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

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

两广总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讲述主角杨轩徐达的甜蜜故事,作者“两广总督”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胎穿到大明幼子身上,为了填饱肚子,我拜入征虏大将军徐达门下做弟子。彼时徐达北伐失利,我也刚入江湖。之后我们师徒二人互相扶持,历经明朝的风风雨雨。但师父却不知道,我乃穿越者,属天命诅咒之人,不死不生,不消不灭。...

主角:杨轩徐达   更新:2024-01-15 11: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轩徐达的现代都市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由网络作家“两广总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讲述主角杨轩徐达的甜蜜故事,作者“两广总督”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胎穿到大明幼子身上,为了填饱肚子,我拜入征虏大将军徐达门下做弟子。彼时徐达北伐失利,我也刚入江湖。之后我们师徒二人互相扶持,历经明朝的风风雨雨。但师父却不知道,我乃穿越者,属天命诅咒之人,不死不生,不消不灭。...

《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精彩片段


空印案中被判处死刑的官吏,在杨轩的监督之下,全部斩首。

那一天,菜市口人头滚滚。

作为监斩官的杨轩,对这种血腥场面,没有任何的不适。

早年间的经历,将他的内心锻炼的无比强大。

……

魏国公府。

杨轩坐在八角亭下,看着池塘里的水一荡一荡,发着呆。

解决空印案带来的后续问题,这要怎么搞?

难搞哦!

也不知道这皇帝是怎么想的,非要难为他一个孩子。

可恶,要长脑子了!

杨轩抠着头皮,有些烦躁。

算了,为了见到小公主,自己还是忍一忍好了。

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

杨轩回过神,发现一道身影。

“咦?允恭!”

“师兄!”徐允恭拱了拱手。

这几年的时间,徐允恭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从一开始对杨轩的瞧不起,到现在对杨轩的认可和尊重。

而杨轩从一开始,对徐允恭就没有什么偏见。

顶多就是一个熊孩子。

时间长了,自然会明白以前的自己是那么的幼稚可笑。

“陪我出去逛一圈。”

“说实话,跟随老师来京城这么久了,我还没有好好逛过呢!”杨轩笑道。

“好,不过师兄,我没钱啊!”徐允恭有些难为情的说道。

徐达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就连月钱也是严格把控,生怕他学坏。

毕竟,徐达对这个儿子可是寄予厚望,未来还要继承他的爵位。

“小事,我请客。”杨轩上前搂着徐允恭的肩膀,豪气道。

“多谢师兄!”

……

师兄弟两人行走在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听着街边传来的叫卖声。

杨轩感受着这人间烟火,心中平静无比。

自古以来,这样的生活,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盛世了。

如今距离大明立国,乱世结束,也不过将近十年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民生恢复至此,和朱元璋定下的政策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能力极强。

此时的金陵城,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最繁华的地方。

杨轩买了两个糖葫芦,和徐允恭一人一个,边走边看着人生百态。

相比于其他地方,夫子庙这里更加热闹繁华。

当然,这得益于夫子庙的地理位置。

夫子庙的旁边就是国子监,专门用来培养人才的地方。

并且,夫子庙距离秦淮河也很近。

秦淮河是什么地方,这么说吧,男人最向往的地方就在这里。

秦淮河的两岸,开着不少青楼,河中划过的画舫,里面都是达官贵人,还有青楼的姐儿作陪。

杨轩在岸边看了一会儿,转头问身边的徐允恭:“允恭啊,以前来过这里吗?”

“父亲不许我过来。”徐允恭看了一眼河对岸二楼窗边娇笑的姑娘,红着脸道。

想那曹国公世子曾邀请过几次自己,但自己碍于怕被父亲发现,便拒绝了。

“没事,今天师兄带你好好逛逛。”杨轩笑了笑。

作为一个从后世而来之人,对于古代的特殊产业,那是相当的好奇。

以前那是没机会,现在杨轩表示自己想去见识一下世面。

没错,就是见识世面。

“师兄,这样不好吧,要是被父亲知道了…”徐允恭还是很犹豫的。

“师弟,咱们师兄弟只是去见见世面,又不干别的事,老师知道了也没什么。”

杨轩笑着安慰。

“再说了,你不说,我不说,老师怎么会知道?”

“好吧!”

很快,杨轩便挑了一家青楼,带着徐允恭走了进去。

“两位公子,第一次来吧,我们这儿的姑娘可是秦淮河最好的。”刚进门,老鸨就迎了上来。

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没问题!”

对此,杨轩早有准备。

“大概什么时候能做好?”杨轩又问。

“三天。”

“不行,最多两天。”

“做好后,送到魏国公府。”

杨轩不怕他们坑自己,但亮出背景,能省去很多麻烦。

果然,一听魏国公府,老板的脸色马上变了。

并拍着胸脯保证,两天时间一定做好。

接着,杨轩选好样式,交给了对方一锭黄金后,便离开了铺子。

正准备随便转转,然后就回魏国公府。

然而路过夫子庙门口的时候,发现这里围着不少人。

好奇之下,杨轩走了上去。

向着周围的百姓还有国子监的学子打听。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三个南洋异国人,吵着要进入光明殿朝拜大明皇帝,这才引得百姓学习驻足观看。

杨轩立马意识到,这其中另有隐情。

不管旁人的目光,杨轩挤上前,就见到城卫已经将人围了起来。

正准备拿人。

“且慢!”杨轩出声。

“什么人?”城卫看向杨轩,见其一副读书人打扮,皱眉问道。

杨轩也没废话,将代表自己身份的腰牌递给对方。

这玩意儿就相当于身份证,以前叫做虎符,唐代叫做鱼符,宋代叫牙牌。

检查完腰牌之后,城卫恭敬的还给杨轩。

“大人!”

