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束玉绾宋谨戈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篇章阅读太子妃她柔美可人:冷酷太子掌中宝》,由网络作家“芙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芙宝”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太子妃她柔美可人:冷酷太子掌中宝》,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古代言情,束玉绾宋谨戈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针线,给未出世的小主子做起了小衣。二人不一会儿就窃窃私语起来。青禾得了两盒糕点,仍旧气愤不已:“咱们小姐自小金尊玉贵的,老爷夫人并两位少爷和大小姐,哪一个不让着咱们小姐,偏生到了这安定侯府,要受这种委屈。”青黛劝道:“你也知这里是安定侯府,说话小心一点,不要给小姐添麻烦。”青黛劝完自己个又道:“只是三公子这事,做的实在叫人生气。要是老爷夫人知道,不得心疼死。”......
《精选篇章阅读太子妃她柔美可人:冷酷太子掌中宝》精彩片段
安少虞也是自小宠大的,但是作为幼子,其实在家中做不了什么主。
“侯爷夫人和老夫人不想让你和离,自然不会答应,夫君想和离,自然要夫君自己去做。”
“夫君便与侯爷说,已经想通了,不想与我和离了,让侯爷放你出来。”
“然后夫君将和离缘由的告示写好,盖上私印,复拓数份,贴在上京各处。再将和离书写好,言明和离缘由,以及将我腹中孩子交于我抚养,签好字后交于我。之后我会请我父母亲及族人上门要求和离,一切自然顺理成章。”
“就是不知道,夫君你敢不敢?”
安少虞确实有点慌,这样的话,父亲母亲和祖母都会非常生气。
“其实,这两个条件看似十分严苛,事实上跟夫君现在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差别,和离不正是夫君现在跪在这里所求的,为的确实是心上人,只不过把原因公开,夫君也说对不住我,女子和离后也必将十分不易,如此,也算对我的一些补偿。”
“至于让我肚子里的孩子跟在我身边,一来,我和离后,恐难再嫁,身边有个孩子,也不算孤苦,二来,夫君和离,还能再娶心上人,势必要和赵姑娘再生孩子,赵姑娘如此期待一生一世一双人,留这个孩子在身边,不是时时提醒,你曾经有过一个妻子,让赵姑娘心里不痛快吗?”
安少虞只觉得十分有道理,每一句话都说到了他的心里,如果不这般先斩后奏,只怕,很难娶轻轻。至于上京的风言风语,等过一段时间,上京又有了新鲜事,自然会慢慢淡去。
“好,我做。如此,也不算十分对不起你,我也能娶轻轻,也算一个难得的两全的办法。”
束玉绾听着这话,只觉得想笑。
“如此,便等夫君的消息了。”
“只是,我怎么觉得,你也十分想和离?”安少虞的眼中带着探究。
束玉绾淡淡道:“那天在福寿堂,夫君不是说无论如何,也要给你的赵姑娘应得的一切,如今,更是情愿绝食也不愿与我做夫妻,既然如此,我哪有不成全的。”
等出了祠堂,束玉绾便带着青禾回海棠院,安心养胎。
赵妈妈迎上来,问道:“夫人晚膳想吃什么?”
“妈妈看着安排就是。”
束玉绾懒懒的,去祠堂走了一路,折腾了半天,她累的很,靠上贵妃榻准备休息一会儿。
青禾青黛服侍她躺下,便守到外间,拿出针线,给未出世的小主子做起了小衣。二人不一会儿就窃窃私语起来。
青禾得了两盒糕点,仍旧气愤不已:“咱们小姐自小金尊玉贵的,老爷夫人并两位少爷和大小姐,哪一个不让着咱们小姐,偏生到了这安定侯府,要受这种委屈。”
青黛劝道:“你也知这里是安定侯府,说话小心一点,不要给小姐添麻烦。”青黛劝完自己个又道:“只是三公子这事,做的实在叫人生气。要是老爷夫人知道,不得心疼死。”
赵妈妈正进来听到两个丫头的话,叹了口气。她实在也气。
问青禾道:“今天夫人去送糕点,三公子如何反应?”
“夫人让我守在门外,我也不知道三公子作何反应。”
“那夫人呢?”
