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文章全文

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文章全文

两广总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然而,老朱只是淡淡的看着朱樉和朱标,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新人新书,求支持!......

主角:朱樉徐妙云   更新:2024-02-09 23: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樉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文章全文》,由网络作家“两广总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然而,老朱只是淡淡的看着朱樉和朱标,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新人新书,求支持!......

《人在大明当皇子,开局劝太子篡位文章全文》精彩片段


听到老朱的话,朱棡和朱棣都知道朱标说的礼物是什么,不过,那明明是二哥带给太子的礼物。

只见朱标微微一笑,像之前的朱樉一样,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用黄布包着的东西。

“父皇,这就是二弟给您带回来的礼物。”朱标恭恭敬敬的呈给老朱。

老朱缓缓接过,轻轻打开。

看清此物的一瞬间,整个人都颤抖了起来。

“这,这是……”

老朱嘴唇抖动,话也说不完整。

“父皇,这正是传国玉玺啊!”朱标连忙说道。

“和传闻中的一样,传国玉玺缺了一角,后来是用金子补上的。”

老朱仔细端详,果然和朱标说的一样。

“哈哈哈!有此传国玉玺,看天下谁还敢说咱老朱家得国不正。”老朱大笑道。

得国不正,是大明建国以来,他心头最大的困扰。

也意味着,名不正言不顺。

暗地里,也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在骂他呢!

现在好了,大明得到了传国玉玺,这也确定了大明朝的正统性。

“儿臣为父皇贺,为大明贺!”朱标及时说道。

“儿臣为父皇贺,为大明贺!”朱棡和朱棣的反应也不慢。

“哈哈,好。”

“老二这小子,这次还真给了咱一个惊喜啊!”

老朱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父皇,二弟立此大功,理应重赏。”朱标帮着朱樉请赏。

“咱早就想好了,让他担任大都督府大都督之职,节制天下兵马。”

“标儿,有老二辅佐你,你可以放心。”老朱看着朱标,语重心长的说道。

“儿臣谢过父皇。”

“老三,老四,你二人此次随军出征,也是立下了功劳的,想要什么,说说看。”老朱又看向朱棡和朱棣。

后者二人相视一眼,随后齐声说道:“儿臣身为大明亲王,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

“说得好,不愧是咱皇儿。”老朱很满意这两个儿子的回答,看来他们此次随军出征,也是成长了不少。

手捧传国玉玺,老朱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下来。

“标儿,走,咱们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娘。”老朱迫不及待的想和自己的结发妻子分享。

“是,父皇。”

“老三,老四,你们两个也一起。”注意到朱棡和朱棣,老朱又道。

“谢父皇。”二人激动道。

——

坤宁宫。

“老二啊,你今年也有十九了,既然你不出去了,那就找个时间成家吧!”

马皇后说道。

朱樉不成亲,朱棡和朱棣也不能成亲。

这都得按顺序来。

现在,就连老四朱棣都十五岁了,到了成亲的年龄,老三朱棡更是十七岁了。

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晚婚了。

“娘,我现在还年轻,不着急的。”朱樉笑道。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什么时候能让娘省点心啊!”马皇后瞪了一眼朱樉,不满道。

朱樉讪笑,也不敢反驳。

21世纪的灵魂,让他与这个时代有一种隔阂。

让他突然去娶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这让他不知道要怎么面对对方,内心深处会感觉这是在犯罪。

但是在这个孝比天大的时代,他也不能一直拒绝。

“娘,成亲可以,但是对方的年龄不能太小。”朱樉想了想,说道。

“为何?”马皇后问。

“太小了,十四五岁的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小屁孩啊,让我去跟一个小屁孩成亲,怎么想怎么不舒服。”

“再说了,您跟父皇成亲的时候也二十一了。”

朱樉说道。(有未成年读者,防止误导)

“我那个时候正是兵荒马乱,能和现在比吗?”

