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晨陈宝船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卿岁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讲述主角顾晨陈宝船的甜蜜故事,作者“卿岁岁”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去,让他回家探亲,过些日子再回来,让陈宝船也回去,只是银子就不必给了。”他怕等爹回来,知道了此事以后会从重处置。至于为什么给顾晨银子,那纯粹是见他哭得可怜。想让他趁着这个机会,回去赶紧把媳妇娶回家得了。顾晨和陈宝船从宫里出来,两人都是惊魂未定。“顾兄,你实在太冲动了。”陈宝船擦了擦额头的汗,后怕道:“你必须得请我喝酒压......
《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就这样,臣还要被安上一个,受贿的罪名,臣实在是不服,这才一时激愤,还望殿下……呜呜……”
说着说着,顾晨忍不住,真的情真意切地哭了起来。
那眼泪珠子噼里啪啦往下掉,让人看着就觉得心酸。
他这心里苦啊!!!
真的,他可没说谎。
老朱的臣子可不好当,知道他这个小御史的俸禄多少么?
正七品,年俸八十石,平均下来一个月才六石多点。
他说着话,还没忘记偷偷打量着朱标的的脸。
嗯,帅。
和老朱一样,脸盘子方方正正的,是个有福气的样子。
可惜了,有点短命,最后皇位还是落在朱棣身上。
他导师就是朱棣粉,而他,是朱标粉丝。
因为些,他和那糟老头没少吵架。
唉,也不知道那个老头子,如今怎么样了。
他死了,那老头肯定得负责任,希望老爹老妈放过他吧。
言归正传。
现在是大明初年,一两白银也就是一贯钱可以买米两石,瘦猪肉一斤十二文,肥的十五文。
鸡蛋一文钱两枚,房租一月六百文……
也就是说,他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千多个铜板。
这工资也就刚刚糊口,他但凡稍微贪点儿都不可能过这么惨。
所以,被冤枉贪污,他才会如此接受@不了。
“行了,大男子汉,别哭了。”朱标见他一个大男人,居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不禁多少有些同情。
自家老爹,对大臣们,确实稍微抠门了点儿。
历朝历代,也就他朱家的官,能过的如此贫困。
“不过就是贫苦些,有你说的那么惨么?”
“李谨,去,把弹劾顾大人的奏疏找出来。”
他没先急着去问陈宝船缘由,准备先看看他被弹劾贪了多少钱再说。
等人把奏疏拿了过来,朱标打开看了两眼之后,脸色瞬间,就有些不太好看了起来。
“御史台顾晨受贿:米二斤,酒两坛,腊羊肉四斤,笔墨纸砚一套……”
他把奏疏丢在桌上,看向不明所以的陈宝船。
“解释一下?”
这种狗屁东西,也好意思写上来参人么?
“殿……殿下……这不知是谁,塞我奏疏里递上去的。”
“臣……臣真的没写这奏疏,还请殿下明察秋毫。”
他疯了还差不多,会参从前穿过一条裤子的好兄弟。
“这,确实不是你的字迹。”
朱标见他不像说谎,找出他从前的奏疏看了看表示认同,然后又扭头看向愣在原地的顾晨。
“上面说的这些,你是收了,还是没有收呢?”
虽然这些东西是不值当什么,可还是要警告一下的。
今日敢收这些,明日岂不是就该收金子了。
再说了,他爹的心眼比针眼还小,收一粒米说不准都会被砍了。
“冤枉啊殿下。”顾晨立刻道:“前些日子,确实有家乡的人,带着东西来应天府看臣。”
“可他说,是臣哥嫂托人给臣带的东西不是礼。”
“其中笔墨纸砚这种贵的,是臣那未过门的媳妇儿给的。”
“他来京告状,摸不清门路。”
“臣只是给他说了下府衙的位置,又帮着给写了一份状纸,殿下,臣真的什么都没干。”
原主没爹没娘的,是哥哥嫂嫂带大的。
说他们是原主的哥哥嫂嫂,其实就跟爹娘一样。
他们老怕他在京城吃不好,穿不好,所以每个月都会托人带东西来,还有那未过门的媳妇。
嗯,偶尔也托人带个荷包啊,用得上的东西来。
“来京告状?告什么状?”
