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叶青青王绣,也是实力派作者“江南雨纷纷”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天刚亮,桃花村不少人家都升起了炊烟。此时村里炊烟袅袅,鸡鸣狗叫,一片祥和。小院里的叶家也开始了一天的打拼时光,老人养猪,大儿子杂货店做伙计,儿媳出了名的绣娘。……最好的家人莫若如此,齐心协力,精打细算,努力搞钱,争取早日奔小康!...
主角:叶青青王绣 更新:2024-01-29 11:4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青青王绣的现代都市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由网络作家“江南雨纷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叶青青王绣,也是实力派作者“江南雨纷纷”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天刚亮,桃花村不少人家都升起了炊烟。此时村里炊烟袅袅,鸡鸣狗叫,一片祥和。小院里的叶家也开始了一天的打拼时光,老人养猪,大儿子杂货店做伙计,儿媳出了名的绣娘。……最好的家人莫若如此,齐心协力,精打细算,努力搞钱,争取早日奔小康!...
吃过早饭,叶父、叶母和叶青青三人一起走到村口。
村口停着一辆牛车,牛车上都快要坐满了,有同是去镇上干活的青壮年也有去集市上买东西的婶子。
牛车是同村的叶富贵的,叶富贵早年去当兵,当了三年兵后带着一条受过伤的腿回到村子里。
他的腿是打仗的时候被敌人砍伤的,伤得太重了,治好后也还是有点瘸。
腿瘸了,叶富贵干脆将当兵积攒的银子买了一头健壮的牛和板车,平日里就靠赶车来生活。
桃花村离镇子不近不远的,要是想赶早过去集市上卖菜或者去镇上干活,肯定要坐叶富贵的牛车。
叶富贵每天往返村子和镇上好几趟,赚的钱不比叶父在杂货铺的工钱低,日子过得还不错。
“富贵哥,这是我们三人的路费。”
叶父心情不错,笑眯眯地将三文钱放到叶富贵的手上,然后将叶母和叶青青一一扶上牛车坐好。
牛虽然比不上驴子和马快,但是比走路还是要快不少的,没多久就到了镇上。
“家里都好久没吃肉了,绣绣你待会卖完绣品记得买点肉,馋死我了。”
叶父脑中闪过几道硬菜,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忘不了的,你赶紧去上工吧,我和青青先去交绣品。”
叶母摆了摆手,头也不回的拉着叶青青的小手走了。
看着两人头也不回地走了,叶父忍不住长叹一口气:“难道是我的魅力下降了?”
叶母没空搭理叶父,拉着叶青青来到镇上最大的绣坊--杨家绣坊。
杨家绣坊是杨地主家的,杨地主和妻子的感情非常好,这个绣坊是杨地主专门开给杨太太打发时间的。
杨太太也是出生大户人家,对于管家、打理铺子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杨家绣坊收的绣品也都必须是精品,要求很高,因此收绣品的价格也比一般的绣坊高出不少。
杨太太家世好,又是八面玲珑的体面人,和镇上大户人家的女眷大多有交情。
因此绣坊主要是做这些有钱人的生意。绣品好又有有钱的太太小姐捧场,绣坊的生意那叫一个红火。
“叶娘子,可算是把你盼来了,李员外的绣图可绣好了?”
叶母和叶青青一进绣坊,一位打扮利索、性子爽朗的妇人便热情的上前来。
“杨掌柜我你还不放心吗,绣图您先看看,有不妥的地方我再改改。”
知道杨掌柜着急,叶母二话没说就把绣好的观音图拿了出来。
“叶娘子绣技那是极好的,可离李员外母亲的寿宴没几天了,我心里着急呀。”
掌柜看着手中的观音绣图,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将观音绣图收好。
“叶娘子,这是绣图的工钱。这次碰巧有两位绣娘病了不能接活,还好有你帮忙,不然我可要给李员外赔银子了。”
绣图按时完成了,杨掌柜心情大好,眉开眼笑的拿出了一两半的银子,放到叶母面前的桌子上。
布料和针线都是绣纺出的,这一两半的银子都是叶母的工钱。
“杨掌柜,你可别笑话我了,杨家绣坊可是镇上最大的绣坊,找个绣技好的人来绣观音图有什么难的。”
叶母眉开眼笑地将银子小心翼翼收进荷包里。
虽然熬了几个大夜,但这短短半个月赚到的银子都快赶上平时的两个月了,这等好买卖可不常有。
杨家绣坊有自己的绣娘,一般大件的绣品都是自家的绣娘做的,店里一般收的都是手帕荷包这些小东西。
如果不是绣娘生病了,可没有这样的好事,毕竟用自家的绣娘不但省心还省钱呐。
“杨掌柜,这是我自己绣的手帕,您看看能不能入您的眼。”
一旁的叶青青看叶母这边已经完事了,赶紧将自己绣的手帕拿出来给杨掌柜看。
“不错不错,有模有样的,这6张帕子都按三等品绣品来收,18文一张帕子,你看怎么样?”
