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文章全文

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文章全文

柿子有毒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中的人物朱由校朱由检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柿子有毒”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内容概括:还提醒过他,说是皇爷突然看起了奏折,还下旨申斥广西巡抚吴道来着。当时魏忠贤并没太放在心上,还以为朱由校只是和之前一样,偶然起兴看上几眼便会放弃。他万万没想到,这封被刻意压在最下面的奏折,竟然被死而复活的朱由校给看到了!魏忠贤一个头磕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脆响。“老奴万死!”他知道,自己完犊子了!朱由校抬腿......

主角:朱由校朱由检   更新:2024-08-10 11: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校朱由检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文章全文》,由网络作家“柿子有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中的人物朱由校朱由检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柿子有毒”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内容概括:还提醒过他,说是皇爷突然看起了奏折,还下旨申斥广西巡抚吴道来着。当时魏忠贤并没太放在心上,还以为朱由校只是和之前一样,偶然起兴看上几眼便会放弃。他万万没想到,这封被刻意压在最下面的奏折,竟然被死而复活的朱由校给看到了!魏忠贤一个头磕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脆响。“老奴万死!”他知道,自己完犊子了!朱由校抬腿......

《穿成驾崩帝皇,玩转明末乱世文章全文》精彩片段


夜,就这么平静的过去了。

朱由校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直至听到耳边有叮叮当当的声音,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张嫣已经重新换上了纹着彩凤的长裙,准备好了朝食(早饭),坐在桌边摆着碗筷。

见朱由校醒来,便连忙起身伺候洗漱。

猪毛做成的牙刷,沾着用中药调制成的牙膏,虽然没什么泡沫,味道却很温和。

只是在看到桌上的朝食时,朱由校愣住了。

几个发黑的高粱面馒头,配上一碟小咸菜,除此之外,便只有一碗小米粥了。

他指着桌上的饭菜道:“就吃这个?”

对比昨晚的饭菜,这哪像是陛下吃的东西?!

张嫣微微屈膝,向他行了一礼。

“陛下见谅,实在是昨夜您说的那些话,吓到了臣妾。”

“所以,臣妾便想着,从今天起,尽量的节衣缩食,能省一口是一口。”

“或许,真到了那一天来临的时候,能多救活一个百姓。”

朱由校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这一番话说的,春光被辜负了不说,就连饭都受到了限制。

这踏马造的是什么孽!

面对张嫣那真诚的目光,他也不好意思说别的,毕竟人家说的也是实情。

只能硬着头皮坐下,啃起了黑馒头。

这东西贼难吃,且不说味道怎么样,单单那粗糙的口感,咽下去的时候都直剌嗓子。

吃完饭后,果断的借着要处理政务的理由离开了,生怕中午张嫣再给他整出什么难吃的东西来。

省粮食是挺重要,可特么也不能这么委屈自己吧?

走到乾清宫门前的时候,突然发现养心殿那边好多太监进进出出的格外热闹,便凑过去看了一眼。

那些太监在看到是他后,连忙停下脚步行礼。

朱由校只是随意的摆了摆手,便走进了养心殿内。

这殿内除了太监还是太监,桌子上堆着像小山一样的奏折,分门别类的摆放着。

有地方官员请求赈灾的,也有某个官员弹劾同僚的,还有恭贺他朱由校死而复生的。

总之,只有他想不到的,就没有这些官员写不出来的东西!

看完了这里的陈设之后,他才明白过来。

史书的记载的很清楚,天启就不是一个勤政的主,整天忙着做木工,把奏折全都丢给了魏忠贤处理。

这被后世辩子朝当做陛下办公室的地方,此时竟然是魏忠贤的地盘。

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奏折存在?

他没有离开,随便拉了把椅子便开始翻看奏折,而且处理方法仍然和昨天一样。

毫无意义的那种,直接随手丢掉,只有真正需要处理的,才会做上标记放在一旁。

在没有充分了解大明现状之前,他根本就没打算召开朝会,反正那些大臣也早就习惯了没有朝会的日子。

刚忙活没多久,魏忠贤的身影便出现了门口。

“哗啦.....”

一本奏折被朱由校随手丢了过来,恰好砸在他身上。

魏忠贤被吓了一跳,看清了里面坐着的是朱由校后,连忙跪下赔罪。

“老奴懈怠政务,有负皇爷圣恩!”

他不说自己去了哪里,也不说自己去做了什么,上来就给自己扣了个懈怠政务的罪名,将一个身为奴仆的风格发扬到了极致。

自己的主子自己清楚,这种以退为进的手段,再好用不过。

可朱由校却看都没看他一眼,向门口的小太监道。

“去乾清宫,将朕昨天看过的折子拿过来!”