他没记错的话,这个顾晨可是南昌的人。
那么远跑过来告状,难不成是地方官欺人太甚?
“回殿下,他家父母早年为定了亲,后来那姑娘死了,他就为姑娘守着,不肯再成亲。”
“官媒见他今年二十有三,便准备强制配人成亲,绵延子嗣,他死活不肯,县里判他听官媒的话。”
“他还是不肯,就跑来应天府了……”
你说一个古代人,还有如此婚姻自由气魄和对抗的勇气。
他能不佩服?
不就是写个状纸么?
干了。
没成想,就这,还被人给盯上了。
果然言官不好当啊,瞧瞧,全是得罪人的活计。
这都什么事儿啊?
朱标无语凝噎,可这事还得处置:“你们二人在宫禁打架实属不该,念你们是初犯就一人罚三月俸禄吧。”
罚俸?
还三月!
顾晨眼泪珠子又冒出来了,可想着总好过让老朱处理这事,便只好委委屈屈地答应了。
朱标挥挥手,示意让他们回去忙。
等他们走了以后,朱标才看向身旁的李谨道。
“这个顾晨,本宫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怪眼熟的。
“回殿下。”李谨忙道:“元宵节的时候殿下同太子妃出游,见一老妇要食,本想出手相助。”
“没成想一位穿着朴素的少年,抢先一步给了肉。”
“还给了几个铜板,您还说若是大明的年轻人都如此怜贫惜弱的话,那该有多好呢。”
没想到,那少年居然在朝中为官,想必殿下以后会多有照顾吧?
“是他啊……”朱标点点头,正要办事,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你去找太子妃,要二十两银子。”
“给顾晨送去,让他回家探亲,过些日子再回来,让陈宝船也回去,只是银子就不必给了。”
他怕等爹回来,知道了此事以后会从重处置。
至于为什么给顾晨银子,那纯粹是见他哭得可怜。
想让他趁着这个机会,回去赶紧把媳妇娶回家得了。
顾晨和陈宝船从宫里出来,两人都是惊魂未定。
“顾兄,你实在太冲动了。”陈宝船擦了擦额头的汗,后怕道:“你必须得请我喝酒压惊才行。”
顾晨知道误会了好兄弟,倒是也没有拒绝的意思。
“成,清风楼走起。”
可到了楼下,顾晨却怎么也不肯再往前一步了。
“顾兄怎么了?”
陈宝船狐疑地看着好兄弟,这家伙该不会是反悔了吧?
“陈兄,咱们还是不进去了,你说万一明儿有人参我们嫖妓咋办,那岂不是罪加一等。”
嫖妓,按大明律,仗六十的好吗?
陈宝船很是天真地道:“这简单,咱们不嫖就行了。”
再说了,他们俩的钱,也只不过够吃两菜的。
哪够找妹子啊?
临近年关,忙碌的御史台终于可以歇上一歇了。
顾晨也摸上了鱼,顺便琢磨着年假如何安排。
明朝的官员,年假是七天。
对,你没有听错,这假放得还没有现代长呢。
这么短的时间肯定回不了家,那估计也只能窝在京城,看看灯会,再陪着媳妇去逛逛庙会了。
不如,写信回去,让哥嫂带小侄子来京城过年?
他们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南昌府,来应天府溜达一圈,见见外面的世界应该也挺好。
这么想着,他便直接写信,请人递了回去。
“光曦,递家信该用民驿,可不能用官驿啊。”
史上最好的师父,韩宜可尽职尽责地提醒他。
“是,先生。”顾晨自然明白,当即便认真道:“下官用的是民驿,可是万万不敢用官驿的。”
刚碍了老朱的眼睛,他现在可不敢在老虎头上捉虱子。
“嗯,很好。”韩宜可见他懂事,心里也很高兴:“昨日陛下召集重臣,想像宋朝一样印钞。”
“禁止金银在民间通行,不过因为要过年了,所以暂且搁置,预备开年以后再说此事。”
“我们都觉得,此举怕是行不通,想劝陛下三思而后行,过年你也别闲着,写份劝谏的劄子开年好递上去。”
作为大明最卷御史,老韩自己卷了还不算数,还要让徒弟也跟着卷,顾晨忍不住有些欲哭无泪。
“还能不能让人过个好年?”