“夫人没说什么,但出来的时候瞧着挺高兴的。”
赵妈妈听了高兴,道:“那就好。希望三公子能早点醒悟吧。”
到了传晚膳的时间,赵妈妈正准备传膳。
青黛进来道:“夫人,老夫人请您去福寿堂用膳。”
束玉绾叹了口气:“知道了。”
青禾在心里骂了句老夫人真是不知道心疼人,便去给束玉绾更衣。
到了福寿堂,老夫人一见道玉绾,便高兴道:“玉绾,虞哥儿那混小子想通了,叫他爹训了几日,如今知道对错了。”老夫人喜气洋洋的招呼玉绾坐下。
玉绾一脸不敢置信的喜色:“真的吗?老夫人,夫君不要与我和离了吗?”
“是呀,刚刚侯爷身边的人过来报的信,侯爷亲自去问的虞哥儿,虞哥儿说在祠堂对着列祖列宗跪了两天,确实想清楚了。”
“这会儿呀,正在你母亲那里。”
“玉绾呀,如今虞哥儿知错了,男子年轻时难免有昏头的时候,你莫要放在心上,两个人以后便和和美美的,知道吗?”
束玉绾温顺的点点头:“老夫人放心,只要夫君回心转意,我不会与他置气的。”
“听说今天,你去给虞哥儿送了一趟糕点,想必虞哥儿也是觉出你的好来。”安老夫人笑眯眯的道。
束玉绾叹道:“听说夫君两天都没有吃东西了,我实在担心夫君饿出个好歹来,便送了些糕点过去,希望夫君保重身体。我实盼夫君能回头,若夫君实在不愿,和离我也愿意,只是不要折腾自己了。”
安老夫人点了点头。想来 虞哥儿想通了。
不过一会儿,安少虞也进来了。
“祖母。”
“虞哥儿,快来,陪祖母和玉绾一起用膳。”
“是,祖母。”
安少虞和束玉绾一左一右坐在安老夫人身边,安老夫人把两人的手拉到一起,劝道:“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啦,你们都不要放在心上,以后好好过日子。”
束玉绾看着安少虞,对他温柔的笑了笑。
安少虞心中一动,只觉得如今的束玉绾似乎有哪里不一样。
用完晚膳,安老夫人便嘱咐安少虞和束玉绾一起回海棠院。
二人走后,安老夫人对身边的江妈妈道:“你瞧着虞哥儿真知道错了吗?”
严妈妈安慰道:“三公子应当是明白过来了,三少夫人是束府嫡女,长得也是一等一的漂亮,如今,还怀着三公子的孩子。三公子年纪小,容易叫人哄骗,如今,在祠堂跪了两天,没见外面的贱人,再看着三少夫人如此贤惠温柔,哪里还会一根筋非要和离。”
安老夫人点头道:“玉绾此番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我只当她要哭闹一场,没想到竟然一直冷冷静静,还晓得这个时候要体贴这虞哥儿,不愧是世家嫡女。”
安老夫人见了,便知道孙子不愿意听了,脸上表情再次寒了下来,冷道:“怎么,又不在乎祖母的身体了?”
“祖母,这件事情,我已经跟父亲商量过了,父亲已经同意我娶轻轻了!”
“不可能!!”
“至于玉绾生的孩子入了束氏的族谱,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何况,和离的时候,玉绾确实要求孩子归她所有,这是她与我和离的条件,我是同意了的。入束氏族谱,也没什么要紧,不过一个姐儿,以后,我会有很多孩子的。”
“虞哥儿,你要不要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安老夫人不可置信。
“祖母,您不相信我,总该相信父亲吧!”
安老夫人对江妈妈道:“去,叫侯爷得空了,赶紧来我院子里一趟。”
“孙儿告退。”
安老夫人摆了摆手,便不再看他。
安少虞便退出福寿堂。
不过一会儿,安定侯便过来了。
“见过母亲。”
“虞哥儿说你同意他娶赵氏女?”