见此,周围的人诧异的看向杨轩,没想到这个少年年纪轻轻,就已经当官了。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杨轩没有理会周围人的目光,而是看向城卫问道。

“回大人的话,这几个人在这里吵吵闹闹,还嚷嚷着要朝拜陛下。”

“造成的影响太差了,在下准备将他们捉拿回去审问。”一名城卫回答。

“就在这里,找个安静的房间问吧!”杨轩道。

“是,大人。”

很快,城卫便问清楚了。

“大人,这几个南洋异国人,乃是占城国使臣。”

“受占城国君所派,前来朝拜咱大明皇帝陛下。”

“因无人接待,所以他们便自作主张去朝拜陛下。”

“只不过他们将光明殿当做了皇宫。”

听到这话,杨轩皱起眉头。

“怎么回事?接待外国使臣不应该是礼部的事嘛?”

“这样,你们先将人送往会同馆,然后就在那里等着。”

“本将这就去面见太子殿下,将情况汇报。”

“切记,不要擅自离开,之后还要问你们话的。”杨轩想了想,吩咐道。

“大人,若是会同馆不让我们带人进去怎么办?”城卫问道。

这也确实是一个问题。

“嗯…拿着这个去,相信他们不敢阻拦。”杨轩在身上找了找,掏出一块朱标给他的令牌。

那是朱标为了方便他进出东宫所给的。

“是。”

城卫也认出了这个令牌是东宫所属,也意识到此人身后站着的是太子殿下。

既如此,他们听命行事就是。

随后,杨轩便赶往了东宫。

由于令牌刚刚交给了城卫,所以杨轩还需要让人通报才能进去。

好在杨轩是这里的常客,认识他的人不少,很快朱标身边的太监就出来将他领了进去。

“怎么回事?我给你的令牌呢?”

一见到杨轩,朱标便开口问道。

“殿下,事出有因!”

……

杨轩将占城国使臣的事快速说了一遍。

“殿下,臣已经命城卫将使臣送往了会同馆。”

“担心会同馆的官员可能不配合,所以臣将殿下给的令牌借给了城卫。”

杨轩顺便也解释了一下令牌不在身上的原因。

听完杨轩的话,朱标脸色变得凝重。

“走,去看看是真是假。”朱标道。

外国使臣前来朝拜,这可是外交大事,朱标必须亲眼见到,并且确定使臣的身份,才会给老朱禀报。

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不多时,朱标跟着杨轩来到了会同馆,亲自接见了占城国使臣。

得知来人是大明太子,使臣也是激动不已。

随后又给朱标看了自己的身份证明。

确认他们是真的使臣之后,朱标代表大明,表达了歉意。

随后安排会同馆的官员好好招待使臣。

而杨轩,也在此时拿回了朱标给自己的令牌。

安排好使臣的事,朱标直接带着杨轩入宫找老朱。

武英殿。

“父皇!”

“陛下!”

朱标和杨轩行礼。

“何事?”看到朱标的脸色有些严肃,老朱开口问道。

“父皇,城卫在巡查夫子庙时,发现几个南洋异国人,准备带到卫所审问,万没想到,这几人竟是占城国使臣。”

“当时,杨轩就在那里。”朱标说道。

“禀陛下,臣当时听到他们要朝拜大明皇帝陛下,就感到不对,便让城卫直接在夫子庙找了个房间问话。”

“没想到他们竟是受占城君主所派,朝拜大明皇帝陛下的使臣。”

杨轩见老朱看向自己,便解释道。

“占城国使来朝,咱咋不知道呢?”老朱眉头微蹙,疑惑道。

“只怕是礼部疏忽了。”朱标说道。

“占城国正副使臣三人,已经来了一个月了,竟没人料理,他们只好下榻在玉衣巷客栈里。”

“还有,他们把夫子庙光明殿,当成了大明皇宫。”

“要进去拜见父皇您。”

听到朱标这话,老朱脸色有些难看。

“咱又不是泥菩萨,坐在光明殿干啥呢!”

“他们觉得光明殿气象庄严,比占城皇宫还漂亮,就以为里面是大明天子住的地方。”朱标解释道。

“这怎么搞的?”老朱很生气。

“占城国使万里来朝,那就是咱大明的国宾。”

“朝廷上早有规矩,凡是异国使臣一踏上大明的国土,就要享受王公的礼遇。”

“他们怎么能没人管,没人问呢?”

