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厚熜黄锦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大明,刚穿越就要登基为帝全集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随遇而安写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在大明,刚穿越就要登基为帝》内容精彩,“随遇而安写手”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朱厚熜黄锦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我在大明,刚穿越就要登基为帝》内容概括:夷之地。蛮夷文化,也是深受大明文化的结果。蛮夷文化当中,包含大明文化,也是大明文化的分支。蛮夷文化虽然落后,但应该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再说蛮夷不懂文化传承,很多文化容易失传。吾大明泱泱大国,正好可以帮忙这些蛮夷,保存他们的文化。若其中有可借鉴的东西,就可以学习赵武灵王,引入到大明文化当中。”“皇上,您是希望翰林院收集蛮夷文化,登记在案?”“善。”朱厚熜......
《我在大明,刚穿越就要登基为帝全集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时,言道: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后赵国果然成为山东强国,击败胡人,扩地几百里。当时之时,山东各国都重视圣贤之学,礼乐之用,以此为荣。蛮夷胡人也羡慕圣人之学,派人学习。然赵武灵王舍此而学远方之服,胡人之学,变古之道,却获得大成功。是一桩美谈。”
“也就是说,这些蛮夷之地,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任何人,无关他的身份,就算是最为粗鄙之人,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杨慎开口。
是不是真的如此,杨慎不敢肯定。
毕竟杨慎出自大家族,出自诗书传家的宦官家庭。杨慎说起来并没有真正见到过心目中那些粗鄙之人,也没有机会和这些粗鄙之人有交流。但根据杨慎读过的书来说,任何人都值得学习。
“朕也是这么认为的。”
朱厚熜点头。
道:“汉高祖刘邦曾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然汉高祖刘邦正是因为用了他们,才能够打下汉朝天下。一人智短,众人智长,汉高祖刘邦是如此,其他人更是如此。每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吾大明泱泱大国,乃天朝上国。大明文化泽被天下,影响蛮夷之地。蛮夷文化,也是深受大明文化的结果。蛮夷文化当中,包含大明文化,也是大明文化的分支。蛮夷文化虽然落后,但应该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再说蛮夷不懂文化传承,很多文化容易失传。吾大明泱泱大国,正好可以帮忙这些蛮夷,保存他们的文化。若其中有可借鉴的东西,就可以学习赵武灵王,引入到大明文化当中。”
“皇上,您是希望翰林院收集蛮夷文化,登记在案?”
“善。”
朱厚熜站起来,道:“杨师,朕希望专门培养熟悉各蛮夷文字、蛮夷文化、蛮夷礼仪的人才。这些人可以在鸿胪寺,参与接待外使、诸藩等事情。也可以参与翻译蛮夷书籍,保存蛮夷文化,让朝廷更加熟悉这些蛮夷国家。只有熟知蛮夷历史、文化、习性,乃至于蛮夷的地理,朝廷才可以从容的应对那些蛮夷。若蛮夷文化当中,有可以学习的,我们也不必忌讳。大明朝泱泱大国,这点胸襟是应该要有的。”
“皇上,永乐五年在南京开办了四夷馆,就是培养通译语言文字的。我朝目前拥有的通译人才,几乎都是四夷馆培养的。”
杨慎算是听懂了朱厚熜的意思。
不过他立马是小声的提醒一下朱厚熜,告诉朱厚熜大明已经有这样的机构。隶属于翰林院的四夷馆,那就是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
这一点杨慎很熟悉。
因为杨慎的叔叔杨廷仪早年担任过太仆寺少卿,提督四夷馆。杨慎是担心朱厚熜不知道这个事情。毕竟朱厚熜是藩王入继,对于朝廷的事情不熟悉也是情有可原。所以提醒一下朱厚熜。
“不一样。”
朱厚熜走着,杨慎跟着。
“杨师,朕希望京城成为天下中心,文化中心。朕希望朝廷对于周围蛮夷的认识,超过蛮夷自己对于自己的认识。朝廷对于蛮夷文化的理解,超过蛮夷自己的理解。他们自己没有保存的文化,我们帮他们保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明朝想要永远屹立在天下,就必须要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了解外面那些蛮夷的一切。朕想要的不仅仅是四夷馆培养的那些通译人才,朕要的是那种能够熟悉蛮夷文化,能够从蛮夷文化中找到一些对于大明有利的人才。包括了解蛮夷的地理、风俗,简而言之就是蛮夷的一切都要研究,深入的研究。朕希望他们未来甚至可以亲自去那些蛮夷国家看看,了解一下蛮夷真正的情况。他们可以成为朝廷的大使访问蛮夷,可以接待那些蛮夷的使者。朕更希望他们以后可以为朕、为内阁、为兵部出谋划策,成为朝廷外事重要的参议。未来大明朝的外事问题,应该是他们来主导。朕今天跟你说这些,是希望由杨师你来负责这个事情。”
随着朱厚熜的批示,正德朝权倾一时的明武宗宠臣钱宁、江彬被判处死刑。
“王琼如何?”