马皇后没好气的说道。

不过她也能理解自己的儿子。

“也罢,就按照你说的来。”

“谢谢娘。”朱樉感谢道。

以前他不理解曹丞相,但身处这个时代,他也渐渐理解了。

十四五的小女孩都还没有长开,丞相自然没有兴趣,但是二十左右的就不一样了,成熟有韵味。

“你们娘俩在说什么呢,一个谢一个的,咱也来听听。”

这时,一道充满威严却又不失亲切的声音传来。

紧接着,老朱带着朱标三人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母后。”朱标朱棡朱棣三人对马皇后行礼。

“都起来吧。”马皇后笑道,又看了看朱棡和朱棣这两个儿子。

一旁的朱樉见老朱进来,理都没有理他。

老朱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从小到大就喜欢跟他对着干。

转而对马皇后笑道:“妹子,你看看,这是什么?”

他将传国玉玺亮了出来,得意炫耀。

马皇后看到传国玉玺,也愣住了。

老朱见此,得意的笑道:“这正是传国玉玺。”

“好事啊,有了传国玉玺,朝廷就可以让万民归心,同时也可以让天下知道,我大明乃是正统,天命所归。”马皇后也笑道,她心中知道,自己丈夫的心病没了。

“老头子,这是我送给老大的,怎么在你手里?”

朱樉的话不合时宜的响起,让在场的气氛瞬间凝固。

朱标、朱棡和朱棣吓得连忙跪在了地上。

二弟(二哥)的胆子真大啊!这话也敢当着父皇的面说?

兄弟三人心中同时想道。

“父皇,二弟一时失言,还望父皇恕罪。”朱标赶紧开口帮朱樉求情。

老朱没有说话,看向了门口的老太监,后者会意,连忙带着小太监宫女走的远远的,生怕波及到自己。

马皇后寝宫内的太监宫女在朱樉来的时候就让他们出去了,不然就凭他们听到刚才的那一番话,他们一个也活不了。

朱樉缓缓起身,走到朱标身边,将他拉了起来。

没好气的说道:“老大,你怂什么啊,传国玉玺是我送你的,老头子要抢,你就跟他干一架。”

“二弟,别说了。”朱标小声呵斥。

他心中对自己这个二弟真的是非常无奈,太无法无天了,什么话都敢说。

朱棡和朱棣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一句话也不敢说,他们可没有自家二哥那么大的胆子。

“重八,老二的无心之言,你就不要往心里去了。”马皇后看着老朱的脸色,也劝说道。

然而,老朱只是淡淡的看着朱樉和朱标,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

新人新书,求支持!


早朝结束后,乾清宫。

老朱手里拿着奏折,不过却怎么也看不下去。

他抬头看向门口的老太监,开口道:“太子还没有醒来吗?”

“回陛下,东宫那边传来消息,还没有。”老太监回答道。

“等太子醒来,让他来见咱。”

“是。”

今日早朝,太子竟然没来上朝,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啊!

这可让满朝文武思绪纷纷。

得知真相的老朱差点没在奉天殿破口大骂。

这个混账老二,竟然拉着太子喝酒喝到半夜。

半个多时辰后,朱标匆匆赶来,老太监注意到后,轻声说道:“陛下,太子来了。”

“让他进来。”老朱说道。

“儿臣参见父皇。”朱标恭敬行礼。

“起来吧!”老朱淡淡道。

“谢父皇。”

“说说吧,昨晚是怎么回事?”

朱标今早醒过来之后,意识到自己错过了早朝,也是懊悔昨晚不该喝那么多的。

只是朱樉给他画的饼让他有些上头了。

缔造盛世大明,哪个君主会拒绝呢?

尽管他现在只是一个储君,但那也是君啊!

他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有着清醒的认知的,当个守成之君,绰绰有余,但是开疆拓土之君,就有些不足了。

好在他还有二弟。

“回父皇,二弟凯旋回京,儿臣想着为二弟接风洗尘,一高兴就喝多了。”

“嗯,以后老二会是你的左膀右臂,怎么相处你自己看。”老朱并没有责怪朱标,这倒是让后者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也能看出老朱对朱标的宠爱。

“老二早就到了成亲的年龄了,拖了这么多年,也该成亲了,你觉得谁家的闺女合适?”老朱又问。

“徐叔叔家的长女,今年也有十七了吧?”朱标想了想,说道。(年龄剧情需要)

“而且,妙云妹子,在这京城之中也是有不小的名气,不少先生都夸赞她聪慧,另外,听说魏国公府的事物都是由她把持,她与二弟,可谓是天作之和!”

