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小说这个大明不一般》,由网络作家“四王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这个大明不一般》,讲述主角朱元璋朱标的甜蜜故事,作者“四王爷,”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以放三响!守城有固定炮台更快!!”“有这么快?!”徐达已经呼吸急促。不能怪他,徐达打了一辈子仗,深深的清楚,野战之前,两军拉开架势,能多放一炮,就能少死好几个弟兄!徐达便装,老铁匠也没认出来,只当是朱标的亲随,也满脸笑容的答道。“太子爷这大炮设计的,厉害就厉害在是后装!这玩意比前装速度要快,您如果是普通大炮,咚!一声响完,就这个空档,......
《全文小说这个大明不一般》精彩片段
朱标的烈马风驰电掣,好一会才到了后山的一个山沟里,徐达也紧随其后。
小山沟里已经搭起了工棚,几个冒着黑烟的炼钢高炉,也被戳了起来,这个高炉朱标可没有提任何意见,完全是老铁匠看见水泥以后,自己琢磨出来的,千万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如果不是有通古斯人三百年闭关锁国,就现在的火器发展速度来看,鸦片战争指不定谁打谁。
其实朱标研制的就是佛朗机炮,其实也没啥出奇的,说道根上也就是一种后装滑膛炮。
明末清初的时候,海盗把这东西传到中华大地,由于射速快,造价便宜等优点,官军民团都开始迅速仿制,慢慢的这玩意就成了主力………
看到朱标来了,几个老铁匠连滚带爬的迎接了上来,为什么这么激动?
因为朱标答应他们,如果这种火炮研制成功,就给他们工部的官身,而且这几个老铁匠底子也厚,前元的时候就开始制造火器,一干就是二十几年………
官身是什么?
是光宗耀祖,是光耀门楣,是从此脱离了贱籍,子孙后代都是官老爷,几个老人把自己的子侄都叫来了,没日没夜的干,为了改变命运,也是拼了………
“研究的怎么样了?”朱标打量着热火朝天的工棚。
回太子爷的话。
“您给的图纸,我们研究个通透,您是这个!…”
老铁匠比划了一下大拇指,继续说道。
“用这种方式做火器,发射速度快了不是一星半点!要是野战的时候用,一门火炮,二十息的时间可以放三响!守城有固定炮台更快!!”
“有这么快?!”徐达已经呼吸急促。
不能怪他,徐达打了一辈子仗,深深的清楚,野战之前,两军拉开架势,能多放一炮,就能少死好几个弟兄!
徐达便装,老铁匠也没认出来,只当是朱标的亲随,也满脸笑容的答道。
“太子爷这大炮设计的,厉害就厉害在是后装!这玩意比前装速度要快,您如果是普通大炮,咚!一声响完,就这个空档,就够咱这炮,连发三响!打的他抬不起头来!!”
朱标抚摸着还热乎的炮身,笑骂道。
“别吹大气了!这家伙是快,但是射程不够,对轰还不得吃亏?还打的人家抬不起头来,扯淡………”
朱标说的没错,他太了解这玩应,射速肯定杠杠的,但论起精度,他这炮就差老鼻子远了,近了还凑活,这稍微远一点,这打脑门的炮弹估计就得砸到脚后跟上边去。
射程也不咋地,这炮漏气,能打多远………
“不错了,殿下……”徐达有点看不下去,这太子爷的要求太高了,哪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这东西用到正地方,战术配合得力,还是可以收获奇效的。”
徐达是战术大家,自然是张嘴就来。
朱标也明白,现在这个时候,没有高精密机床,想做出真正的后膛炮,完全是异想天开,反正也领先了一百多年,够用了…
魏国公您看,朱标指了指大炮。
“这炮他是这么回事,整个分两部分,大炮和小炮,说道根子上大炮就是一根炮管子,这小炮直径比大炮的炮膛小,塞进去快速更换,就可以加快射速!”
