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三层和四层之间的洞口处多了一面有点歪歪扭扭的砖墙,中间这里那里的还会冒出一点水泥。
墙壁中间薛宁留出了宽90厘米,高2米的长方形门洞。贴近原洞壁的墙体处,还留出了一处供电线穿过的小空隙。
虽然墙有点丑,但是好歹有了形状大小比较合适的门洞了。
等第二次的水泥晾干,就可以在门洞处挂上一面塑料帘子,把地下河的水汽彻底隔绝在四层之内。
接着,薛宁又动手搬出两台除湿机,分别放在三层和二层大厅。
将两台机器都开机试过没问题,之后就可以每天固定开机一段时间,用来日常除湿了。
今天剩余的时间,薛宁一直待在三层,坐在个小板凳上,埋头干着拼装货架的活儿。
她一共买了六组货架,每组货架还分为五层。
为了搬运方便,这些架子全都没有拼装,来的时候就是一堆的不锈钢板和长长短短的圆棍,外加一大堆螺丝螺母。
刚开始的时候,薛宁拼得一个头两个大。
这些钢板看着一模一样,但是居然还分正反面的,底板顶板也长得大差不差。
况且两米长的不锈钢板又实在是很重。
为了保持架子水平,薛宁只能先拧好一头钢板的螺丝,再用肩膀顶着沉重的钢板,挪到另一头固定。
费了半天劲拧好了两块之后,她突然发现,居然上错板了,把顶板拧到了底板的位置。
没办法,只好再拆了重装。
气得薛宁好想抽自己,为什么堂堂一个本科生,装个货架子却显得活像个弱智。
经过了一下午数次返工,六个货架终于都组装完毕,高大威猛地站成了一堆。
她充满欣慰地站在原地欣赏了一会儿,才把它们一个个地慢慢拖到墙边摆好位置。
三层放了五个货架,剩下的最后一个,薛宁把它放到了二层客厅,就在书房旁边,准备用来当书架,安置自己的几百本书。
现在所有的书还都没有整理,先把架子放在这,等有时间了再慢慢往书架上摆书吧。
放好架子,薛宁决定今天的工作就先到此为止,剩下的时间,要来做点好玩的换换口味。
她去装着布料的包裹里翻出一块毛茸茸的黄色摇粒绒面料和一点用来填充的珍珠棉,还有针线盒和一卷彩色毛线。
先剪下一小块方形布料,裹住乒乓球大的一团珍珠棉。
包好之后,将布料散着的一端用针线缝几针固定,再用彩色毛线像包馄饨一样扎紧。
扎好后一头是圆的,另一头留出布料散碎的边角,看起来像个头有点大的晴天娃娃。
然后再多剪出几段彩色毛线,都捆在扎紧布料的地方,让毛线的线头留在外面变成一束毛茸茸的流苏穗子。
做好之后,薛宁先把这个有点可爱的大头小玩具托在手里,满意地欣赏了一会儿,然后回头招呼雪球。
“雪球,接着!”说着,薛宁扬手把手里的玩具丢了出去。
只听“嗖”的一声,一道白色影子仿佛离弦的箭一般应声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