其实大明宝钞怎么说呢,这确实是个好东西,对明朝初期的经济发展,那是有好处的。
人家朱棣上位以后,就靠着宝钞撑起了五次亲征,和六次下西洋,只可惜早年老朱们滥印宝钞,所以贬值得厉害。
他是不打算劝,倒是打算帮老朱把这事给完善一番。
知道老爷子为什么要印钞么?
因为他为了和元军打仗,铜的重金属都用去打仗了,这就导致铜钱不够用,金银也不够。
可将士要吃饭,大臣要俸禄,干啥不要钱呐?
所以钞是一定要印,只不过绝对绝对不能随便印。
历史记载,大明每年印钞,都要印上七个月。
数量远远超过了金银铜,你说他能不贬值吗?
要想把宝钞这条路做好,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防伪工作要做好,否则岂不是人人都能印钞票,个个都成了大富翁,那还得了?
二、严格控制宝钞数量,一定要有金银铜的备用金兜底,意思就说,有多少金银铜就印多少钞。
如此一来,就不会贬值。
哦,嫌金银铜少?
隔壁日本有有金山银山,只要能把那个给拿下来,宝钞的防伪功能做好,就能随便印。
拿着宝钞和别的国家做贸易,再把真金实银都留在国库里。
大明想不富贵,怕是都有点难。
顾晨点了灯,写了又叉掉,反反复复改了十几遍,才算是完成,然后小心翼翼地誊到了劄子上。
“寒假作业完成,接下来就能好好玩儿几天了。”
他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屋去睡,却见丫鬟小桃子,正坐在门口打瞌睡,顾晨上去叫醒了她。
“天这么冷,回去歇着吧,明儿早上再过来。”
这小丫头才十三四岁的年纪,瞧着怪可怜的。
“老爷……”小桃子醒了以后,连忙拒绝了姑爷的好意:“不必了,老爷,今儿是该奴婢当值的。”
万一主子们晚上要喝水,或者要出恭肯定要人伺候的。
其实她是能进屋睡的,只不过顾晨不是现代人么?
他一想到有多余的人,和他还有自己媳妇在一个屋子里。
嗯,他就不行了。
“回去睡吧。”顾晨看了看天,觉得今夜肯定会下雪:“大过年的若冻病了,也不吉利。”
他是不信这些的,但是为了让人回自己屋子里去睡,所以才故意这么说,小桃子这才答应。
“那姑爷,奴婢告退。”
谁不想冬天回被窝里睡呢,大不了她明日起早点就行了。
苏婉盈还没睡,听到丈夫和丫鬟的对话也没阻止。
反正明日丈夫又不上朝,大概率是要睡懒觉的。
既然用不着人家,那又何必要人熬着呢。
“照着哥哥嫂嫂来信的时候,大概是后日才到,我已经把屋子收拾了出来,相公可要去瞧瞧?”