闻言,老朱也点了点头,此次北伐,徐达的功劳也不小,但他已经位极人臣,老朱还没想好怎么赏赐,这话倒是给了他灵感。

自古以来,对于徐达这种赏无可赏的人臣,基本上都是与皇家结亲,以示恩宠。

“那就让徐达进宫一趟,问问他的想法。”

——

另一边。

朱樉一醒来就回到了自己的王府,早饭都没有在东宫吃,就怕老朱把他叫过去唠叨。

此时,朱樉坐在书房,想着拿什么赚钱。

盐,糖,酒等等,都是暴利。

不过大明开国以来,粮食短缺,老朱下令禁止用粮食酿酒,所以酒的生意,朱樉暂时不打算做。

当然,暗地里可以,但那样有限制。

思来想去,朱樉还是决定卖盐。

盐,可是关乎着民生的,那些盐商,凭借着粗盐,就赚到盆满钵满,而且价格居高不下,所以这种生意,还是掌握在皇家手中的好。

而盐引,是老朱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颁发的,而每年上缴的盐税,占据的税收的一半,可以说是非常重要。

这项制度用来解燃眉之急是可以的,但作为一项长久的制度是远远不行的。

早期因为老朱严苛的管理制度,盐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可是到了中后期,朝廷对于官员的控制力度变弱,一些腐败的官吏开始插手食盐牟利,官商勾结买卖私盐,从而导致整个盐政都处于一种不良的运转下。

直接影响了整个明朝的财政收入。

而掌握在皇家手中之后,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朱樉让人把张玉叫了过来。

“王爷!”张玉恭敬行礼。

“本王有事交代你去做。”

“王爷请吩咐。”

“京城附近有盐山,你去都给我买下来。”

“是。”

张玉下去了,他不会去质疑朱樉的话,因为朱樉的话对他来说就是军令。

盐山上的盐是有毒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要之无用,弃之可惜,有人要买,他们也乐得卖,更何况,买的人是秦王呢。

在张玉离开后,朱樉也没有闲着,他将制盐的方法写了下来,等张玉将盐山买下来后,就开始尝试制盐。

——

中午,坤宁宫。

“三弟,快坐快坐。”

老朱看见徐达,开心的连忙让他入座。

“上位,有啥事,你就说吧!”

“不然,咱不敢坐啊!”

看见面前这一桌丰盛的酒菜,徐达顿感不妙。

“也没啥事,今天就是家宴,你嫂子正在给你做烧鹅呢,你先坐下等等。”

老朱笑道。

一听烧鹅,徐达顿时不敢坐下了。

“上位,你这烧鹅,咱吃不起啊。”

“咱记得当年打陈友谅的时候,你们两口子就请咱吃烧鹅,那次咱差点就把命丢了。”

“攻打元大都(北平)的时候,你又请咱吃烧鹅。”

“又是差点丢了命。”

“这次你不说清楚,咱不坐,咱也不吃。”

徐达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

恰在此时,马皇后端着烧鹅走了进来。

“天德(徐达.字)啊,来了就坐下。”

“嫂子,你们两口子的烧鹅,咱是真不敢吃。”

“天德你就放心吧,这次真的是好事。”

“真的?”

“当然是真的,嫂子还会骗你不成。”

“咱相信嫂子。”

徐达乖乖坐下。

他心中清楚,这次的确是好事,但他是一个聪明人,不会轻易表露出来。

同时他又非常懂进退,这也使得他成为了开国功臣中能够善终的几人之一。

“咋,你嫂子的话你就信,咱的话你就不信?”听到徐达的话,老朱佯装不满的说道。

“哪儿能呢!”徐达笑道。

“咱就是不信自己婆娘,也不能不信上位啊!”

老朱满意的,不再纠结此话。

马皇后端起酒壶,给老朱倒满酒,然后又给徐达倒酒。

“嫂子,使不得,使不得。”徐达连忙站起来。

“你是重八的兄弟,有什么使不得的。”马皇后说道。

“就是,一家人你说什么两家话啊!多见外!”老朱也说道。

见此情形,徐达感觉自己的猜测又印证了一些。

“嫂子,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

新人新书,求支持,求催更,求好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