“竟然没人向咱禀报,礼部纯属混账。”

“父皇放心,儿臣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去慰问了使臣,并表达了歉意。”

“现如今,占城国使臣已经被安排在了会同馆。”朱标说道。

“标儿,这事儿办的不错。”老朱对朱标的处理方式很满意。

“回父皇,此事并非儿臣的功劳。”

“是杨轩在发现使臣之后,就命城卫将使臣送往会同馆,然后才来找的儿臣。”

朱标说道,他现在是一有机会就帮着杨轩捞功劳。

“哦?”老朱闻言看向杨轩。

“陛下,臣当时没想别的,只想着怎么才能妥善处理此事。”

“异国使臣来朝,我大明理应礼遇。”

“可现在却无人理睬,这让使臣怎么想?”

“若是使臣回国,将此事说出去,那我大明岂不是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所以,为维护我大明的颜面威仪,臣只好擅作主张,将使臣安排在会同馆。”

“毕竟,自古以来,外交无小事。”

杨轩缓缓说道。

可以看到,老朱此刻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心中对礼部也更加不满。

“这话不错。”

“杨轩,你做的也不错。”老朱顺势夸奖了一番,也没有提奖赏什么的。

当然,这些他都会在心里记下,以后再补偿。

“臣只是做了身为大明臣子应该做的事。”杨轩一脸谦虚道。

“哈哈,若是咱大明的臣子都像你一样,那咱也不用那么费心了。”老朱对杨轩的态度很满意。

不骄不躁,如此将来才好委以重任。

“好了,使臣的事标儿你全权负责,杨轩从旁协助。”

“儿臣遵旨!”

“臣遵旨!”

待两人离开之后,老朱的脸色阴沉下来。

他坐在龙椅上一动不动,思考着怎么借这件事发难,从而扳倒胡惟庸。

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笑得像荷花似的。

“臣看见陛下龙体健旺,臣这半年辛劳,值了!”

“太值了!”

瞧见胡惟庸这激动的表情,知道胡惟庸已经被自己迷惑住了。

于是老朱为了彻底瓦解胡惟庸的警惕心,便趁此使出了一个更加具有恩宠效果的招式。

只见老朱满脸亲切的笑容,拉住了胡惟庸的手,往红毯上走:

“好,惟庸,走!”

“陛下,臣不敢!”胡惟庸连忙拒绝道。

“哎~走吧,来来来!”

老朱根本就不给胡惟庸拒绝的机会,拉着他就走上了红毯。

两人脸上的笑容,怎么看都是一副君臣相和,心心相印的画面。

跟在老朱身后的朱标静静的看着这一幕,不得不佩服自己父皇的忍耐。

明明对胡惟庸已经恨得咬牙切齿了,还能表现的这么亲切,就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自己和父皇比起来,到底是差得远啊!

……

回到皇宫后,老朱第一时间就将李进召来,了解情况。

越听,老朱心中对胡惟庸的杀意就越是止不住。

擅权枉法,结党营私,还拉拢了不少武将。

这是想做什么?

于是,老朱便赶紧让朱标和着二虎等人彻查。

朱标负责重新批阅中书省这半年来的奏折,而二虎则负责汇总探子汇报上来关于胡惟庸的罪证。

……

“殿下,臣是武将啊,文官的活儿,臣干不来啊!”

杨轩将手上的兵马交接完成,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被朱标叫上重阅中书省的奏折。

这完全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杨轩可不想干。

更何况,胡惟庸为相这么多年,心腹耳目遍布朝野,恐怕大军刚到京城附近就被发现了。

毕竟,数万大军,包括水师,步军,骑兵,这可不是那么好隐藏的。

得知老朱要回来,胡惟庸还会给自己留下明显的破绽吗?

换位思考,反正自己是不会那么干的。

所以啊,朱标注定是查不出什么的。

但这话,杨轩又不能说。

现如今,老朱,还有朱标,都一致认为,这么一查,肯定能找到胡惟庸的罪证。

杨轩要是在这个时候告诉他们‘别白费力气了,你们肯定找不到胡惟庸的罪证的’,可想而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前人已经将经验教训写在了史书里。

任何时候,都不要表现的自己比君主还要聪明,尤其是在现在的特殊时期。

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很好的例子。

本朝的刘伯温,也是因为太过聪明,从而被老朱忌惮,以至于,开国时,被封伯爵。

按理说,刘伯温的功劳,不是公爵,最起码也应该是个侯爵吧?

谁能想到,竟然只是个伯爵,甚至就连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

为此,老朱还和马皇后吵过一架。

……

“行了行了,我还不知道你?”朱标没好气的白了杨轩一眼。

“既然你不想去,那你就回去陪着徐叔吧!”

“多谢殿下!”杨轩笑道。

原本徐达是需要镇守北平的,但在今年朱棣就藩之后,镇守北平的任务就交给朱棣了。

现在的徐达,基本上就在家教育子嗣。

杨轩回到魏国公府,和徐达聊了一会儿,说了说胡惟庸的事。

老练的徐达意识到这将是一件大案,嘱咐杨轩一定要小心。

但这并不是杨轩说了算的,皇帝一道旨意下来,杨轩就算是不想掺和也不行。

聊完朝局,徐达又给杨轩说起了家里的事。

主要是家里又添了一口人。

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贾氏给徐达生了个闺女,取名为徐妙锦。

“恭喜老师,贺喜老师!”杨轩恭喜道。

想到又多了一个师妹,杨轩也替徐达开心。

“老师还真是老当益壮啊!”杨轩拍着马屁。

如今的徐达,马上就五十岁了,老来得女,徐达对这个小女儿,也是很宠的。

“哈哈~”徐达轻抚着胡须,脸上的笑容很浓郁。

接着,徐达又问起了杨轩和安庆公主的事。

“你和安庆公主的事,怎么样了?”

