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云挽景宣帝番外
现代都市连载
《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是作者“咸鱼头子”的倾心著作,云挽景宣帝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京都城中,云家嫡女与陆三公子的恩爱曾是一段佳话。二人鹣鲽情深,令人歆羡。然而,命运无常,陆三公子福薄,未及弱冠便被重病缠身,匆匆离世,徒留她这貌美的孀妻,以及尚在腹中未出世的孩儿。自那以后,她心中便藏了个秘密,如巨石压心,一藏便是五年。这五年里,她每看一眼儿子,便一阵心惊。儿子容貌愈发肖似那人,这秘密便如影随形,令她寝食难安。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终究纸包不住火。儿子成为三皇子伴读之后,一切开始不受控制,秘密渐渐浮出水面。而在宫廷之内,御前宫人皆知,景宣帝自登基后便饱受头疾折磨,已有十年之久。头疾发作时,症状可怖,宫人整日惶惶不安。可不知...
主角:云挽景宣帝 更新:2025-07-01 04:32: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云挽景宣帝的现代都市小说《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云挽景宣帝番外》,由网络作家“咸鱼头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是作者“咸鱼头子”的倾心著作,云挽景宣帝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京都城中,云家嫡女与陆三公子的恩爱曾是一段佳话。二人鹣鲽情深,令人歆羡。然而,命运无常,陆三公子福薄,未及弱冠便被重病缠身,匆匆离世,徒留她这貌美的孀妻,以及尚在腹中未出世的孩儿。自那以后,她心中便藏了个秘密,如巨石压心,一藏便是五年。这五年里,她每看一眼儿子,便一阵心惊。儿子容貌愈发肖似那人,这秘密便如影随形,令她寝食难安。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终究纸包不住火。儿子成为三皇子伴读之后,一切开始不受控制,秘密渐渐浮出水面。而在宫廷之内,御前宫人皆知,景宣帝自登基后便饱受头疾折磨,已有十年之久。头疾发作时,症状可怖,宫人整日惶惶不安。可不知...
食盒略重,陆元铎将它交给翠微苑的下人,并对云挽道:“这是御膳房给长春宫做的几样点心,阿绥觉得你会喜欢,便央求淑妃娘娘新做了一份。”
阿绥哒哒哒跑过去打开食盒,端着一叠品相极好,散发香甜气息的糕点递给云挽,目光期待道:“阿娘您快尝尝,有桃花酥和豌豆黄,都很好吃。”
他想伸手拿一块喂给云挽,想起自己手上有汗便又‘嗖’得缩回去。
云挽拍拍他的后脑勺说:“现在不方便,阿娘从香室出来还未洁手,等回去再吃。”
她眉目含笑,唇角轻扬,眸似春水,如初绽的桃花拂面,发间的玉簪倚倚晃晃,若隐若现。
在孩子面前,她总是温柔的、慈爱的、耐心的,周身散发着一如暖阳的和煦,令人移不开眼。
云挽起身:“阿绥之事麻烦您了,上次是我言辞不当说了气话,还望国公爷放在心上,云挽在此给您赔不是。”
话落她腰肢一扭,盈盈欠身,朝陆元铎行了道谢礼。
抬眸隐去炙光,陆元铎语气疏离:“言重了,阿绥是我的亲侄子,我视他如亲子,他的事我自会上心。”
云挽睫羽轻颤,投下一片阴影,恰好盖住了她的眸色。
陆元铎:“阿绥初十入学,距今还有几日,趁这几日天气尚好,你可带他外出转转,挑些喜欢的读书用具。”
云挽颔首:“记下了。”
张口还欲说什么,小厮急色找来耳语一番,陆元铎脸色微变,匆匆离去。
云挽牵着阿绥回去,给他换了身干净的衣裳。
收拾换下来的旧衣时,摸到阿绥时常佩戴的荷包鼓鼓当当,意外的重。
云挽敞开荷包倒出一堆小玩意,其中‘咚’的一声响,一枚圆润的白玉珠滚出,在黄花梨木桌上轻弹几下。
看清玉珠模样,云挽瞳仁猛然一缩。
云挽握住阿绥的肩膀,神情焦灼。
“阿绥,你如实告诉娘亲这珠子哪儿来的?你在宫里发生了什么?”