当初想嫁给顾晨,也是瞧着他无父无母的。
虽然可能没有父母帮衬,可到底不用受公婆辖制,两口子能过自己的日子,那才叫爽快呢。
至于哥嫂,偶尔住几天的事情,她自然不会说什么。
“娘子办事,为夫自然放心。”这宅子本就是媳妇的陪嫁,自然随她安排:“天冷得这么厉害,也不知哥嫂他们有没有住店。”
两人节约惯了,可别因为舍不得住客栈冷坏了,大人还可以将就,小孩子可受#不了。
“是啊,冷得厉害。”苏婉盈递给丈夫一盏热茶,俏皮道:“听说朝廷拨了不少钱粮救济灾民呢。”
“相公,你说等开年,你们御史台是不是又要忙了。”
朝廷往下面给钱粮,下边就会有官员控制不住自己贪污,只要民间有冤情,御史台就得忙了。
“再忙也只是写劄子磨磨嘴皮子。”
顾晨不想好容易休假,还要讨论工作上的事情便岔开了话题。
“明天中午,咱们涮羊肉锅子吃吧。”
天冷了,涮羊肉是最暖身子的,也是他最爱的。
“欸。”涮锅子苏婉盈也喜欢,她笑眯眯地道:“明儿一早,我就让人去城东的麻酱铺子买酱去。”
“他家的麻酱涮羊肉最好,别家可都比不上呢,听说就连宫里的皇后娘娘,也会让人去他家买呢。”
他家的生意超级好,一个卖麻酱的在京师住着四百多平的大宅子,还娶了好几个媳妇儿呢。
所以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的技术水平过硬,那就不愁没有出头的时候。
就像顾晨的琉璃坊,这才刚刚开业不到一个月,就挣了好几百两了,想着大明宝钞即将开始。
他心里就更加坚定,一定要想办法让老朱采纳自己的奏疏,毕竟他可不想挣堆废纸回来啊。
精选一篇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佚名穿越、历史、历史古代、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佚名,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卿岁岁,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目前已写474584字,小说最新章节第 201 章 倒霉蛋老七,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连载中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书友评论
我都不知道,现在看小说都是来虐自己的,我以为8.8分有多好看,原来就这真把恶心的
你这有个错误 朱雄英的称呼应该是长孙殿下或者太孙殿下 咋能是吴王殿下呢
全程就是主角今天发明了什么,然后老朱发现了,被迫交给老朱。明天又有新的发明,又被老朱发现了,再次上交。后天又发明了什么,这次救了谁谁谁。
章节推荐
第 124 章 倒霉的胡益
第 125 章 多一双眼睛,多一份保障
第 125 章 至于吗?
第 126 章 会扣帽子的户部
第 127 章 郭桓的贪墨手段
作品阅读
“自然不成,咱推行大明宝钞,本来就是要让大家用纸币,既如此,自然不能换金银铜了。”
想用纸币换金银铜?
对不起,我们没有这个服务。
“那么臣,敢问陛下。”郑士元此时站了出来,高声道:“百姓们可以用钞,来缴纳税收么?”
这个问题就更犀利了,顾晨看着自己鞋面挑了挑眉。
这两个问题,都是他给韩郑两位提出分析来的。
也是为了让老朱意识到,想要实行纸币需要仔细考量,不能急于求成,免得起反作用。
要知道,老朱印钞以后,就开始不讲武德了。
给官员的俸禄,开始发钞、发粮食混着发。
本来官员的俸禄就很少,随着钞贬值得厉害过后,官员饭都吃不饱了,这才有永乐时期。
堂堂二品大员,居然只能喝白稀饭的说法。
这也正是让明朝成为,治贪最严,可贪官最甚的朝代。
开玩笑,你饭都不给人家吃饱,人家不贪才怪了。
“自然不成。”老朱直接道:“为防百姓私藏金银钱,税收的三成,必须要有金银和铜钱。”
若不如此,自己哪里来的源源不断的备用金库?
又怎么能够不停印钞,把这个宝钞玩儿转呢?
陈宁这会儿琢磨出了味道,忍不住出列道。
“陛下,如此一来,百姓以后为了凑够金银铜这样的钱,岂非要花高价从别处购得?”
天灾来临之际,连救命的粮食都可以翻个几番。
更何况,交不上税,百姓们就得吃牢饭。
那些心肝黑透了的商贾,不赚这个钱才怪了。
长此以往,定然会让百姓,苦不堪言的。
闻言,老朱也有些犯难,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既把金银铜,都收进国库里,又不给百姓造成负担呢?
