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提议嘉奖。
圣上本就对林家有所了解,此次考察后,更是对林黛玉的才智赞叹不已。
他下旨褒奖林家,赐林如海“清廉楷模”匾额,封林黛玉为“明慧县主”。
至此,谣言不攻自破,林家的声望反而更上一层楼。
而贾府,在这场风波中彻底走向衰败,再无翻身之力。
第九章 联姻之局随着林家的声望如日中天,上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
从江南织造府的公子,到朝中大臣的子嗣,无一不渴望与林家结亲。
林如海和贾敏看着女儿,心中既欣慰又忧虑——他们明白,女儿的婚事不仅关乎个人幸福,更是家族未来的关键一步。
林黛玉却不慌不忙。
她暗中观察着这些求亲者,发现其中不少人醉心于林家的财富,或是企图借助林家势力谋取仕途。
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顾清晏的年轻书生出现在明德书院的诗会上。
顾清晏出身书香世家,虽家道中落,却饱读诗书,心怀天下。
他在诗会上以一首《济世安邦赋》技惊四座,其文辞间既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又不失文人的清雅风骨。
林黛玉与他交谈后,更被他的谦逊与见识所打动。
然而,这桩婚事却遭到了部分家族长老的反对。
“一个落魄书生,如何配得上我们林家的县主?”
长老们纷纷摇头。
林黛玉却坚定地对父亲说:“女儿看中的,是他的人品与才华。
顾郎心怀苍生,将来必成大器。”
林如海相信女儿的眼光,力排众议促成了这桩婚事。
婚礼当日,顾清晏骑着高头大马,以最隆重的礼节迎娶林黛玉。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书生,日后竟成为了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第十章 商路扩张婚后,林黛玉并未停下脚步。
她深知,商业才是林家立足的根本。
在丈夫顾清晏的支持下,她开始谋划开拓海上商路。
当时,朝廷实行海禁政策,但林黛玉敏锐地察觉到,民间对海外商品的需求巨大。
她通过与沿海官员的交情,获得了有限的通商许可,又联合江南的造船匠,打造了一批坚固的商船。
林家的商船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驶向南洋诸国。
他们带回了香料、珠宝、奇珍异宝,甚至引进了一些海外的农作物。
林黛玉还在扬州设立了“海贸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