于是安定侯把跟虞哥儿商讨的经过,跟安老夫人详细的复述了一遍。
“母亲,依儿子之见,这对我们安定侯府来说,是一个机会。”
“虞哥儿把事情闹成这样,如今,想给他再娶个如束氏一般的世家女,只怕是难了。倒不如顺应这个势头,娶了赵氏女,旁人也只当我们是心疼虞哥儿,不会往别的地方想。”
安老夫人点点头,道:“如此说来,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只是束玉绾的孩子,上束氏族谱这事儿,实在太丢安定侯府的脸面。”
安老夫人把今日和魏氏一起去束府的情况,跟安定侯简单的说了一遍,“即使是让虞哥儿娶那赵氏,束玉绾生的孩子入束氏族谱,也实在不妥。”
“束氏一脉与太子关系亲厚,我们也不好与他们撕破脸。”安定侯为难道。
安老夫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咽不下这口气。
“此事,先放一放吧。”
“等后面找到机会,再找束氏算算这个账!”安定侯阴沉沉的道。
“哎!”安老夫人叹了口气。
心中仍旧十分不甘,这口气,无论如何她也咽不下。
“束氏如此欺人太甚,怎么也得让他们付出些代价!”
“您想怎么做?”安定侯问道。
“全然不顾夫家,让自家女儿生的孩子入自家族谱,自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事儿!就算是皇家的公主生的孩子,也随驸马的姓氏。他束氏凭什么?莫不是束氏的女儿,比皇家公主还要尊贵?”安老夫人冷笑道。
安定侯眼睛一亮:“母亲说的有理!”
“儿子这就去办!”
不出几日,上京各处便流传出束氏女儿傲慢自大,目中无人的流言。
“这束氏的女儿啊!那时比公主还要尊贵呢?束氏女儿生的孩子,竟要入束氏族谱的!”
兴隆酒楼一楼说书的地方,一群人围着,听说书先生说着这几天的热门话题。
一个书生模样的义愤填膺:“这束氏,还是百年氏族呢?竟然如此不顾伦常!不管是什么原因,也没有将孩子记入女子族中的事儿!女子嫁了人,女子本身便已经是夫家的人了,何况生的孩子!”
“是啊!”
“就是啊!就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儿!”
旁边围着的一群人,相互应和着,都认为这男子说的对极了!
“小姐,不好了!”
青禾急匆匆的走进青竹院。
“瞎说什么。”赵妈妈十分忌讳,一听这话就训了青禾。
“小姐好好的,还会一直好下去!你这小蹄子,把气喘匀了再说话。”
青禾停了下来,缓了口气,才回道:“妈妈我错了,小姐会一直好好的!”
这猛然要走,她还有点不适应,反而担心起小姑子。
“既然如此,嫂嫂一定常带着清哥儿去叨扰你。”
“好!”
收拾了几日,束玉绾把常用的东西都搬了过去。
束夫人亲自过去看了几趟,确定该备的都备下了。
束玉绾便带着月儿搬了过去。
束夫人与束玉承一起,亲自送束玉绾过去。
马车没走几步,便到了束玉绾购置的院子。
“住不习惯得话,就搬回来。”束玉承叮嘱道。
“嗯,大哥你放心。”
送走了母亲和大哥,束玉绾便回了这个小院子。
青黛早已过来打点过了,束夫人也已提前过来,把一应事务都安置妥当。
束玉绾很喜欢这个小院子,虽然只是个二进的院子,比束府和安定侯府的三进大宅院小了很多,但就她自己和月儿两个主子,也尽够了。
前院住的是护院,虽然距离束府不远,束夫人还是很担心,请了七八个护院,都是从束府调出来的。
还有一个会功夫的小丫鬟,束玉绾很是感兴趣,刚安顿好,就叫青黛把人叫了过来。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束玉绾看着眼前略黑的小姑娘,和善的问道。
“我叫张意,十四岁。”
“听说你会些功夫?”
“是!我爹以前是开武馆的,我从小就跟着我爹练的,是我爹所有弟子里最厉害的!”小姑娘说着很是自豪的样子。
束玉绾虽然看着只比张意大几岁,实际上一世,月儿都快赶上张意的岁数了,因此心里其实很老成,见张意性子很是活泼的样子,也是很喜欢。
“那以后我和月儿的安全就交给你了,小意。”
“小姐放心!”
