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重回78,我靠赶山狩猎致富全本小说推荐

重回78,我靠赶山狩猎致富全本小说推荐

工程狗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回78,我靠赶山狩猎致富》,是作者大大“工程狗”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桂花刘红军。小说精彩内容概述:叫典韦、脚上有白毛的叫许诸,另外眼睛上有白毛的,叫夏侯惇。”“典韦?许诸?军子哥,你这都是人名啊?”大山有些惊讶的问道。“是啊!知道三国吗?”“三国是啥?三个国家吗?”石头茫然问道。“三国就是········”刘红军有些卡壳,不知道该怎么给他们这两个初小毕业的半文盲解释三国。榆树屯地处大山,村里只有初小,在村小学只能上......

主角:桂花刘红军   更新:2024-06-03 10: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桂花刘红军的现代都市小说《重回78,我靠赶山狩猎致富全本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工程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回78,我靠赶山狩猎致富》,是作者大大“工程狗”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桂花刘红军。小说精彩内容概述:叫典韦、脚上有白毛的叫许诸,另外眼睛上有白毛的,叫夏侯惇。”“典韦?许诸?军子哥,你这都是人名啊?”大山有些惊讶的问道。“是啊!知道三国吗?”“三国是啥?三个国家吗?”石头茫然问道。“三国就是········”刘红军有些卡壳,不知道该怎么给他们这两个初小毕业的半文盲解释三国。榆树屯地处大山,村里只有初小,在村小学只能上......

《重回78,我靠赶山狩猎致富全本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吃完饭,刘红军把已经晾凉的狗粮,喂给梨花。

看着梨花大口大口的吃着他特制的狗粮,刘红军开心的笑了起来。

看来自己制作的狗粮,还是很受欢迎的。

等梨花吃完狗粮,刘红军才走进大狗圈,牵着梨花来到小狗圈,把它拴在狗屋旁边。

之所以拴着,是因为,狗圈虽然有围墙,但是围墙高度只有一米多,根本拦不住狗。

现在梨花刚刚到家里来,还不熟悉,不能松开。

等过上个把星期,彻底熟悉了,才会把绳子去掉。

拴好梨花之后,刘红军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紧张的看着梨花,还有那两只狼崽。

此时梨花就相当于后妈,而狼崽则是继子,能不能结束它们,就看梨花这个后妈的心情了。

好在,梨花现在的注意力根本不在狗崽身上,进了小狗圈之后,就钻进狗屋里躺下,四只小狗崽,迫不及待的冲上去,一狗吊住一个,香甜吃了起来。

两只狼崽,也跟着冲上去,和四只狗崽挤在一块,吃奶。

看到梨花没有驱赶它们,刘红军终于放下心来。

只要第一次不驱赶,就代表接纳了它们。

从狗圈出来,刘红军也没有闲着,把家里的风干狼肉全部拿出来,又把家里存的狼骨找出来,用小石磨全部磨成粉。

按照比例加入棒子面和豆面,骨粉、肉粉、中药粉,拌合均匀,然后放到锅里去干蒸。

干蒸是为了把这些掺和好的狗粮,蒸熟。

等下次再喂得时候,就不用放锅里去煮了,直接加点热水,搅拌一下,就能拿来喂狗。

这是懒人做法。

如果想要精细一点,可以弄个模具,把狗粮和好之后,放到模具里,弄成骨头的模样或者鸡腿的模样。

就是后世的那种狗粮。

“军子哥!”

“军子哥!”

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两个青年跑进来。

“军子哥,听说你今天进山打围了?”

“大山,石头,你们两个今天没上工啊?”刘红军笑着问道。

这两个是他的发小,榆树屯玩的最好的两个小伙伴,高胖的叫杨金山,小名大山,矮瘦的叫钱磊,小名石头。

“昨天我们守夜,白天休息!”

“吃饭了吗?”

“吃了!”

“军子哥,下次进山打围,能不能带我们一起啊!”石头期待的问道。

“你们爹娘,同意你们跟着我进山打围?”

刘红军的话一出,两个人立马低下了头,有些垂头丧气。

进山打围可不是好活,又苦又累还危险。

不懂行的人,总感觉进山打围很好,家里不缺肉吃,打到熊瞎子,那就是一年的收入。

只看到猎人吃肉,却忘了猎人的风餐露宿,甚至很多猎人最终的归宿就是大山。

从大山里讨食,最终也将拿命来回馈大山。

“如果我家里同意,军子哥能带我们去打围吗?”

