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作品阅读娇软知青回乡后,军家老公跪着哄

完整作品阅读娇软知青回乡后,军家老公跪着哄

夏日染染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夏日染染”的《娇软知青回乡后,军家老公跪着哄》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自己刻的,太废手了。你认识的朋友多,能不能帮看看有没有别的合适的包装,这样我量也能上来点。”苏韵解释道。见她说到这份上,张伟就知道她不可能频繁出来,而且她还是个谨慎的人,和这样的人合作也能安心,大家各有软勒。至于苏韵提的,张伟也觉得很有必要注重起来,毕竟自己想要量多,外包装这事必须要尽快解决。他仔细想了想,还真有了个好主意,说:“我有......

主角:苏韵韩凌渊   更新:2024-06-03 11: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韵韩凌渊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阅读娇软知青回乡后,军家老公跪着哄》,由网络作家“夏日染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夏日染染”的《娇软知青回乡后,军家老公跪着哄》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自己刻的,太废手了。你认识的朋友多,能不能帮看看有没有别的合适的包装,这样我量也能上来点。”苏韵解释道。见她说到这份上,张伟就知道她不可能频繁出来,而且她还是个谨慎的人,和这样的人合作也能安心,大家各有软勒。至于苏韵提的,张伟也觉得很有必要注重起来,毕竟自己想要量多,外包装这事必须要尽快解决。他仔细想了想,还真有了个好主意,说:“我有......

《完整作品阅读娇软知青回乡后,军家老公跪着哄》精彩片段


一听润肤露成本低,张伟又跟打了鸡血似的,之前他以为润肤露比面霜大个,价格要更贵呢?这样就不好卖了。

“5块钱一个,你觉得怎么样?”张伟觉得不好再压低了,毕竟苏韵的货都是上等货,卖低了对面霜的价格也不利。

“行,那卖出去了一个给你一块钱的分成怎么样?”苏韵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征求张伟的意见。润肤露的成本九毛多将近一块钱,她还是能一个挣四块钱,分出去了一块钱,还有三块钱的利润,利润也高,兰花面霜卖一个她能挣四块多的利润,两者双管齐下,她早日发家致富都不成问题。

“可以。”张伟也觉得可行,于是两个人就这么敲定下来了。

张伟拿给了苏韵20个兰花面霜和10个润肤露的钱,除去分成的50块钱,苏韵一共能拿160块钱。

苏韵捏着皱巴巴的纸钞,心里爽翻了天,赚钱的滋味太美妙了。想她刚来随军时,身上只有林美琴给的10块钱,连火车上吃饭的钱都要精打细算省着用。而如今,她一次性就能赚到一笔巨款了。

如今,她手里的钱加起来都超过300块了,日子顿时有了奔头。

苏韵收好钱后,跟张伟道:“我接下来不能每个星期过来了,以后要不一个月再交一次货吧?”

张伟本来还嫌一个星期太慢,一个月不是等得花儿都谢了吗?

“现在正畅销,不趁热打铁吗?东西不愁卖不掉,我朋友有个在羊城倒卖的,我8块钱给他,他能到那卖十几二十块一个,还抢着要呢。”张伟以为苏韵担心兰平市太小没市场,只能泄了自己的老底。

干倒爷这一行的,其实走南闯北朋友还是挺多的,大家互通消息互相换货,比比皆是。这个城市卖不开了,换个城市就不一定了。上海和京市那边,有钱人更多。

“不是这个问题,而是我就要工作了,出来不太方便,老请假不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一个月进城一次,我到时候量会争取一次性多点。但是这个木盒子都是我自己刻的,太废手了。你认识的朋友多,能不能帮看看有没有别的合适的包装,这样我量也能上来点。”

苏韵解释道。

见她说到这份上,张伟就知道她不可能频繁出来,而且她还是个谨慎的人,和这样的人合作也能安心,大家各有软勒。

至于苏韵提的,张伟也觉得很有必要注重起来,毕竟自己想要量多,外包装这事必须要尽快解决。

他仔细想了想,还真有了个好主意,说:“我有个朋友那有一批塑料盒子,容量不大,或许可以,要不我带你去看看?”

