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舒蕙建安的现代都市小说《长篇小说阅读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由网络作家“舒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是作者“舒甯”写的小说,主角是舒蕙建安。本书精彩片段:一个大逼兜,小江捂着头喊痛,把楚楚给逗笑了。朱医生过来做检查,“手术很成功,明天出院,定期过来复诊就行了。”有了朱老先生这句话话,所有人都能放心了。家里的鹌鹑还没喂,地里还有不少活要干,舒爱国惦记家里,楚榆也打算回去忙事业。没办法,兜里的钱不够多,照这个进度,什么时候才能把京市五套房给赚回来?楚楚眼睛没事,她也就不能再......
《长篇小说阅读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精彩片段
周二姑却再三坚持,舒蕙只好说:“我们就不去住了,回头我让楚榆去一趟你们家,把衣服拿上就是。”
周二姑这才满意地拍拍她的手。
这二姑未免太热情了点,楚榆习惯了周家人的自私冷漠,一时无法接受周家这歹竹里竟然出了周二姑这根好笋!
出了医院门,周二姑再无笑意,亦步亦趋跟在茅光誉身后,二人走到一处阴凉地。
茅光誉赞许道:“你今天做的不错,热情周到,说的话也挑不出错来。”
周二姑讨好地笑笑,“我侄女这模样没问题吧?邱家那儿子见了她肯定动心,到时候给他们制造个机会,等邱家栋跟楚榆发生关系后,叫楚榆生个孩子,那邱家不就是自家人了?朝里有人好办事,你升职的事他们肯定得帮!”
那邱家栋是个色胚,去年因为轻薄了一个女学生给立案调查了,不过他爹手腕大,给了女方家一笔钱封口,把他捞了出来。
这种烂人周二姑从心里是鄙视的,可人家家世好,茅光誉还要指望他们家办事呢!
前两天周二姑拍电报回家,想从老家找个小姑娘,以来城里工作为诱饵把人给带到城里来,谁知却从蒋美凤嘴里得知舒蕙离婚带女儿离开家的事。
蒋美凤恨毒了这孙女,昨天山关村的赵家来串门,说楚榆天天往市里跑,像是去赚钱的。
大家都说楚榆对象是城里人,等飞黄腾达就要来报复周家了,这话让蒋美凤有点慌,就叫二闺女想想办法,给楚榆一点教训。
周二姑就把主意打到了楚榆身上。
事成后,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楚榆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姑娘家,吓一吓就知道怕了。
舒蕙又是个没用的,肯定不敢闹。
再说邱家儿子不好吗?是混了点色了点,可人家出身好,正儿八经的城市户口,楚榆一个乡下来的,跟邱家栋可一点不亏!
再说,跟邱家栋总比跟开京牌的城里男人好!
她真要嫁去京市,少不了要去她爸那瞎搅和。
周二姑找人打听过戴琴雪背后的戴家,周家给戴家提鞋都不配,茅光誉还指望着戴家高升呢,哪能让楚榆嫁去京市,搅和了周建安的好事,得罪戴琴雪这样的人物?
楚榆还不知道自己被亲姑姑算计上。
楚楚中午之前就从病房出来了,麻药没过还有点迷糊,但精神状态不错,楚榆也就放心了。
“姐,你变独眼龙了。”小江趴在病床边说。
邓芳萍一听这倒霉孩子说话就脑袋大,直接给了他一个大逼兜,小江捂着头喊痛,把楚楚给逗笑了。
朱医生过来做检查,“手术很成功,明天出院,定期过来复诊就行了。”
有了朱老先生这句话话,所有人都能放心了。
家里的鹌鹑还没喂,地里还有不少活要干,舒爱国惦记家里,楚榆也打算回去忙事业。
没办法,兜里的钱不够多,照这个进度,什么时候才能把京市五套房给赚回来?
楚楚眼睛没事,她也就不能再耽搁了。
舒爱国一回去就帮他俩做小推车,也不知从哪找了两个小号的板车轮子来,竟然在上头直接搭建了一个橱柜,装上活动玻璃,可以很好地防虫,卫生就得到了保障!