“可以啊!只要你们家里同意,我就带你们进山打围!”刘红军肯定的点点头。

进山打猎,不管是打狗围,还是打围仗,都需要有个帮手。

刘红军也想培养一两个知根知底,信得过的帮手。

大山和石头无疑就是最好的人选。

不过这件事得他们家里同意才行,不然刘红军肯定不能带他们进山。

“我听胜利叔说你这次进山掏了两只狼崽子?”钱磊又想起来的目的。

“嗯呐!”刘红军点点头,带着他们来到狗圈。

“不能进去,梨花刚来家里,还有点暴躁。”刘红军只是领着他们站在狗圈外面看看,想进去看是不可能的。

梨花刚刚换了一个新环境,又在哺乳期,这样的狗最不能惹,刘红军喂养的时候,都小心翼翼。

此时,小狗崽和小狼崽都已经吃饱,正在狗圈里互相扑击,打闹嬉戏。

“那只,全身雪白没有一点杂毛的就是狼崽,一只白狼!还有那只黑灰色的,也是狼崽子。

另外一只白色的,尾巴上有一撮黑毛的,是蒙细,其他三条黑色斑纹的也是蒙细。

梨花和四条蒙细狗崽,都是胜利大哥给我找来的!”刘红军给两个人介绍着。

按照辈分,钱磊得喊钱胜利叔,本门没出五服的亲戚。

不过,刘红军和他们没有什么亲戚关系,都是各论各叫。

“那只白狼真厉害,还有那只白色的小狗也厉害!”大山趴在围墙上,羡慕的看着狗圈里打闹的小狗崽和狼崽。

“起名了吗?”

“起了。

白色的那只小狗有做头狗的潜力,所以叫做曹操!另外三只黑斑纹的狗,耳朵上有白毛的叫典韦、脚上有白毛的叫许诸,另外眼睛上有白毛的,叫夏侯惇。”

“典韦?许诸?军子哥,你这都是人名啊?”大山有些惊讶的问道。

“是啊!知道三国吗?”

“三国是啥?三个国家吗?”石头茫然问道。

“三国就是········”刘红军有些卡壳,不知道该怎么给他们这两个初小毕业的半文盲解释三国。

榆树屯地处大山,村里只有初小,在村小学只能上到三年级,想上高小,初中就得到太平沟林场的场部去上,高中得去大海林林业局的驻地去上。

所以,大多数年轻人,就上到三年级,初小的水平。

“三国是一本小说,说的是汉朝的故事,这样,等我过一段时间去赶集的时候,我给你们买三国的小人书回来,你们看完就知道了!”刘红军突然想起,这个年代,三国的小人书已经出来了,可以买一套。

自己看也是很不错的!

这个年代的四大名著小人书,制作还是非常精美的,里面的插画,都是著名画家绘画的。

非常有收藏价值。

虽然是临时起意,但是刘红军还是打算,等回头赶集的时候,就去看看,有的话,把四大名著,还有其他的小人书都买一套收藏起来。

再往后,到八九十年代,也还有这种小人书卖,但是八九十年代的小人书,印刷质量和里面插画的资料都比不过七十年代以前的。

大山和石头趴在围墙上,看了好一会,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临走还念叨着,也要找一只小狗养着,等养大了,跟着刘红军进山打围。

傍晚,刘红军的大哥风风火火的赶到了榆树屯,手里还牵着一条狼青。

“军子,我听说,你不去当兵了,要留在榆树屯当卫生员?”刘红波一进门就盯着刘红军问道。

“嗯!”刘红军点点头。

“你·····”刘红波想骂,但是想到弟弟的性格,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有骂出来,只是叹了口气,从包里拿出一把大五四,交给刘红军。

“这个你拿着!以后进山的时候,随身带着!”说完,又拿出一盒子手枪弹。

“谢谢大哥!”

“狗屁!和我还客气啥?”刘红波终于骂了出来。

“行,我不和你客气!我大侄子,咋样?等过几天我下山去看看我大侄子去!”刘红军笑了笑,伸手接过刘红波手里的绳子,对大哥送来的狗,刘红军根本没有客气,也没有谦让什么的。

直接把狗拴进大狗圈里,顺手给它倒了点水。

新狗到家,先喝点水,等晚一会再喂食。

“咱爹知道你要留下来,就找人弄来这条狗,让我给你送过来。

说过几天,再给你踅摸几条好狗!”

“那感情好!咱爹相狗绝对有一套!”刘红军高兴道。

“你又养狗了?”刚才进门的时候,就听到狗叫,之前没顾得上,这会刘红波才开口问道。

“嗯!胜利大哥帮忙找的,李大疤瘌的头狗,还有四条小狗崽。”刘红军解释了一句。

“这狗真不错!叫什么?”刘红波走到狗圈,看着里面的大白狗点评了一句。

“梨花!”

