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浪尖上的高考逆袭四十年全文+番外

第10章

发表时间: 2025-07-08


阳光洒在渐渐退去的洪水上,波光粼粼。

王磊、陈静、李芳和张昊站在岸边,看着孩子们带着笑容走出考场,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困境中倔强成长的自己。

远处,被洪水淹没的信江大桥若隐若现,桥墩上“1980年建成”的字样已被冲刷得模糊,但桥上的钢铁纹路里,永远刻着两代人不屈的精神。

陈静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1987年的桂花书签仍夹在其中,旁边新添了一行字:“真正的传承,是把困境化作照亮前路的灯火。”

16 浪潮之巅的新征程(一)智能时代的桥梁密码2018年隆冬,信江六桥通车典礼现场,无人机编队在江面投下"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光影。

作为总设计师的王磊抚摸着桥身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向年轻工程师们展示暗藏玄机的"中国芯"——内置传感器能实时监测桥梁应力,数据通过5G网络直传云端。

他身后,满载中欧班列货物的卡车呼啸而过,远处的保税区塔吊林立,集装箱上"MADE IN CHINA"的标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当年我们用木筏渡人,现在用科技搭桥。

"王磊对着镜头举起泛黄的中专班力学笔记,纸张边角还留着煤油灯烤焦的痕迹。

而此刻,他的设计图早已告别铅笔手绘,通过BIM技术在虚拟空间完成千万次模拟。

这座承载着"一带一路"物流的现代化桥梁,正是贵溪从内陆小城变身国际陆港的缩影。

17 黑土地上的中国智造李芳的办公室里,大屏幕实时跳动着东北黑土地的监测数据。

她带领的"金穗"团队研发的智能农机,正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在三江平原自动播种。

2018年,团队自主研发的变量施肥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将化肥使用效率提升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