“你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不能再拖下去了,若是成不了,为师就托人给你说亲。”

徐达着急啊,现在他的外孙都两岁了,弟子和长子还没成亲呢!

徐达打算过段时间就去问问老朱,若是对徐允恭的亲事没什么想法的话,那他就要开始给儿子找媳妇儿了。

“老师请放心,徒儿和公主的事,皇后娘娘已经默许了。”杨轩笑道。

徐达有些意外,旋即便是笑道:“既如此,那为师也不用担心了。”

“娘娘默许,那这事儿就八九不离十了。”

徐达很开心。

在皇家子女的婚事上,马皇后的意见非常重要。

“看来为师也不用再为你的婚事操心了。”

看着徐达这个样子,杨轩的心里也是非常感动,前世身为孤儿的他,没有人对他这么关心过。

直到穿越前,他也依然是孤身一人。

虽然对于成亲,他并不着急,但这个时代毕竟和后世不一样。

又跟着徐达闲聊了一会儿,杨轩便去看了看襁褓中的小师妹。

白白嫩嫩的皮肤,黑黢黢的眼睛,就像黑宝石一般,可爱的不得了。

……

武英殿。

“父皇,儿臣与李进等人已经详查三天了,但是除了一些枝节忽漏之外,没能发现重大隐情。”

朱标正和老朱做着汇报。

和杨轩想的一样,朱标没能找到胡惟庸的破绽。

老朱神色不变,又看向李进,后者恭敬回答:

“臣也调阅了各部院案底,凡胡惟庸所办之事,除擅发将士赏银以外,并无其他违法之处。”

老朱背着双手,原地踱步,听完李进的汇报后,才缓缓吐出几个字:“这样,更可怕!”

顿了顿,老朱继续道:“胡惟庸明明是擅权枉法,结党谋私,而你们却一点证据都查不出来。”

“这还不可怕吗?”

“这说明他们是盘根错节,已经结成了攻守同盟,那些不法之事啊,早被他们清理的干干净净了。”

说完这些,老朱对胡惟庸的杀意越发浓烈。

而一旁的朱标,也是有些震惊。

胡惟庸的势力,竟已经如此庞大了吗?

老朱知道,普通的手段,已经没办法快速扳倒胡惟庸了,他略一沉思,便道:“传旨,包括言官,御史,翰林院学士在内,各部院臣工皆可严查不法事端,准予风闻奏事,相互纠弹。”

此话一出,朱标便是脸色一变。

他深知,老朱的这道旨意一出,会给朝廷带来何等危害。

于是连忙劝谏:“父皇。”

“风闻奏事,相互纠弹。”

“乃天子万般无奈之时采用的下策,如此一来,定会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报上来的罪行,也很难辨真伪啊!”

对于朱标的这番话,老朱没有放在心上,他相当自信。

“真伪,由咱来辨。”

“下策用时,往往就是上策。”

他看着朱标,缓缓说道。

朱标知道,自己父皇已经下定决心了。

……

与此同时,杨轩正准备去夫子庙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小师妹出生,他还没有准备礼物,今天才想起来。

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总不能封异姓王吧?

活着的异姓王,这是大明不允许出现的。

……

和马皇后一番交谈过后,杨轩的心里也算是有了底。

他和安庆的事,差不多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

他现在只需要更进一步,再加上魏国公关门弟子这个身份,就足够了。

机会,只需要一个机会……杨轩在心里说道。



距离老朱来到黄山避暑,已经将近半年。

这半年来,关于胡惟庸在京城的所作所为,老朱都通过密折,了解的清清楚楚。

“父皇,几天之前,胡惟庸在武英殿宴请淮西将领,并大放厥词。”

“要不要传旨申饬一下?”

朱标合上密折,小声问老朱。

此刻老朱的脸色并不好看,一副阴沉之色。

“武英殿是天子赐宴的地方。”

“胡惟庸这是将自己当做天子了啊!”

老朱缓缓说道,听不出喜怒。

但了解他的朱标非常清楚。

胡惟庸已经触碰到了老朱的逆鳞,老朱对他的忍耐,也差不多到了极限。

“标儿,安排大军,秘密返京,另外,再从凤阳调兵入京。”

“让杨轩也提前回去。”

“是。”

待朱标离去后,老朱看了一眼京城的方向,然后将不远处的二虎叫了过来。

“二虎啊,让你手底下的那些个探子,全都动起来,该收网了。”

“是,陛下!”



杨轩跟随大军,转水路,经过几天的时间,回到了应天附近。

因为是顺流而下,所以比来时更快。

大军是秘密赶回来的,而且在距离京城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下船了。

等到大军赶到京城附近的时候,胡惟庸才发现。

如果此刻,胡惟庸从天空俯视的话,就会发现,整个京城已经被大军给包围了。

中书省。

胡惟庸心中察觉到老朱这反常的举动,心中涌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不过看到自己手里拿着的正是老朱赏赐的木如意,便将这股不祥的预感压了下去。

接着,他将自己的小弟们召集起来开会。

“水师战船为何停浦口港,水师兵勇登陆,为何不依律禀报?”

