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一只绿耳”大大的完结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刘晓陆杨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看那模样似乎还在回味。陆杨闻着那香味有些心痒痒。他看了一眼陆大石手里端着的碗,面露讨好。“爹,这松针酒可是个药酒,喝了对身体可有好处了,酒味也不重,我尝一小口呗。”陆杨用手指比划了一下,示意陆大石他真只尝一点点。陆大石现在嘴里还是满满的松香味。他看了一眼陆杨,眼里有着思考。这松针酒口感......
《畅销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精彩片段
陆大石知道陆杨晚点还要回县城,便道:“这酒都是粮食弄的,时间放久点也没事,要不你等......”
“爹,没事,这些酒也够了。”
陆杨知道陆大石要说什么。
他并不是非要弄满十斤,这些酒就行了。
正好他可以拿去县城那边看看能卖多少钱。
陆杨把自己的打算跟陆大石说了一遍。
“爹,这些酒我打算拿去让人尝尝,到时候看人家能给什么价。”
陆大石听了之后,倒也没有说什么。
经过上次那桃仁的事,陆大石便发现陆杨是家里最懂得处理这些事情的人。
总的来说,听陆杨的准没错。
正当陆杨几人说着县城酒价的问题,刘晓站在厨房门喊道:“准备吃饭了。”
陆杨几人一听,应了一声之后,起身去洗手吃饭。
刘晓念着陆杨难得回家一趟,这一次煮的杂粮饭。
里面有豆子、粟米,还有稻米。
刘晓还在里面放了勺猪油。
闻起来香喷喷的。
陆杨这一顿倒是吃得满足。
饭后。
陆杨慵懒地坐在院子里照看烧着柴火的灶口,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他现在只能在旬假日出来,平常要是想出来,得跟夫子请示。
次数多了也会引起夫子的不满。
若是可以,陆杨想趁着今天把后续的事情处理好。
到时候陆大石他们就负责把酒运过去就行。
正想着,陆杨便见陆大石从厨房那里拿了个碗出来。
这时,陆柏几人也把房里的酒坛子搬了出来。
陆杨推了一把灶口的柴火。
拍拍手便起身走到陆大石身旁,看着陆大石开封松针酒。
盖子一打开,一股松香味便从里面涌了出来。
陆杨凑近闻了闻,满意道:“这香味正宗,应该是成了。”
松针酒酿成,陆大石也高兴。
他用干净的勺子弄了些酒水出来。
酒水呈琥珀色,看着十分好看。
陆大石闻了闻,然后小尝了一口。
点点头后又弄了些给陆柏,陆松和陆榕尝。
三人面上的表情都是满意的。
陆杨看向几人,好奇道:“爹,大哥,二哥,三哥,味道怎么样?”
几人都点头示意不错,看那模样似乎还在回味。
陆杨闻着那香味有些心痒痒。
他看了一眼陆大石手里端着的碗,面露讨好。
“爹,这松针酒可是个药酒,喝了对身体可有好处了,酒味也不重,我尝一小口呗。”
陆杨用手指比划了一下,示意陆大石他真只尝一点点。
陆大石现在嘴里还是满满的松香味。
他看了一眼陆杨,眼里有着思考。
这松针酒口感柔和,因着放了糖发酵,还有些淡淡的甜味。
听着陆杨的话,想了想,陆大石便舀了半勺的松针酒给陆杨。
陆杨直接一口闷了。
这松针酒是用山上的泉水酿造的。
酒味不浓,满嘴松树的清香味。
喝着倒是不错。
陆杨舔了舔嘴唇,笑道:“味道倒是不错。”