又对青黛道:“青黛,你带小意去安置吧,不必太拘着她。”
“是!”
张意迷迷糊糊的跟着青黛去了。
赵妈妈问道:“小姐不给这丫头改名字吗?”
束玉绾笑笑:“这丫头已经十四了,不是府里从小教大的,改了名字除了让她不自在,并没什么作用,而且你看她多鲜活,就让她这样吧。”
“也是。”
“月儿还睡着吗?”
赵妈妈眉眼带笑:“睡得正香呢!跟小姐你小时候一样乖。”
束玉绾就好笑,赵妈妈这是怎么看她都觉得好,她小时候可是出了名的皮。
束玉绾过去耳房看月儿,月儿睡得正香。
赵妈妈道:“小小姐记在了束氏族仆中,以后的前程也算有了着落了。”
束玉绾笑了笑:“是啊。”
心中却叹息,那也得束府好好的。
但她把女儿都记在了束氏族谱,便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束府的。
最要紧的,还是在太子那里。
听母亲说这次月儿记入束氏族谱的事,太子很是相帮。太子的生母是元后乃是前任魏国公之女,与母亲同出一族,哥哥又是太子伴读,只要太子正常登基,束府必然能避开前世大难!
如今太子与五皇子亲厚,冒然去说肯定不妥。
先得找到些证据,说动大哥,让大哥相信五皇子有所图谋,然后让大哥去提醒太子。
也急不得,束玉绾便拿上大哥新送来的《六韬》,坐在月儿身边榻上看了起来。
到了晚间,玉绾正在陪月儿玩。
青黛进来道:“小姐,有消息。”
束玉绾让乳母把月儿带去玩。
“咱们留在安定侯府里的人传话过来说,安三公子似是要娶赵家女了。”虽然小姐和离后过的不错,但当真叫那安三如了愿,青黛心中很有些不平,自家小姐哪里比不得一个商女。
“可不敢当老夫人的赔礼道歉。”束夫人笑的疏离。
“你生气也是应该的,这件事情确实是虞哥儿做的不对,是我们没有管教好他,叫他被外面的商女骗了。”
魏氏殷切的跟着点头,道:“亲家,你放心,这事儿是虞哥儿胡闹,我们已经把他关起来了,回去后必定好好教育这混小子。”
“老夫人,侯夫人,如今,这满大街都贴了虞哥儿要与我们绾绾和离的告示,以后绾绾怎么在上京抬头做人!只怕是随便出个门,就要被人指指点点。”
“况且,虞哥儿如此决心,恐怕也不是管教便能跟绾绾夫妻和谐的,绾绾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要怎么过。即是如此,还不如便和离了,我们束府也不是养不起女儿。”
“亲家,可不能和离,玉绾现如今还怀着虞哥儿的孩子呢!”魏氏急切道。
束夫人有一瞬间的犹豫。
随即霸气回道:“多一个孩子照样养得起!”
“那是我们虞哥儿的骨肉!”
束夫人嗤笑道:“瞧着虞哥儿也未必想要这个骨肉。”
安老夫人见越聊话题越偏,赶紧拉回来道:“湘雅呀,莫说气话,我们今日上门,确实是诚心赔罪。”
“外面贴的告示,我们安定侯府会对外说明,其实是那个商女收买了虞哥儿身边的小厮,偷出了虞哥儿的私印,私自撰写印发的。”
“至于虞哥儿与玉绾的感情,他们小夫妻两人过去也是和和美美的,虞哥儿如今是一时叫外面的女子迷了心智,男人吗,总有那么一时糊涂的时候,清醒过来就好了。虞哥儿与玉绾是有感情基础的,不怕过了这段时间不和好,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总得把事情往轻了压,不能跟着小辈一起闹,湘雅你说是不是?”