他还做了两个放炉子的地方,活动可拆卸,用的时候拿到上面来,正好与手臂平行,不用时就塞到橱柜下头,车一推就走,再方便不过了!
马甲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现代言情、穿越、种田、佚名现代言情、穿越、种田、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佚名为主线。舒甯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目前已写2331975字,小说最新章节第901章 完结,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现代言情、穿越、种田、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书友评价
很好看啊,总算是追完了,而且各自每个人都安排的很好!!!恶人有恶报,好人有好结局[笑][笑]
嘻嘻😁😁还是追完了,看到大结局
评分误点不小心选低了,往上提一提吧,再看看观望下
越来越反感看到夸女主长得好了,因为逢夸必有人说她狐狸精,把女主夸得很低俗轻浮,到最新章这里,我脑补出的画面不再是女主在人群中美得突出了,而是在一群朴素的年轻人中间,女主是最风sao的那个……我都想不通楚榆为什么会跟这种词挂上钩。
我觉得女主对家里人挺拔苗助长的,一个人在前面冲,扒拉好资源喂给家里人,但是她们的见识眼界心眼都跟不上,更别说有什么手段了,随便一个混子都能拿捏算计。
尤其是舒惠,好歹也当了这么多年老板娘了,楚榆经常不在,她总碰到过极品吧,起码知道怎么应付一下吧?没有,还是那么唯唯诺诺,告状报警都说不出口。等到那个警察局长给她解决姓曹的无赖,敞开心扉交流,我突然在想,是不是因为女主和其他两个女儿给不了舒惠安全感?在舒惠的心里女儿做不了她的依靠和支柱?她还是需要一个一家之主的男人或者儿子?
还有女主,本来以为家里人有女主看着出不了什么问题,结果作者是不是写崩了,舒惠被纠缠的事还没解决她跑出去跟男朋友甜甜蜜蜜,忙别的事去了……
再评[赶稿中]
不喜欢看舒惠的剧情,软柿子经常被拿捏欺负,怕这怕那,反击也只会柔柔弱弱的说:请你不要胡说,不然我要报警了。
普通人说报警都带火气,舒惠连火气都是强装出来的。
说真的,都被欺负了那么多回了,傻子都知道对胡搅蛮缠的人讲理没用吧?报警也都是说说,根本不敢。
安排这么些被欺负的剧情,也没看出舒惠有什么长进……
虽然这么说不太好,但是看到最新章我对舒惠只剩一个想法:赶紧嫁人吧。
有当家做主的男人,有慈祥的公婆,有出息又疼她的女儿们,舒惠能安心做个贤妻良母,作者老为难她干啥……
求求作者多更点别再水了[哭][哭][哭][哭]
女主的性格真的挺不错的,打脸情节也不错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这是谁打的分,以我的眼光,至少应有9.3分
作者把女主写的这么漂亮,一个人坐火车不怕人贩子吗,83年哪,
男主真的很讨厌很油腻,看女主长得漂亮跟苍蝇一样粘上去。我吐了,女主好歹是活过一世的人,能不知道这男的对她有意思么,还说什么直想做生意不想男人。那你别让他掺合你的事行不行,真的是脱裤子放屁
热门章节
第330章 周慧兰的贪婪
第331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332章 蒋美凤准备跑路
第333章 被遗弃的人
第334章 周楚飞的心思
作品试读
可卖夜明砂赚的是辛苦钱,九块钱的东西克扣她一块五,这就跟咬了她一块肉没区别,让她越想越心疼。
戴东林也皱了眉头,他夹着烟俯身拨动秤砣,眯眼一打量。
“同志,你是不是看错了?这明明是三百斤,你再仔细看看!”