杨掌柜很喜欢叶青青,将桌面上的糕点推到叶青青的跟前,和蔼可亲的示意她尝尝。
“谢杨掌柜,你可真是人美心善。”
叶青青激动得脸都红了。
杨家绣坊的要求很高,去年叶青青来问的时候,她的绣品还达不到要求,没想今天居然收了她带来的帕子。
叶青青之前去其他的绣坊卖帕子,都只有16文,现在高出了两文钱,她现在一个月可以绣10张帕子,一个月有180文呢。
原本一张帕子要5文左右的本钱,不过叶青青用的布料是布庄老板送的大块布头,针线则是蹭叶母的,这180文当然都进了叶青青的口袋。
第一次做绣品拿到这么多钱,可把叶青青高兴坏了。
一半钱用来买肉和糖,剩下的都存起来,叶青青喜滋滋地将这笔巨款的用途都安排好了。
叶青青接过杨掌柜给的108文,得意的小模样,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娘,快走,我们去买肉,今日的肉本姑娘请了。”
叶青青整个人兴奋得不行,豪气冲天地拍着拍着胸脯,拉着叶母就要往猪肉铺子冲。
“真是个憨姑娘,先去旁边的布庄买绣布和针线。家里的都用完了,不去买点回家你以后不绣了呀。”
叶母没好气的点了点叶青青的额头。
叶青青淘气地做了个鬼脸,不过还是乖乖的跟着叶母进了布庄。
杨家绣坊旁边就是镇上最大的布庄,叶母每次买布料和针线都会来这里,和布庄的王掌柜是老熟人了。
此时的布庄人不算多,王掌柜正在整理被客人弄乱的布匹和裁剪下来的布头。
“掌柜今天生意不错呀,麻烦帮我拿一些上好的绣布和金线,普通的针线也拿一点。”
“叶娘子,昨天刚到了一批上好的金线,特意给您留着的。”看到叶母王掌柜眼睛都放着光。
叶母的绣技在桃花村可以说是数一数二了,但是在洛河镇只能算中等偏上的水平。
叶母打小脑子活又精于配色,从前几年就开始用上好的丝绸和金线绣一些喜庆的手帕。
这些金丝帕子虽说用的绣法难度不大,但是绣出来的东西活灵活现,深受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喜爱。
叶母每个月都在布庄购买不少的金线和丝绸帕子,可以说是布庄最稳定的大客户了,每次叶母过来王掌柜都笑得合不拢嘴。
“叶娘子,这次的金线品质比以往的都要好,不过价格方面呢就要贵一点点。”
“金线加上丝绸帕子是一两银子,普通的针线一共是108文,收您1100文。”
王掌柜拨着算盘,看叶母就像看着银子一样。王掌柜平日就是喜欢银子,还有点小抠,不过人还不错的。
“王掌柜,铺子还有没有布头啊?家里的都用完了。”
王掌柜乐呵呵地看着叶母,“有的有的,可不就是赶巧,李员外家的女眷刚刚在铺子里买了不少的上好布料,有不少的好布头呢。”
“而且都是大块的布头,刚好可以做点手帕,荷包之类的。也不值几个钱,这店里的布头也一起都送您了。”
说着王掌柜就拿起一块粗麻布,将刚刚裁剪下来的好料子的布头和一些店里之前留下来的普通布料的布头都一起打包好。