安老夫人说的推心置腹,束夫人也有了一丝犹豫。
原本女儿说要和离,加上这满上京的告示,她是愿意支持女儿和离的。
但安定侯府老夫人和侯夫人这么快就上门道歉。想来这一出确实只是安少虞一个人的意思,跟侯府没什么关系。如果事情能顺利解决,她也不想女儿和离。
毕竟女子和离,以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若是没有孩子,还能往小门小户里寻个品性好的男子远嫁了,如今却已经有了安定侯府的骨肉,往后只能孤独一人过一辈子,孩子都未必能留在身边。
如今他们夫妻二人尚在,还能护着女儿,陪着女儿,等他们两个老的走了,靠她哥哥嫂嫂,就不知道女儿要过什么日子了。
魏氏见束夫人态度已经松动,赶紧再接再厉道:“亲家,我以后必定好好看着虞哥儿,绝不叫他欺负了玉绾,待玉绾如亲生女儿一般。”
“既是如此,那我便等侯府的消息了。”束夫人道。
安老夫人与侯夫人松了一口气。
婆媳两个略坐了一会儿,便准备告辞。
束夫人提出想要随她们一道去安定侯府,看望一下女儿。于是三人一道出发。
到了侯府,束夫人便道:“我与绾绾说几句话,侯夫人便不用陪着我了。”
“如此也好。”说着魏氏便派了身边的丫鬟领着束夫人去了海棠院。并使仆妇提前一步去通知玉绾。
听到母亲来,束玉绾怔愣了一会儿。
自从回来了以后,她还没有见过母亲呢,上一世死之前,她缠绵病榻已久,也是好久未曾见过母亲了。母亲带着嫂嫂和侄子侄女们,在京郊的一个小院子里,生活艰难,听说那个时候,母亲也病了,她却连去看一眼都做不到。
如今,终于要再见到母亲了。
“绾绾。”束夫人一进来,就扶住她,嗔怪道:“做什么站在这风口,小心着凉了!”
“娘!”束玉绾喊了一声,眼泪就下来了。
这一声娘喊得仿佛一辈子那么远。
束夫人听的心中一颤,心疼极了,轻声哄道:“好孩子,你受委屈了,娘知道,你还怀着身子呢,不哭啊。”
束玉绾知道母亲误会了,也不多说,如今能再看到母亲,还是健健康康,生机勃勃的母亲,只觉得圆满了一半。
于是高兴道:“嗯,女儿不哭,我就是见到娘太高兴了。”
“傻丫头。”
束夫人扶着束玉绾坐下,说道:“事情我知道了,你的信我看了,你当真铁了心要与安少虞和离吗?”
“是!”束玉绾回答的十分坚定。
“哎。”束夫人少见女儿这般,继续道:“今天我来之前,安老夫人和安侯夫人去了咱们府上,说这事儿都是安少虞一个人的主意,告示是那个商女拿了安少虞的私印做的,可是真的?”
束玉绾笑道:“娘,这话你信吗?什么小厮敢把自己主子的私印偷出去给别人。”
“安少虞要和离娶那个赵姑娘,是我亲耳听他在安老夫人的院子里讲的,为此,他都绝食了。”
“再说了,他和离书都已经给我送来了!”
“什么!”束夫人惊讶极了。
“您没听错。”束玉绾拿出安少虞送来的和离书,给束夫人看。
束夫人打开,只见上面写明和离是因为安少虞遇到真心相爱之人,并将孩子交给玉绾抚养。除了孩子给玉绾抚养,其他内容与告示上基本一样。同样盖有安少虞的私印,以及安少虞的签字。
如此,那告示不管是谁做的,安少虞必然也是知情同意的。
束夫人脸色都白了。
“绾绾,这和离书,去官府备案了吗?”
“自然没有,我等着您和父亲来安定侯府,商量好和离的事项后,两家人一起去官府和离。如此,以后也不会再有什么含含糊糊说不清的事情梗在里面。”
“可安定侯府的人并不想你们和离。”
“而且和离以后的生活,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束夫人看着女儿问道。
束玉绾握着束夫人的手,道:“娘,我想好了。”
“好,等你父亲回来,我与你父亲商议一下。”束夫人回道。
大哥是太子伴读,或许,可以找个适当的时机,让大哥提醒一下太子,小心些五皇子。
但她前世,一直待在安定侯府后院自苦,具体的情况并不知道。
直到五皇子登基,安少虞带着赵轻轻回来,才知道变了天。
毫无证据,五皇子现在也还小,还是那个在前朝后宫,毫无存在感的皇子。
束玉绾决定先养胎,不着急,还有七年呢!