自小就只有他戴东林阴别人的份,哪轮得到别人阴他?即便他跟楚榆还不是男女朋友关系,但他把她当成自己人,就不能叫她吃这种闷亏。
戴东林这话是给了小汪一个台阶下,这种事层出不穷倒也不算什么,做人不要太绝,只要对方接得住梯子往下爬,大家还是能和和气气的。
然则小汪被安排来做过秤这种肥差,少不了家里关系运作,但要说起工作经验和人情练达,他还远远不够,事实上,他才工作两个多月,还不懂什么叫顺杆爬。
哪怕他同事一直在边上给他使眼色,暗示他这人不好惹,他都没看出来同事的意思,依旧昂着下巴说:
“哪里看错了?就是二百五十斤!”
小汪眼神不友善,戴东林略一想就明白原因了。
这是暗恋不成,反生妒恨了?
没想到自己帮她来德阳还帮了倒忙,不过这丫头也够招人的,看着小汪那愤愤不平的眼神,就好像她撬了他祖坟似的!
戴东林被气笑了,“行,你把你站长叫来,我倒要问问他,你们德阳中药收购站的秤是不是跟国家标准不一样?怎么同样的东西到你这秤上就缩水这么多!
这年头不管哪个厂,最吃香的职业就是“过秤员”了,过秤员掌握着“生杀大权”,油水可不少,小汪平时没克扣老百姓的斤重,可老百姓怕事,又要靠他们吃饭,都不敢闹大,狐假虎威吓一吓就很管用。
戴东林却不一样,他不仅不怕,还硬气地要找站长。
这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戴东林话出来后,后面几个排队的大爷也跟着嚷嚷:
“中药收购站克扣的太狠了!每次都来少算十几斤!真黑!”
“你们就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
“克扣几斤就算了,克扣人家五十斤,真过分!”
那几个工作人员也慌了神,这男人看着就不像能忍气吞声的,保不定真认识站长,事情要闹大了,别说油水,他们的工作只怕都要黄了,要是被人发到报纸上当典型批判,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都怪小汪惹出这档事来,他们平常克扣人家东西,只敢叫人出出血,小汪倒好,直接让人大出血,这人家能让吗?
同事怪小汪不懂事,不会做人,连忙拉住他,对楚榆赔礼道歉:
“您好,是小汪看错了,确实是三百斤不假,我这就给您开单结账!”
小汪还要说话,被同事拦了回去。
这套说辞挑不出错,人家咬定是看错数字了,就算把事情闹大,也会不了了之,楚榆拉着戴东林的胳膊,低声道:“算了,咱们走吧!”
她小手拽着他胳膊,粉嫩的一截手臂看得戴东林喉头干哑,自然说什么听什么。
楚榆数好钱,推着车走到不远处的阴凉地,拿出帕子来擦汗。
微风徐徐,她香腮粉嫩,戴东林心说这姑娘简直是往他心口长,哪哪都中看,连汗都带着香甜的气味。
戴东林殷勤道:“你要是担心他下次为难你,我去帮你打个招呼。”
楚榆摇头,“不用,我这夜明砂也卖不了多久。”
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楚榆昨晚睡觉时都在心疼自己那五套房和巨额存单,从小有成就的公司老总,穿成一穷二白的农家女,她觉得自己亏大了,眼下见了这副好皮囊,总算心理平衡一些。
山关村靠山,前些日子刚下了一场雨,野草疯长,道路难走,楚榆拿了把镰刀边走边割草,才堪堪前行。
山关村土地贫瘠,年年都交不满公粮,是县里有名的贫困村,而周家所在的周家村经济情况要比山关村好不少,也因此,蒋美凤一直看不上舒蕙妈家。
放眼望去,良田很少,水稻刚插上不到半个月,田间只有一片浅绿,稻苗稀疏。
山关村这环境,还真不知道能做什么赚钱。
可是楚楚的手术就会花光所有积蓄,还倒欠医院一百块钱,不赚钱,她们连生存都成问题。
楚榆苦思冥想,鬼使神差拐进了一条小路,小路的尽头有个荫蔽的山洞。
山洞前还有小溪流过,流水潺潺,很有一副温柔缱绻的夏意。
山关村的山上有不少这样的山洞,被野草遮盖住,看不清里头的情况,楚榆清理完野草走进去,远远就看到山洞里有一团白色东西,定睛一看是蝙蝠的头骨。
这头骨可不小,应该是一只大蝙蝠。
楚榆抬眸,山洞的岩壁上倒挂着几只黑黢黢的蝙蝠,因着洞内昏暗,要仔细打量才看得清。
脚下踩到一处松软的东西,半蹲下一看,是很多椭圆形的颗粒,表面略粗糙,棕褐色,破碎的就呈粉末状。
这东西越看越眼熟,前世楚榆帮她妈妈熬中药,就见过这味中药药材——夜明砂!