“那可真是谢谢掌柜了,下次有好的金线和丝绸帕子麻烦掌柜也帮我留一点。”
叶母将银子拿给布庄掌柜,一旁的叶青青也赶紧接过满满一大包的布头和针线。
叶母每次过来布庄买东西,精明的王掌柜都会送不少的布头给她,叶母做绣品用不上这些布头,这可都便宜了叶青青。
叶青青将一些大块一点的布料裁剪好,做成小一点的手帕和荷包,拿到另一家走平民路线的绣纺去卖,赚了不少的零花钱呢。
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快点快点,去晚了肉铺的肉都要卖完了。”
小馋猫叶青青一出布庄就忍不住拉着叶母要去肉铺买肉。
叶母和叶青青来得晚,肉铺只剩一些瘦肉,骨头和下水之类的次等肉。
这下只能做卤肉了,家里的老馋虫小馋猫可不能给她挑三拣四的了。
“这位小娘子要点什么?瘦肉12文一斤,排骨11文一斤,猪蹄10一只,下水30文一副,今天刚杀的猪,都新鲜着呢。”
当下的人都缺少油水,对干巴巴瘦肉和排骨并不待见,叶母直接略过看向两只大猪蹄。
今天的猪应该挺肥的,这都快两斤重的大猪蹄可不常见。
猪蹄不好收拾,不会煮的还会有味道,一般都是用来给生完孩子的妇人下奶。
叶母喜欢把猪脚做成软糯弹牙的卤猪蹄,每次做卤猪蹄,就连叶青青这样的小姑娘都能吃上3大碗饭。
猪下水用水桶装着,里面有猪大肠、猪腰、猪肝、猪肺和猪肚,看着份量可不少。
下水虽说不好收拾,而且煮过后缩水严重,不过做成卤肉怎么也能美美吃上几天,就连死抠死抠的叶老太太都抗拒不了这等美味。
“老板,要两只猪蹄和一副猪下水,这个时辰都要收摊了,下水这些次等肉也不好卖,价格能不能便宜点?”
“猪蹄原本10文一只的,15文两只给你吧,下水30文一副,25文便宜给你了,两只猪脚和一副下水一共40文。”
这个时辰也没什么人买肉了,屠户想着便宜卖完赶紧收摊回家,剩下的一点瘦肉和排骨刚好留在中午和晚点吃。
“行,包起来吧。”这个价格叶母挺满意的。
“好嘞,这两根猪骨头也送你了,虽然没有肉,拿回家熬个汤煮面吃也不错的。”
“那就多谢了。”
“谢谢伯伯!”
叶青青拿着小钱包甜甜笑着,屠户心里一软,有点想家里的小乖乖了。
卖肉的屠户手脚麻利地将骨头、猪脚和下水用宽大的叶子分开包起来。
“麻烦包好一点,最好多包两层,弄脏了我刚买的布料就不好了。”看着刚买的布料和针线叶母有点担心弄脏了。
“没问题,肯定给您包得严严实实的。”肉都卖完了,可以提早收摊回家抱小闺女,屠户也是高兴得很。
“娘,布料、针线和布头你都拿着吧,肉我拿着,不要弄脏了金线和丝绸,这些可贵了呢。”
叶青青将40文给了肉铺的屠户,赶紧接过包好的肉。
猪蹄和下水便宜,叶青青一点也不嫌弃,收拾干净用来做卤肉那叫一个香。
叶青青美滋滋地将肉都放进背后的小背篓里面,余光看见旁边有人在卖糖块,顿时一喜,又拉着叶母过去。
“大叔,这糖块怎么卖呀?”
