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精品文

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精品文

折耳根的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姜甜韩季松,讲述了​小小年纪嘴巴这么缺德,学习比不过人家儿子,居然在背后造谣侮辱同学的妈妈,所以说有些小孩子真是天生就坏,而不是长大以后才学坏的。了解清楚事情的经过后,派出所的民警当场批评了这几个造谣打人的同学,怕他们事后找姜诚麻烦,还吓唬了一番,说要是再有下次,被他们抓到了,到时候就把他们送到少管所去。这帮小孩子哪里知道少管所也是有年龄限制的?一听说警察要......

主角:姜甜韩季松   更新:2024-01-24 18: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甜韩季松的现代都市小说《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精品文》,由网络作家“折耳根的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姜甜韩季松,讲述了​小小年纪嘴巴这么缺德,学习比不过人家儿子,居然在背后造谣侮辱同学的妈妈,所以说有些小孩子真是天生就坏,而不是长大以后才学坏的。了解清楚事情的经过后,派出所的民警当场批评了这几个造谣打人的同学,怕他们事后找姜诚麻烦,还吓唬了一番,说要是再有下次,被他们抓到了,到时候就把他们送到少管所去。这帮小孩子哪里知道少管所也是有年龄限制的?一听说警察要......

《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精品文》精彩片段


“对了,说之前我先提醒你,造谣也是犯法的,你最好想清楚了再说。”

姜春宝一张脸憋的通红。

他当然不敢说出姜诚为什么要拿粪水泼他们。

说了,警察就会去查。

那样的话,他在背后编排姜诚妈妈那些话,就瞒不住了。

其实他也是听他奶跟他妈在家里唠叨了两句,说姜诚的妈妈“不守妇道”,经常大晚上一个人在野地里溜达什么的,搞不好就是跟野男人钻稻草堆去了。

小孩子哪里知道这种谣言对当事人的伤害有多大,他们就是觉得好玩,而且他们班老师经常说四年级的学霸姜诚学习有多好,比他们这帮五年级的都厉害什么的。

一帮男孩子心里自然不服气。

但是比学习,他们又比不过人家姜诚。

于是,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能给姜诚带来巨大伤害的黄谣,就这样诞生了。

姜春宝不说没关系,他们班主任带了一个警察去了一趟五年级教室,很快就有正义的同学站出来“揭发检举”他们了。

得!这下警察可算搞清楚来龙去脉了。

事情很简单,就是几个高年级的男生,看不惯低年级的姜诚比他们成绩好,学习上比不过人家,就在背地里造谣说人家妈妈搞破鞋。

怪不得那个叫姜诚的孩子要泼他们一身粪水,该!

小小年纪嘴巴这么缺德,学习比不过人家儿子,居然在背后造谣侮辱同学的妈妈,所以说有些小孩子真是天生就坏,而不是长大以后才学坏的。

了解清楚事情的经过后,派出所的民警当场批评了这几个造谣打人的同学,怕他们事后找姜诚麻烦,还吓唬了一番,说要是再有下次,被他们抓到了,到时候就把他们送到少管所去。

这帮小孩子哪里知道少管所也是有年龄限制的?

一听说警察要把他们送少管所,那几个没打人的也吓哭了,赌咒发誓以后一定不会再欺负别的同学了。

临走的时候,其中一个警察看到姜甜可怜兮兮地躲在一边抹眼泪,多嘴叮嘱了校长一句:

“小孩子还是以教育为主,但这件事情,他们几家的大人也不能装死。”

“我看学校还是应该通知一下家长,都把人孩子打伤了,总要上门道个歉吧?”

“还有那孩子的医药费什么的,该赔的也要赔。”

刘平连连点头。

送走派出所的人,回到办公室,看到姜甜还没走,刘平有些不好意思。

他没想到,那几个男生除了欺负姜诚之外,居然还在学校里传那种不堪入目的谣言。

他就说!姜诚那孩子平时老师们都说他又聪明又听话,怎么会主动拿粪水泼同学?

“姜甜啊,你回去跟你弟说,学校一定会狠狠处理那几个打人的同学,让他不要怕,等伤好了,就安心回来上学,啊!”