夜明砂就是蝙蝠粪便,有清肝明目,散瘀消积的功效。
虽然市面上的夜明砂卖的不算贵,却一直有人收去入药,而这玩意又没什么人知道,以至于山关村蝙蝠洞里的夜明砂一直无人采集。
楚榆不是没想过做别的起家,八十年代初,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过渡,虽说是开放了,可人们的观念还没扭正,荣泰县城的大街上真没什么商贩。
满地黄金等人去捡,摆地摊、开饭店、做女装什么都能赚钱,可干什么都需要本钱,饶是八十年代初,去外地进一次货回来,没个几百块钱也是不成的。
七百块钱交了妹妹的住院费还不够,周建安欠的三百元钱不知什么时候能要来,家里拿不出她发家的本钱。
舅舅舅妈生活窘迫,她没法向他们伸手,做外甥女的借住在人家里,得有点眼力见不是?
她昨晚想了一夜,都没找到合适的营生,眼下见了山洞里满地的夜明砂,才会心一笑。
还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
夜明砂价格虽便宜,可它没有任何成本啊!
山关村山多山洞也多,这玩意又没有季节限制,什么时候都能采集,赚点生活费不成问题。
楚榆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她飞奔回舅妈家的厨房,翻出两个大麻袋,一把铲子,又拉上一个带轱辘的板车好把麻袋运回来。
小江听到动静从屋里探出头,跑过来问:“姐,你干嘛呢?”
小江今年才八岁,原主已经十八了,俩人年纪相差较大,关系不算亲密,好在小江是个活泼性子,很爱往人面前凑,比周楚飞那个熊孩子好多了。
楚榆弹了下他的脑袋,笑道:“去山上装点东西。”
“什么东西?”
“蝙蝠的粪便。”
“什么?蝙蝠屎!你拿麻袋装屎!”
小江瞪大眼,做了个呕吐的表情,他很难把漂亮的大表姐跟屎联系在一起。
一句话把楚榆说得哭笑不得,但他也没说错,这确实就是蝙蝠屎,好在她前世养了一只布偶猫,对于铲屎官的身份适应的相当不错。
楚榆盯着他直笑,“所以,你要不要跟表姐一起去铲屎?”
小江一脸嫌弃,却被猎奇心理驱使,跟着楚榆七拐八绕进了一个山洞。
身后跟着一个倒霉孩子,楚榆怕山路难走伤了他,一路提醒他注意安全。
山洞昏暗,好在夜明砂就在洞口处不远,地上和岩壁旁都有,岩壁旁的有半人高,底层已经发酵了,乍一看真像某种珍稀矿石。
楚榆掏出麻袋和铲子,“小江,帮姐姐撑着麻袋。”
小江撇撇嘴有点不愿意,“你自己装屎就算了,还叫我帮忙!蝙蝠的粪便就不是粪便吗?臭死人可怎么办!”
楚榆觉得好笑,这孩子还真是有点搞笑天分,“等姐姐赚了钱,给你买冰棍吃。”
小江一听说有冰棍就不说别的了,等等,他没听错吧?表姐竟然要用蝙蝠屎赚钱?