小太监应了声“是”,便转身离开了。

不多时,在其他几名同伴的帮助下,将昨日的那些奏折全都抱了过来。

朱由校在里面翻了翻,找出那封监生陆万龄、曹代请立魏忠贤祠堂于太学,与孔子并尊的折子来,狠狠的砸到了魏忠贤的脑袋上。

“好好看看!”

“你是嫌自己的脑袋长的太结实了么?!”

魏忠贤看完折子上的内容,整个人都懵了!

“皇爷,是他们陷害老奴,老奴是冤枉的啊!”

“老奴就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和孔圣人并列啊!”

“冤枉?”

朱由校一声冷哼。

“真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

“若没你的授意,这朝中上上下下,谁敢写出这样的折子来?”

“也就是朕醒来了,否则,这折子就成了试探新帝的探路石!”

“朕说的对也不对?”

魏忠贤的身子僵在那里,他没想到,自己的心思竟然被朱由校看破了!

正如朱由校所说,这折子根本就不是给他的,而是给崇祯的!

因为这折子上的落款,是八月二十三!

那时的天启,还在棺材里面躺着呢!

他想用这个试探崇祯,是打算留他,还是打算除他!

昨天施凤来还提醒过他,说是皇爷突然看起了奏折,还下旨申斥广西巡抚吴道来着。

当时魏忠贤并没太放在心上,还以为朱由校只是和之前一样,偶然起兴看上几眼便会放弃。

他万万没想到,这封被刻意压在最下面的奏折,竟然被死而复活的朱由校给看到了!

魏忠贤一个头磕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脆响。

“老奴万死!”

他知道,自己完犊子了!

朱由校抬腿一脚,将他踹成了滚地葫芦,椅子都撞翻了两把。

然后厉声喝斥道。

“万死?”

“你有几条命!”

“平日里朕护着你,是因为你能办事!”

“但你非要作死,朕都救不了你!”

“这折子若是传出去,凌迟都算是朕给你的恩德!”

孔圣是何等地位?

铁打的孔家,流水的皇家!

千百年来,早已凌驾于君权之上!

以一个阉宦之身,和孔圣并列?

试探?

这是在作死!

年近六十的魏忠贤,哆哆嗦嗦的说不出话来,如同一条被人抛弃的老狗。

旁人只知他独霸朝纲,是大明的九千岁。

却极少有人见过他这样的一面。

他很清楚,自己的威风,都是皇帝给的!

皇帝想要收回,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但他也听出了朱由校的言外之意,很快就反应过来,重新爬起身子,膝行到朱由校身前。

“老奴该死,还请皇爷看在老奴侍君多年的份儿上,饶老奴一命!”


很慢!

但已经和二战时德国的迫击炮水平相差无几了。

但实炮到此却并未结束,各项数据还需要一炮接一炮的打出去,才能统计出来。

直到打空了所有炮弹,初步的数据才摆到朱由校面前。

最大射程三千米!

由于没有雷酸汞作为底火,发射时的点火方式是燧石引燃,所以,撞针的使用寿命极短,十次以后,撞针上那些燧石碎片的棱角便会因磨损严重而降低引火率。

也就是说,这撞针只能打十炮,便要更换成新的。

朱由校笑着站起身来,指着迫击炮道。

“哈哈哈哈,三千米外,取敌性命!”

“尔等皆功不可没!”

“吾皇圣明,全靠陛下指点!”

徐光启还有那十名工匠,包括魏忠贤和东厂的随行人员,闻言全都跪了一地。

朱由校挥手示意众人起身,然后看向徐光启道。

“朕先前曾说过,若是此事能成,便封你为朕的太子太傅!”

“今日,便是朕兑现承诺的时候!”

“魏忠贤,拟旨,原户部左侍郎徐光启,加封太子太傅!”

魏忠贤躬身:“老奴遵旨!”

徐光启也连忙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朱由校很开心,迫击炮能成,他心里的另一个想法也能提上日程了。

来到这个世界,他总是莫名的缺少安全感,所以,他还需要一件武器防身!

回到乾清宫,随手从书架上拿起几张图纸递给了徐光启。

“徐师傅,迫击炮的事情暂时不要对外宣扬!”

“多多的造,至少先造他两千门出来!”

“另外,此炮想要打的准,离不开数术的计算,你先好好研究一番,朕回头从神机营选一些苗子,你抽空去好好教教他们。”

“还有就是这图上的东西,你也要加紧把它们试制出来,一有成果,立刻上报!”