“还有,火器营,虎林卫,也由凤阳驻地向京城开来了。”

“这些情况,你们都知道吗?”

听到胡惟庸抛出来的这个惊天秘闻,一众小弟们的脸上全都露出了惶恐不安的神色。

见状,胡惟庸也知道这些人指望不上,便继续道:“水师,步军,骑兵都来拱卫京城,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陛下快要返京了。”

“说不定,陛下此刻,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听到胡惟庸的解释,一众小弟们也全都附和称是,说着相国英明。

看了一眼小弟们,胡惟庸接着说道:“陛下为何不让我们知道,为何在中书省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调动五万水陆大军,难道,大明京城快要沦陷了吗?”

此话一出,一众小弟们心中更加惊恐。

在老朱不在的日子里,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他们心里清楚。

一旦被老朱知道,脑袋肯定保不住。

胡惟庸看着小弟们的反应,知道自己恐吓的目的已经达到,这才将自己的推断说了出来:“陛下此番秘密返京,必然是朝中出了奸臣。”

“那这个奸臣是谁呢?”

“就是那些手握兵权的骄兵悍将。”

“相国断事,真是巨细无遗,洞若观火啊!”

……

听到胡惟庸说老朱秘密调兵不是针对自己等人,刚刚还一脸惊恐的小弟们立马放下了心,转而拍起了胡惟庸的马屁。

胡惟庸并没有因为这些马屁话就得意忘形,类似的话,他听过不知有多少。

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只听他开始对着众人开始叮嘱,这才是他召集小弟们的真正目的。

“听令吧!”

“第一,既然陛下不想让我们知道,那我们就得装作一无所知,谁也不准自作聪明,四处张扬,特别是对兵马调动等事,更不准妄加议论。”

“第二,尔等回归岗位之后,赶紧将这半年来所经手的奏章稿件全部清理一遍,不得留下任何违背朝廷律令的东西,就算有处理不掉的,自个儿也要想办法给它圆回去。”

“这第三嘛,你们自个儿查查自个儿,谁屁股有(屎),赶紧揩干净,别臭着别人。”

“遵命!”

看着小弟们皆是一脸凝重的回去查漏补缺去了,对此,胡惟庸很是满意。

正当他拿起老朱赏赐的木如意准备放松一下的时候,一个绿袍小官便闯了进来。

“禀相国,太子有令。”

“明日正午时分,皇驾进入京城奉天门。”

“着列位臣工在城门接驾,无需出城迎候。”

听到此话,胡惟庸愣了一下,旋即便察觉到一丝不对。

陛下回京为什么不告知自己,反而告诉了这么一个小官。

难道陛下此番秘密调兵回京,针对的并非是那些骄兵悍将,而是自己?

想到这里,胡惟庸瞳孔一缩,也顾不得自己的相国威仪,赶忙问起了眼前的小官。

“李进,陛下回京,为何不通知本相,却通知了你?”

“禀相国,在下不知道。”李进回答。

这番明显带有敷衍的话,被胡惟庸一眼看穿。

他意识到,老朱肯定给李进下达了封口令。

于是便开始旁敲侧击:“半年来,你是不是经常向黄山行宫递奏密折?”

“禀相国,在下不是经常,而是奉旨每日一折。”李进实诚的回答。

听到此话,胡惟庸的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但他并没有在李进面前表现出什么,找了个借口将其打发了出去。

待屋子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胡惟庸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惶恐之意。

他瘫坐在太师椅上,久久失神。

也就是说,半年来,他的所作所为,老朱全都知道了。

意识到老朱此番回京,很可能是对付自己,胡惟庸不由有些庆幸自己刚刚已经给小弟们交代了下去。

只要没有证据,老朱就动不了自己。

……

次日,胡惟庸就像没事儿人一样带着文武百官在城门口接驾。

由此可见胡惟庸的心理素质有多强大。

一看到朱元璋的车驾,文武百官便连忙跪地叩首。

老朱带着朱标从车驾上下来,一眼就看见了位于百官之首的胡惟庸。

后者看到老朱,立马起身迎了上去。

“臣胡惟庸拜见陛下!”

尽管老朱心里恨不得立马将胡惟庸除之后快,但此刻,显然不是时候。

他隐藏住眼底深处的杀意,装出一副恩宠有加的架势,准备以此来迷惑胡惟庸,使其放下警惕。

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只见老朱亲切的将手搭在胡惟庸的肩膀上,夸奖道:

“惟庸啊,这半年来,真是辛苦你了。”

“臣奉旨秉政,唯有鞠躬尽瘁,万死不辞!”胡惟庸连忙表忠心。

“好啊,只不过你在朝廷上一直支撑着,而咱呢,却在黄山上纳凉。”

“这心里头,有点过意不去呀!”

老朱这话说得就像真的似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老朱真的过意不去。

而胡惟庸也不知是真蠢还是假蠢,听到老朱的话后,竟然松了口气,原本僵硬着的脸也放松了下来。

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是吗?”听着杨轩的话,徐允恭冷笑一声。

“我劝你不要动什么歪心思,我大姐已和燕王殿下有婚约在身。”

“得罪了燕王殿下,有你好受的。”

看着徐允恭这副样子,杨轩真是感觉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熊孩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

他知道古代孩子都早熟,但这也太早熟了吧?