“小的呢?”

“那只白色的叫曹操!耳朵上有白毛的叫典韦、脚上有白毛的叫许诸,另外眼睛上有白毛的,叫夏侯惇。

“你这那是养狗啊!你这整个就是三国演义啊!那另外那个白色的·······那是狼崽子?”

“对,我和胜利哥掏了两只狼崽子!”

其实,这些名字,都是刘红军随口起的,之前还真没想着这么早起名字。

本来是准备斗一斗大山和石磊的,后来叫出来之后,感觉还不错。

尤其是曹操,那可是一条公狗,如果培养出来,必须要给它多找几条母狗,让他子孙满堂。

当然了,那条白狼也不错,也有成为头狗的潜力,而且潜力一点都不比曹操差。

白狼很难成长,但是往往一旦活下来,成长起来之后,都能成为狼王。

无论是演绎小说里,还是神话故事里面,白狼都是很牛逼的存在。

这也和它们幼年期,遭受了比其他野狼更多的磨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每一份磨难都是成长的台阶,白狼幼年的时候,受过太多的磨难,想要活下去,就得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所以,白狼的成长潜力,在刘红军看来,要比白狗曹操更大。

“两只狼崽叫什么?”

“还没给他们起名字呢!等等看!”

“我还以为你准备管它叫刘备呢?”刘红波调侃道。

“如果能够训出来,刘备可配不上它的名字!最起码也得是秦皇汉武才行。”

“那要是训不出来呢?”

“那就叫阿斗!”刘红军随口道。

还是和大哥聊天爽,他说的话,大哥都能接得上。

哪像之前,和大山、石头说个曹操,两人满脸懵逼,曹操是谁?


“帮我把菜,抬到地窖里,然后把茄子切了,晾起来。”

茄子不容易保存,必须得加工成茄子干才行,可以切成片,或者切成条,放在开水里汆一下,然后再晾晒。

这样,茄子能够吃一个冬天。

“好啊!我们帮你干活,晚上你请我们吃饭,得有酒有肉才行!”孙莉莉开口道。

“没问题!”刘红军爽快的说道。

“红军哥,那个,我先回家吃个午饭,再来帮你干活!”大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还回去干嘛?我也没吃呢!留下来一块吃吧!

吃完,正好干活!”刘红军笑道。

他本来打算把蔬菜收了,全都放进地窖里,再吃午饭。

结果,被未来老丈人叫去了队部,这一耽误,都下午两点了,还没吃午饭。

“你们吃了没?要不要一块再吃点?”刘红军又看向周卫国等人问道。

“我们吃了,你不用管我们!”周卫国等人摆手道。

“那行,你们在这儿玩一会 ,我先去做饭!”刘红军说完,转身出了屋,来到厨房。

弄了一捧白面,开始和面。

“红军哥,你要做什么?用我帮忙吗?”大山跟着出来,看着刘红军和面,开口问道。

他和那些知青没话说,聊天都聊不到一个点上去。

“你帮我拿一颗葱过来,咱们简单做个葱花面吧!”刘红军一边和面,一边对大山说道。

“嗯呐!”大山转身去找葱。

“在后院呢!”刘红军在大山后边喊道。

“嗯呐!”大山答应一声,往后院走去。

刘红军的动作很快,等大山回来,面已经和好了,拿着擀面杖,先把面团擀成面皮。

在面皮上,撒一点面粉,然后叠起来。

然后,拿着刀,邦邦邦,一阵刀切面板的声音响起。

最后,刘红军拿着叠起来的面皮,一抖搂,面皮变成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面条。

看着自己切好的面条,刘红军得意一笑,后世几十年没干过厨房的活,没想到自己这做法的手艺一点没退步。

刘红军从小就学着自己做饭,到十五六的时候,做饭已经比他老爹厉害,家里做饭的活,基本上都是他的。

不管炒菜、还是蒸馒头,包水饺,包包子,切面条等等,都会干。

也就和杨秋雁结婚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过厨房。

看着切好的面条,刘红军一时思维发散,想到上一世,结婚后的幸福生活,嘴角不禁挂起一丝微笑。

“红军哥,葱剥好了。”