徐光启有些面露难色:“陛下,那推广番薯的事.......”

朱由校摆手道:“粮食很重要,但武器同样重要!”

“朕已派人去找宋应星,以后你就主抓督造之事即可!”

“至于推广番薯一事,交给户部自己去做!”

“是!”

徐光启这才放下心来,将那几份图纸接过去,仔细的看了一遍。

朱由校就在旁边站着,将自己图纸的设计初衷一一道出,为徐光启解惑。

图上的东西很杂。

全是一些单独的小零件,却都是以现在的科技很难做出来的东西。

不过如今有了锰,倒也可以试着动手去做了。

比如,弹簧!

次日一早,又到了早朝的日子。

皇极门下,新的兵部尚书,老迈的孙承宗上前一步,揭开了早朝的序幕。

“启奏陛下,辽东巡抚王之臣上奏,意修葺关外一众城池,并发饷银,合计请拨白银两百万!”

朱由校有些头大,早朝第一件事就是要钱,这就很不舒服!

他转头看向户部尚书。

“吴尚书,前些日子查抄的银钱可曾统计出来?”

吴淳夫上前一步:“回陛下,已于昨日清点完毕,毛宋光、刘继祖等一应官员,共上缴国库白银五百八十三万两!”

“其余田产、宅院、文玩玉器等,折算白银七百余万两,这些要等发卖之后,才能兑现!”

朱由校摆了摆手:“那就先把王之臣要的两百万如数给他!”

可还不等他缓过神来,孙承宗又开口了。

“启禀陛下,蓟辽总督阎鸣泰请拨军饷八十万两!”

朱由校:..........

“还有谁要钱?一口气说出来!”

孙承宗的脸上出浮现出一抹苦笑,但也只能硬着头皮答道:“回陛下,已临近年关,宣府、大同、宁夏、固原等地都在伸手要钱!”


邓员外不过是帮凶,他儿子才是害死自己婆娘的真正凶手!

李自成对此视而不见,坐在花厅里,开始指挥其他人分头行动。

搜刮钱食!

这才是首要目的!

半个时辰后,邓员外一家老小都被送到地下团聚去了。

花厅外面支起了大锅,白面的馒头、香喷喷的腊肉,让每一个参与造反的村民都忍不住咽起了唾沫。

如此丰盛的饭菜,他们似乎这辈子都没吃到过!

造反,真好!

吃完饭后,李自成让人拉上从邓员外家搜出来的钱粮细软,直奔临村的刘员外家。

答应花狗的事情,他还记在心上。

只不过,刚走没多远,他就叫停了队伍,勒马看着众人道。

“抢了邓家,咱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老子有个规矩先给你们说下!”

“咱们是因为活不下去才造反的!”

“所以,日后动手的时候,谁敢去欺负穷苦人家,别怪老子先砍了你们!”

“还有,不准糟蹋女人!”

“正好老子身边没有太监服侍,谁要敢糟蹋女人,老子就阉了他!”

他很清楚,自己现在不过是奉旨造反,早晚都有要洗白的那一天!

所以,劣绅可以杀,土豪可以打,就连贪官也能宰上几个,但欺压良善,绝对不行!

那样皇帝都不会放过他!

村民们........

哦不,现在应该叫义军了!

义军们哪里会有意见?

他们本就是活不下去的良善,才刚刚举旗造反,就让他们去欺负和他们一样命运的人,自己也会于心不忍。

当然,若是李自成此刻不定下规矩,等日后他们干出这样的事情,尝到甜头之后,再想管,也管不住了。

半个时辰后,邻村的刘员外被义军正法,唯一幸存下来的,就是刘员外家的女儿,被李自成丢给了花狗的儿子。

这是还债!

也是给她一条活路!

刘氏很识趣,面对这些凶悍的义军,她知道,自己家这些年的所做所为,所以,她很顺从的跟在了队伍里。

从刘家村出来以后,队伍的面貌焕然一新。

没有衣服的,换上了从两个员外家抢来的新衣,没有武器的,手里也多了粪叉、锄头。

非但如此,李自成手下的人马,也从一百来号,膨胀成了将近四百人!

花狗骑着一头骡子,从后面追了上来,向李自成笑道。

“爷,听说米脂新来了个知县,比屎壳郎都贪,咱们要不要去抢他一把?”

“新知县?”李自成疑惑的看了他一眼,“原来的知县呢?”