如果她没看错的话,这珠子乃羊脂玉精心打磨而成,色泽品相皆是玉中极品,价值连城。
更遑论珠面上的龙纹,只有皇室中人,或者说皇帝才能用。
而今这么一颗来历不明却贵重的珠子兀然出现在阿绥身上,这让云挽不得不慌。
此物十有八九出自皇宫,宫廷之物一向不外传,私自携带出宫可是重罪。
出乎意料地,阿绥很镇定,指着玉珠如实道:“这是圣上给我的。”
此话如惊雷落下。
“圣上?!”云挽声音拔高,“你见到圣上了?”
“阿娘?”阿绥见她反应如此大,有些不知所措。
只是见到了圣上,阿娘为何如此紧张?
云挽相信儿子不会撒谎,她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后道:“阿娘只是太过惊讶,所以阿绥你真的见到圣上了?他为何会把这珠子给你?”"
阿绥思忖片刻,乖巧地点了下脑袋,“祖母对我很好,比对长泽堂兄还好。”
云挽朝他颔首,语气温柔似水:“那就是了,祖母对阿娘如何是一回事,对你如何又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可混淆,需区分来看待知道吗?不论怎样她是你的祖母,是你的长辈,对你好亦是事实对吗?”
阿绥点头。
云挽掀唇:“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你好的人需心怀感恩,万不可令人寒了心。”
“至于阿娘与祖母之间的嫌隙,就该由我们自己去处理,明白了吗?”
尽管她与老夫人之间有诸多龃龉,云挽也不愿阿绥小小年纪因此受到影响而不分是非,至少老夫人待他是真心疼爱的。
阿绥似懂非懂地点头,“明白了。”
云挽欣慰。
结果又听他脆生生道:“但孩儿还是不喜欢祖母。”
云挽脱口而出:“为何?”
阿绥:“因为她对您不好。”
云挽:.........
她扶额,气笑了。
对上阿娘无奈的眼神,阿绥揣着手,眼神无辜又倔强。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没有说:他不喜欢祖母总是说他像父亲。
不管是阿绥学会了写一个字、背一首诗、念一篇文章,还是讲一个故事,祖母都是夸他像父亲一样聪明,承袭了父亲的聪慧。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阿绥总是觉得别扭,仿佛他所学会的一切皆归因于父亲。
是因为父亲聪慧,所以他也聪慧,是因为父亲会,所以他才能学会。
可明明阿绥所学的字词诗句都是由阿娘耐心教导、自己认真学成的结果。
期间他没有偷懒怠惰。
真要论起来,他难道不是承袭了阿娘的聪明才智?
诚如方才在祖母那,他也是听从了阿娘昨晚的教诲,主动说了与父亲有关的话,这才令祖母动情落泪松了口,答应送他入学堂。
云挽幽幽叹了口气,重重地蹂躏了他的双丸髻,“那这就当作咱们母子俩之间的秘密,莫要说与旁人听,莫要让旁人知晓你的真实想法好吗?”
阿绥总归是晚辈,传出去被人曲解其意,于他不利。
云挽不想儿子被人诟病不孝,被人鄙薄。
阿绥颔首,一本正经摇头晃脑:“孩儿明白,君子应喜怒不形于色。”
被他逗笑,云挽伸手刮了刮他的鼻子:“小学究。”
阿绥微微羞赧,像乳燕般投进云挽的怀抱,闻着她身上特有的气息,温暖如煦阳,心生眷恋。
他对祖母撒谎了,他立志登科及第不是为了父亲,而是为了长大后能成为阿娘的庇护。
傍晚开始,京都飘起了小雨,淅淅沥沥,连着下了一整夜。
翌日清晨雨停了,处处焕然一新,阿绥入学之事也有了进展。
晌午小憩后,陆国公身边的小厮前来,请云挽母子过去一趟。
大致猜到是什么事,云挽喊来阿绥,耐心嘱咐了几句,准备让他随小厮过去。
可小厮面露难色,没有动。
见状云挽轻问:“还有何事?”
