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高质量小说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高质量小说

发飙的芭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主角徐二龙温叶,是小说写手“发飙的芭蕉”所写。精彩内容:桶,徐二龙拿起毛巾,在后院打水,洗脸洗手。清凉的水,洗去了一身的汗渍和灰尘,身上粘乎乎的感觉一扫而光。清洗过后的徐二龙,神清气爽,将毛巾往肩头一搭,哼着小调。“小玲,过来清钱。”徐二龙示意小玲过来清钱。他把那一口袋零钱,倒在床上,让小玲慢慢清理。今天回来的时候,他买了一根猪蹄,准备猪蹄炖黄豆。趁现在物价......

主角:徐二龙温叶   更新:2024-02-01 00: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二龙温叶的现代都市小说《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高质量小说》,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主角徐二龙温叶,是小说写手“发飙的芭蕉”所写。精彩内容:桶,徐二龙拿起毛巾,在后院打水,洗脸洗手。清凉的水,洗去了一身的汗渍和灰尘,身上粘乎乎的感觉一扫而光。清洗过后的徐二龙,神清气爽,将毛巾往肩头一搭,哼着小调。“小玲,过来清钱。”徐二龙示意小玲过来清钱。他把那一口袋零钱,倒在床上,让小玲慢慢清理。今天回来的时候,他买了一根猪蹄,准备猪蹄炖黄豆。趁现在物价......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高质量小说》精彩片段


只能多喝几杯老荫茶,降火消暑。

这一桶水卖光之后,看着时间还早,徐二龙又去接水。

这一次,他不再回化工厂接开水了。

他直接去找了一口井水,往桶中灌凉水。

嘿嘿,我不生产水,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徐二龙灌着水,是理直气壮。

别人当大自然的搬运工,就能搬出那么大的产业,自己搬点井水,依样画葫芦,有什么问题?

这一次,他往水桶中,丢了薄荷叶,再丢糖精进去。

三分钱的老荫茶,现在成了五分钱的薄荷凉水。

这一桶水卖完,徐二龙收摊,挑着两个大铁桶,晃着回家。

今天张金芳在家收的黄鳝就比较多了。

村里人知道她们家在收黄鳝,自然而然,捉了黄鳝送过来。

一毛钱一斤,大家都是这个价位。

村东头的王淑君,提着黄鳝过来,反复说着她的这个黄鳝多好,要求一毛五一斤。

“你看看,我这黄鳝,多粗的一条,这怎么也得一毛五吧?”王淑君嘴吧哒吧哒的说:“再说,我听别人说,县城里,这样的黄鳝,起码要卖三四毛一斤,你一毛钱就想收我们的,这不过份了?”

张金芳笨嘴笨舌,也不知道如何反驳。

小玲气恼道:“王婶,大家都是这么卖的,怎么可能你一个人特殊。再说,你这黄鳝再粗,它也是按着斤数卖的啊。”

“哎呀,那我不卖了。”王淑君说:“我自己提去县城卖,一斤可以多卖两三毛钱呢。”

她作势往回走,迎面就看见徐二龙回来,她迎上前,又把话对徐二龙说一遍。

“你看,我也没要多的,就一毛五这样的收,以后,我捉了黄鳝,就送到你家来。”王淑君说。

徐二龙笑了:“婶,我这儿,也就只能给一毛钱。价格高了,我也不划算。而且,我这儿,已经有了几百斤,再多我也不想收了。”

别看他一毛钱的价格收进,五毛钱的价格卖出。

可这中间,要请客吃饭,要买烟送礼,要维持打理关系,这也是需要钱,这也算是成本。

“你不要,那我拿去城里,可别怪我跟你抵着卖东西。”王淑君说。

徐二龙还真不介意呢,他的门道,又不是在大街上卖黄鳝。

王淑君提着黄鳝走了一程。

想了想,虽然自己提到县城能多卖一些价钱,可这一来一去,耽误时间啊。

地里还有庄稼,田头还要打理,猪要喂,衣服要洗……

她最终,还是折返回来:“算了,算了,一毛就一毛吧,给我称重。”

张金芳拿着称,认真的给她称重。

十斤八两的重,一块零八分钱。

徐小玲认真的在小本子上记着账。

这两天加起来,差不多有五六百斤了。

张金芳看着这么多的黄鳝,心中发愁。

她就担心,这么多的黄鳝,卖不掉怎么办?