“陛下。”
新任左相,刘伯温此时,从队列里头站了出来。
“臣认为,几位御史大人说的有理,这事一时半会儿也急不来。”
“此事,还需要仔细商议,三思而后,再作定夺。”
这事确实不能莽撞。
老朱便点了点头,决定先散朝而后再说。
户部尚书杨训文、杨思义、刘伯温、御史顾晨四人留下商议政事。
再次听到老朱点自己名字,感受着同僚们异样的眼神。
顾晨此时算是认命了,还好早上吃了两个包子,倒是不至于饿了肚子,只不过胡惟庸的眼神有些可怕。
也是,刘伯温回来的第一天,就被陛下留了下来,倒是他胡惟庸这个右相,被皇帝忽略了。
他不生气,不抓狂才奇怪了呢。
“几位爱卿坐吧,云奇给上茶。”
老朱今天的心情貌似很不错,居然不仅赐了座,还给赐了茶喝,对于御茶顾晨很感兴趣。
“谢陛下。”
众人齐齐拱手之后,才又坐回了各自的座位。
顾晨的官职是最小的,自然是坐在最右边。
能和几位大佬并排而坐,就已经算老朱很看得起自己了。
他拿起茶,轻轻喝了一口,果然是比五百文的茶好。
唉,皇帝就是皇帝,再节俭也比普通人人好过了。
待坐定之后,老朱迫不及待拿出宝钞给几人瞧。
“你们看看咱造的这张宝钞,人人见了都说好勒。”
“而且咱还加了那个变色防伪,旁人绝对造不出一模一样的钞。”
顾晨:“……”
不要脸!
那是你干的么?
明明就是俺的功劳。
只见钞面上写着“大明通行宝钞”六字,上头的一贯钱三字流光溢彩,而钞上还贴心地画上了图。
让那些不识字的,知道这一张钞,应该当多少钱使。
小说《穿越大明,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他知道,此事做事解释不清楚,说不定全家脑袋都得搬家,还是给朱屠夫讲清楚为好。
“这东西确实像蜂窝,你说最少能燃三个时辰,那它的原材料是什么,会不会很贵?”
老朱有些期待,他不知道这玩意儿贵不贵。
如果真的不贵的话,大型推广,倒是可以让老百姓冬天好过不少,死亡率会大大减少吧?
“不贵,不贵。”顾晨连忙道:“这东西大部分是生活的废物组成,大人感兴趣,我可以奉上方子。”
原本就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把这种利国利民的东西送给老朱,人家既然要了,又哪有不给的道理?
再说了,就是不想给,人家开口了,你敢不给?
“好。”老朱听见不贵就很高兴,见这个顾晨这么识趣,便更高兴了:“这会儿时间已经不早了,大人给写了方子,咱就得回去了。”
说罢,他拍了拍旁边,醉得不省人事的顾淮道。
“小哥,咱改日还找你吃酒哈。”
这家伙的酒量真不行,等徐达和汤和和回来了,还是得和那两个人喝,方才痛快着呢。
顾晨的书房,也放了蜂窝煤取暖,屋里头暖烘烘的,比起地龙来,倒是也差不到哪里去。
“陛下莫怪,臣的大哥是粗人,喝完酒之后话就多,还请陛下和太子殿下,多多海涵。”
这会儿家人都在外面,顾晨自然也就恢复了称呼。
“无事,过年嘛。”
老朱倒是不在意,只去一旁的炉子上去观察煤块了。
“快些把方子写来,皇后娘娘还等着咱回去吃饭呢。”
今儿是大年三十,自己要是敢不回去同家人用晚膳的话,妹子能把他耳朵拧下来炒咯。
顾晨坐下来写方子。
朱标却打量着他的书房,忽然笑着轻声打趣道。
“还记得几个月前,你还住着暗黑潮湿小院子,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就换了个这么好的宅子。”
“看来是果然是媳妇娶得好啊,过年也能大口吃肉了。”
花八贯钱,买一头羊来吃,在低品级的京官中。
他的日子,已经算是顶好的了。
“是,多亏殿下的恩典。”顾晨笑呵呵地道:“若不是殿下那二十两银子,只怕臣还得等些日子呢。”
他那位老丈人聪明有分寸,才不会从一开始就无条件接济。
“这倒是不值当什么。”朱标摆摆手,提醒道:“只是,你要牢记初心。”
“可不能因为日子好过起来了,就忘记自己从前的日子,和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了。”
杨宪当年,其实也是个好官,很是受爹爹和自己,包括刘先生的重视。
可惜……
权利迷人心呐!
