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选择隔壁大湾村的沈春结婚了。
沈春也是个好姑娘,家庭条件也不错,但她们家没男孩儿,只有她和沈秋两姐妹。
在农村家里没男孩儿是要被人欺负的。
如果两个女儿都嫁了,那家里就变成了绝户,老人的日子不好过。
所以沈春就放出了坐地招婿的风声,打算招个上门女婿,不往外嫁了。
这种事其实在农村还挺普遍,但是谁也没想到她最后竟然招了个外村的知青。
苏学义和沈春结婚后就搬到了大湾村,住进了沈春的家里。
按说这事儿属于你情我愿,皆大欢喜的。
可谁知道哪个嘴贱的,就在两人的婚礼上提到了苏学义苦追冉晚音的话题。
虽然很快就被人给打岔打开了,但要说沈春一点不介意那肯定不可能。
沈秋和姐姐关系好,对冉晚音自然就更耿耿于怀。
偏偏一年后,沈秋也嫁到了小湾村,和冉晚音做了隔着一条街的邻居。
于是,这冤家可不就结下了。
沈秋刚嫁过来那两年,处处看冉晚音不顺眼,时不时的拿话刺挠她几句。
哪怕冉晚音不和她计较,那心里也是有芥蒂的。
其实后来慢慢就好了。
随着沈春和苏学义的感情越来越深,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
再后来儿子长大,苏学义众望所归还做了大湾村的村长。
这些陈年往事就慢慢的从记忆里淡化了。
别说沈春不在意,就是沈秋都很少提了。
今天沈秋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说实话其实真就是说突噜嘴了。
要说她有啥歪心思那是真没有。
废话。
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她姐人家日子过得好着呢。
沈秋至于还拿这说嘴呀!
看出冉晚音的不高兴,沈秋是真后悔。
她跟在后面颠颠的赔着小话儿。
“哎,我还没谢谢你呢。你家小俊找的这个工队是真好!一看就是正经工队,不是那二把车。关键价格也不贵……”
冉晚音知道沈秋的意思,哪怕听着她说软话也不想搭理她。
翻了个白眼:“我就多余介绍给你!反正你也不识好人心。”
“我怎么就不识好人心了?我识着呢。”
沈秋笑:“我那天不就帮你报仇了吗?”
“报什么仇?”冉晚音停下脚步。
狐疑地问:“我怎么不知道?”
沈秋走过来再次挽住了冉晚音。
压低声音说:“因为我娘家那边要拆迁,咱村也可多人的心都动了。”
她晃了晃冉晚音胳膊:“特别是你又把房子加盖了,现在大家都在底下传是不是咱村也有希望。
那不是刘凤女也起了这个念头。”
冉晚音撇了撇嘴:“她起念头有啥用?她又没咱村的地,拆不拆迁跟她啥关系?”
沈秋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以前没关系,以后可就保不准儿了。”
冉晚音这才想起来,那两个狗东西现在已经住到一起去了!
也反应过来沈秋说的以后保不准儿是什么意思。
一股火蹭地一下从她心底窜出来!
冉晚音一想到自己前些年苦巴巴的攒钱盖砖房;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结果现在却变成了给刘凤女做了一锅菜。
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她瞪了沈秋一眼:“你跟我说这些干啥?你故意气我不是?”
“所以说你才不识好人心!我都说了我替你报仇了。”
沈秋悄悄附到冉晚音的耳边说:“我让我家老杨给常振全带话了,让他想想清楚。别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便宜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