等他妈回来,得叫他妈带表姐去医院看看脑袋。
无论如何,小江还是乖乖地给楚榆撑着麻袋。
前世楚榆跟母亲过了一段苦日子,可那时的苦日子跟这年头可不能比,她再怎么苦也没干过体力活,好在原主会用铁锹,这玩意也没什么难度,她很快就把麻袋装满了。
装好麻袋,她又掏出绳子把口袋扎紧实了,这才拉着板车把夜明砂运回去。
下坡路不好走,好几次,楚榆差点连车带人一起滚落山崖,还好小江在一旁帮着掌车。他力气虽小,对这条山路却格外熟悉,哪里坡度陡峭,需要格外注意的,他都会提前提醒。
在小江的帮忙下,楚榆顺利把夜明砂拉进二舅家大门。
“姐,你这是干什么呢?”楚湘打开麻袋问道。
舒二嫂也跟了出来,她从小生活在山关村,自然认出麻袋里装的是什么,只是奇怪,外甥女为什么把这玩意儿拉回家?
要说农家肥,厕所里自产自销那些,也是足够用的了。
“楚榆,你把这玩意儿带回来干什么?”舒二嫂不解道。
楚榆没有隐瞒,想赚钱就要获得舅舅舅妈的支持,她二舅看起来挺有能耐,中气十足,说话硬气,其实根本不当家,家里里里外外都是舅妈拿主意。
舅妈家庭地位放在这,楚榆只得耐着性子解释:
“舅妈,蝙蝠粪便学名叫夜明砂,是一味中药材。我有个同学祖上是老中医,跟我提起过,说中药站一直收购夜明砂,只是比较冷门,没什么人知道。我今天上山时见到了,就带了一些回来,打算送去中药站试试,看能不能卖点钱。”
小儿子舒康吸吸鼻子,把筷子一扔撒泼:“妈,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廖红梅变脸似的,笑着哄:“康康乖,妈明天就给你买肉,买了肉就给你一个人吃。”
舒建党被儿子吵得烦,啪的一声放下饭碗。
廖红梅洗碗时,舒建党走进厨房,“我怎么觉得这香味是从隔壁飘来的呢?”
廖红梅噗嗤一声笑了,开什么玩笑,怎么可能是隔壁飘来的?
“这可是肉香!隔壁那穷鬼米面都吃不起,还带着你妹一家四个拖油瓶,哪来的钱吃肉!你想多了,我估摸着是东边赵家吃的,赵家男人最近在学开车,听说大车司机可赚钱了!”
舒建党也觉得是这么回事。
“不是我说,你妹真是不要脸,被男人休了还好意思回娘家丢人现眼,我要是她干脆一头撞死算了!”廖红梅刻薄道。
厨房响起刷锅声,舒建党没反驳,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女儿,未来怎么样一眼都能望得到头。
舒蕙是个受气包,这辈子没啥大出息了,楚榆姐妹三人也内向不爱说话,说不好听的,不像能干啥大事的,这辈子也就能待在农村,嫁人生子了。
舒建党寻思着未来也用不上她们,倒不如撕破脸,省得把四个拖油瓶带回家,拖累自己。
廖红梅又琢磨:“你那大外甥女虽然不讨喜,长的还挺俊,我老舅家小儿子还没结婚,不如让她嫁过去得了,省的跟她妈一起受苦。”
舒建党满脸不愉,廖红梅老舅家的小儿子是个傻子,他这个做大舅的要是敢做这种亲事,出去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楚榆回屋后把毛票子都掏出来,一千个鹌鹑蛋,二十个损耗,撇去成本,净赚二十八块八,买肉和面粉花了三块二毛钱,给小江几人六毛零花钱,连本带利还剩五十五块钱。
四天赚了五十五块 ,属实不算少了,照这进度,一个月能赚三百块,两年能展望万元户,过不了几年就能把京市五套房给买回来。
这次也不买居民楼了,要买就买四合院,买最贵的学区房和中心区别墅。
前世楚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在京市有很多住宅和办公大楼,每年光房租就有两个亿,专门雇了一个团队帮她收租,日常生活就是世界各地旅游,每个月飞回来一次跟员工对对账,对完账后继续飞出去到处玩。
活成这样不仅要有钱,还要赶上好时代。
楚榆感慨生意难做时,这位大姐就点根烟跟她吹牛,说小楚,你是没赶上好时代,往前四十年那生意是真好做,随便做点什么,钱都像流水一样进来。你问我是不是站在了风口上,我会告诉你,行行业业都是风口。像你这样有拼劲的年轻人,要是早生四十年,肯定混的比我好。
如今她真来到了这个处处是风口的年代,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是必然的。
舒爱国干活劲头十足,点了一盏煤油灯,熬夜把木架子打了出来。
三百只鹌鹑苗三个架子就足够了,剩下那三百个受精蛋可以慢慢来。
舒爱国正是这样想的,打算隔天借车跑一趟灌县。
“自行车能拖回来吗?”楚榆问。
“自行车不行,我找生产队借辆牛车去,早点出发,争取晚上赶回来。”舒爱国说。
连着两日奔波,在医院又没睡好,次日楚榆睡到自然醒,拿着搪瓷牙缸去水井边刷牙,身上的酸痛缓解许多,只是小腿还胀的厉害。
戴东林气笑了,“不是,关爱……残疾人?同志,你确定要关爱我?”