“放心,妈,会卖出去的。”徐二龙回答。

放好水桶,徐二龙拿起毛巾,在后院打水,洗脸洗手。

清凉的水,洗去了一身的汗渍和灰尘,身上粘乎乎的感觉一扫而光。

清洗过后的徐二龙,神清气爽,将毛巾往肩头一搭,哼着小调。

“小玲,过来清钱。”徐二龙示意小玲过来清钱。

他把那一口袋零钱,倒在床上,让小玲慢慢清理。

今天回来的时候,他买了一根猪蹄,准备猪蹄炖黄豆。

趁现在物价便宜,当然是使劲买来吃吃吃呗。

何况,一根猪蹄,也就一两块钱的事。

将猪蹄丢在柴火堆上,腾腾的火焰将所有的猪杂毛一烧而尽,猪皮在火光中,滋滋的冒着热油,猪皮特有的烧焦气息在空气中蔓延。


这就是诚信经营带来的好处,别人就认准了这个招牌。

零零总总,今天家里一共收了两百斤左右的黄鳝。

“今天,大概也差不多这样了。”徐二龙暗想,他要把战线,转移到镇上。

在村里收了这么一段时间的黄鳝,存量不多,他原本就想转移地方,没想到,居然被杨家兄弟给催着提前了。

“明天,我们就不收了,转去镇上。”徐二龙提醒张金芳,又让小玲,帮着把钱给清理一番。

这两天,收了水产公司的货款一共七百块,给伙食团那边的供货,零零总总加上来,有二百多,再加上,熊亚伟五十块钱的修车钱,还有卖凉水的几十块钱。

一共收入差不多有一千块钱。

可是,昨天付了前期的黄鳝钱,将前面的几百块钱全部霍霍,现在剩下的,就只有手上今天领的这三百多块钱了。

今天,暂时不用结帐了,等把这些黄鳝全部供完,再结帐吧。

第二天,送货之后,村里彻底的没有几人送货过来。

大家都选择给杨利民几兄弟送货。

徐二龙不气不恼,干脆带着张金芳和小玲,转到镇上,在镇上大规模收购黄鳝。

前期收购时,就是靠着徐二龙先前打下的名头,还有萝卜儿认识的熟人,人家才送到这儿来。

另外那些不熟悉不认识的人,压根儿不相信。

没真金白银见着,谁送货来啊?谁知道是不是骗了就跑?

大家的警惕心,还是挺高。

“大家看着啊,现金收购,黄鳝送来,就直接可以领钱了,不用记账,不用担心收不到钱。”徐二龙带着大家吆喝。

他站在人群中,挥着自己手中厚厚一叠大团结:“说到做到,绝不假打。”

这一手交货,一手给钱的承诺,打动大家的心。

终于不用靠着鸡屁股银行攒零用钱了。

处于观望中的众人,调起了积极性,也纷纷回自己的村子,开始弄黄鳝。

“可是,你们生产队,杨利民他们是按一毛五收的呢。”有人当面质问徐二龙。

这是离徐二龙他们生产队近的生产队,消息灵通一点,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徐二龙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大婶。”他笑着道:“我可是现金,你是感觉直接拿着现金,就能去买东西好,还是等着记账,等着过一段时间来领好?”

唉,大婶纠结。

这现金给着是挺爽,可那边价格高。

“管他呢,先卖了再说,我还想趁今天赶集,换点钱买肉吃呢。”

“反正地里的黄鳝那么多,不如先能换点钱再说,万一过两天,田里没黄鳝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世上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他们没耐心,去等以后不确定的好处。

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交了黄鳝,领着现金走路。

在这些人的刺激下,别的还想观望的人,也沉不住气了,选择了能拿现金的交易。

喻平、缺牙齿负责称秤,徐二龙、小玲负责付钱。

好家伙,这一天,他就收了三千多斤,三百多块钱的现金,如流水一般的哗哗数出去。

可大家都不在乎,干劲十足,对于前景充满信心。

****

杨利民几兄弟,这一天,足足收了两千多斤。

一斤成本价是一毛五,卖出去,可以卖三四毛,一斤,可以赚一半多。

这两千多斤卖出去,那可以赚几百块呢。

几兄弟睡在床上,激动得几乎睡不着,畅想着未来。

“我要有钱了,我一定要去下馆子。”