糖块是农户自家做的,用麦芽糖做成的糖块切成小块,面上撒上白芝麻,光是闻着就知道好吃。
“20文一斤,一斤有将近30小块,比点心铺子的便宜不少呢。”
点心铺子最便宜的糖块都要24文一斤,大叔的糖块切得小小的,一斤看着挺多的,确实划算。
“大叔 ,我要一斤。”
买肉用了40文,这里用了20文,这都超额了,叶青青抠抠搜搜地把钱掏出来。
一旁的叶母看着一脸心疼的叶青青忍不住发笑,“好啦,看你这一脸心疼的可怜模样,这糖我给你买。”
“不行,我要自己买。”
将20个铜板塞进大叔手里,叶青青小脸抬得高高的,一副傲气的样子可爱极了。
“你这次的绣品做得不错,比去年好了许多,娘给买你糖葫芦做奖励,你哥哥和弟弟都没有哦。”
“谢谢娘,你是最好的娘啦,我们一起吃,不告诉哥哥和弟弟。”说着就来到卖冰糖葫芦的摊子跟前。
“老板,要一串冰糖葫芦,要大串的。”
叶母给过钱,接过糖葫芦,红彤彤的山楂上面裹满了甜滋滋的糖浆,一旁的叶青青都要流口水了。
此时集市上的人不多了,叶母和叶青青边吃边逛,看还能不能捡漏到什么便宜的好东西。
母女俩你一颗我一颗的,一串酸甜着可口的冰糖葫芦很快就吃完了。
虽说叶母是大人,但是和女儿一起吃独食,一点都不会不好意思。老娘自己赚的钱,吃点小零嘴怎么啦。
叶母从小被爹娘娇惯着长大,算嫁人了娘家人也一直宠着着她。婆家人口简单又是好相处的,而丈夫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两人的感情非常好。
就算嫁到叶家十几年了,叶母现在还保留着少女时期的小性子。
”卖布料啦,便宜又好看的布料。”
没等叶母和叶青青将手上的冰糖葫芦吃完,两人就来到一处卖粗麻布的摊子。
布料的工艺很一般,布料有不少的漏针和不均匀的地方,染色也不好,不过胜在便宜,比在王掌柜那里买,要便宜三分之一呢。
叶母将卖剩的几匹布料都一一看过,眉头紧皱着。
“这织布料的做得也太差了,好多地方都漏针了织得也不均匀,而且染色也不好,只能勉强做成干农活活用的外衫了。”
“这些布料虽说做得不好,但是它便宜呀,这位太太您要是有心买,这个数,这几匹布料您都拿走。”婶子向叶母比划了几下说道
叶母和叶青青虽然身上穿的衣服布料一般,但是从两人的打扮和举止来说不像是没有钱的。
集市上也没几个人了,卖布料的婶子怕布料砸在手上,看叶母有心买,价格也降了不少。
“行,这几匹布料我都要了。”
“好好好,我这就给你包起来。”
这批被儿媳织坏了的布料终于卖出去了,婶子心头一喜,赶紧手脚麻利地将几批布料包起来,还热心地将布料帮忙放进了叶母的背篓里面。
两人没走多远,叶青青一脸疑惑问道:“娘,这些布料这么差,染得又难看,你这一买就好几匹,是不是买太多了?”
“你呀,可要学着点。这些布料虽然织得不好,但它比一般的布料便宜了一半,难看是难看了点,但是用来做被套或者干活用的外衫一点都不影响的。”
“再说了,你哥和你弟这两个淘小子整天不是上山淘鸟窝就是去河里摸鱼,刚做的新衣服没到两天就又破又脏的。这布料便宜,随他们造吧。”
对于两个儿子,叶母就是放养模式,只要他们健健康康品行不出错,叶母就心满意足了。
“娘,你可真厉害。”
“你呀,你还小,要学习的东西多着呢。”
“你现在已经学会做鞋子了,等过了农忙,我正好教你裁剪衣服,这布料便宜裁剪坏了也不心疼。”
“好呀好呀,等我学会了我给娘做漂亮的衣服,练手的就先给大哥和弟弟穿,嘿嘿嘿!”
原本叶母还想给叶父买两个肉包子中午改善一下伙食的,没想到母女逛得太开心,没有一个人想起这个事情。
可怜的叶父还眼巴巴地等着呢。
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不行,也要给你自己做新衣服,我的娘子这么好看,穿着这细棉布做的衣裳肯定更加美丽动人。”叶父将叶母扶上驴车,在叶母耳边轻轻说道。
“赶紧回去,爹和娘嘴上不说,心里肯定非常担心。”叶母红着脸瞪了叶父一眼。
两人回到家时,叶老太太正刚做好晚饭。听到声音,叶老太太赶紧从厨房跑出来。
“怎么样?布料卖出去了吗?”