苏韵听了,喜出望外,她巴不得今天能解决呢。

张伟的朋友很靠谱,他这批塑料盒子是从羊城那带来的,本来打算分装别的,但后来发现不划算便闲置了,有2个规格,一个小点一个大点,各有50个,一共100个。容量还和之前的木盒子差不多,简直就是意外之喜。苏韵觉得大的可以装润肤露,小的可以装面霜。

他给苏韵1角一个,苏韵说给1角5一个,让他下次再带100个给张伟,还把钱提前付了。以后还会一直要的,让他可以多屯点货。

张伟的朋友显然没想到还能挣一笔,看她的眼神和看财神爷没两样了。

张伟的朋友叫李大牛,当时买来才3分钱一个,他说1角本来就能挣7分钱一个了,苏韵说1角5,那他每个能挣1角2了,利润是成本的4倍了,100个能一次挣12块钱了,还有下次下下次,真的是天降横财。李大牛这下真心盼着苏韵和张伟面霜生意红红火火,长长久久。


“我还在让人给我带擦身体的润肤露,要是效果好,回头也推荐给你,咱们都要白起来,女为悦己者容,白起来自己看看都高兴。”苏韵趁机为自己的新产品做推销,尽管这个新产品还没做出来。

不过,以苏韵的脑子,分分钟就能做好几个方子的润肤露,只是她手里没材料,等下次进城再看看。润肤露也是迟早要做起来的,她自己也要用,目前她身体也抹兰花面霜,觉得面霜的质地厚了点,不够轻薄,没条件只能将就先。将来手里有了钱,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苏韵一想到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数钱数到手抽筋,忍不住扬起嘴角,心里美滋滋的。

穿越到七七年的苏博士,变得馋嘴又市侩,跟上辈子的她截然不同,但是新的活法,更具有烟火气,挺值得期待的。

“唉呀,韵姐,你越说我越心动,你简直就是我的知音,我对你是相见恨晚。我一提想变白,我妈就打击我,说家里遗传改不了,都不理解我,还觉得我异想天开。等我变白了,我一定让她刮目相看,让她狠狠打脸。”

崔云云和苏韵越说越投机,觉得韵姐真的是太善解人意了,难怪眼高于顶的韩团谁也看不上,回了一趟家就飞快把韵姐给娶回家了。如果她是个男人,也会先下手为强的。

大院里和崔云云年纪相仿的也不是没有,但谈得来的,一个也没有,崔云云还说出了自己的苦恼,说隔壁王旅长家的女儿王容容老跟她针锋相对,两个人王不见王,一碰面就要开涮。王容容心高气傲,总觉得自己是军区家属院长得最好的。

“韵姐,我偷偷告诉你,那个王容容肤色也黑,还老嘲笑我比她黑。哼,明眼人很快就会分辨到底谁黑。她私底下花了不少钱,也没把她自己变白。”

崔云云想起这个,就幸灾乐祸。

苏韵立刻判断出这个王容容也是个潜在大客户,人爱美,又舍得在自己身上花大钱。之前自己还以为家属院的这些人抠搜,到底是自己狭隘了,家属院西边和东边完全不一样,东边的条件好,家底厚。

等到方可怡过来喊开饭的时候,崔云云还恋恋不舍,她还有很多话想和韵姐分享呢。

“妈,晚上能不能让韵姐留下来陪我睡啊?”崔云云眼巴巴地望着方可怡,露出期盼的神色。

苏韵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如此轻而易举就收获到了小迷妹一枚。

方可怡看了一眼脸色有点黑的韩凌渊,笑着说:“你没看到你韩叔叔不愿意吗?人家刚结婚,你忍心拆散小夫妻吗?再说你韵姐可能也不乐意,反正都在家属院里,离得近,你有空可以多去找你韵姐玩。她刚过来,肯定也不适应,你过去多陪陪她讲讲话也挺好的。”