小厮:“回三夫人,国公爷说让您和小少爷一同前去,说是有要事相商。”
云挽一顿,“可有说是何要事?”
小厮摇头。
云挽蹙眉,直觉告诉她是和阿绥要去的学堂有关,想了想她进屋整理好衣容,出来后牵着阿绥前往前院。
路上泥土松软,走了一路云挽的鞋底沾染了些许泥尘。
踏入前院正厅,陆国公陆元铎已等候多时,他站在厅堂中央,负手而立,背对门口。
事发时宫内一处偏殿突然走水,恰逢又有刺客趁乱潜入天子寝殿欲行不轨。
一系列事情发生,那晚宫里上下乱成一团。
要找一人,着实艰难。
所幸当晚陛下并未歇在寝殿,因而圣躬无碍,此后玄龙卫与羽林军血洗皇城,将纵火行刺的叛党逆贼以及设计之人揪出。
唯独帕子的主人,毫无讯息。
起初他们皆以为是宫中妃嫔,亦或是哪位胆大包天的宫女,想要借机爬上龙榻,一飞冲天。
结果他们整整查了三日,这些年也一直在查寻,皆无收获。
思及此,江福盛面露羞愧。
景宣帝淡淡地嗯了声,显然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他注视着前方,狭长幽黑的眼眸晦暗不明。
..........
青石小路上,男人驻足远望。
跟在他身后的灰衣年轻小厮循着他的视线翘首望去,语气存疑道:“爷,那好像是三夫人和长绥少爷?”
男人不置一词,树梢叶隙间的光影落在他身上,云绣麒麟锦袍暗纹浮动,眉眼疏朗,身形修长。
灰衣小厮口中呢喃:“奇怪,三夫人明明已经瞧见我们了,为何还要绕开走小路?”
那条小路铺的是石子,开春后便长满了嫩绿的杂草还未吩咐人清理,并不好走。
总不至于是在躲国公爷吧?
念头刚起,抬头对上主子投来的视线,小厮脊背一凉,赶忙甩了自己两下道:“国公爷恕罪,是小的多嘴!”
陆元铎扫了眼:“去把路上的杂草清了。”
杂草?
路上的杂草?
哪条路有杂草?
小厮看着那条杂草丛生,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石子小路,欲哭无泪。
立春后雨水繁多,水汽加重,从慈心堂一路回来,母子俩身上的外衣均沾染了雾露,变得潮湿。
尤其是翠微苑在陆国公府的位置较偏僻,沿路草木多。
云挽解下两人身上被打湿的外裳给婢女,掏出干净的帕子给儿子擦拭发顶,却见他闷闷不乐。
一张白嫩软乎的包子小脸鼓鼓的,两条淡淡的拱形眉毛皱成一团,像个老气横秋的小老头。
云挽忍不住揉了揉他的眉眼脸颊,揶揄道:“这是怎么了?谁惹咱们绥哥儿不高兴了?”
‘哥儿’是家中兄弟姊妹众多的人家对小辈的称呼,前头加上名讳里的一个字加以区分,稍显正式。
然陆家这辈子嗣不丰,阿绥兄弟姊妹少,因而云挽极少这么称呼他,除非偶尔打趣,譬如此时。
阿绥:“阿娘,孩儿不喜欢祖母。”
云挽愣怔,随即双手捧起他的脸,俯身认真问道:“为何?”
脸颊紧贴母亲柔软的掌心,阿绥蹭了蹭,神情犹豫。
见状云挽挥退贴身婢女,关了门屋子里唯有母子二人。
云挽拉着儿子坐下,耐心询问:“没有其他人了,阿绥可以如实告诉阿娘你为何不喜祖母吗?”