刚问完,叶老爷子也从后院出来了。
“剩了三匹棉布,其他的都卖出去了。”叶父把驴车停好,将布料拿了出来。
“卖了多少银子?”叶老太太见大部分的布料都卖出去了,眉开眼笑的问道。
“这些布料一共卖了7895文,还有360文的打赏呢。”叶母接过布料,笑着说道。
“这批布料的本钱是4325文,不算打赏那就是赚了3570文。”淡定的叶老爷子的都惊到了。
“还有一匹白丝绸和三匹棉布呢,要是都算上,这次起码能赚五、六两银子。”
“这次赚的钱,我打算去县城进货,做点小买卖。”这时叶父已经有点庆幸杂货铺的东家将他辞退。
“挺好的,你自己拿主意就好。就是一定要脚踏实地,千万不能走那歪门邪道。”叶老爷子特意叮嘱道。
“爹,我你还不放心吗?”
“我之前跟东家去过县里拿货,我知道哪里可以拿货。我先去码头转转,看能不能淘到便宜的好东西,剩下的钱再进点便宜的小东西回来卖。”叶父早就想好了。
“码头鱼龙混杂的,淘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没有合适的就算了,进点货当货郎也挺好的。”叶老太太不放心地又叮嘱了一遍。
“绣绣,这布料你拿去给岳父岳母吧,之前天天用岳家的驴车,这粗棉布就算孝敬他们的。”
叶父特意在叶老爷子和叶老太太面前将布料拿给叶母。
“绣绣,你拿去给你爹娘做衣服吧!”叶老太太和叶母娘家处得好,也不计较这些。
叶母刚拿着布料出门,叶东林和叶西林兄弟俩抱着两筐猪草回来了。
“爹,布料卖完了吗?”叶东林感觉家里的大人心情都不错,这才开口问道。
“都卖完了,你上次说的主意不错,我打算用赚来的钱去县里进点货,做点小买卖。”
叶父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儿子说了一遍。
“爹,明年我和你一起做买卖,我的算数可好了。”
叶东林读书没什么天赋,但是头脑灵活,非常热衷于赚钱,应该说叶家人都非常热衷于赚钱。
天还没亮叶父就赶着驴车从家里出发。来到码头后,叶父花了一文钱将驴车寄放不远处的牲畜寄放点。
这时已经不早了,码头上熙熙攘攘的非常热闹。
叶父先在摆摊的地方转了一圈,没有看到有卖瑕疵货物,叶父只能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去问。
叶父先去了大摊位,那里的货物比较多。大摊位都是一些实力比较好的商户,都没有没有残次品。
问到最后只有一位卖瓷器的商户,说有一批烧坏的花瓶,热情地邀请叶父去仓库看看。
叶父想着反正有时间,去开开眼界见识一下也好,就跟着瓷器老板去了仓库。
“叶老板,就是这些花瓶。”
仓库里有几个大木箱,木箱里面整齐地放着许多花色不同的花瓶,不过颜色没有刚刚在摊子上看到的好看。
“我摊位上的花瓶你也看过了,都是卖一两银子一个的,这一批花瓶烧制的时候火候差了一点,颜色没这么好看,但是造型和做工都是极好的。”
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些花瓶颜色要比摊子上的差了不少呀,都是多少钱一个?”
老实说,瓷器这个叶父真的完全不懂。
“这里有30个花瓶,成本价给你,20两银子。”瓷器老板一脸真诚的说道。
“唐老板,小弟实在是囊中羞涩,我还是去看看其他便宜点的货物吧。”
听到这价格,原本就站在门口的叶父赶紧开溜了。
这破花瓶居然要20银子,这不是看他年轻想要坑他吗,叶父气鼓鼓地去了小摊位,准备再逛逛。
小摊位卖的多半是吃食和山货,适合叶父拿回去卖的东西并不多。
叶父来到一个卖布料的摊子,摊子上摆着七八匹细麻布,织法和染色都挺一般的,应该是自家做的布。
“婶子,你这布料怎么卖?”