“在开炮前,这样装填好的小炮配备十个八个的,这一开炮把这小炮往炮膛上一搁,点火就能射,打完之后取出小炮,搁一边清理装炮,另一个小炮又装到了大炮炮膛里边去了。”
徐达听的满眼放光。
“老臣明白了,要是太着急,就提前准备个几百上千,用腊封好,用的时候就可以炮火连绵不断……”
“对啊!”
老朱狠狠的喝了一口茶叶沫子!说道:
“检校之前便是吴王亲军,在咱们皇明立朝之后,吕昶,刘伯温,他们建议咱裁撤检校,咱也给他们面子,也是让他们骄纵些时日,让他们销声匿迹了几年……”
听到这些话,朱标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历史上朱元璋建立锦衣卫是洪武十二年,洪武十三年就能办得了胡惟庸案,而且把这个胡惟庸案办的是轰轰烈烈,洪武二十多年的时候都有胡惟庸余党陆续归案,诛连之多,简直旷古绝伦。”
“就这样狠辣的手段,怎么可能是一帮新兵蛋子干出来的?不科学呀!”
可是今天一看这些人,朱标可算全明白了,原来锦衣卫是有这些老特务作为底班,才能成长的那么快,而且这些人跟着朱元璋,从元末的尸山血海里杀出来,做事狠辣点儿,也就无可厚非了。
“毛骧!”
“臣在!”
一个中等身材,体型精瘦的汉子,窜了过来,速度极快,好像就在地上点了几下,就在三步开外跪了下来,五体投地。
朱标也感觉眼前一花,还没有来得及惊叹,老朱就已经开口说道:
“毛骧,这是你小主子!”
“臣毛骧!拜见太子殿下!”
砰!砰!砰!
朱标伸手扶起,心中不由暗叹道:
“这小子果然是个狠人,这三下脑袋都磕破了皮,他却一点表情都没有,又仔细打量了一眼。”
朱标摇了摇头,如果没有老朱的介绍,他打死也不会相信这个面容憨厚,仿佛老农一般的人物,竟然是明朝初期的杀人魔王!果然是蔫人出豹子!
已经不需要多说什么了,父子二人都是聪明人,这盘棋老朱下了十年,马上就要斩了胡惟庸这条大龙了,朱标自然是乐见其成,至于说胡惟庸死后,要不要大肆株连?还是一步到位组建内阁,自然还是得看父子二人的商量。
毛骧磕完头,就继续干活去了,剩下的那些人看到他额头上的伤,干活的效率莫名其妙的又加了一倍。
“陛下!太子爷!出盐了,出盐了!”
二虎手舞足蹈的抬着一口大锅,放在了爷俩面前。
因为有之前的经验,这回谁都没有动,都看着朱标,朱标点点头说道:
“这回没问题了,妥妥的精盐!我尝尝……”
话音未落,朱标的后脖领子又传来了熟悉的感觉,双脚离地,又被板板正正的被放在了一边儿。
老朱示意了一下二虎。
二虎当下带着几个人,从一旁的木箱子里拖拽出了几个死囚,这几个死囚眼睛和耳朵被麻布缠的严严实实!
还没有反应过来,二虎就给每个人都灌了大半碗的矿盐!也不管几个人在地上咸的乱扭……
老朱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这几个死囚犯。
朱标在一旁看在眼里,心里默默的叹息了一声。
“他还是低估了老朱爱民的心思,现在的老朱,脑子里边已经没有了盐业衙门,没有了朝廷赋税,只是在想着百姓能不能吃上盐而已,这样的皇帝才是天命所归!”
一炷香的时间,老朱急的满地乱走。
两柱香的时间,老朱坐在凳子上喝茶叶沫子。
三柱香的时间,老朱眉心带着喜悦。
还不等第四柱香烧完,老朱就已经仰天大笑:
“标儿啊,标儿,你可给咱立下了大功劳啊!标儿说你想要什么赏赐,咱全都应了你!哈哈哈哈………”
看到老朱如此高兴,朱标也兴高采烈,虽然他早已经知道结果,但是这件事情,是他来到大明以后,办成的第一件实事!对他的太子生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这,这是盐?”