“给我吧!”刘红军接过剥好的葱,啪啪,几刀切成葱花。

然后起火烧锅,挖一勺猪油,炝锅。

刘红军要做的是炝锅面。

炝锅面再荷包一个鸡蛋,在这个年代绝对属于奢侈品。

在部队里,只有病号才能吃到,在农村里,只有刚生完孩子的产妇,才有资格吃。

“红军,你这手艺还真不赖!我在屋里都闻到香味了!”周卫国等人走出来,看着刚刚被盛出来的炝锅面,称赞道。

“还行吧!从小自己琢磨着吃,慢慢的酒摸索出来了。”刘红军笑道。

把盛好的面条放到石桌上,刘红军又去咸菜缸里捞了几根腌的小黄瓜,清洗一下放到石桌上。

“还愣着干啥?赶紧吃,吃了好干活!”刘红军笑着招呼大山。

“红军哥,这也太好了吧?”大山咽着口水说道。

“这才哪到哪?跟着哥好好干,哥保证让你天天吃炝锅面,吃到吐!”刘红军一时有些豪气的说道。

“真的?”大山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刘红军。

天天吃炝锅面,吃到吐,这得是啥样的日子?

以前的地主老财,也不敢说天天吃炝锅面。

“大山,红军是个有本事的人,你跟着他好好干,炝锅面那都是小事!”周卫国笑着说道。

“嗯呐!我肯定跟着红军哥好好干。”大山使劲点点头。

说完,感觉不太郑重,又开口补充道:“红军哥,以后我听你的指挥,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周卫国等人羡慕的看着大山,他们也想跟着刘红军进山打围,可是说了几次,刘红军都不肯带他们去。

周卫国心里也明白,刘红军这是不信任自己这些人。

他们在榆树屯待了也三四年了,自然也清楚,进山打围的一些规矩。

可是,让他们像大山那样,对刘红军言听计从,他们扪心自问,还真做不到。

吃完饭之后,大家一起动手,把冬瓜、南瓜、白菜等耐储存的蔬菜运到地窖里,然后开始制作茄子干。

刘红军和周卫国负责切条,大山负责烧火,孙莉莉负责汆茄条,王跃进和赵建军复杂把汆好的茄条端到外面去晾晒。

都是年轻人,干活麻利,半下午的功夫活就干完了。

这还是,中间刘红军接待了几个病人,给他们抓药耽误了一会。

“红军,这豆角怎么弄?也汆出来晒干豆角吗?”孙莉莉开口问道。

“不了,这么一点不值当的,你们回头一人拿一点回去,替我消灭了它们。”刘红军笑着说道。

十来斤豆角,很尴尬的一个重量,晒干豆角,不值当的,太少。

自己吃,又太多,吃不完。

干脆送给周卫国他们几个。

“那我们可不客气了!”周卫国笑道。

知青院的菜地是好多知青共用的,和刘红军家的菜园子差不多大,但是十几个人共用一个菜园子,一下子就等于小了十几倍。

种了菜,也就刚够夏天、秋天吃的,所以,知青们一直都存在严重缺少蔬菜的情况,每年冬天,只能花钱从其他村民手里买蔬菜。

干完活之后,刘红军给他们到了水,里面放了一点白糖。

然后下到地窖里,拿出两条咸肉。

东北这边储存肉类和南方不一样,南方是风干腊肉,东北这边是咸肉。

把肉切成均匀的长条,清洗干净,控干水。

烧锅,倒入食盐,放入花椒、八角、干辣椒炒香,炒至盐微黄倒出。

把炒制好的热盐涂抹到肉上,使劲揉搓一遍,让盐渗透到肉里。

然后把肉一层层的码放进缸里,可以每一层撒上一些白酒,这样做出来的咸肉,味道更鲜美。

封好缸盖之后,腌制七天。

腌制的时候,最好是放在地窖里,地窖的温度比较低,而且恒定。

七天之后,把腌制好的五花肉穿个孔,用绳子系住挂在阴凉通风处晾晒七天。

等晾干之后,就可以再次存放进缸里,能存放很长时间,什么时候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就行。