“110文一匹。”
价格跟布庄的一样,拿回去也没赚头。
“婶子,你这有没有便宜的残次品布料?我是货郎,想拿点便宜的布料回去村里卖。”
“有一匹织坏了的粗麻布,只坏了一点点,用来做衣服一点都看不出来的。”婶子拿了一匹姜黄色的粗麻布出来。
这个布料是她的大孙女织的,年纪小把握不好力度,给织坏了。原本想留着自家做衣服的,孙女非要带出来卖。
“这布料织坏的地方挺多的,去掉织坏的地方能做衣服的地方也不多。多少钱一匹?贵了我可不要。”
“坏的地方不明显,用来做衣服没问题的,60文给你吧。”
“这布料顶多值40文,60文太贵了,不要不要。”
叶父记得叶母上次来县城,买的那匹清仓的粗麻布料才45文,60文肯定贵了。
经过叶父和婶子的一番来回讨价还价,最后叶父花了55文把布料买了下来。
这布料织坏了,拿回去最多只能卖个七八十文,就是说这一匹布料,叶父最多能赚个二十多文。
叶父把整个码头都逛了两圈,最后也没有再找到其他合适的货物,只能县里的其他地方进点小商品回去。
根据叶父在杂货店多年的经验,糖、盐、针线、扎头发用的发带和便宜的胭脂水粉是最受欢迎的。
县里有一条街是专门做批发的,货铺每次进货都是在那里,那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
叶父之前跟东家过来进货的时候,价格都是东家去谈的,叶父并不知道进货价是多少。
讲价的时候叶父是根据杂货铺的售价的一半去谈的。但是叶父进的东西少,店家给的价格普遍比较高。
最终叶父只拿了两斤最便宜的糖块、十根颜色鲜艳的头绳和一些质量一般的针线,考虑了许久最后还拿了几盒面脂。
叶父原本还想进一些盐,但是买不到。
叶父看着手上的东西,做货郎的话这点东西不够吧?叶父又去了一趟上次叶母买布料的陈家布庄。
“陈掌柜,小弟姓叶,我是货郎。想在你这边进一些便宜的布料回去村里卖,要是有瑕疵布料是最好的。”
“叶老板,这里的布料我可以跟你保证,肯定是县里最便宜的,你要是拿得多我还可以给你让一点。特价的布料偶尔会有,但是一般只在店里出售。”
特价布料陈掌柜都是用来吸引顾客的,虽然特价布料赚得少,但是进了店里肯定不会只买特价的,多少都会买一点正价的布料或者针线。
“有没有红色的麻布或者棉布?”
上次那匹正红色棉布非常抢手,叶父还想再进一点红色的布料。
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叶母乐呵呵地接过银子,一旁的叶父手脚麻利的地将布料包起来。
摊位上围着的人不少,但大多数只是看看,真正买布料的人不多。
大半个时辰了,只卖出了一匹花纹布料,一匹正红色的细棉布和两匹粗棉布。
看着剩下的布料,叶父又开始卖力吆喝:“好好看又便宜的布料,蜀地过来的花纹布料。”
“让一让,大家都让一让。”一位性子泼辣的小丫鬟扶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来到摊位上。
“姨娘,这个布料好好看,带着祥云花纹呢,比大夫人前几日得到的花纹布料还好看。”小丫鬟将祥云布料递给身旁的貌美女子。
女子身上的衣服是丝绸面料做的,还带着许多一看就非常昂贵的金首饰,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妾室。
“是不错,祥云布料我要了。小银,你去挑一匹粗棉布料吧,赏你的。”
“谢谢姨娘!”