其中一个死囚犯已经缓过神儿来,仔细的品了品,嘴里的味道,顺口就说了出来。
老朱听到了他的声音,笑容一下子就收敛了,面无表情地对二虎吩咐道:
“你拿着咱的金批令箭,去刑部大牢,把所有的死囚犯都调到这儿来!全力炼制矿盐!”
还有!老朱扫了一眼……
“这几个杂碎,一天给他们喂一斤这种盐!十天之后如果不死!就算他们命好,让他们永远在这里炼制矿盐吧!”
“臣,遵旨!”
“今天咱很高兴,去弄些羊在这里烤!大伙都有份啊!一块乐呵乐呵!”
“臣等谢过陛下!…………”
听着下边的欢呼声,老朱回过头来对朱标小声说道:
“咱们爷们马上就要用着他们卖命了,今天晚上你这个小主子,和他们喝几杯酒,咱岁数大了,不胜酒力!”
朱标听完这话心里一阵感动,老朱这个当爹的可对他一点保留都没有,连隐藏多年的特务团队,都可以让他随意收买人心,这要是通古斯皇子,碰了酋长的血滴子,那不还得直接宗人府圈禁到死啊?!
天色渐暗,大堆大堆的篝火也被点燃了,一只只肥羊被架在篝火上,烤的滋滋直冒油。
最鲜嫩的地方,肯定最先被摆上了老朱父子的餐桌,焦香可口的羊肋条,滋滋冒油的羊大腿,让朱标不由的食指大动。
“吃!吃!多吃!”
老朱一个劲的把肉往朱标的面前摆,嘴里还在不断的催促朱标多吃。
朱标也不客气,直接拿起羊腿大快朵颐,看的老朱眉开眼笑,竟然亲自给朱标倒了一盅酒说道:
“这吃羊肉必须得喝点儿酒,不喝酒,羊肉在肚子里化的慢,容易积食。”
火光之下,老朱半白的胡须一翘一翘的。
这时候的老朱已经不是大明的皇帝,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儿女吃的多,长的壮!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朱标啃完一条羊腿,便拿着酒杯去下边走了一圈,所有人都是受宠若惊,纷纷大碗回应。
老朱也拿起酒碗,冲着下边比划了一下,抿了一口。
整个皇庄的气氛顿时就达了顶点。
几个可怜的死囚犯,则又被灌了一大碗的食盐,被锁在了水桶旁边,喝水可以随意,吃肉就别想了。
与此同时应天皇宫。
禀皇后娘娘,奴婢真不知道皇爷去哪儿了呀。
皇后娘娘,您明察呀。
满仓和苟宝,两个宫里炙手可热的大太监,跪在地上吓得哆里哆嗦。
皇帝和太子爷同时不见了。
这可是天下奇闻………
这皇宫还是皇宫,而今天的皇宫却因为太子朱标的病愈,而变得格外喜庆。
皇爷的脸也终于露了笑模样,这对于皇宫中的奴婢们来说,简直是比春暖花开还要让人高兴的事情。
其实朱标所谓的病,本来就是前身过度思念造成,是完全的心病,这种心病随着他的穿越,也完全不存在了,身体也很快恢复,毕竟心病还须心药医,来的快,去的也快………
朱标也没有坐软轿,而是学着他的老爹,溜溜哒哒的朝小厨房走去,这一路上朱标可算是窥见了古代皇权的一斑。
在路上所有碰见朱标的奴婢,都要在墙角跪下,把头深深磕在地上,他们这种奴婢根本就不配直视大明帝国的储君。
一路上红墙黄瓦,风景如画,虽是应天皇宫的区区一点一面,但也是土木之极盛!
朱标故意把脚步放得很慢,慢慢的踱步,慢慢的欣赏,这就是皇权!这就是人间仙境,此时朱标心里竟然有一点点的庆幸!
心里暗暗说道:“没有一个男人可以拒绝这种感觉,没有一个男人会拒绝百万雄师,亭台楼阁,人间极致!九五至尊!”