徐妙云是漂亮,但她才十一岁啊,过完年也就十二岁。

杨轩又没有什么特殊癖好,干不出那种事。

更何况,杨轩对徐达,徐妙云都是抱有感激之心的。

是他们,给了自己这孤独的灵魂一个可以停靠的港湾,给了自己一个家。

他问心无愧。

“师姐和燕王殿下有婚约?”

杨轩问。

“没错,年初的时候陛下就和父亲定下了。”

“这也太早了吧!”杨轩忍不住道。

他知道徐妙云是明成祖朱棣的皇后,但不知道竟然这么早就定下了婚约。

都说古代结婚早,他算是进一步的了解了。

别说过去的那些年他在做什么,问就是想尽办法生存。

“怎么?你难不成还有什么想法?”徐允恭听到了杨轩的话。

“师弟,你想多了,我杨轩问心无愧。”杨轩认真看着徐允恭。

他觉得自己病了,和一个熊孩子说这么多干嘛!

直接动手就是了。

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

不过杨轩没想到,自己不打算做什么,徐允恭却动手了。

“哼,我看你就是做贼心虚。”

话落,徐允恭一拳打向杨轩的脸。

后者反应极快,下一瞬便抓住了徐允恭的拳头。

这是他在生死之交磨练出来的条件反射。

紧接着,杨轩直接绕到了徐允恭的身后,手臂缠住了他的脖颈。

“师弟,你年纪小,容易冲动,还是先冷静一下吧!”杨轩劝说道。

“混蛋,放开我。”徐允恭奋力挣扎,结果一点用也没。

“这个家伙,好大的力气。”徐允恭几番尝试未果,心中惊诧不已。

自己可是练了好几年了,竟然瞬间就被制服。

“师弟,我再说一遍,师姐只是教我读书识字,没有别的什么。”

杨轩耐着性子,又解释了一遍,他也知道,熊孩子可能听不进去,但他也不想因此和徐家人的关系搞僵。

“那,你放开我。”

徐允恭道。

“好。”杨轩如约放开了徐允恭。

后者上上下下重新打量了一番杨轩,也没有放什么狠话,直接就离开了。

他不傻,知道打不过杨轩,就没必要再去激怒他了。

看着徐允恭离去的背影,杨轩叹了口气。

熊孩子,果真是让人头疼的存在啊。

记恨的话,倒也不至于。

等长大之后,回头再看,就会发现,那时候的自己,怎么会那么的幼稚。

……

另一边。

徐允恭刚回到自己的房间,就发现,自己的父亲徐达早就在等着了。

“父亲。”徐允恭不敢去看徐达的眼睛,微微低头,强行镇定道。

“你刚刚去哪儿了?”

“没去哪儿。”

“允恭,我没想到我徐达的儿子也会撒谎。”徐达有点失望道。

“父亲。”徐允恭猛然抬头。

“说说吧,你刚刚干什么去了?”徐达道。

“我,我去找杨轩了。”徐允恭低着头道。

“那是你师兄,我徐达的弟子。”徐达手指敲着桌面强调。

他早就发现,自打杨轩来了之后,自己这个儿子,就有点不对劲。

“输了还是赢了?”徐达又问。

自己的儿子,自己当然了解。

看起凌乱的衣衫,就知道,他肯定是去找事了。

“输,输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

“父亲早就猜到了?”徐允恭略微诧异。

“你仗着跟我学了点三脚猫的功夫,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你强的同龄人,有的是。”

徐达教训道。

“我之前和你们都说过杨轩的遭遇。”

“可你就没有认真听。”

“你好好想想,能从乱世活到现在,他会是一个任人欺辱的人吗?”

“恐怕,死在他手里的人,早就不下两手之数了。”

“什么,他竟然杀了那么多人?”徐允恭表示很震撼。

“你以为呢?”徐达看着儿子,叹了口气。

“你师兄是个命苦的人,以你如今的年纪,根本无法想象他经历过什么。”

“你也不要对你师兄抱有偏见。”

“我希望你们师兄弟将来能够精诚团结,相互扶持。”

“我今天和你说这么多,也不指望你一下子就能理解,但你要记住我今天的话,等你长大之后,自然会明白。”

徐达语重心长道。

“父亲,我知道了。”徐允恭点点头。

正如徐达所说的那样,以他如今的年纪,还无法理解太过深厚的东西。

“早点休息吧!”

说完,徐达起身离开。

随着夜深,徐允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他的脑海中还在回想着自己父亲的话。

他在思考,自己以后到底要怎么和杨轩相处?

就这样冰释前嫌?

那样的话就感觉太别扭了,自己心里也不舒服。

而且自己刚刚又跑到他那里闹了一通,要是就这样服软,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面子。

可是问题又来了,自己父亲那里怎么交代?

徐允恭的小脑袋里满是纠结。

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面子,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天入宫读书,徐允恭全程不在状态。

结果被夫子罚站了一个上午。

中午休息的时候,一个少年找到了徐允恭。

子嗣入宫读书,是老朱给徐达这些开国功臣的一项福利。

“允恭,你今天怎么回事?”