小丫鬟开心极了,转身在摊位上挑选起来,很快就选中了一匹蓝色的粗棉布料。
“蜀地花纹布料是三两五钱银子,粗棉布料是140文,一共是3640文。”
“这里是四两银子,多的就算打赏你们的。”女子将银子丢在摊位上,直接转身离开了。
叶父赶紧将银子捡了起来,一旁的小丫鬟拿着布料赶紧追了上去。
那位紫衣夫人见花纹布料被卖光了,只能退而求其次,最后选了一匹细棉布料。
当太阳升到正中央时,街上的人已经不多了,摊位上的夫人小姐也都去吃饭了。
“绣绣,饿了吧?我去隔壁的云吞摊子买两碗云吞过来。”忙活了一个早上,叶父早就饿了。
“行,现在没什么人我们先吃点东西。”
卖云吞的摊子和他们卖布料的摊子就隔了两个摊位,叶父点了两碗云吞,看摊子上还有包子,又要了三个肉包。
“一共26文。”
叶父数了26个铜板给摊主,又向摊主借了一个托盘,将吃的端回去。
“你猜我们一共卖了多少钱银子?”已经数过银子的叶母乐呵呵地问道。
“七两多银子吧,其实早上在卖布料的时候,我已经算过了。”除去四两多的本钱,大概可以赚到三两多的银子。
“我刚刚偷偷数过了,一共7950文,不过有60文是打赏的。”叶母笑眯眯地在叶父耳边小声地说道
“打赏的不算,那我们卖布料赚的银子就是7950。这做生意也太赚钱了吧,我在杂货铺做伙计一个月也才600文。”
“还有四两多的本钱呢。”
“除去本钱那也还有三两多银子,而且剩下的几匹棉布也能卖个几百文。”
叶父心情非常好,觉得或许他被辞退也是一件好事情。
下午的北街人流明显比早上少了许多,一个下午只卖出去了一匹细棉布料和一匹粗棉布料。
“剩下的三匹布料都拿回家吧,之前说好留两匹布料做衣服的,一匹粗棉布料拿给你娘家,其他的留着做衣服。”
“行,听你的,上次去县里买的布料都给孩子做衣服了,这次先给爹和娘做一身新衣服,再用细棉布给你做两身体面的衣服。”
“怎么漏了你自己?也给你自己做两身好看的衣服。”叶父三两下就将布布料搬到驴车上。
“我又不干重活,整天不是在家里做饭就是做绣品,衣服耐穿得很。剩下的布料留着年底再做新衣服。”
这是实话,叶母并不是为了省钱才不做新衣服的。
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叶老爷子已经把小后山买下来了。
“太好了,小后山的山脚有十几棵现成的香椿树,那就不用去找香椿苗了,十几棵树都够我们摘的了。”小财迷叶青青一想到那是十几棵香椿树,就两眼放光。
“现在的春笋和香椿有点老了,但是也还有一些能吃的,明天我再去小后山看看,把一些能吃的笋子和香椿都摘回来。”
昨天在山上只是走马观花地大致的看了一下,叶老爷子想趁着这段时间不忙,去山上仔细看看,还有金银花也要赶快种上。
“老头子,你明天把家里的独轮车带上,后山在村子的最外围,用独轮车把东西推回来能省不少力气呢。”
去小后山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牛车和板车肯定是进不去的,只能勉强推着独轮车进去,看来也要尽早把去小后山的路修整一下。
想到这,叶老太太直接说道:“去小后山的路太久没有人走了,都长满了野草,要不要再村里找几个把路修整一下?”
“我明天先去小后山看看,再仔细规划规划,先不着急。而且我们家才刚刚买了山,还是低调一点好。”
叶老爷子想着那段小路没多长,他自己弄也可以,请不请人都可以。
“明天学堂沐休,我也要去小后山。”叶东林早就想去小后山玩了,听着叶老爷子他们说的小后山简直就是一座宝山,中二期的小男孩就想着去寻宝。
“还有我,还有我,我也要去。”叶西林只去过一次小后山,当时他年纪还小,他都不记得那里是什么样的了,现在对小后山也是充满着好奇。
“我…”叶青青刚想说明天要一起去,就被叶母打断了。
“你都多少天没做绣品了?你这绣技刚有点起色,你再不好好练,手上的工夫就要生疏了。”
“好吧,确实有几天没有做绣品了。”叶青青也知道自己最近几天玩得太野了,再不收心做绣品叶母估计要发火了。
“家里的针线都用完了,明天先去绣坊卖绣品,顺便再买点针线回来,然后再教你新的绣法”
叶青青也知道叶母是为她好,乖乖地应着。
一旁的叶老太太和叶老爷子都没有出声,他们都算是比较开明的长辈,从来不会干涉叶母和叶父管教孩子。
慈母多败儿,过分宠溺只会害了孩子。
一大早叶母和叶青青就拿着一大包的绣品去了镇上。
之前忙着卖野菜,后面家里又忙着去找香椿苗,都有一个多月没有去绣坊了,这次的积累的绣品还挺多的。