方子不过就是几个字罢了,顾晨快速写完后,双手递给了朱标。
“殿下良言,臣一定牢记于心。”
贪是不可能贪的,从穿过来的第一天开始。
他就发誓,坚决不在老朱治下拿不该拿的一文钱,就算是穷死,也坚决不会逾矩一步。
朱标接过方子一看,见原材料果然很是便宜。
虽然做起来稍微有些麻烦,可工匠一旦熟悉了还是很快的。
“这样算下来,一块所谓的蜂窝煤,成本才不过两文钱左右,却能让人取暖三个时辰有余,还真是好东西啊。”
要知道,一斤中等的炭,需要五十文一斤。
百姓们家中留的最次的炭火,也要十文钱一斤。
就这,百姓们还舍不得自己用。
还要留下来,到了冬天拉到城里去卖。
好换取一点点钱去卖粮食,买些布回去过冬罢了。
“不可姑息,臣以为,还是要尽早铲除才好。”
虽然现在国朝初立,打仗肯定会有些力不从心,可耽误大明挣钱的事,可万万不能拖。
想到这里,顾晨又道:“早日把余孽给铲干净了,咱们大明也好早日致富,更上一层楼。”
他说得起劲,可老朱的脸色却越发地黑了起来。
“你给咱闭嘴,你一个御史,如今还管到户部的脑袋上去了,信不信咱立刻治你的罪?”
这个竖子懂什么?
张方二人的水师本就厉害,到时候海禁一旦开放,互市繁荣,江浙一带的张方旧部会干看着吗?
到时候和海外的残部互相勾结,再一起来造大明的反。
到那时候,岂不是天下又要大乱?
而且这家伙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在说自己是怕张方的残部,所以才海禁的,这叫什么话。
他会怕吗?
只不过,是不想打起来,百姓受苦而已。
顾晨:“……”
您这时候想起我是御史台的人,那你还把我留下干啥。
把人留下,不就是让人说话的么?
说了你又要骂人,怪不得人家刘伯温动不动就要辞官。
“父皇,你别和他计较。”朱标见自己父亲生气,连忙说好话:“顾晨还年轻,想法天真了些也是有的。”
“儿臣这就把他带下去,狠狠斥责,叫他以后再不敢乱说话。”
好大儿明着袒护顾晨,老朱虽然想教训这个小子一顿,可想着卖儿子一个情面倒是也好。
于是,他默认儿子把顾晨拉走了。
从奉天殿出来,顾晨随着朱标回了文华殿说话。
“顾晨,孤觉得,你不该在御史台,应该去户部任职才对,你怎么能满脑子都是钱呢?”
“前些日子,你给父皇上了奏疏,说蜂窝煤除了大灾之年,都不能免费给百姓发放,要收取银两。”
“孤和父皇自然清楚,可不该由你来说这话,听说,你还动不动就问同僚,是不是要涨俸禄了。”
“你是御史,理应两袖清风,怎的这一身的……”
铜钱味儿呢?
朱标觉得看不懂这个顾御史,你说他是个好官吧,可他日日在钱上头费心思费功夫。
可你要说他不是个好官儿,人家上谏又不避讳权贵。
而且从来不会贪财,多一个铜板都不要别人的。
这样的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两袖清风?
这是说的好听一点儿的。
说的难听一点儿的就是视金钱如粪土,他可做不到如此高尚。
“殿下,御史也是要吃饭的,饭是需要花银子买的,圣人书能使境界高尚,却也不能饱腹。”
“臣今日的建议,还请殿下得空之时思量一番,若是商贾只在大明做生意,那挣的就是自家的钱。”
“说白了,一家是小家,而国家则是大家,一家子兄弟姐妹有百金,不管互相买卖做的再厉害也只有百金。”
“国家也是一样,挣自己人的钱又算是什么本事,只有把别人的钱,挣到自己腰包才算是有本事。”
自家的钱就只有那么多,不管你怎么流通还是只有那么多,想要国家好,海禁绝对不能实行。
免得人家通古斯自己闭关锁国,又栽赃是洪武大帝开的头,隔了几百年的锅也能甩。
冤不冤?
“此事暂时莫提。”朱标知道,顾晨说的确实有道理:“你说话也要三思,有事先上个奏疏来。”
“有些话,明知道不该说,就不该说出来才是,需知祸从口出,没事你就先下去吧。”
他也就看顾晨是个能人,才会对他说这么好些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