不过,这种制作咸肉的办法,一般人家可没办法做到。

这个年代,普通人家,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回肉,哪还会去制作咸肉。

也只有,刘红军家,和七天的一些猎人家里,才会制作咸肉。

因为,作为猎人,分到的肉往往是最好的,也是最多。

猎人虽然危险,但是大山里又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

哪怕每年,都会有很多猎人死在大山里,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想要成为猎人。

可惜,猎人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猎人不会随便收徒弟,大多都是父传子,兄传弟。

“红军,还得是你啊!家里从来不会缺肉吃!”看到刘红军拿出来的咸肉,几人都是眼睛一亮。

虽然前几天忙秋的时候,大家都没少吃肉,可是这个年代,吃再多都感觉不过瘾。

“当猎人也就这点好处!”刘红军把咸肉放进盆里,准备清洗咸肉。

“我来吧!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能做这些!”孙莉莉主动上前,接过做饭的工作。

“行啊!那我晚上就吃现成的了!”刘红军笑道。

孙莉莉长得不是特别漂亮,及格线以上的水准,只能算是五官端正,但是性格很好,有着北方人的直爽开朗,最关键的是,孙莉莉三观比较正。

是村里很多老娘们都媳妇的儿媳妇对象,身高一米七,身材很好,前面大约有B+的规模,最让村里老娘们喜欢的是,孙莉莉有一个大屁股。

用村里老人的说法,这样的女人,好生养。

所以,好多人都打孙莉莉的注意,可惜,人家孙莉莉心气很高。

上一世,孙莉莉七九年的时候,才回城。

回城之后,没有工作,先在街道干临时工,后来放开个体之后,就开始干个体经营。

再后来,成了一个女倒爷,来往国内和老毛子边境。

找了个在政府部门上班男人,虽然不是什么大领导,也没什么前途,但是胜在老实可靠。

刘红军重生的时候,孙莉莉已经是亿万富翁,急流勇退,把公司交给了儿子,她在家照顾孙子,生活相当的幸福。

刘红军之所以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他退伍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又遇到了孙莉莉,和她聊的还比较投机。

也给她帮了不少忙。

“红军,你说我们真的有机会回去?”王跃进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肯定能回去!等到明年,要是还不让你们回去,我就让你们跟着我进山打围,让你们当我的小弟!”刘红军笑着说道。

“真的?明年回不了城,你就带我们进山打围?”王跃进激动的说道。

“真的!我说话算话,前提是,进山之后,听我的指挥!”刘红军肯定的点点头。


“那必须的!进了山,保证听你指挥!”王跃进拍着胸脯保证道。

旋即又讪笑着说道:“红军,要不我现在就跟着你进山打围吧!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了,一天天闲的蛋疼,也没什么鸟事干。”

“怎么没事?这个季节正是跑山的好季节,山里的野核桃,软枣子等都成熟了,你们不抓紧时间进山划拉一点,冬天怎么过?”刘红军笑着摇摇头道。

“跑山哪有打围赚的多啊!”

“你想多了,跑山收获都是你自己的,打围的收获可不都是自己的。

你们看着这几天,队里收野牲口,给现钱,那是因为队里急需野牲口送礼。

等过了中秋节,可就没有这好事了。

一天不分家,打到的野牲口就是队里的公产,打围最大的好处,就是多分点肉,分点好肉。

还不如跑山呢!”刘红军摇头解释道。

现在,太平沟,十八个屯子,能养四条狗的猎人都很少,大多都是一两条狗。

为什么?

养不起啊!

打一只黑瞎子,熊胆归自己,倒是能卖不少钱。

可熊瞎子能有多少?大多数猎人,一年也不一定能打一只。

不是每个猎人,都有刘红军这样的本事。

他们大多数都是打打野猪,傻狍子。

真遇到熊罴,还不知道谁是谁的猎物。

“红军说的是这么个理!明天我进山去收集些蘑菇、野核桃、松子之类的山货,你们谁去?”周卫国开口说道。

“我去!”

“我也去!”

“还有我!”孙莉莉在厨房里忙活着做饭,耳朵还留在外面,听到跑山,立马从厨房探出头,喊道。

“多喊几个人,山里山货多的是,不用担心采不到,人多安全一点。”

“嗯呐!”

“对了,你们要是想去跑山,明天一早跟着我走,我带你们去个好地方。

那地方平时没人去,山货比别的地方都多。”刘红军突然想起一个地方,笑着说道。

“没人去,会不会有危险啊?”赵建军开口问道。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老鹰崖那边就一只熊瞎子,明天我去打了,你们就可以尽情的采摘。

而且,我就在附近打围,遇到情况,也能及时回来。”刘红军笑着说道。

老鹰崖下面有一片杂木林子,那地方是跑山的好去处,山货特别多。

像什么蓝莓、枸杞子、软枣子、山核桃、山梨子都有,而且那地方蘑菇、木耳也特别的多。

往年大家都会去老鹰崖跑山,只是今年来了一只熊瞎子,大家都不敢去了。

刘红军让他们去,也是打个时间差。

他打完熊瞎子,几个人正好在那采集山货,不用和村里那些老娘们抢。

等到消息传回屯子里,大家再赶过来,这个时间段,就够周卫国他们一人弄一麻袋山货的。

“那感情好!”