但这松针酒更重要的,则是它的药性。
松针酒能活血补气,强身健体,功能多多。
陆杨要卖的,就是它的药性。
另外两坛陆大石也开封尝了尝,质量是可以的。
这一大坛子便是十斤。
陆杨这次回来,一是想看看蒸馏酒的情况,二是想把这些松针酒卖出去。
现在饭也吃了。
陆杨便想着还是早些把事情处理好也能早点安心。
跟陆大石几人说了一声后,陆杨回房换衣服。
刚打开房门。
便看到刘晓拿着两个罐子往他这里走来。
于是刘晓这一大早的就起来忙活了。
陆杨现在也习惯了早睡早起。
听到院内有声响,陆杨便起来了。
陆大石和陆柏几人正在收拾上山要带的东西。
陆杨看了一眼连忙去洗漱。
把陆大石和陆柏他们送出门后,陆杨在院子里做了一套广播体操。
接着又跑了会步后,陆杨便去了厨房。
刘晓正在包着包子。
赵梨花三人也在一旁帮忙。
这些天赵梨花三人一直在忙活着绣活的事。
眼看着陆杨就要去学堂了,三人也放下了手里的事过来帮忙。
顺便弄些凉菜给陆杨带去学堂。
几人见陆杨进来后,还以为陆杨这是饿了。
赵梨花连忙放下手里的菜刀,走到灶台旁把锅上面的盖子拿开。
里面是七八个新鲜出炉的杂粮包子。
赵梨花拿过一旁的碗筷,直接给陆杨夹了四个肉包子。
“杨子,你拿到堂屋里去吃,这里闷热。”
“谢谢大嫂。”
陆杨接过碗,刚道完谢,刘晓便道:“你爹昨天跟老李说好了,巳时在村口那边等你,你东西都收好了吧?”
这些话昨晚刘晓便跟陆杨说了。
这回不放心又问了一遍。
陆杨点头,“娘放心,要带去的东西我都收好了,时间来得及。”
“那就好。”
刘晓应了一句,瞥了一眼窗外初升的阳光后,手里的动作加快了几分。
赵梨花也忙着切焯过水的野菜。
李静从一旁的坛子里夹了些自家腌的咸菜,打算让陆杨就包子吃。
陆杨道完谢后,见厨房里大家都有事忙,便拿着两个碗去了堂屋。
几个孩子还在房里睡觉,陆杨动作也放轻了些。
随手拿了个包子咬了一口后,陆杨就知道这包子馅有些不一样。
以往吃的包子馅,多是野菜,肉比较少。
这回的包子,却是个真真实实的肉包子。
想到昨晚买的那几斤五花肉,陆杨抬头看了一眼门外。
他记得他爹和他大哥,二哥,三哥出门时吃的包子,可不是这个馅的。
难不成是他看错了?
陆杨疑惑地看了眼手里满是肉馅的包子,心不在焉地夹起一块咸菜吃了起来。
吃过早饭后,陆杨拿着书本到门外背书。
好在陆家周围没什么邻居,陆杨背起书来也不用收敛着声音。
随着陆杨清朗的背书声,时间很快过去。
眼看着还有半个时辰到巳时,刘晓匆忙拎着一大包东西去了陆杨房里。
陆杨刚回房不久。
此时正在检查着房里还有没有漏掉的东西。
这一转身便看到了刘晓手里拎着的东西,陆杨皱起了眉头。
“娘,你这是给我弄了多少东西?”
这么一大包的东西,都快比他的箱笼大了。
“没多少东西,你拿着去就是。”
刘晓随口应了句。
把手里拎着的包裹放到桌上后,刘晓从怀里拿出一个荷包。
“这钱你拿着。”
“娘,我手里有钱。”
陆杨手里还有三百多文钱,纸张什么的陆杨也不缺。
这些钱够他用了。
刘晓没听,见陆杨不接,转身便把一块碎银塞进了陆杨的箱笼里。
陆杨瞥了一眼,沉思片刻之后,便就收下了。
“娘,我有时间会回来的。”
刘晓一听,瞬间松了一口气。
她就怕陆杨像之前一样,几个月都不回来一次。
不过想到陆杨十天才能休息一天,路上来来回回的也麻烦。
想了想,刘晓说道:“这,也用不着每个月都回,你两三个月回一次就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