方可怡是清楚自家大女儿性子的,她这个人,一般人真跟她处不来,除非她真心接纳的,没想到她和苏韵处得挺好。苏韵在家属院的名声并不怎么好,但是方可怡今天接触下来,觉得外面的人可能是造谣了,三人成虎,抹黑了她的名声。回头,自己也帮忙澄清一下。她乐见其成自家女儿和苏韵交朋友,能让韩凌渊上心又能拿下自家女儿的,她还是头一回看到。

崔方军瞅了一眼自家老婆和大女儿后,意味深长的眼神投向了韩凌渊。

苏韵不知道自己在崔家的地位,无形中又拔高了一截。

崔家的这顿晚餐很丰盛,三菜一汤,三个菜中有2个荤菜,荤菜中还有一个是麻辣兔子肉,这也算是招待客人的最高等规格了。

“妈,这兔子肉哪来的?看上去真不错。”崔家很少吃兔子肉,崔云云看到也是新奇。

方可怡道:“你小舅下午特意拿来的,他进山打了2只,1只留着自家吃,另1只就给我们送来了。”

崔云云立马捧场道:“我小舅可真好。”崔云云不喜欢大舅,很喜欢小舅。大舅和大舅妈重男轻女,老是瞧不上她们姐妹,她们也不待见对方。至于小舅,是家里的例外,重女轻男,思想也前卫。要不是苏韵成婚了,崔云云真想撮合这两人,她觉得这么好的韵姐配她最喜欢的小舅,真的是太好了。

崔云云的小心思,韩凌渊并不知情。

这盘麻辣兔子肉毫不意外受到了所有人一致的欢迎,吃得连汤汁都被崔夕夕倒入碗里拌饭了。

方可怡也高兴,这间接证明了她的厨艺高。

韩凌渊瞥了一眼苏韵红滟滟的嘴唇,触电似的又收回来了,生怕被人瞧出了异样的心思。

饭后,方可怡让姐妹俩收拾残局,她拉着苏韵到一旁坐下,主动说了几个工作岗位,让她挑选。

一个是军区食堂打饭的,这岗位炙手可热,很多人在问,因为没有学历门槛,只要求勤快能干,包中餐和晚餐,一个月津贴30块钱,还有一斤的肉票,十斤粮食和一斤油票。对这个年代追求吃饱喝足而言,待遇挺不错的。

一个是小学老师,但却是临时代课老师,岗位空出来是前头那个老师怀孕了,怀相不好,想找人帮忙代课,等她生完坐完月子要还给她的。不是正式工,那个老师只肯拿出20块钱一个月,别的福利也没有,还有学历要求,想要找个高中生,这个岗位连方可怡提及都有些心虚,觉得有点为难人。要知道,这年头军区小学的正式工有36-38块钱一个月,还有别的票据福利。

最后一个是军区医院的宣传员,也要求高中学历,但要能写会画,一个月至少要出一次板报,写3篇出色的宣传文章。平时,医院领导如果有需要演讲时,还要帮忙写演讲稿。这个要求有点高,所以待遇也好,有40块钱一个月,各种票据都有分发。

苏韵仔细地问了一下,第一个排除的便是食堂打饭的活计,枯燥乏味又不自由。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敲定了第三个。

“苏韵啊,方姐实话和你说,如果是前2个,我说了就能算,第3个要考试,你要不是再想想?”