“红军,你明天几点进山?”

“明天早上五点!你们在西山坡的石头桥等我。”刘红军道。

他之所以愿意带着这些知青去跑山,为的就是提前交好他们,留下一点人情。

上一世的时候,刘红军和他们玩得好,单纯是投脾气,凭着性子来。

这一世,和这些知青的交往,多少就带来一点功利的性质。

成年人的世界,可不都是这样?

也算是下一步闲棋,他用不到,说不定他的儿女们就能用到。

上一世,榆树屯的知青,大多数混的都不错,虽然比不上孙莉莉亿万富翁,可也都身家不菲,或者走上仕途,最后都是厅处级干部。

比如赵建军,最后就是在某地市的市长位置上退休的。

比如王跃进,后世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富翁,在他们市里搞了个房地产,发展的还不小,在当地也算是排名前三的地产公司。

不过,这小子也是会玩,娶了三任老婆,家里还养着个美厨娘。

这种看穿对方人生轨迹的感觉真的是很爽。

孙莉莉做饭很麻利,不多会功夫,就把晚饭做好,不仅有咸肉炖茄子,还另外炒了三个菜,算是四个菜。

刘红军先喂了‘梨花’和‘黄忠’,才洗手,进屋拿出两瓶北大荒。

大山也没走,六个人坐在炕上,推杯换盏,吃喝起来。

话题还是围绕着回城,以及刘红军进山打围。

几个知青,来到榆树屯已经好几年了,对进山打围充满了好奇。

可是没人带他们进山。

这些知青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尤其是第一批知青,更是那种给他个梯子,天都敢捅个窟窿出来的主。

你们不带我们,我们自己去。

几个知青,约好进山打猎,从民兵队偷了两把五六半,就进山了。

结果,四个知青,死了两对,其中三个,当场就死了,剩下的一个,被进山搜寻他们的民兵发现,救了回来。

紧急送到山下的林场医院,结果刚到医院,人就没了。

这四个家伙也是倒霉,遇到了带崽的熊瞎子。

带崽的熊瞎子最危险。

秋天,熊瞎子忙着积存脂肪,只要有吃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

除非一种情况,那就是带崽的熊瞎子。

他们就是遇到了带崽的熊瞎子,关键是,他们还对着小熊崽子开了枪,打伤了熊崽子。

这下,母熊瞎子可就不干了,上去一巴掌就把其中一个的脑壳给掀了,接着又是一巴掌,拍飞另外一个,往身上一坐,然后一通挠。

其他两个人也没跑了,别看熊瞎子平时慢悠悠的,真跑起来,速度还是很快的。

因为这事,榆树屯的书记、队长、民兵队长都吃了挂落,民兵队长因为丢了枪,更是直接被拿下。

钱胜利也是那个时候,当上民兵队长的。

当时出事的不止榆树屯,整个东北靠山的生产队,都有因为知青私自进山,出事的。

出了人命,这些知青们才算老实下来,不敢再私自进山打猎。

周卫国等人和刘红军絮叨这些事情,其实也不指望刘红军能够帮他们什么,只是找个熟悉的人,倾诉一下心中的苦闷。

刘红军也乐得听他们倾诉,反正这个年代也没有电视,没有5G手机,尤其是他这个年龄,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

话说回头,刘红军在家里招待知青的时候,狗蛋、二牛子四人组,也听到了老鹰崖下来了一只熊瞎子的消息。

狗蛋四人组,这段时间,还算老实,没出去祸害人,老老实实的下套子,逮到猎物,也不往队里交,拿到山下卖了换酒喝。

这次听到熊瞎子的消息,四个人一商量,你刘红军能打熊罴,我们还对付不了一只熊瞎子?

四个人手里也有枪,不是五六半自动,而是双管猎枪。

不仅有枪,四个人还有四条狗,一黄、一青,两黑四条狗,都是狼犬的串子。

四个人一商量,他们手里有两把双管猎枪,还有四条狗,感觉不太保险。

最后商量的结果就是,由二牛子出面,去找钱胜利借狗。

二牛子和三癞子都姓钱,钱胜利是他们堂叔,关系还比较近。

钱胜利家院外。

狗蛋、四强牵着四条猎狗在外面等着,等了好一会,才看见二牛子和三癞子从钱胜利家走了出来,刚要说话,却见两人手中空空。

狗蛋一愣,连忙开口问道:“二牛子,狗呢?”