“王琼任职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期间,贿赂内官、贿赂钱宁、江彬,结交近侍。且和钱宁勾结,制造冤案,尤其是诬陷彭泽、李昆、陈九畴,证据确凿。在吏部尚书位置上,滥鬻(yu)将官,收敛钱财。所有证据已经呈上。”
督导此案的内阁大学士毛纪开口。
王琼此人一查,真的是一大堆的问题。很多问题往重了处理,都是可以掉脑袋的罪名。特别是王琼结交皇帝近侍,贿赂钱宁、江彬这样的事情,作为外臣来说都是非常严重的罪名。上纲上线就是,你一个外臣结交皇帝近侍,到底有什么目的?是不是要窥探皇帝,想要对皇帝不利?当然如果往轻里算的话,顶多就是钻营。
王琼此人为了升官非常喜欢钻营,只要是皇帝的宠臣,他都会上赶着巴结。为了贿赂这些皇帝近臣、宠臣,王琼只能是利用各种机会敛财。
这样的官员,朱厚熜并不喜欢。
如果可能朱厚熜真想砍了王琼。因为王琼破坏的是政治环境。特别是他作为吏部尚书,买官卖官,直接影响整个大明朝吏治环境,对于吏治的崩坏有很大的责任。就算这个人再怎么有能力,相比起他带来的破坏性来说,够砍好几次的。
不管后世多少人对于那些能力强的贪官开脱,但这些贪官破坏的吏治环境是影响整个国家的。一个朝代的崩溃,往往第一个就是吏治的崩溃。你一个吏部尚书搞得天下贪官遍地,到时候整个国家政治环境都被破坏,带来的社会矛盾会非常严重。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农业社会,社会总财富基本上是固定的,或者说增长速度很慢。贪官多了,倒霉的是朝廷财政和基层百姓。因为贪官的钱都是侵犯朝廷和百姓利益的。贪官要么是贪国家的钱,要么就是压榨下面的百姓。放任下去,百姓生活艰苦,朝廷国库空虚,都是朝代灭亡的迹象。
但朱厚熜却又不能简单砍了此人。
因为吏治败坏,不仅仅是因为王琼此人,而是整个大明朝的吏治目前都有问题。破坏大明朝吏治,破坏大明朝政治生态,最大的元凶就是前任的几个皇帝。明清这样的君权巅峰朝代,发生任何问题,最大的责任人都是皇帝。而且杨廷和他们作为内阁首辅,没能够解决吏治问题,他们的责任也很大。所以倒是不能把所有的罪名都扣在王琼身上。
杨廷和他们倒是要把正德朝所有的问题都扣在钱宁、江彬、王琼,乃至于正德朝权阉身上。表示正德朝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他们。可是朱厚熜是不可能答应的。难道正德朝出现问题,正德皇帝没有责任?杨廷和他们内阁没有责任?王琼他们六部大佬有没有责任?朝廷的那些言官有没有责任?