“不用,就一些旧书,我自己提得动。”苏韵果断扛起书进门的同时,不忘阻拦李爱红的跟进,“李同志,我刚回到家,有点累,就不招呼你了。”

这一句话,成功让李爱红止步不前了,她本来客套的虚伪表情也消失了,一张脸青红皂白交替,好不精彩。

苏韵关上了大门,不知道李爱红回家找于冬控诉,把她贬得一文不值。于东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为何自家媳妇非要跟韩团媳妇较劲。就他看来,没什么好比的。

韩团媳妇名声,在家属院不太好,也不合群,自家媳妇应该离对方远点,对方不理你才是好事,走近了还要连累自家媳妇的名声。

经过于东的劝解,李爱红心里的怒气值顿时被抚平了。自家男人说得对,苏韵成为家属院的公敌,越会衬得自己善解人意。

隔壁人家的热闹,苏韵一窍不知,她把种子搁在厨房角落,又把书搬到了二楼自己的卧室里,把绳子和旧报纸拆开,旧书搁书桌上,用两块大小差不多的厚木板固定住,当作书架。

她欣赏了一会儿,觉得厚木板有点丑,于是找来一把小刀雕刻了起来,两面都刻了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苏韵才满意地收工。她欣赏了一会儿,觉得苏博士从小学习美术的功底还是挺不错的。

她本来还想雕个笔筒的,可她只有一支铅笔一支圆珠笔,没必要费那个劲。

今天去得匆忙,下回去兰平市,她得扯点布回来做个窗帘,这个卧室她还要住几个月,等有钱了稍微布置一下,也能住舒服点。

苏韵接下来开始熬材料做面霜,她做得热火朝天,连韩凌渊回来了也恍然未觉。

透明奶白色的膏体,散发着香味,她还特意买了点干兰花掺进去,这会兰花香浓郁。

“你在做什么吃的?”韩凌渊站在她身后看了一会儿,等人发现自己,结果被无视了个彻底,只能自己出声寻找存在感。

苏韵被韩凌渊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她拍了拍胸脯,没好气地回头:“你吓我干什么,走路都没声音。还有,你是不是吃货,就知道吃。”苏韵虽然宰了韩凌渊一顿,但是对他抢自己鸡蛋糕的行为还是心有不甘,这会儿明显迁怒于人了。

“这是我做起来擦脸擦身体的,你想要的话也给你留一个。”苏韵看了一眼韩凌渊,这男人明明生了一张俊脸,却不爱惜,真的是暴殄天物。

“我不需要。”这些娘们兮兮的玩意擦脸上,还不被人笑死,韩凌渊敬谢不敏,拒绝得干脆利落。

苏韵倒也没强求,她巴不得多卖一个。

苏韵仔细地将浓稠的膏体小心翼翼地倒入用热水煮过晾干的木盒子里,一个个排排站,她数了一下,有十五个,一不小心做得有点多,材料才用了四分之一,还是有不少利润的。毕竟这年头,工人的工资普遍不高,这个卖得好,可比当工人舒服多了。

“你做这么多干什么?”

“我全身都要擦,还要送人,当然要多做点。”苏韵脸不红心不跳地撒谎。

韩凌渊这会被她带歪了,甚至忘了问她为什么做这个了。又懒又蠢的苏韵,怎么会做面霜呢?做这些东西都是需要配方的,不是随便就能捣鼓出来的。

苏韵离开之前,还特意叮嘱韩凌渊不要碰自己的这些宝贝。

韩凌渊:“……”他的人品什么时候差到这地步了?

苏韵都上楼了,突然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她忘记吃晚饭了。她又下楼进厨房,韩凌渊纳闷:“你干嘛折回来?”

“我还没吃晚饭,打算煮面条吃,你要吃吗?”这个点,韩凌渊肯定吃了,所以苏韵假模假样客气地问了一下。

“可以。”

韩凌渊居然没有拒绝,害苏韵不敢置信地又多看了他一眼。

“还是说你又是客套?”韩凌渊立刻明白了苏韵的心思,脸色一沉,想起了鸡蛋糕事件,某个小气女人的言不由衷。

“哪里哪里,我是真心实意的,反正我都要煮了,你就是顺便的事,又不麻烦。”苏韵为自己开脱。

韩凌渊甚至主动烧火,苏韵便没有用煤球炉,用灶台了。

柴火烧煮出来的面条更香更有劲道,苏韵放了把绿豆芽和酸菜,又各自卧了一个荷包蛋。她是煎荷包蛋的高手,荷包蛋的外形特别漂亮,像艺术品。

韩凌渊见苏韵还掏出一个小瓶子,问他要不要,他认出那是干辣椒磨成的粉末,这个肯定是她黑市上淘来的,他没有揭穿。

韩凌渊摇了摇头,他没有尝试过辣椒拌面里吃,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承受,还是不浪费这碗看上去不错的面条了。