阿绥抿着嘴,语气闷闷:“因为祖母对阿娘不好。”
云挽错愕。
联想曾经听过的某些风言风语,云挽怀疑有人在阿绥面前乱嚼舌根,心口骤沉,面色微变:
“你怎么会这么想?是不是有人同你说了什么?”
云挽疑心有人在阿绥面前乱嚼舌根,搬弄是非。
然而阿绥摇头,握住云挽的手道:“祖母见旁人都是笑的,唯独每次见到阿娘是这样的。”
他忽然眉毛拧成八字,耷拉下眉眼,学着方才陆老夫人见到云挽时的表情,乍一看有个七八分像。
云挽忍俊不禁,又连忙止住。
云挽摇头:“不知。”
对上他探究的目光,她叹了口气道:“臣妇的确不知,这也是头一次闻到。”
又好奇得紧,云挽试探问:“陛下,不知这香叫什么?”
景宣帝睨她一眼,吐出两个字:“不知。”
“..........”
“臣妇失言。”云挽老实认错。
懒得同她计较是真知错还是假知错,景宣帝索性开门见山:“陆夫人方才已闻过,知晓这香的特别之处,朕若是命你调制出一模一样的,你可能行?”
“这.........”
云挽给难住了,万万没想到他是想让自己仿香。
开口欲拒绝,却撞进他沉沉目光,云挽哑然。
斟酌片刻,她选择迂回战术,问道:“陛下,可容臣妇多问一句?”
“你说。”
“这香可是有何独到之处?”
云挽明显感觉到,在她问出这个问题时,殿内沉寂下来,不由心生疑惑。
收到主子示意,江福盛上前解释:
“陆夫人有所不知,陛下患有头疾,偶得此香,发觉其能缓解疾痛,可惜太医院、司香司皆瞧不出个所以然,知您擅香,便寻您问问。”
云挽讶然:“头疾?”
江福盛叹息:“是啊,这些年底下进献了不少方子,均无什么成效。”
瞧了眼那人挺阔的背影,云挽喃喃道:“若能对症,香息确能调养心血、宁心精神、延年益寿,古往今来历年中,的确有人通过行香治疗头疾,但究其根本还是得先探清其治病缘由,知道根源方能徐徐去之。”
香,用的好,便能成为治病之药。
可若是滥用,便是百害。
“陆夫人言之有理,太医断言朕是杀人过多,煞气过重而致。”
不知何时,景宣帝转过身,轻描淡写道。
“杀、杀人?”
还是杀得太多?
那得是杀了多少人?
云挽骇然,一股寒意自心底油然而生,此前曾听闻的传竟是真的。
蓦然意识到眼前的景宣帝并非寻常帝王,而是曾守北疆,手上沾满无数鲜血的铁血帝王。
敬意有,惧意亦有。
景宣帝:“既然夫人擅香,不妨替朕瞧瞧这些香丸中哪些能缓解头疾之痛?”
他抬抬手,便有小内侍捧着数个锦盒进来,一一呈在云挽眼前。
云挽面带好奇地拾起其中一颗香丸,放至鼻下轻绣,忽然脸色微微一变:
“胡闹!”
对上数双惊恐的眼睛,云挽神情僵滞,“陛下恕罪........”
出乎意料的,景宣帝面不改色。
江福盛问:“陆夫人,这香丸有问题?”
见景宣帝未震怒,云挽轻声解释:“这香丸看似于头疾有效,却是因其中添了五石散!这东西对任何疾痛皆有效,且有成瘾性,若闻多了,不仅会损伤身体,还会对其产生依赖!”
“这、此人居心歹毒、不安好心!陛下可不能用,否则有违圣躬!”
景宣帝:“无妨。”
“献此物之人已被朕杀了,凌迟处死。”
“..........”
凌迟,便是千刀万剐。
云挽脸色煞白。
景宣帝忽而弯唇:“抱歉,吓到夫人了。”
云挽强颜欢笑,然后失败。
她很想问问要是她拒绝了他的命令,他会把自己也处死吗?
肯定会的吧?