花狗想都不想便回答道:“听说被调回京师了,这个新来的知县好像叫什么毛宋光,原本是朝廷的吏部侍郎来着,不知道为啥突然就被贬过来当知县了!”

“这个毛知县虽然才来米脂不到一个月,可听人说,就这一个月里,他都纳了两房小妾了!”

“还有.......”

他所说的毛宋光,正是被朱由校贬出京的官员之一,或许是因为家财被抄了个干净,毛宋光刚到米脂,就露出了他那贪婪的嘴脸。

各种名目的加税和巧取豪夺,虽然时间还不长,却已经臭名远播。

李自成闻言突然眼前一亮。

皇帝老子前脚刚换了知县,后脚就让咱回来造反?

莫不是..........

皇帝这是在借自己的手,来杀掉那些不听话的官员?

否则为何要提前换掉米脂的知县?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新来的知县,比之前的知县还要该死!

既然这样,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


坤宁宫,自建成以来就是明朝历代皇后的居所,又被称之为中宫。

其大小仅次于乾清宫的规模,面阔连廊九间,进深三间,屋顶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

朱由校死而复活的消息,如今已经传遍了整个皇宫。

守在坤宁宫外的侍卫远远的看到身着龙袍的他,直接扯着嗓子向里面喊了一声。

“陛下驾到!”

做完这些之后,才跪地行礼。

宫内很幽静,朱由校正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差点被他这一嗓子给吓丢了魂儿。

抬腿就把那侍卫给踹翻在地:“瞎嚎什么,以后再敢这样,给朕扫一个月大街去!”

那侍卫顿时惶恐:“小的该死,谢陛下隆恩!”

见他这副模样,朱由校也懒得和他计较了。

其实他并没有生气,只是很随意的,像开玩笑一般对那侍卫,就像穿越之前和同事开玩笑的那种态度。

但这侍卫的反应,包括之前魏忠贤、黄立极,以及田尔耕的反应,都让他深深理解了,什么叫孤家寡人。

可不就是寡人么?

随便开个玩笑都能把人吓个半死.........

就在这时,坤宁宫大门从里面打开,张嫣走在中间,十名宫女和一群太监分成两排跟在左右,一同行礼道。

“臣妾/奴婢恭迎陛下!”

“免礼!”

朱由校很不习惯这样的礼节,但这却不是他能改变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上位者,就要有上位者的威严!

张嫣起身,自然而然的将手递了过来。

朱由校便顺势将那葇荑握住,二人一同走进了坤宁宫。

两旁的宫女见到这一幕很是诧异。

要知道,以前的天启,可从来没做出过这样的举动,最多不过是将手搭在皇后的手腕上,可这次,却是直接伸手拉住了。

这让她们不由的心中暗喜起来,毕竟皇后得到重视,对她们来说,也是一种尊荣。

而张嫣本人也是内心感到一阵窃喜,难道真是老祖的训斥让皇帝改了性子?

竟然变的对自己如此热情?

朱由校完全不知道她们在想些什么,在他看来,夫妻之间拉个手,完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入了坤宁宫,刚拉着张嫣坐下,腹中便传来一阵轰鸣。

张嫣听到后,脸上立刻就浮现出了一丝心疼。

“是臣妾不好,都忘了陛下已经几日水米未进了。”

“你们几个,快去御膳房......”

“算了,去把小厨房准备一下,本宫亲自给陛下做些吃食。”

明朝的皇后,讲究的是一个娶妻娶贤,并且多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儿,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这是最低标准,张嫣也不例外。

宫中虽有御膳房,却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有饭菜提供,若是临时传膳,从下令,到饭菜送来,怎么也得小半个时辰。

再加上御膳房的饭菜只是能吃,味道却还比不上宫外的街边小吃,所以在后宫里但凡有点地位的妃子,都会在宫中设立小厨房,以备不时之需。

几名宫女闻言连忙前去准备,可等到张嫣要起身去做饭的时候,朱由校却伸手拉住了她。

“不必如此麻烦,今天这顿,朕自己做。”

此言一出,包括张嫣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皇帝什么时候学会做饭了?

看到她们这般震惊的样子,朱由校乐了。

“怎么,不相信朕会做饭?”

张嫣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朱由校却道:“这几日在洪武老祖那里吃了些不一样的菜肴,让朕觉得回味无穷,听说还是他老人家当初给祖奶奶做过的菜式。”

“刚好借着你这里的小厨房,试着看能不能做出来。”

“想当年,他老人家可没少给祖奶奶做饭呢。”

这话里一半真,一半假。

真的是,他是真馋了,这身体在棺材里躺了三天,早就前胸贴后背了。

假的是,他只想在这个时候吃顿合口味的。

听说.........