在束府的日子十分安逸。
束夫人将女儿照顾的无微不至,每日各种补品流水似的送到青竹苑里。
每日都要抽出时间来,陪玉绾在院子里上散散步。
两个哥哥在外面看到了什么好东西,都要买点带回来给玉绾。
两个嫂嫂也常带着侄子侄女来陪她。
一家子都心疼束玉绾受了委屈,有事无事就来关心关心束玉绾。
青禾说:“小姐,奴婢觉得如今好像又回到了您没出嫁之前。”
玉绾这些日子也过得十分轻松快活,有家人陪在身边。
月儿也和上一世一样很乖,一点不闹她。
正说着唐氏和周氏带着两个孩子过来看玉绾。
大哥家的清哥儿三岁,二哥家的媛姐儿也两岁了,两个孩子都聪明伶俐,十分可爱。
一进门就给玉绾行礼,两个小娃娃一起对着玉绾脆生生的道:“姑姑好!”
玉绾一手一个拉到身边:“哎呀,清哥儿、媛姐儿真乖。”
两个小娃娃便往玉绾身边凑。
被唐氏和周氏一人一个拉远了点儿:“又忘了,姑姑肚子里有小娃娃,要小心,不能撞到姑姑了!”
两人退到在玉绾边上,一边蹲一个,好奇的看着玉绾的肚子,问道:“姑姑,你肚子里面的妹妹什么时候才能出来?”
“等妹妹出来了,我陪她玩,还把我的小老虎给她!”
清哥儿讲的慢慢的,但很清楚。
媛姐儿还讲不了那么长的一段话,也在一边高兴道:“妹妹,妹妹!”
“妹妹呀,还有两个多月就出来啦!到时候呀,咱们媛姐儿就是姐姐啦!”玉绾声音放的甜甜的,哄着两个孩子。
“妹妹,妹妹!我是姐姐!”媛姐儿开心极了。
“你们呀,怎么都认定,姑姑肚子里的是妹妹。”唐氏笑道。
“就是,三妹妹的肚子看着尖尖的,像个哥儿呢!”周氏说道。
“肯定是个姐儿。”玉绾十分肯定。
“要是个姐儿挺好,贴心!”
“要是个哥儿啊,也挺好,咱们府里养得起,还有两个舅舅以后可以教他,以后会有前途的。”唐氏笑道。
周氏看了眼唐氏,跟着点了点头:“是呀,哥儿姐儿都好。”
玉绾听的窝心,两个嫂子这是跟她说,不介意她生个哥儿下来分束府的家产和资源。
能有这样两个嫂子,也是她的幸运。
无论如何,这一世,她要守好束府,守好这些亲人。
“看肚子不一定准的,我就是知道,我这怀的是个姐儿。”
“好好好,你说是姐儿便是姐儿。”唐氏笑道。
“如今有七个月了,再过一段时间,身子就真的重起来了,会有些不舒服,一定要坚持多走动,生产时能少受些苦,我那时便是坚持每天走上一个时辰,生媛姐儿的时候,三个时辰就生出来了。”周氏传授起自己的经验。
“我知晓了,二嫂,我记着呢!”玉绾撒娇道。
“娘,那我几个时辰生出来的?”清哥儿在一边听着,好奇的问唐氏。
玉绾、唐氏周氏都听的噗嗤一笑。
“你呀,你娘生了一天一夜才把你生出来!清哥儿长大了可得孝顺你娘!”周氏答道。
清哥儿听的一懵一懵的。
“咱们青哥儿这是慢性子呢。”玉绾摸了摸清哥儿的头。
两个小家伙都眼睛滴溜溜的看着玉绾。
两个嫂子再坐了一会儿,便带着孩子们各自回去了。
送走唐氏和周氏,青黛进来回禀道:“小姐,守在赵府的人说,赵轻轻的马车去了兴隆酒楼。”
“安定侯府的人回报安三公子也去了兴隆酒楼,不过二人进的不是一个房间。”
“嗯,盯好这两人,他们做了什么,去了哪里,能探听到的,都让人回禀过来。”
“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