“竟然敢在上课的时候睡觉。”

“姐夫,我昨晚没睡好。”徐允恭打了个哈欠,看清来人,道。

这个少年正是朱棣,其人英武不凡。

这个时候的朱棣和徐允恭关系还是很纯粹的,等长大之后,他们的身份地位,还有身上背负的责任,都会成为影响他们关系的因素。

“发生什么事了?”朱棣问。

徐允恭看着朱棣,心中忽然蹦出一个想法。

于是眼珠子一转,将杨轩的事添油加醋的说了出来。

着重说杨轩有多么多么厉害,而有关于徐妙云的,他是一个字也没说。

……

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朱棣尚武,一听这话,果然被勾起了兴趣。

“徐叔竟然收了个弟子,还这么厉害,看来得找机会和他切磋一下。”朱棣心中自语。

他之前并不知道徐达收了弟子的事。

要说大明的武将之中,他最佩服谁,那肯定是徐达啊。

能被徐达收为弟子,必然不一般,此刻,朱棣心中对杨轩充满了浓浓的好奇。

可转念一想,自己出不了宫。

顿时就有点难受。

徐允恭一直注意着朱棣的表情,见他有点失落,忙问:“姐夫,怎么了?”

“我出不了宫啊!”

“不然我还真想看看这个杨轩是何等人物。”

朱棣道。

“没事,总会有机会的。”徐允恭安慰道。

他也不指望朱棣现在就去找杨轩,只要让朱棣知道有这么个人,两人总有机会见面的。

到时候,嘿嘿,就看朱棣怎么收拾杨轩了。

他并不认为朱棣收拾不了一个杨轩,论年纪,朱棣过完年就十四了,习武的时间也更长。

要知道,朱棣小的时候,可是跟随常遇春大将军练过的。

徐允恭的心情好了,毕竟,这是燕王殿下想和师兄切磋,和我徐允恭有什么关系,父亲总不该怪我吧!

……

随着年关临近,京师也下了一场雪。

紫禁城被白色覆盖,好一副银装素裹。

大街上,各色的人将自己裹紧,采买年货。

时间越近,年味也越浓。

小院里,杨轩披着一件大氅,伸出手,接住飘落而下的雪花。

眨眼间,雪花便被他炽热的手掌融化。

“爹,娘,二弟,小妹,快过年了,你们在那边,过的好吗?”

前世的杨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借助国家助学金才上的学。

没有体会过家人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这一世如愿有了家人,可乱世之中,他根本就没体会多长时间家庭的温暖,亲人便一个个离他而去。

他体质特殊,受伤不死,也饿不死,所以他才活到了现在。

这其中的痛苦,无人能够体会。

……

除夕前一天,所有的官员都已经放了假。

不过假期不长,只有三天。

说起来,能有三天假期,这已经很不错了。

刚刚立国的那会儿,全年假期加起来才只有三天,一天是皇帝朱元璋的生日,一天是冬至,再就是除夕这天了。

现在能在过年能有三天假期,就偷着乐吧。

还要啥自行车啊!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一个工作狂魔,恨不得所有官员都和他一样,三百六十五天全年无休。

魏国公府,热闹非凡。

下人们忙碌着,对国公府进行着装扮。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显得喜气洋洋,年味也十足。

杨轩漫步在偌大的国公府,感受着与后世截然不同的氛围。

如今的他,身体早已恢复到了最佳状态,皮肤白皙,面如玉冠,俨然一个翩翩美少年,整个人的气质,也与之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眸子中,透露出的,是一种自信。

很难想象,一个多月前,他还是一副骨瘦如柴的形象,就连饭都吃不饱。

“轩少爷,轩少爷。”

徐妙云的贴身丫鬟小翠找到杨轩。

“嗯?什么事?”杨轩回头。

“小姐让我请您过去一下。”

小翠道。

“我知道了。”杨轩点点头。

随后便跟着小翠来到了徐妙云那里。

“师姐!”

“小师弟,你快过来。”徐妙云见到杨轩,笑着招了招手。

“我给你做了一件袍子,你穿上试试,合不合身。”徐妙云拿出一件厚实的青色袍子,道。

杨轩微微一愣,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当即心中流过一股暖流。

“谢谢师姐。”他笑道。

旋即接过袍子,穿了起来。

“你转一圈,我看看。”

“这里有点小了,这有点大了。”徐妙云仔细的检查着。

“你先脱下来,我改一下,晚上让小翠给你送过去。”

“明天就是除夕,得穿新衣服。”

……

夜晚,杨轩看着衣架上的青色袍子,嘴角露出笑意。

徐达还有徐家人对他都不错,对于现在的生活,他很珍惜。

除夕,这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天。

百官早早就入宫给朱元璋拜年。

按照惯例,朱元璋也要给百官发红包。

不过,现在的大明还不富裕,红包不大,只有几两银子。

对于品级高的官员来说,这就是图个喜庆,他们也不缺这几两银子。

而对于品级低的官员来说,几两银子,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毕竟,他们一个月也就几两银子的俸禄。

老朱制定的俸禄体系,可以说是历朝历代当中最低的,他严格计算了一家人的消费,保证官员们能吃饱,但吃好就别想了。

所以,许多人就会找其他门路增加收入。

魏国公府,过年的气息笼罩着整座府邸,空气中夹杂着爆竹爆炸过后的硝烟味,以及各种油炸小食的香味。

府里的下人们也都是满脸喜庆,贴对联的贴对联,各自都在忙碌。

夜晚,国公府灯火通明,热闹的喧嚣声不绝于耳。

下人们将年夜饭端上来之后,徐达就没再让他们伺候。

大过年的,也得让他们吃个年夜饭啊!