韩凌渊不是没有吃过酸菜荷包蛋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今天的这碗面特别好吃,他吃得有点停不下来。

中途,他抬头看了一眼苏韵,由于她往面里倒了不少辣椒粉,这会吃得小巧的鼻尖都冒汗了,辣得她一边吐舌头一边吃。

明明是不雅的姿态,可韩凌渊发现自己并不排斥,相反,他的视线总是不由自主落在对面的那张小脸上,这会觉得她哪儿哪儿都顺眼,甚至觉得那粉得有点红的舌头都看上去很好吸溜。

苏韵觉得这辣椒粉可真过瘾,她其实挺喜欢吃辣的,但是太辣的又承受不了,反正就是矛盾的综合体,她本身又不想放弃吃辣。

等到这一碗热腾腾的面吃完,苏韵发现她和韩凌渊之间的关系都融洽了不少,氛围也变和睦了。

她觉得下次还可以做点东西投喂某人,彼此才能更好地相处。

苏韵打算起身收拾洗碗的时候,被韩凌渊给拦住了。他主动去洗碗,还把锅洗了,厨房全收拾了。

男人做家务的动作并不生疏,说明他平时自理能力挺强的。苏韵向来对主动会做家务的男人都是高看一眼的,她并不喜欢大男子主义、认定家务活都是女人干的男人。


韩凌渊没有抬头,都知道身后出现的是苏韵,他没有想到这个懒到极致的女人会这么早起来,还看到他窘迫的一面。他手里的床单,就是逃不掉的证据。

他深吸了口气,脸色更黑了,飞快地拧干了床单,挂到院子里的一根长绳子上,顺便夹了一个夹子。

脑海里不禁又浮现了昨晚那个旖旎的梦境,以至于韩凌渊不敢正视苏韵的那张脸,生怕看到她那张梦到很好亲的潋滟红唇。

韩凌渊晾好衣服后,就走了,早饭也没吃。

苏韵琢磨着,这人今天一个字都没跟她说,看来对她的厌恶程度更上一层楼啊。不被待见就不被待见吧,哄男人什么的,也不是她所擅长的,还是自己强大起来更要紧。

苏韵决定早上懒得做饭了,也去吃食堂,顺便看看食堂的伙食如何,要是还可以,以后她也会成为食堂的常客,偶尔自己开小灶打打牙祭即可。反正一个人吃,做多了又吃不完,这个年代又追求节俭,浪费可耻,她不爱吃剩菜剩饭,思来想去,还是食堂方便,她也无法把握她每顿做起来量刚刚好。

苏韵去食堂的时候,人还挺多的,那些认识的人坐在一起,还有一些买了早饭就回家。她没看到韩凌渊,这男人八成早就吃好了。

苏韵买了个肉包子,然后又打了碗稀饭。这肉包子比起昨天在车站吃得差了点,稀饭倒是味道不错。这个年代的物价不贵,目前拥有一百零几块巨款的苏韵,吃起肉包子来,一点也不心疼。昨天心疼是她只有几块钱。

苏韵孤零零地坐着,肉包子还剩三口的时候,身边多了一个人。

苏韵下意识地看了对方一眼,对方是个年轻的军嫂,相貌清秀,但是那双手,却结着厚厚的茧子,平日里大概是操劳过多。穿了一件花棉袄,看上去比自己身上这件差不多,但是自己这件打着补丁,对方那件却是崭新的。

对方眼里明显有着攀比的心态,大概是觉得自己略胜一筹,嘴角露出了点笑意。

“你是韩团家的吧?我叫李爱红,我就住在你家隔壁,也是新来随军的。大家都是新来的,有困难要互相帮助。苏同志,你说对吧?”