溜达了半天,终于快溜达到吃饭的地方了,哦不对,是用膳的地方。
与此同时。
东宫小食堂的外边,一条河景边上,洪武皇帝朱元璋凭栏而立,二虎站在他的身后,深深的低着头。
朱元璋好像是说给二虎听的,又好像是说给自己听的:“标儿这孩子今天怎么忽然间转性了,理解了咱的心思,还帮着咱出主意,有人在教他?还是有人在唆使他?”
二虎在旁边听的冷汗直流,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颤抖的说道:“皇爷!每次跑风都处理的很干净,对外也只说是没伺候好主子,臣这大半年也从来没有见过外臣啊!”
不怪二虎害怕,因为这个消息只有他知道,虽然只听过只言片语,但也是知道的,有几次这爷俩在争吵的时候,偶尔被宫里的太监内侍听到,因此还株连了上百人!
咱又没说你,你害怕个什么?
老朱随手拿了一块鱼食扔到了小河里,看着小河里养的锦鲤在疯狂的抢吃的,摸了摸肚子,扭头对二虎说道:“把朝中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整理一下,特别是与太子的往来,晚上送到咱这来!”
“遵旨!”
老朱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办差去吧,咱也要吃饭去了。”
望着朱元璋远去的背影,二虎心有余悸的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小食堂不远处已经隐隐约约看到了朱标的身影。
与此同时,二虎又听见了老朱的声音。
“标儿啊,你怎么走着来的呀,身子骨舒坦了?快跟爹进屋看看你娘做了什么好吃的。”
二虎狠狠的打了一个冷颤,快步朝宫门走去。
一张八仙桌上面摆着六菜一汤,这就是咱们的皇太子朱标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顿饭。
咸菜炒肉丝,大葱炒腊肉,炸小鱼,小鱼上面还撒了一层佐料,剩下的三个菜就清淡的多,基本都是一些绿叶菜,汤也是清澈见底,基本没有几个菜叶,旁边放着一盆馒头,馒头的颜色微微有点黄,还开着花。
朱标确实是饿坏了,把老朱和马皇后让到了主位上以后,便自顾自的坐下来大快朵颐。
随手拿了一个馒头,在老朱震惊的眼神里,狠狠的咬了一口。
又伸手夹了一块腊肉,还真别说,这腊肉的味道真是可以,肥瘦相间,不腻不柴,用大葱炒完之后,一盘子底儿的黄油。
肉丝炒咸菜也是咸鲜可口,用馒头一夹,那味道,绝了!
朱标正吃的高兴,抬头看了看老朱和马皇后这老两口儿。
老两口没吃东西,一愣一愣的看着朱标,给朱标看的挺不好意思的。
用没有油的左手挠了挠头,朱标讪笑一声说道:
“爹…母后…
您二位倒是吃啊…”
“啊……”
老两口这才反应过来,其实这三个荤菜都是给老朱喝早酒用的,马皇后没什么胃口,那三盘绿叶菜才是给朱标准备的,可是这朱标上来之后一顿风卷残云,硬是给老两口吃愣了。
反应过来的老朱顿时老怀大慰:
“好好好,多吃多吃,这腊肉是金华上供来的,和金华火腿是一个做法,标儿你多吃,用白面膜蘸盘子里的油,这么吃才香嘞!”
在老朱看来,无论生了什么病,只要这个病人能吃得下去饭,那么肯定就没有什么大事儿了。
看朱标吃的香甜,老朱高兴的见牙不见眼,用小酒盅给朱标倒了一点酒:
“标儿咱爷俩喝点…………”
话音未落,小酒盅就被马皇后抢了过去,连同老朱的酒壶。
马皇后白了老朱一眼:“你这当爹的可真有正事儿,儿子大病初愈,你却让儿子陪着你喝早酒,你今天的早酒也不许喝了!”
看着自己心爱的小酒壶被收走,老朱心疼的直拍大腿:“你看你!你看你,你这婆娘………”
咋!!
马皇后斜着眼睛看向老朱。
没事…
老朱顿时怂了…
喝汤!