杨轩坐在徐妙云和徐允恭旁,一时之间感慨万千。

这时,主位之上的徐达,端起酒杯,开始发表讲话。

巴拉巴拉…

徐达是个武人,讲的也简单。

几句就完事儿。

接下来就是年夜饭,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众人吃的很是开心,杨轩和徐允恭吃的满嘴流油。

完事后,徐达和他的三位夫人开始给几个小辈发红包。

就连还在襁褓之中的徐膺绪都有。

红包很厚实,杨轩收了足足有五十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巨款。

他很开心,兜里有钱,心中不慌。

都说钱是男人胆,看来这话不假。

虽说生活在国公府,吃穿不缺,但谁又不喜欢钱呢?

随后,一行人出去放烟花。

徐达让管家买了不少烟花,放了足足有两刻钟。

夜空下的京城,一朵朵绚丽的烟花升腾而起,映衬着万家灯火。

杨轩站在众人之中,黝黑的眸子望着夜空,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伴随着鼓楼方向的声音传来,洪武五年已然结束,洪武六年悄然而至。

对杨轩来说,这是新的一年,也是新的开始。

……

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在秦淮河经营这么一家青楼,察言观色,还有眼力什么的,各种能力都是杠杠的。

杨轩和徐允恭身上的衣服,那可都是由上好的丝绸制作,加上腰间挂着的玉佩,都不是普通货色。

老鸨立马就知道,这肯定是哪位大人物家的少爷公子,来这儿找快活了。

“给我们兄弟安排一个包厢,要能看到秦淮河面的。”杨轩递给老鸨一颗金豆子。

他早就将自己大部分的钱都换成了金子。

毕竟,谁出门带几十斤的白银啊,那不是傻比嘛!

“唉,好嘞!”

“两位公子,楼上请。”老鸨笑道。

两人进入包厢,徐允恭还在好奇的打量着这里的布局。

杨轩则是默默叫了两个姑娘上来表演才艺,并让人安排酒菜。

当包厢只剩下两人的时候,徐允恭以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杨轩。

这家伙怎么这么熟?

“看什么看,我脸上有字啊?”

杨轩没好气道。

“你为什么对这里这么熟悉?”徐允恭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我以前被人贩子拐卖进过青楼。”杨轩随口回答。

额…

徐允恭愣了一下,心中涌现浓浓的羞愧。

我真该死啊!

我怎么可以误会师兄?

“师,师兄,我不是有意的。”

“我知道,没事的。”杨轩大度道。

见此,徐允恭更是羞愧的无地自容。

徐允恭,你真是该死啊!

不久,小厮便将酒菜端了上来。

杨轩给自己倒上一杯酒,坐在窗边,看着秦淮河上游过的画舫。

接着,房门再次被推开,两个姑娘走了进来。

“奴家见过两位公子。”

两个姑娘行礼道。

“你…你们好。”徐允恭红着脸道。

“咯咯~”

见此情形,两个姑娘掩嘴轻笑。

杨轩捂着脸,恨不得找条缝钻进去。

丢人啊,丢人!

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家伙是个童子鸡。

以后出去可别说你是魏国公世子……杨轩在心里说道。

这也难怪,徐达在女色方面对徐允恭的要求严格的不要不要的,这家伙根本就没机会接近女色。

不过想想自己,好像也差不多。

也是个童子鸡!

草!

但好在,杨轩内心强大,表示这只是小场面而已。

“我这兄弟第一次来,你们两个先介绍一下自己。”

杨轩开口道。

“是,公子。”

“奴家小梅。”

“奴家春兰。”

“今天你俩可要好好伺候我兄弟。”

“公子请放心。”

徐允恭:你们不要过来啊!

……

徐允恭到底还是道行浅,很快就被小梅和春兰搞得面红耳赤。

虽说杨轩也比徐允恭强不到哪儿去,但他胜在一个脸皮厚。

眼见二女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杨轩淡定表示自己想看看她们的才艺如何。

小梅和春兰遗憾的将目光从杨轩身上收回,表演才艺。

她们也不是垂涎杨轩的美色,主要是想近距离交流交流。

虽说徐允恭长得也不赖,但她们更加中意杨轩。

可惜落花有情,流水无意。

杨轩来这里,一方面是为了见识见识古代的特色产业,另一方面是调节一下心情。

对别的,没什么兴趣。

听着曲,欣赏着舞蹈,喝着小酒,好不美哉。

不过,徐允恭没了二女折腾自己,就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一桌酒菜上,吃的满嘴流油。

粗鄙武夫,太煞风景了……杨轩嫌弃的想道。

徐允恭这家伙,根本就不懂欣赏。

虽说杨轩也不懂,但这并不妨碍他嫌弃徐允恭。

谁让他白白净净的,妥妥一个读书人样子呢?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吵闹之声。

小说《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