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能辨出是上等的蜀锦。
开启铁匣的瞬间,腥臭扑鼻——里面没有诗卷,只有半坛发黑的浊酒,泡着几枚“开元通宝”。
铜钱上粘着细碎的纸屑,隐约可见“明堂麟阁”等残字。
最骇人的是匣底刻着一行小楷:“此酒留与杜二。”
——而杜甫,已死在湘江的破船里整整十年。
李錡不死心,命人过滤那坛腐酒。
士兵用细绢滤出几片未化尽的纸浆,拼凑后竟是一首从未流传的《祭杜二》:“君葬耒阳我葬江, 隔水隔山俱断肠。
若问诗魂归何处, 乱坟堆里找盛唐。”
笔迹狂乱,像是醉后用指甲蘸血写的。
三、盗墓白袍晚唐会昌年间,一伙盗墓贼趁夜掘开当涂的李墓。
棺中不见尸骨,只有一件叠得整齐的白袍。
展开后,众人倒吸冷气——袍子前襟布满剑痕,心口位置用金线绣着幅诡异的画:一柄断剑刺穿酒壶,壶中倒映的却不是酒,而是残缺的月亮。
更奇的是,月光里还藏着个小楷写的“冤”字。
盗墓贼头子刚摸到白袍,突然惨叫一声。
只见他掌心浮现出墨迹,渐渐连成两句诗:“我诗未烬身先冷, 留与盗贼翻肠肚。”
当夜,这伙人全部暴毙,死时七窍流出墨汁般的黑血。
后来黄巢起义军路过当涂,有个小兵把白袍当战旗挂在枪尖。
次日清晨,人们发现他僵立在江边,全身覆盖着霜一样的白毛,口中反复念着:“月亮是假的……长安是假的……”四、诗板幻梦北宋元祐六年,黄庭坚被贬途中夜宿采石矶。
他在江畔发现半块朽烂的诗板,上面“天生我材必有用”七个字却崭新如初。
凑近细看,字痕里竟嵌着闪闪发亮的金属粉末——像是有人常年用戒指反复摩挲所致。
当夜暴雨,黄庭坚梦见个白衣人踏浪而来:“给我半壶酒,还你半首《将进酒》的真迹。”
醒来后,案上果然多了张霉烂的蜀笺。
与流传版本不同,末尾多出四句:“棺中听我歌一曲,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过坟头一局棋。
——终!”
最后那个“终”字力透纸背,把纸都划裂了。
后来米芾见到此帖,盯着裂痕良久,突然大笑:“这不是写破的,是剑气劈开的!”
五、青铜酒樽民国二十五年,金陵大学考古队在江底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