嗯…
马皇后给父子二人各盛了一碗汤:“标儿你也少吃点这些大油大盐的东西,病刚好身子虚,想吃荤腥,娘也知道,但是这东西吃多了终究是不好,回头娘让太医院给你开几道滋补的方子…”
还是算了吧,朱标抹了一把嘴角的油,说道:“儿刚多大,就天天吃滋补的方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爹这么多年也没吃补药,也龙精虎猛的,儿打算过几天去京营,练练武,强身健体呀。”
好!!旁边乖乖喝汤的老朱猛的一拍桌子!
“就应该去多学学武事,现在我大明刚刚建国,北元余孽还在漠北虎视眈眈,你身为太子…………”
“朱重八!
咱今天可要把话说清楚,你有心思让标儿上战场??”
马皇后在一旁横眉立目的问老朱……
吃完最后一片腊肉,朱标站起身来,郑重说道:
“儿臣遵旨!!
儿臣一定勤奋修武,以父皇为榜样,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儿臣吃完了,父皇母后慢用,儿臣告退…”
“别走,母后有话………”
马皇后的话音未落,朱标已经一溜烟儿的出去了。
老朱偷偷摸摸的拿回了自己的酒壶,美滋滋的给自己倒上了一盅,惬意的摇了摇头: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标儿这句话,说的真是恰当啊…”
“谁让你喝的酒?”
马皇后一把夺回了酒壶……
抓不着朱标,只能拿老朱撒气了……
当下马皇后和朱元璋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说道:
“鼓动自己亲儿子上战场,你朱重八真的是厉害了,咱今天把话给你撂到这儿,标儿如果上了战场,我就把你后宫那些个小狐狸精都送走!!”
老朱:“……………………”
因为朱标病体初愈老朱给他放了三天假。
可别小看这三天假呀,在老朱这个工作狂的带领下,明初的大臣包括太子都是很勤政的,因为老朱一年只有生日或者年三十才休息,别人就算是累也不敢说啊…
这不大清早,朱标的老师宋濂,就带着几个翰林学士,早早的递了条子,巴巴的来到了东宫,说是昨天就和老朱那里求了恩典,来东宫看望太子,顺便和太子讨论讨论历史,给太子解闷儿。
得到消息,朱标收拾利索,就到了景仁宫专门接待臣子的外堂,想到宋濂等人岁数都不小,腿脚也不一定太好,就让晴儿准备了清粥小菜儿,准备一边吃一边等。
此时的晴儿已经把发辫打开,在脑后扎成发髻,虽然走路姿势有点别扭,但总体上来说是愈发的水灵了。
朱标两口粥还没下肚……
一个梗着脖子的白胡子老头,带着六七个背着书囊的翰林学士闪亮登场了。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下边跪着的这些人,按理来说都能算得上是朱标的老师,在这个儒家为本,天地君亲师的时代,朱标还真不好,大大咧咧的坐在那里受他们的礼。
放下饭碗,起身站立在皇储宝座的边上,抬手道:
“众学士无需多礼!来人,看座!”
“谢殿下!”
苟宝带着一众宫人给众位学士都搬来了凳子,本来就见方的凳子,一众学士却只做一个边儿,一个个扎马步似的正襟危坐。
朱标满脸黑线,一堆老头坐在堂下和他大眼瞪小眼儿,无奈朱标只能开口说道:
“我说宋师,您别客气,过来一块用点粥…?”
“谢殿下!”
宋廉拱了拱手,慢条斯理的说道:
“老臣在家里吃过了,今日臣等入宫特是来拜会殿下,如殿下身体仍有不适,臣等也粗通药理,但臣观殿下红光满面,龙马精神,今日是否容臣等研经讲史,为殿下解闷呢?”