好整以暇地瞧着她脸色变来变去,景宣帝挑眉:“夫人有话要说?”
云挽有气无力道:“陛下,您方才所说仿香一事,臣妇可尽力一试。”
“那便有劳陆夫人了。”
此事顺理成章地落到云挽头上。
她带着复杂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朝着殿外走去。
行至半途,云挽咬咬牙,忽然回首:“陛下,臣妇之子长绥今日右手有伤,抄书一事可能......延迟些时日?”
话到嘴边,‘免去’二字硬生生被她咽了回去。
垂眸视线落在阿绥的脸上,一寸寸划过,最后停留在他的眼睛上。
内尖外扬,狭长流畅的弧度,眼尾微微上扬,形似凤凰尾羽。
虽然阿绥尚且年幼,五官尚未长开,但明显能看出他有一双极为秀气好看的凤眼。
若是长大,也定会是为俊俏的美男子。
云挽望着这双稚嫩却稍显锋芒的凤眼,呼吸微窒。
莫名地,脑海中闪过另一双凌厉深邃的眼眸。
简直如出一辙,她蓦然想道。
“阿娘?”阿绥拽了拽她的衣袖。
迅速将飘散的思绪拽回,云挽回想丈夫陆丰澜的样貌,微不可见地点了下头:“.......嗯。”
丈夫仪表堂堂、清俊雅逸,却因身体病弱精神不济,时常眉眼低垂,看上去应与凤眼别无二致。
阿绥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我的眼睛不像阿娘,竟真的是像父亲!”
云挽轻轻抚了抚他的眉眼,心神复杂。
........
皇宫金銮殿。
日光自五色琉璃窗棂倾泻于内,同烛台架上的火光与夜明珠相辉映,鎏金屏风上瑞兽花草栩栩如生。
玉阶之上,玄色地衣金丝云纹若隐若现,直达汉白玉台基上的紫檀蟠龙御案。
殿内一片肃穆,偶尔沙沙声自御案上传来。
灯影重重,景宣帝执笔批折,敛眉沉思,一袭玄色常服掩其雍贵威严之气。
朱笔落下最后一笔,低醇冷冽的声音乍然响起:“江福盛,什么时辰了?”
闻言,静静默立在大殿内石柱后的太监江福盛瞧了眼漏刻,接着轻手轻脚上前道:“回陛下,约莫午时三刻了。”
想起今晨醒来残留的梦境,景宣帝合上最后一份奏折,起身欲离开。
这时‘砰’的一声细响,随着景宣帝起身的动作,宽大衣袖倏然抽离,先前压在上方的折子扫落在地。
与之掉落的,还有一方雪青色罗帕。
江福盛连忙上前拾起地上的奏折,至于那方罗帕,他却是不敢碰的。
景宣帝回首弯腰,亲自将罗帕拾起。
乍一看,这帕子平平无奇,丝绸材质,被他握在宽厚的掌心,普通的不起眼。
然而若是细闻,便能闻到一缕若隐若现的幽香,在满室龙涎香的大殿内似一阵清风,清冽纯净,闻之则心旷神怡。
景宣帝垂眸,视线落在罗帕上,一双凤目锐利如炬,深邃而淡漠。
修长的身姿,威严的气势,带着冷峻窒息的压迫感,眉宇却随着这缕幽香微微舒展。
“查得如何了?”