其实都有。
只不过成王败寇,现在杨廷和是胜者。所以可以把所有的罪名都扣在钱宁、江彬、王琼他们身上。
王琼是真的很有能力。
朱厚熜现阶段需要人才。王琼这种能力出色,而且不端着架子,还是一个为了目的不折手段的官员,朱厚熜很需要。未来朱厚熜要做的事情很多,非常需要王琼这样的大才。
几次交锋之后,朝廷开始稍微平静。
定国公徐光祚、武定侯郭勳、寿宁侯张鹤龄这些勋戚,正在负责大行皇帝,也就是明武宗的玄宫。而三法司这边则是把钱宁、江彬、王琼并案调查。
这是目前朝廷最关注的案子。
内阁这边派出了内阁大学士毛纪,朱厚熜这边派出了锦衣卫指挥使朱宸和御用太监黄锦,三法司这边是刑部尚书张子麟、大理寺卿赵鉴、督察院左都御史王璟。
王璟今年已经74岁。
在督察院处于半退休的状态。因为之前陈金以太子太保的身份兼任左都御史,因此很多人都嘲笑王璟为“中都御史”,说他在督察院根本管不了事情,被陈金压着。督察院的事情,都是陈金在管。王璟本来是正儿八经的左都御史,但因为干不过陈金,所以只能是不管事情。本来朝廷规矩督察院只有一个左都御史,可是随着明朝开国一百多年,不少年纪大的臣子身上都会挂着左都御史、右都御史的官职,但却是不怎么管事情。
所谓的冗员,也是这样产生的。
此次三司会审,因为新上任的左都御史石珤有其他事情,所以王璟重新出马。
这个案子很重要。
朝野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这个案子。特别是这个案子牵涉了大批其他人。杨廷和他们是希望利用这个案子,把正德朝的权阉,以及和王琼一样的政敌都给牵连进去。
而朱厚熜并不希望这个案子牵连太广。
不过案子具体会怎么变化,谁也不好判断。毕竟此次参与的部门太多,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
除了这个案子之外,新上任的督察院左都御史石珤,则是带领一帮人开始清理冗员的问题。冗员的问题很复杂,内廷宦官、锦衣卫这方面的问题最严重。
但不仅仅是他们。
包括冗官、冗兵问题也很严重。
这都在此次清查的范围之内。杨廷和要解决的冗员问题,必须要根据石珤他们的清查结果来进行。因此杨廷和虽然和石珤关系不和,但对于石珤清查冗员问题,却是积极配合。
而杨廷和目前主要关注的事情是庄田的问题。
朱厚熜把事情交给了杨廷和。杨廷和带着内阁阁臣正在讨论,怎么清查庄田,清查之后应该怎么解决,还有怎么得到朱厚熜的支持。因此这段时间杨廷和他们对于朱厚熜也没有之前那么紧逼。
不过对于宦官的打击是没有停止。
弹劾了魏彬,把魏彬搞下去之后,那些言官是受到了鼓舞。开始接连对正德朝的那些权阉发难。石珤他们正在清查冗员的问题,言官对于权阉是不停地追打,都让那些权阉坐卧不安。
正德16年5月4日,御史和六科官员再次要求对于魏彬处以极刑。朱厚熜几次都留中,但挡不住朝野上下的呼声,朝臣对魏彬是喊打喊杀。魏彬慌乱之下,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的家产,而且愿意积极配合石珤的清查行动。看到魏彬如此的配合,朱厚熜只是让他赋闲在家。并没有跟朝臣要求的那样,把魏彬送到了监狱。
杨慎是不满意朱厚熜这样的处理。
所以借《尚书》里《金作赎刑》这一章,告诉朱厚熜,魏彬的罪很严重。不应该因为魏彬拿了钱,就赦免他的罪过。朱厚熜最近一段时间听杨慎讲书,还是很满意杨慎这个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