老宋头一边说话,还一边拿眼睛往晴儿身上扫,被扫到的晴儿果然倍感胆怯,悄悄的挪了挪地方,站到了一个大柱子的后面,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朱标顿时大感头疼。
心里暗暗道:
“这老头话里有话呀,一进屋就一直在用眼神压制身后的学士,被压制的学士在后世也是鼎鼎大名,正是被朱棣灭十族的方孝孺。
这书呆子进屋看见晴儿,就要化身喷子,好在被宋廉压制,这不现在宋廉说话也开始夹枪带棒了。
意思就是您太子爷都有精力宠幸身边儿的丫鬟了,是不是有精力干点正事呢?”
朱标也凝重了起来。
他既然来了,那么要走的路,肯定和大明的老路是不一样的,既然是要改革,那么和这些文臣腐儒斗斗嘴就得是家常便饭!
甚至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也是正常,但是如果靠斗嘴争论就能够解决问题的话,自然是更好,毕竟朱标又不是像老朱那样不行抡刀子就砍的主。
“宋师所言极是!”
朱标挥手让晴儿带着一众宫人,撤掉了饭菜奉上了清茶。
又不紧不慢的开口道:
“那么孤就斗胆出一个命题,咱们开始今天的研经讲史如何?”
与此同时,景仁宫外堂门外,老朱下朝之后便急急忙忙的来看自己的宝贝儿子,走到门外正好听见朱标说的话。
老朱一愣,心里暗暗道:“这些腐儒天天和标儿讲君子之道,仁义礼智信,明君之道,在于宽仁大度,听得咱耳朵都出了茧子,这几天总感觉标儿和之前不一样了,咱今天就听听!标儿能出个什么命题?”
当下老朱就悄咪咪地蹲在了景仁宫外堂的窗户下边,拿着一把痒痒挠,侧着脑袋耳朵贴进窗户。
门外十步开外的苟宝,也挥动了一下拂尘,外堂门外伺候的宫人们,便默默退下。
此时屋内的朱标也抿了一口清茶,扫了一眼一众学士自信的表情,开口慢悠悠的说道:“孤今天的命题是,先朝之法,时政之要!”
嘶………
屋里屋外顿时传来一片吸冷气的声音。
正在听窗户根儿的老朱,更是挥手让小太监叫来了二虎,把景仁宫百步以内,所有的宫人都打发走,期间老朱也看到了晴儿,顿时三角眼儿精光一闪,当下打发太监把晴儿送至了马皇后处。
“先朝之法?实政之要?”
宋濂等一众学士相互对视一眼,面色凝重,最后由宋濂洁开口说道:“元庭暴政天怒人怨,本朝扶大厦于将倾,总理山河!这先朝之法有何可论?”
宋师说的对,朱标微微一笑,又紧接着开口说道:“孤之父皇,布武天下驱逐鞑虏,恢复我汉家衣冠,自然是乾坤再造,丰功伟业!”
朱标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可即便是这样,先朝也不是一无所长,孤可是听说,那赵官家刚刚灭亡之时,一鞑虏丞相因为废除了,赵官家那如刮地皮一般的税法,竟然有百姓为他立生祠。”
这………
这事儿宋濂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不好说呀,毕竟他曾经出仕于元朝,虽然到后期请辞了,但也不可否认,他也是曾经的汉奸啊……
宋师不必语塞,听孤慢慢道来:
“元庭暴政,一半自然是来自于皇帝,苛捐杂税导致民不聊生,后来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元庭不思悔改,究其根源,痛改弊政!反而一人反杀全户,一户反屠一城,如此暴政自然会改朝换代!”
朱标拿起茶碗,轻轻的抿了一口,底下的老宋头就趁机捧哏道:“那另外一半原因呢,请殿下明示。”
另外一半原因?
朱标放下茶碗沉痛的说道:“自然是士绅豪强为祸!”
殿下!
宋濂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满头冷汗!
“士伸豪强,只为疥癣之疾……怎可坐下灭国之祸!?”
“宋师此言差矣!!”
朱标大声说道。
朱标忽然一改平日里温文尔雅的性格,直接出言抢白,让听窗户根儿的朱元璋大喜过望。
他就总感觉自己这个儿子太过于仁慈,忽然朱标今天给他来了个惊喜,老朱自然是高兴得见牙不见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