第二天早上五点左右,蒋军推着板车,按着约定等到公路边。

杨利民几兄弟,挑着黄鳝过来,搁在板车上。

“不能拉多了,多了拉不走。”蒋军提醒他们:“而且,会把轮胎压爆。”

他说得振振有词,杨利民无法反驳。

“难道这些又挑回去?”杨四问。

“随便你们,反正这板车,一次只能拉一千斤货。”蒋军说。

杨利民三兄弟,无可奈何。

这事,怎么不早点说清楚?

他们这么费劲,把黄鳝全给搬过来,现在,又要费劲,搬一半的回去?

“你们到底怎么样,考虑清楚没有?时间不早了。”蒋军说。

“搬吧。”杨利民只能带着兄弟,搬了一半的货回去。

杨四搬了两个来回,意识到不对劲:“妈的,这蒋军,是不是在戏弄我们?”

杨利民也有这样的感觉,可是,现在不是找蒋军麻烦的时候。

“你别冲动,等这事过了,我们再找他算账。”杨利民拉住兄弟。

蒋军在后面,偷听这几兄弟的谈话,这几兄弟,居然还在想着事后算账?

他的脸,黑得如锅底。

他自认为,他跟杨利民几兄弟是朋友,结果,他们合起打了他。

他现在,戏弄他们一下,大家也就是扯平了。

可现在,听他们的意思,还要事后算账?

蒋军这一次学聪明了,不像上一次那样,沉不住气直接动手。

一行人,怀着各样的心思,装好货,拉着板车上路。

一路上,蒋军就是存心偷懒耍滑。

看着是在使劲拉板车,却是压根儿一点力也不出。

所有的重量,全落在杨利民三兄弟身上,三人累得象条狗。

磕磕拌拌中,板车总算拉到了县城,杨利民示意把板车拉到粮站位置。

上一次,他就是在这儿,卖掉了他的黄鳝,在他的意识中,这儿是他的风水宝地。

他们把黄鳝从板车上拖下来。

有买米的市民,看着这才搬下车的黄鳝,随口问一句:“这是卖黄鳝?多少钱一斤啊?”

“六毛一斤。”杨利民回答。

“这么贵?”

“哪里贵,这又不用粮票。”杨三说。

“少点,我买两斤。”

一番讨价还钱,最终,以五毛钱的价格,卖给对方两斤。

蒋军站在后面,充当背景板,一言不发的看着他们卖黄鳝、收钱。

杨利民伸手拉货,被板车磕了一下大腿,他才意识到,蒋军还在一边。

他对蒋军道:“蒋军,你先回去吧。至于你的那五块钱,等我们回来,再给你。”

“好。”蒋军应了一声,拉着板车掉头就走。

从昨天杨三来找他,让他拉货到县城,他就一直被心中的怒意给充斥着。

他要报仇。

他就是一个报复心很强的人。

当他把一个人当朋友的时候,他会巴心巴肠的对朋友好。

比如,他把杨利民几人当朋友,朋友受欺负,他二话不说替朋友撑腰,报复徐二龙,替朋友出一口恶气。

现在,杨家几兄弟,已经不是他的朋友,他自然想着要报复。

妈的,他当初,帮着他们抓的黄鳝,起码有十几斤吧?

按五毛一斤的价格,杨家兄弟就赚了五块钱。

他不过,就是讨要两块钱,居然,被三兄弟合伙揍了。

这揍了他,还要他腆着脸帮着送货到县城。

呵呵,呵呵。

蒋军冷笑,这真是欺负他没有兄弟?打架打不过?

他拉着板车,靠在一边。

这县城,他不是第一次来。

他也经常帮着别人拉货,送到县城。

这中间,一些门道,他清楚。

他在四处转了转,当看见前面两个戴着红袖章,一脸戾气的男人,蒋军笑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