没想到姜甜抽噎着说:“刘校长,那我弟看病的医药费咋办?”

刘平拍了拍脑袋,对姜甜保证道:“你放心,我今天就让他们回去请家长,明天肯定给你们家一个说法。”

这还差不多。

姜甜擦了擦眼泪,感激地对刘平鞠了一躬,回到家,就开始到处翻东西。

胡琼芳问她要找什么。

“妈,你前阵子买了给咱家大鹅染色的红染料放哪了?”

“你要那个干啥?”

姜甜嘿嘿一笑:“我给诚诚化个妆,明天千万别露馅了。”


想到她以前最多的时候一次卖了五十斤黄鳝,光差价就损失了二十块钱,胡琼芳的心都在滴血。

这下不用姜甜给她洗脑了,回去的路上,胡琼芳主动提出,以后家里弄的泥鳅黄鳝,都不卖给鱼贩子了。

宁可辛苦点,哪怕步行一个小时,挑到省道这边来,价格能翻一倍,那也值了。

更何况还不用步行,只要能赶上班车,就是花三毛钱坐车又怎样?

跑这一趟,她们起码多赚了五十块钱!

摸了摸藏在衣服内袋里的一卷票子,胡琼芳浑身都是劲儿。

今天她们带了二十六斤黄鳝,十七斤泥鳅,还有大半桶田螺,一共卖了二十九块两毛钱。

去掉母女俩来回坐车的一块二,等于净赚了二十八块钱!

要是按照李桂芬刚才说的,以后隔一天送二十斤黄鳝,十斤泥鳅,外加五十斤田螺,跑一趟就能赚二十多块钱。

那他们家一个月岂不是能赚三四百块钱?

默默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胡琼芳激动得脸都红了。

要知道,丈夫之前在矿上打工,又苦又累,一个月也只能赚两百多呢。

只可惜,乡下并不是一年四季都能钓到黄鳝,不然她每天去钓黄鳝,赚的钱都能养得起一双儿女了。

这一刻,胡琼芳女士的心里,突然对独自一人抚养大一双儿女,产生了巨大的信心。

其实之前姜姑奶建议她再找一个的时候,胡琼芳不是没有考虑过。

农村重体力活多,她一个女人想撑起一个家,撑起地里那一大堆农活,实在是太难了。

胡琼芳并不是需要一个男人,她是害怕自己一个女人,养不了两个孩子,也给不了儿女更好的生活。

可现在,发现只要钓黄鳝,每个月就能赚到三四百块钱,胡琼芳整个人都豁然开朗了。

去他娘的二嫁!

农村哪个男人,一个月能给自家婆娘三四百块钱生活费的?

别说一个月了,有的一年也未必能给这么多。

这就罢了,有些没本事的男人,不但不给老婆家用,还要找老婆要钱呢。

不给钱就打。

可怜村里有些女人,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种粮食,替家里交了公粮不算,剩下那点粮食,好不容易拉去卖点钱,还被男人拿去吃酒赌钱去了,日子过的不知道有多苦。

这么一想,胡琼芳立刻坚定了不再结婚的念头。

大不了她多吃点苦,平时多钓点黄鳝拿去卖钱。等到农忙的时候,地里的活她一个人实在做不了,那就花钱从村里雇人来做!

反正每年地里最忙的时候,也就那么几天时间。

胡琼芳默默盘算了一下,地里别的活儿,不急的,她自己慢慢做。赶上割稻子或者收麦子的时候,她就花钱请人帮忙。

她家现在就剩下两亩多的水田,外加两亩旱地,赶上“双抢”的时候,雇两个壮劳力,两天就能干完了。

按照现在乡下雇工的价钱,每人每天一块钱,包一顿饭,两天也不过才四块钱。

吃的也不用太好,割两斤肉,一顿饭安排一碗豆腐烧肉,再加两个下饭菜也就够了,花不了多少钱。

一路上,姜甜还在琢磨着,趁这次卖的钱多,等回去之后,要怎么趁机劝她妈,把地里的重体力活包给别人做呢。

结果没想到,刚到家,母女俩各自倒了一杯凉白开喝下去,胡琼芳就主动把自己的打算和女儿说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