短短几句话,苏韵就听出来了,这个李爱红把自己打听得很仔细了。指不定,昨天那场热闹,她也参与了。昨天人太多,她倒是没有注意到她。

苏韵淡淡地“恩”了一声,三两口就把嘴里的肉包子给解决了,然后起身说,“李同志,我吃好了,还有事先走了,你慢慢吃。”

一句话,把李爱红接下来的寒暄就给堵了回去,李爱红瞪大双眸,目送苏韵离开,随即撇了撇唇,有些不屑地冷哼,“拽什么拽。”虽然苏韵的丈夫韩团比自己家男人军衔高,但是自己跟自家男人是家里人促成的,苏韵跟韩团,听说毫无预兆就成了婚,而且就自家男人说漏嘴的话里,没有明说,但她也猜到了这两人之间结婚并不是敞亮的,应该掺杂了些别的。

倘若两个人真的婚姻和美,苏韵怎么一个人来食堂吃早饭,自己来食堂吃早饭,那是应该于东今日一早就出去办事了,没空陪自己一起来。还有,韩团军衔比自家男人高,津贴肯定也有,两人新婚没多久,自家男人就给自己置办了两套衣服,都是崭新的,穿出去都备有面子,而苏韵同样是一个刚新婚没多久的,穿着打补丁的,摆明了不受待见。

李爱红觉得自己离真相八九不离十了。

苏韵可没把李爱红放在眼里,反正等她考上大学就走了,她没必要帮韩凌渊搞什么“夫人外交”。再说,她现在对爱红都没好感,之前村里有个王爱红,现在又来了个李爱红,一个爱慕韩凌渊,一个对自己带着敌意,也不知道哪来的敌意。

苏韵不知道的是,李爱红没多久就跟几个军嫂好上了,聊的都是跟苏韵有关的坏话,什么韩团不待见她,这人脾气不好,眼睛长在头顶上看不起人之类的。

几个不知情的军嫂,其中一个安慰李爱红,“爱红同志,她跟韩团关系不好,可能看你跟于副营长恩爱,心生嫉妒,你别放在心上。”

另一个配合点头,“是啊,韩团那么眼高于顶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就娶了她,我家妹子比那个苏韵强多了,韩团却瞧不上。”这口气,如果苏韵在,肯定会判断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你家妹子,还是个幼儿园老师,这苏韵从韩团老家过来的,也没份正式工作,自己没工作不赚钱,吃喝都花韩团的,还吃肉包子,一点也不知道节俭,敢情花别的人钱,不肉疼呢。”

这帮军嫂,都是比较抠门的,平时要接济老家人,家里孩子又多,都是算计着钱过日子的,所以在李爱红煽风点火说苏韵一大早就奢侈吃肉包子的情形下,心里都不平了。要知道,这年头,一个肉包子的价钱,是三个素包子的价钱,她们都是选择吃素包子的,肉包子么,就是买,也是家里男人跟孩子偶尔尝尝先。

李爱红很满意众人对苏韵的抨击,觉得同样都是新来的,她在这帮人中有了地位,也有了同伴,至于苏韵,被排挤,她觉得是正常的,谁叫苏韵不搭理自己,自己秀不出优越感,这帮军嫂却奉承她。其实,很简单,这帮军嫂家男人职位都不如于东,巴结她是正常的。

苏韵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便她跟韩凌渊是真正的夫妻,她也不会为了他委曲求全,她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跟尊严。何况,他们只是搭伙过日子,过个七八个月就要一拍两散的呢。

苏韵这会去了军区大院的供销社,她买了十个鸡蛋,还有一个本子和一支圆珠笔。她想买跟高考有关的书籍,这里却没有卖。苏韵觉得有点头疼,不知道城里有没有。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