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80年代乡村田园生活全文

第2章

发表时间: 2025-05-16
场问村长,村长也会当场解释。

忙完这一切,父辈们开始育稻种~育稻种可是一个精细活,育得好,根系会非常发达。

育不好,全村会笑话你,所以父辈们在育稻种这事上,还是挺细心的。

稻种发芽后,均匀撒在水田稀泥上,插上竹签,一般采用横插,形状为拱门状,然后盖上薄膜,用泥浆封边,让棚内保持恒温的状态,发芽的稻种才能快速成长。

两三天后,父辈们一早会去揭开两端通风散热,晚上再覆盖好薄膜,以此类推。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不不,父辈还要做下一步,翻稻田。

这段时间,你会看到父辈或者后生仔在水田里,拉着水牛或者黄牛在水田“喝喝喝~”赶牛的场景,牛也会哞哞哞~回应。

为的就是让牛牛快一些犁地,效率高的,一天能犁个五六亩。

拖拉机耕地那时可以说罕见,到了九十年代初,村里才有几户家庭买得起,大部分家庭还是用牛耕地。

犁完地不出几天,就要放水泡田,然后再把牛和犁耙弄过来,把泥块弄成稀泥。

干完这些,棚里的秧苗基本可以播种到水田,父辈开始带领全家老小拔秧苗,然后挑去水田插秧,说起这个,那是我童年的噩梦。

当你看见父辈撒完肥料时,说明插秧正式开始,没有上学的我,很荣幸参加这场光荣又伟大的劳动,弯腰插秧那是真累,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虽然抱怨,但不敢不做,这可是重要的口粮来源之一。

没肉吃,起码还有一碗粥喝,不至于饿死。

每次插完秧时,全身基本脏兮兮,我们这些小孩直接到小溪或者水渠里洗澡。

一来舒服,二来可以把衣服洗干净,碰到鱼儿的话,还可以加餐。

那时的稻田农药还很少,水渠里常常能看到鱼,能捉到鱼也不奇怪。

太阳差不多落山前,大一点的孩子,会被父母叫回去煮饭,他们收完尾才回家。

我们家也差不多,只要天黑前,这块水田还有一大半没插完,必须有一个先回去做饭,不至于回家,连碗热粥喝不上。

一到晚上,全家老小围在煤油灯下吃晚饭,如果月亮好,会在院里吃,省一些煤油,基本家家都是如此操作,当然也不全是,村中还是有几户住青砖小楼的。

煤油钱人家还是有的,不至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