男人眼睛深长,浓眉冷峻,野性十足,那么严肃地盯着自己,不就是觉得她没让残疾人优先,心里不痛快吗?
自己都把位置让给他了,怎么还不满意?
生意人讲究以和为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楚榆聪明地选择沉默,毕竟这个男人看起来有股狠劲儿,挺不好惹的。
前头的人已经交完费用了,因为戴东林那嚣张的气质,没人愿意排在他身后,等待结账的就只有他们两人了。
楚榆见他迟迟不动,只得拿着单子走到缴费窗口,“您好,我交住院费。”
医院办事效率从来没低过,就是工具跟不上,算账还得拨算盘珠,查账要翻一叠单据,核实了好一会才把住院手续给办好。
“还差一百。”
“先交七百,剩下的一百过几天来补缴,行吗?”
女会计瞥她一眼,“别忘了就行。”
米飞推着轮椅过来时,就见他东林哥正盯着一个姑娘出神呢,顺着戴东林的视线望去,米飞心跳停了一瞬,操!怎么有这么俊的妹子?
这是哪来的仙女,怎么下凡到德阳来了?
虽说穿着破旧,辫子更是土到没眼看,可这模样真的没得说,凝脂白肤,香汗淋漓,素面朝天却美的自带香气。
察觉到他们的注视,楚榆抬眸,唇角微勾,冲他们做了个“请”的手势。
这一笑把米飞看呆了,他愣愣地拉着戴东林的胳膊,笑得像二傻子:
“哥,这姑娘真够有礼貌的,萍水相逢还这么客气,真够让人不好意思的,你说她该不会是看上我了吧?”
戴东林嗤笑一声,“看上你?人家这是关爱残疾人。”
“啥?残疾人?”
米飞瞪大眼,后知后觉地瞥了眼他东林哥拄着的拐杖,不是他说,东林哥就算拄拐,也有股子下一秒就要冲上去跟人干架的嚣张气势,怎么看都不像被关爱群体。
这姑娘是怎么想的?
不过被这样一位凝脂美人关爱,他东林哥真不亏。
楚榆一进病房,吵闹的病房立刻安静下来,众人直勾勾盯着她的脸。
“在你二舅家住的怎么样?还能适应吧?”舒蕙关心道。
“挺好的。”楚榆把卖夜明砂的事告诉了她。
舒蕙显然也没想到那玩意儿还能卖钱,听的一愣一愣的,总觉得不真实,人家赚钱难于登天,怎么她闺女说赚就赚,她才走了三天,闺女都卖了两天夜明砂了。
舒蕙又觉得心酸,怪她没用,带着闺女被男人赶出门,让闺女读书的年纪却为了生计奔波。
“妈要是在家就好了,还能帮帮你。”
“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帮楚楚治好眼睛,其他的不用你烦心。”
女儿简直比她还像妈,舒蕙莫名觉得好笑,“行行行,你说什么妈就听什么。只是楚楚的住院费还差了一百。”
这一点楚榆自有打算,“你忘了,周建安还欠我们三百块钱?”