二牛子和三癞子都没有说话,伸手从狗蛋手里接过一根绳子,拽着绳子另一头的青狗就往西走。

这条青狗也是一条串,不过并不是猎人控制下杂交的狼狗,而是狼狗和本地土狗杂交的串。

体型不大,也就五十来斤的样子。

狗蛋见二牛子没有说话,又向三癞子问道:“三癞子,狗呢?”

三癞子也没有说话,从四强手里抓过一根绳子,牵着一条黑狗紧随二牛子往西走。

狗蛋有点懵圈,这是什么情况,一个个的吃错药了?

“走吧,看样子是没借来!”狗蛋对四强说了一句。

“咋没借来呢?”四强有些纳闷,他们也不是第一次管钱胜利借狗狗,往年都是很爽快的借给他们。

狗蛋和四强,快步赶上二牛子和三癞子,“我说你们两个咋回事?跟死了爹似得!”

“还能咋滴?

一说去老鹰崖打熊瞎子,不光不借给我们狗,还被老叔给训了一顿,说我们是瞎胡闹。

差点被老叔按住送家里去。”二牛子这才开口说道。

“我们怎么就瞎胡闹了?”狗蛋不服气的反问道。

“就是,他刘红军能打熊罴,我们打只熊瞎子怎么了?”四强也跟着说道。

“这次非得把熊瞎子打了,让他们都看看,咱们比刘红军也不差啥!”三癞子恨恨的说道。

他们不敢去找刘红军的麻烦,只能把气撒到熊瞎子身上,准备把熊瞎子打了,让村里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好好看看。

他们狗蛋四人组,不比刘红军差啥。

四人带着狗进了山,一直没把手里的狗松开。

途中,黄狗几次叫唤,挣扎着要离开狗蛋,可狗蛋却始终不松手,一直往山里走。

黄狗如此,明显周围有猎物,或者有猎物留下的痕迹,但狗蛋四人始终无动于衷。

狗蛋他们今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奔着熊瞎子去的。


“放心,晚上我把四个熊掌都炖了,让你们吃个过瘾!

对了,你们下午不去采山了?”

“不去了,现在老鹰崖那边,到处都是人,我们这些知青,都挨不上边。”周卫国苦笑道。

刘红军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屯子里的人或者其他屯子里的人,大部分都很善良朴实,但总有一些比较霸道的。

采山,都喜欢划片,这一片,这十几棵树,我占下了,你们谁都不能过来摘。

这些霸道的人,都是家里兄弟姐妹多的,人多势众,霸占一块地方,一般也没人和他们计较。

大山里东西多的是,不至于为这点事惹麻烦。

这也滋长了这些人的气焰。

而这些知青,都是外来户,自然更容易受欺负。

反正进山采山,又不是公社、生产队的任务,他们才不会管那些的。

比如,知青正在采摘,过来几个人,看到他们采摘的地方,东西多,就会吆喝着,这地方我们占下来,你们不能采摘。

好一点的,只是抢地方,还有时候,会直接把知青采摘的东西都给抢走。

这种事,就算是找生产队队长,民兵队长,也不好使。

闹不好,你前脚告完,后脚就会挨揍。

因为这个,知青和村民还打过群架,闹出过人命。

闹事打架的人,全都抓紧去蹲了局子。

可是,大山里更崇拜丛林法则,过后,人家该占地盘的还是继续占地盘。

“明天我带你们去另外一个地方,那地方东西也不少,一般人不敢去!”刘红军笑着说道。

这种情况,刘红军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不可能去替知青出气,找那些人的麻烦。

他是榆树屯的村民,替知青主持公道,他没有那个身份,自然不会去找那个麻烦。

带他们去一个新地方,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其实,这个地方,还是受柳二保的启发,刘红军才想起来的。

卧牛沟再过去一道山梁,就是野猪岭。

那边也是一片杂木林子,各种山货很多,同样的,那边野猪也很多。

正是因为野猪多,所以才叫野猪岭,一般人还真不敢去那边。

那边可不光有野猪,还有野狼、豹子也经常在那边出没,甚至会有老虎出没。

刘红军带着他们过去,先把野猪打了,他们自然就能够在那儿放心的采摘。

“行!那我们明天早上,还是在石桥那边汇合吗?”周卫国高兴的说道。

“不在石桥那边,咱们往南走,在石崖子那边汇合。”刘红军摇摇头道。

“那行,我们知道了!

