓存活,就得对他屈服。
好在苍天有眼,天佑三年,镇南王刘括反,夜屠官员三十余人,攻至司马门,友骠骑将军携众人叛之,与括战,车骑将军次子宇文康承乱而胜,与帝对峙于未央宫外,斩帝。
黄门侍郎起,刺康,遂。
怀恩王继为新帝。
国都动荡,狼烟四起,各路人马自立为王,内乱十余年。
宫乱之时,我从密道逃了出来,漂泊在外十五年,新帝刘通登基,是个汉人。
至此纷乱结束,而我死于当年腊月厚雪天寒之夜。
想到边境惨况,我下定了决心。
“我去。”
他愣了一下,随即就是比方才态度还要坚决的否决。
“荒谬!
皇姐一介弱女子,不曾习武,又甚少奔波,如何能赴边疆战场?”
“为何不能?
我自幼也是熟读兵书,善于谋略,除了不曾习武,我哪点比不得男子?
你堂堂帝王又如何,不也是未碰过刀剑?
既然要鼓舞士气,我自认不输于你。”
相国一日不倒,我就一日不会还他政权。
他知道,这是保护,他没反对这点。
他现如今不过十四,如何斗得过满
都。”
沈康平大惊,急声阻止:“不可!
殿下深入敌后,倘若被人识破该如何是好?”
这问题我早已想过,遂对他嘱托:“若我被擒,将军不必顾虑我,就当我已薨逝,万不可为吾动摇一兵一卒。”
沈康平自是不愿,甚至还面斥我一声:“胡闹!
殿下此去,意欲何为?
何必如此?”
我示意他冷静,才又道:“西凉王战正盛,想来顾不得边境,我去给他们加一把火,等时间拖久了,粮草不济,又无人主事,或可退敌。”
若只无人主事,自然不会退敌。
粮草不足之时匈奴必然躁动,若还无破敌之计,原平城危矣。
“王战?
殿下消息可靠?”
我顿了一下。
算算日子,西凉王战怕是已有五日,原平城内竟无消息。
许是看出我的疑惑,沈康平苦笑一下,再开口时沉重了不少:“西凉那边的探子被杀了多数,自从吴宜章看我军败势明显,叛了,把那边的线人出卖的一干二净,那边消息断了已经半月有余。”
吴宜章是西凉那边消息的负责人,他居然带头叛变!
这我倒是不知,西凉攻破皇城之事并未见到此人,朝中也并未传来消息。
“此事为何不报?”
沈康平这下愣在那里。
“殿下何出此言?
早在事发之时我就写了奏折,命人一路快马加鞭送回,奏折连发三封,怎会是不报?”
我霍然起身,反问:“连发三封?!”
沈康平也意识到事态严重,忙表态:“殿下,某此言千真万确!”
我在宫中并未得信,就算在路上,也一直与杨霄保持联络,此事要紧,他若知晓定会告知于我。
“卫八!”
“在。”
“去探,与天家联络。”
“唯。”
事关重大,沈康平和我的脸色都很难看。
尽管如此,我还是得走。
“我走之事,你莫在外声张,若真被擒,就说我已暴毙,不用顾及到我。”
“殿下,兹事体大,望殿下三思后行。
若非去不可,亦可派陈校尉等人代劳。”
“只能我去。
沈康平,吾命你守好原平城,不许声张此事。”
他一时哑言,跟我对视半天才不甘心地低头:“唯。”
“我军势弱,就算西凉主帅不在,你也莫要主动正面与之大规模作战,让将士们养精蓄锐,尽快再想良策。”
“末将晓得。”
火油难克,那边想来还有
朝堂的老狐狸?
人人都有私心,再忠君之人也不理外。
他也知道,我会护着他,但是我不会害他,所以他从未在意我在朝中有过高威望。
毕竟是我总比是相国等人要强。
“皇姐,战场上刀剑无影,朕是男子,无惧流血,但皇姐玉体如何遭得住如此受罪?
皇姐一旦出事,朕百年之后也无颜面对父皇。”
我没告诉他,我去了可能会死,但他去了是一定会死。
都说皇家无情,但他对我的关心和信任从未有过作假。
“父皇在时,我便做男子教养,如今我也不输于世间任何男子。
在朝堂之上我可以助你,在战场上,我一样可以!
阿霄,你知道的,我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即使我心里没底,我也要表现得底气十足,我越是傲然,他就越会同意。
“朕身为男儿,却要躲在皇姐身后享其安逸,朕心耻之!”
“吾乃大魏长公主,曾于先帝灵前立誓此生护国护民,如今正值危难,当义不容辞!
你有更重要的事做,你要在皇城坐镇指挥,早日夺回大权,以定国邦。”
他不愿,但他反驳不了我。
一日不能掌权,他就一日是空壳帝王,处处受制,何以定国?
我带着三千轻骑,连夜赶往边境。
我虽武力不行,但好在骑术还通晓几分,一路疾驰,半月的时间到达了原平城内军营之中。
镇守这里的是卫将军沈康平,年四十岁。
见他之时,身负盔甲,满头黑白头发交杂,一张黑脸之上沟壑分明,连眼睛里都没了以前见面时的光泽。
他单膝跪地,一只手抱着头盔,另一只手撑着长剑行礼:“末将参见公主殿下。”
周围将士众多,见我到来尽是激动意外,跟着他齐声高呼:“参见公主殿下!”