舒蕙当然记得,可她太了解那对母子的为人,要蒋美凤的钱比要她的命还难,当初蒋美凤答应写欠条,就是为了逼她应离婚,现在婚都离了,周家肯定不会认这笔账。
楚榆却一点不担心,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周建安拿到了京市户口,捧着铁饭碗,工作体面,他不想付钱也行,楚榆不介意去京市帮他宣传宣传,让大家知道他和那小三的爱情有多可歌可泣,知道他周建安在老家是怎么对待原配妻女的。
“要是夜明砂卖不了怎么办?”舒蕙担心道。
“能卖几天是几天。”
楚榆没去找周建安要钱,就是觉得最近日头好,要抓紧时间卖夜明砂,靠天吃饭就是这点不好,摸不透天气变化,哪天说没钱赚就没钱赚了。
临走前,楚榆给了舒蕙一块四毛钱备用,没全给,是知道这年代治安不好,医院小偷尤其多。当年楚榆妈妈住院,楚榆去医院陪床,差点被人偷了手机和住院费,要不是隔壁大哥好心帮她抓小偷,她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医院外面有饭店,别舍不得吃,多买点好的给楚楚好补补。”楚榆交代。
舒蕙无奈应下,却不会照着做,她带着三个女儿被婆家赶出家门,一分钱掰成四瓣花,哪来的钱去外头消费?买点实惠的饭菜让楚楚吃饱就行,至于她,饿几天没大碍,钱还得存下来给闺女攒点嫁妆。
周建安不管闺女,她不能不管。
德阳街边的商铺至少比荣泰县城多一倍,且种类齐全,货品更迭换代的速度也远远快于县城,楚榆看到有家铺子卖热水瓶,她有些心动。
热水瓶在这年代是奢侈品,价格贵不说还要票,一般的农户家舍不得买,去医院住院需要热水瓶,都得去村长家借。
二舅家没有热水瓶,楚榆很想买一个,奈何囊中羞涩。
钱少就更要花在刀刃上,一毛钱都要打算着花,买热水瓶只能放放了。
街边有个小男孩坐在马札上卖报纸,见了她奶声奶气说:
“姐姐,买报纸吗?”
楚榆冲他招招手,付了四分钱买了一份大报。
想要赚钱最主要的就是获取信息,北方的玉米能在南方高价,南方的衣服运到北方价格能翻五倍,华国的食品、纺织品、药品运到俄罗斯,一出一进就能赚一辆大奔,说到底,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提取信息的能力,双轨经济下的八十年代,人们吃到的信息差福利可比后世多得多。
后世有了电脑手机,这个行业渐渐没落,但眼下,报纸是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八三年的报纸打开后带着一股油墨香,今日报纸的头条是朝国领导人访华,赠送华国一种“会下金蛋的鸟”。
楚榆盯着报纸出神,所谓会下金蛋的鸟其实就是鹌鹑,鹌鹑蛋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卵中佳品动物中的人参”的美称,售价一向比鸡蛋高,重要的是市场上很少有鹌鹑蛋售卖。
物以稀为贵,要是卖鹌鹑蛋怎么样?
脑中冒出这个念头,就再也无法忽视,楚榆一刻都没耽搁,骑着车拐去了附近一家农贸市场,找到卖蛋的铺子。
“鹌鹑蛋卖空了。”老板愁眉苦脸道。
“那什么时候有货?”楚榆问。
“不知道,以前一个鹌鹑蛋能卖个五六分钱就不错了,最近拿货价格都涨到了七分,没有利润叫我怎么卖?总不能一个鹌鹑蛋卖一毛钱吧?”老板直叹气。
国家控价严格,物价不能随便上涨,卖蛋是小本生意,面向周边原住民,涨一分钱都是大事,更何况一个鹌鹑蛋涨三五分呢?
楚榆心思微动,大报头条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更何况是这种两国外交的国际新闻,一夕之间,鹌鹑蛋就会成为国民热词,是真正的国民网红单品,卖鹌鹑蛋赶了时髦,蹭了热度,重要的是利润高。
夜明砂不是长久之计,要是能找到便宜的鹌鹑蛋,一个蛋就有几分钱的利润,还供不应求。
只是去哪才能找到鹌鹑蛋的货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