那就不打搅你吃饭了,我们晚上再过来!”周卫国等人说完,放下麻袋就离开了刘红军家。

送走周卫国一行人之后,刘红军继续回厨房做饭。

往锅里稍微加了一点水,然后放上篦子,把馒头馏上。

冬瓜炖肉,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加水,因为冬瓜里面本事就含水比较大,但是刘红军因为需要馏馒头,所以需要稍微加一点点水。

吃完饭之后,刘红军刷锅洗碗,忙活完这些之后,也没有歇着,又开始准备晚上的饭。

刚才答应了晚上请周卫国他们晚上吃熊掌,自然要说到做到。

更何况,他们送了不少的蘑菇。

其实,刘红军虽然不去采山,但是并不缺蘑菇、榛子、山核桃等山货。

过一段时间,榆树屯的村民,包括附近屯子的人,都会来给刘红军送山货。

刘红军的老爹,给大家看病,只收药费,从来不收诊金,而且,有钱没钱都会给看病,有钱你就给,没钱欠着,绝对不去上面讨要。


秋天是采山的旺季,可以采摘的东西非常多,各种蘑菇,榛蘑、元蘑、猴头菇,还有各种山果,像什么榛子、松子、山核桃,蓝莓、软枣子等等。

在大山里就这一点好处,只要稍微勤快一点,一个冬天,家里都不缺嘴。

刘红军坐在石凳上,琢磨着,自己要不要进山去采点药材啥的。

秋天,也是好多药材采摘的季节。

家里虽然药材不缺,但是谁会嫌多呢?

多了之后,还可以拿到山下药店去卖,也是一项收入来源。

正琢磨着,‘梨花’和‘黄忠’叫了两声。

“红军,在家吗?”门口有人喊道。

“在家呢!”刘红军应道。

一个少妇抱着孩子从外面快步走进来。

少妇怀里的孩子,大约两三岁的样子,还哇哇的哭着。

“菊香嫂子,孩子这是怎么了?”刘红军迎上去,开口问道。

“红军兄弟,你快给看看,我家锁子这是怎么了?一个劲哭。”关菊香着急的说道。

“好!我给看看!”刘红军温和的笑着说道。

“菊香嫂子,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哭的?开始哭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刘红军凝神盯着锁子看了一会,才开口问道。

“不知道啊!早上在院子里玩了一会,摔了一个跟头,就开始哭个不停!是不是摔到哪儿了?”刘红军一提醒,关菊香这才想起来,忙开口说道。

听了关菊香的话,刘红军心里大体有了数。

“菊香嫂子,你稍微等一下!”刘红军说完,转身进屋。

不一会,又走出来,拿出一块糖球,在锁子面前晃了晃,“锁子,想不想吃糖啊?叔叔这里有糖吃。”

锁子含着泪,看着在眼前晃悠的糖球,小声说道:“想!”

“给!”刘红军把糖递给锁子。

锁子伸出左手去抓,刘红军又把糖球收了回来,温和的笑着说道:“锁子,要用另外一只手拿,才行!”

锁子刚要伸右手,突然哇一声,又开始大声的哭了起来。

刘红军一看,就明白,锁子这是什么情况。

这是摔了个跟头,把右手摔脱臼了,小孩很容易发生关节脱臼的情况。

刘红军伸手在锁子的右臂上,从肩膀往下,轻轻抚摸了一下,感受是肘关节,还是肩关节脱臼。

然后把糖球塞进锁子的右手里,顺便抓着他的小手,轻轻一抖。

锁子的哭声,戛然而止。

“好了!”刘红军笑道。

“这就好了?”关菊香怀疑道。

“锁子是肩关节脱臼了,我刚刚已经给他复位。”刘红军笑着解释道。

“谢谢,谢谢你红军兄弟,怪不得大家都说你们家医术厉害,这么一下就给治好了。

多少钱?”关菊香感谢着问道。

“什么钱不钱的!快带着孩子,回去洗洗吧!

锁子这小脸,都快变成小花猫了!”刘红军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摸了摸锁子的小脸。

“那不行,这不能让你白忙活,还搭个糖球。”关菊香连忙说道。

“菊香嫂子,自我爹开始,这治病就只收药费,像这种脱臼的小伤,一年不得治疗几十个,从来没有收过钱。

再说了,一个糖球能值几个钱?我这当叔叔的,给孩子个糖球,怎么了?”刘红军笑着说道。

“怪不得,大家伙都是你们刘家父子仁义!

谢谢你了红军!

等你和秋雁的婚事定下来,嫂子过来给你做被子!”关菊香一边感谢,一边承诺道。

“行!到时候,少不了麻烦菊香嫂子!”刘红军笑着一口答应下来。

结婚做被子,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必须要全活人。

最低级别的全活人也得是,夫妻双全,有儿子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