我来之前就穿上了红色铠甲,腰间配着一把轻剑,想来看上去也有几分女将气势。
我看准了时机,松开缰绳,直接跃下马匹,站稳脚步,面容肃然,朗声道:“众将士请起!”
“敢问殿下前来是……”我字字铿锵:“西凉敌军当前,吾晓将士撒血奋战,近半月,夙兴夜寐,携军士以赴,当与诸君共生死!”
“为国而战乃将士本分,长公主殿下体恤我等,末将等人感激不尽,但殿下何苦亲至?”
我环顾了一圈,眼中已含热泪。
外围军士身上
细洗了个澡,洗去满身仓促,华兰又拿了药膏来给大腿里面磨出来的伤口涂药。
路途遥远,马匹速度又太快,就算是我多穿了一层裤子,腿上也还是被磨破了皮。
涂着涂着,华兰忍不住说道:“殿下一路上受苦了。”
我摇摇头。
我这只是赶路,又不与人搏生死,算得上什么辛苦?
若说辛苦,这万千将士们才叫辛苦。
不过连日奔波,我确实有几分疲惫,躺在床上渐渐有了困意。
素芳见状,简单收拾完了帐内东西,对我恭声道:“殿下今日早些休息,奴婢们就在这里,有事您一吭声奴婢就省得。”
沈康平在这方面还挺靠谱,寻来的下人眼力劲儿挺好,比我想的要好太多。
一夜无梦,再次睁眼已经是辰时。
西凉主帅副将都不在,因此他们虽在城外三十里扎营,却没有进攻的打算。
我去寻沈将军,此时营帐中除了他外还有陈校尉、刘校尉、郭校尉等人,我进去时正在为火油想对策。
见我进来,几人连忙起身,抱拳行礼:“殿下。”
我扶起为首的沈将军,沉声道:“诸位不必多礼,同在军中,日后不必时刻讲究这些虚礼,商讨对敌之策才是王道。”
“殿下所言极是。”
我坐在沈将军旁边,问道:“可有灭火对策?”
听我发问,几人面面相觑,动了动唇,却没一人主动吭声。
终是沈将军又言:“目前来看以沙土覆之最为有效,但沙土沉重不便携带,若战时往地下躺,又无异与将后背交于敌手,因此怕是不能如此。”
我没说话。
火油难克,那西凉就难以清除。
我想了想,又问:“若雨天作战,是否可行?”
刘校尉忍不住抢着回我:“雨天作战是比晴日里好些,凭肉搏我们原本还胜负五五开,但将士受伤者多数,雨天对我们也有诸多不利,现在想要取胜怕是困难。”
沈将军替他补充:“殿下,就算恶劣天气能减轻一二压力,但于我军也很不利,况且这边近日来刮风下雨少有,指望天时恐怕不太行。”
我指尖轻敲桌面,一时也没了头绪。
如此说来,想要正面迎敌取胜的可能几乎没有,唯有从旁处借力了。
我让人寻了一身西凉的衣裳,换上之后带了几人,来跟沈康平告别。
“殿下意欲何为?”
“潜入西凉王
你们撤兵,并且十年不许侵犯我朝,还要一半的火油。”
“大魏长公主胃口这么大,不怕撑死?”
我敢说,自然有我的把握。
我再急迫,他又比我好上多少?
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
“那你也可以不跟我合作。”
“一成。
撤兵可以,我还可以与你们皇帝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火油我只能给你们一成。”
“既然三王子不愿,告辞。”
我转身就走。
看我毫不留恋,他咬咬牙,又道:“三成!
再多我也不能保证,若还不行,大魏长公主轻便。”
“一言为定。”
与我所求恰好一样。
“写下停战书,还有火油分属,用你的私印。”
他看我,带着一丝嗤笑,似是想问我如何这么大的自信。
不过他倒也爽利,提笔而书,最后落款之处盖上了带他名字的专用印玺。
“大魏长公主如何助我?”
“听闻安余姚身侧有一人名曰刘括,野心勃勃,骁勇善战。”
“是有此人,素日里对大王兄极力相护。”
“三王子可知,大王子手中有一玉佩,色泽红亮,长约四寸,刻有‘林瑶’二字?”
他陡然变色,反驳我说:“不可能!”
“我倒是知晓一件趣事。
据说八年前,刘括十九之龄,在外办事遭人劫杀,重伤逃脱之后幸得一女子相救,女子以青纱覆面,腰间坠一红色玉佩,刻有二字‘林瑶’。”
说罢,我看了看他的神色,才继续道:“次年,西凉王迎娶王后,王后本家姓氏为林;同年,得一美人,名唤瑶琳。”
安余庆脸色变了几变,似是想到什么,又自觉怀疑,一时脸上有些阴晴不定。
我重新坐下,倒了杯水往他的方向推了推,继续我的话。
“一年后,王后生下长子,次年,瑶琳产王三子,三年后因病而亡,临终前将一血红玉佩放于王三子手中……”我又是一个停顿,随即说道:“瑶琳死后,王三子由王后扶养,玉佩不知所踪。”
我又喝了口水,没再开口。
他等不到我的话,心绪又杂,对我怒问:“你在胡说什么?”
“我也是听说而来,当不得真,不过是跟三王子讲个故事罢了。”
好一会儿,他才平复过来,问我:“不知这故事大魏长公主从何处听得?
倒甚是有趣。”
“不过是偶然得知,也是觉得有趣,就记了下来。
三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