皇宫里的御膳难吃的要死!

咱都是皇帝了,还能委屈了自己的舌头?

干脆还是自己动手算了,反正也费不了什么事。

朱由校说完,直接拉起张嫣,在宫女的带领下,朝小厨房走去。

张嫣感觉很不可思议!

洪武老祖,竟然还给祖奶奶做过饭?

啥时候的事?

《明实录》里为什么没有记载?

迷迷糊糊的被拉进小厨房,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就见朱由校已经在动手切菜了。

她连忙惊慌的上前阻止:“陛下,使不得,臣妾信您就是,这若是传出去了,朝中那些官员还不得拿唾沫星子把臣妾淹死啊。”

“谁敢!看朕不撕烂了他的臭嘴!”朱由校两眼一瞪。

张嫣愣住了,想再说什么,却又把话给咽了回去。

她怕自己一顶嘴,再给这个好不容易又活过来的朱由校给顶嘎了.......


淦他!

想到这里,李自成向李过招了招手。

“把从刘员外和邓员外家搜出来的田契拿出来!”

李过闻言连忙从身后取下包裹,打开之后,里面正是一张张发黄的田契。

李自成看向身后的四百来人,拿起一叠田契举过头顶。

“叔伯侄孙们!”

“老子说过,打土豪,分田地!”

“现在就是分田地的时候!”

“有谁是读过书的,站出来,帮老子分地!”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人群中更是挤出三个稍显文弱的男子,向李自成抱拳道。

“爷,额读过两年乡学!”

“额读过半年!”

“额读过三年!”

李自成直接就把田契塞到了他们怀里:“老子家里穷,没读过书,这事儿就交给你们办了!”

“算算总共多少地,在场的人人有份儿!”

“你们三个,每人额外多拿五亩田!”

这三个家伙闻言激动的大鼻涕泡都快冒出来了。

其他人更是跪倒在地,向李自成千恩万谢。

两个庄子的土地虽然不多,可分到这些人手中,每人也得了三亩水浇地和两亩旱田。

田契一到手,所有人都激动的嗷嗷大叫起来。

但就在这时,李自成突然打断了他们。

“叔伯侄孙们!”

“田,老子分给你们了!”

“但你们真以为这就是你们的了么?”

“想要守住你们的田,咱们还得继续反!”

“打下殿市!打下米脂,一把火烧了架牍库,官府没了田契存档,这些田,才真正属于你们!”

所有人都从狂喜中清醒了过来。

没错!

每一块田地的交易,在官府那里都有存档。

若是官府那里没有更改,自己手里的田契便是废纸一张!

烧了架牍库,便死无对证!

想明白了这些后,便有人站出来说道。

“黄娃子,你说,下面怎么做!”

其他人见状也开始咐和。

“对,只要能保住这些田,额们都听你的!”

“娃子叔,你就下令吧!”

“..........”

李自成见大势以成,便命令道。

“今天天色还早,咱们兵分两路,一路去毛家庄,一路去张家寨子!”

“洗了这两个村子里的劣绅和里长之后,明天在殿市汇合!”

为了保住到手的地,这些百姓可以付出一切!

队伍很快就分成了两拔,一拔追随李过,朝着张家寨子去了,剩下的一拔,则是跟着李自成,杀向了毛家庄。

农村包围城市,这是皇帝教的!

只要动作够快,等米脂那边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人马!

这一招很好用!

当天晚上,李自成就在毛家庄的毛员外家里住下了,所有的田契和之前一样,平分给了毛家庄的所有百姓。

但银钱却没分,他给的解释是,这些日后要拿来买战马,买铁料,提升队伍的战力,或是奖赏作战勇猛的兄弟。

对此,下面的义军自然没有任何意见。

次日中午,当他们叔侄二人在殿市镇外汇合的时候,两拔人马加在一起,已经达到了近千人的规模!

皇权不下乡,主持乡里秩序的,多是当地最大的坐地户,也就是地主,殿市镇也不例外。

殿市镇的地主姓季,单名一个胜字。

日上三竿的时候,他还抱着几个小妾在床上翻滚着,突然之间就有人在屋外禀报,说是乱民攻进了镇子里。

季胜连眼皮都没抬一起,便不屑的冲屋外人喊道:“家里养的刀客干什么吃的?让他们上,一帮乱民而已,还能反了天不成?!”

不多时,便有十几名刀客,带着大群的家丁从院子里冲了出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