随手将帕子搁入袖中,景宣帝负手而立,语气凉如水。
心头一颤,江福盛明白陛下所指何事,忙躬身回禀:“陛下恕罪,奴才无能,帕子主人一事并无进展,玄龙卫那.....亦无消息。”
江福盛说完垂下了头。
作为御前大太监,他自然清楚陛下手上的帕子从何而来,又为何携带于身。
五年前陛下遭人算计,被人近了身,事后对方却不知所踪,只留下一方帕子。
那帕子材质乃丝绸,放在寻常人家是珍品,但在这偌大京城中,着实算不得什么。
丝绸柔软贴肤,达官贵胄的女眷皆用丝绸作罗帕。
巧得是,这帕子上不知染了什么香,闻之竟能缓解困扰陛下多年的头疾,这才留了下来。
只是此事着实过于蹊跷,即便是他与玄龙卫查了五年,也始终没有查到帕子的主人是谁。
按理来说,这世上就没有玄龙卫查不到的事,可无奈当年那晚正值陛下寿辰,百官群臣携家眷前来贺寿赴宴,人员走动,颇为复杂。
出了府,云挽率先去了香坊。
香坊位于城西,原是一座烘晒药材的院子,云挽在接手云香阁,生意有了起色后便将其买了下来,改建成一座制香坊。
在香坊待了一个钟头,云挽又去了云香阁。
正逢寒食节,京都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云香阁亦迎来了一大波客人,生意红火。
门口的小二眼尖,见到陆家的马车便及时进去通报,过了会儿胡娘子出来相迎,笑盈盈的:
“东家来了!快请进!”
‘东家’自然是指云挽,尽管他们都知晓她是陆家的三夫人,但在云挽的要求下,手底下打理铺子的掌柜小厮皆称她为‘东家’。
云挽扶着她的手下了马车,踏入铺子便见里头涌满了人,全是来买香的客人,大多数是年轻的小娘子。
胡娘子:“东家,这儿人多,咱们去后头吧?”
她声音豪爽,长相亦是如此,是一位三十来岁,样貌端正利落的女子,发髻高盘、衣着整洁,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英姿飒爽。
云挽:“辛苦了,待会将这些发下去。”
她指了指月见手上的东西。
胡娘子一瞧,竟是一颗颗青团。
个个大又圆,绿油油的,模样诱人,上头还有‘陆国公府’的小字印,是云挽从府里带来的。
像陆国公府这样的人家,每逢佳节厨房都会做一批合节的食物,当作赏赐或随手礼发给下人们,譬如青团、月饼、粽子、腊八粥......只为图一个好彩头。
许是新做的,青团还冒着热气,香喷喷的。
胡娘子感到心暖,笑眯眯道:“看来咱们有口福了,那我就替他们多谢东家了!”
云挽失笑:“你同我还客气什么?先进去吧。”
人来人往,已经有人注意这边了。
两人进入后室,胡娘子为云挽倒了茶。
坐下后她望着云挽,语气熟稔中带着羡慕:“东家瞧着还是这般美,和我初见您时一样,我若是男人身,也定要拜倒在您的石榴裙下。”
初见云挽前,胡娘子还是药材坊的杂役,因是唯一的女工,被其他男杂役排挤,一直干着最重最累的活。
直到云挽将药材坊买下,改成了香坊,多雇佣女工,胡娘子便留了下来。
之后她在香坊表现出色,能言会道被云挽看中派遣到云香阁,最后一步步提拔到了掌柜的位置。
对于云挽知遇之恩,胡娘子感激不已,她本就是穷苦人家出身,嫁得不好吃尽了苦头,因为遇到了云挽,才在中年之际扭转命运。
云挽斜睨,抬起手佯装要打她,“休要油嘴滑舌,你这张巧嘴还是留着去游说客人,给咱们铺子多添收益吧。”
胡娘子瞠目:“天可怜见的,这些日子一波一波的人来买云隐香,虽是好事,但我这嗓子都哑了!”
方才未注意,如今这么一听,胡娘子声音的确有几分沙哑。
云挽打量几眼,关切道:“可严重?严重的话你自行休个假去瞧瞧大夫?”
胡娘子摆摆手,灌下一杯茶说:“不用,喝了几壶清火茶,我这嗓子好多了。”
见她面色虽稍稍憔悴,眼里的精气神却很足,云挽便放心了。
“你心里有数就行,生意要紧,身子更要紧,到时可别病倒了,旁人说我是扒皮。”
胡娘子忍俊不禁:“这话从您口中说出谁敢信?谁要是说出这种话,我胡三娘头一个冲过去!”
说得急了,最后几个字漏了风险些没喊出来,云挽无奈:“你还是少说两句为好。”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