叶母进来绣坊后没见到老熟人杨掌柜,而是一位年轻的女子在柜台拨弄着算盘。
叶母有点疑惑,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声道:“你好,我是过来卖绣品的。”
“好的,我是这里的掌柜,叫我李掌柜就好了。”年轻女子很热情地上前招呼道。
李掌柜暗暗地打量着母女两人,两人穿的衣服布料一般,但是针线和袖口处的刺绣都做的不错,心想绣品应该差不了。
“小女做的手帕,李掌柜先掌掌眼,看能不能入您的眼。”叶母留了个心眼,先将叶青青的绣品拿了出来。
“绣法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配色和布局都不错,这些绣品咱们绣坊都可以按三品绣品来收,18文一张帕子。”
李掌柜看叶青青年纪虽小但绣品做得不错,想必叶母的绣品应该不错,价格方面也没有为难两人。
“没问题的,就按李掌柜说的。”绣品没有被压价,叶母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18文一张帕子,12张帕子一共是216文。” 李掌柜年纪虽小,但是算盘打得不错,一下子就算好了叶青青绣品的价格。
叶母将一包大一点的绣品拿给李掌柜。“李掌柜,这是我做的帕子,您这边掌掌眼。”
李掌柜一看这金光闪闪的帕子就知道这是王绣了,突然有点心虚。
李掌柜一边仔细看着手中精美的手帕,一边想着怎么拒收这些帕子。
杨家绣坊原本是收外面的绣品的,不过大件的绣品基本上都是自家绣娘做的。
叶母做的上等帕子利润比一般的帕子要高好几倍,李掌柜动了心思。
李掌柜让绣坊的绣娘,用上好的金线和丝绸帕子,也做了一批既精美又贵气的帕子。
叶母做的帕子只是用料好本钱比较高,配色比一般的绣品好一些,但是绣法并不是很难。
绣坊自家绣娘做的做出来的金丝帕子,其实和叶母的差不了多少。
自家绣娘做的帕子本钱要比从叶母这里收来的低不少,利润可以翻一倍。
而且现在绣娘做出来的帕子卖的也不错,李掌柜就不想收叶母的绣品了。
“叶娘子,像这样的上等绣帕我们绣坊自家的绣娘也有做,往后就不收一等的绣帕了。”
叶母愣住了,没想到新来的李掌柜居然不收她的绣品。想必是知道她做的这个金线帕子利润高想自家赚这个钱。
“我娘在杨家绣坊都卖了好多年的帕子了,怎么突然就不收了?”叶青青气冲冲地看着李掌柜。
“叶娘子,往后绣纺不收一等的绣帕了,不过像二等和三等的绣帕还是可以收的。”
李掌柜自知自己理亏,但是叶母做的绣品有灵气,镇上不少的夫人小姐都喜欢她做的帕子,她还是想留着叶母的。
“既然帕子你们不收,那我就先拿回去了。青青你的帕子…”
“我的帕子也不卖给他们,我们去其他的绣坊。”
叶母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叶青青打断了,叶青青气冲冲地拉着叶母出了绣坊。
叶母带着叶青青来到隔壁的布庄,想跟王掌柜打听一下杨家绣坊的事。
王掌柜看见财神爷进门,赶紧上前招呼:
“叶夫人,都好久没见到你了,你刚刚去过杨家秀坊了吗?杨家秀坊前段时间换了新的掌柜。”
“刚从杨家秀坊出来,说什么以后不收一等的帕子了,这不就赶紧过来跟你打听打听这个李掌柜是什么来头?”
王掌柜一听叶母说不收她的绣品了,王掌柜仿佛被抽走了精气神,一下子就沮丧了起来。
“杨掌柜她儿媳妇上个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儿媳妇一个人照看不过来,杨掌柜就辞工回去养老带孩子了。绣坊的东家杨夫人就找了本家的侄女过来当掌柜。”
“这李掌柜肯定是看你做的这个金丝帕子价格高,有利可图。年纪轻轻的,眼睛就钻进钱堆里了。”
王掌柜一想到叶母以后有可能都不来这里买金线了,就心痛得不行。
“王掌柜,金线我就先不买了,我去其他绣坊看看看。”
绣坊的事情也了解得差不多了,叶母起身离开,要赶紧去其他绣坊看看,这些帕子光本钱就要一两多的银子,可不能砸在手上了。
镇上的另外三家绣坊叶母都去过了,收是收,但是给的价格极低。
两家大一点的绣坊给的都是150文一张帕子,小一点的那家居然只给130文一张帕子。
一张帕子光本钱就要100文,而且一张帕子叶母需要绣三天才能完成,叶母不愿意贱卖出去。
最后叶母垂头丧气的带着叶青青回去了。
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叶母和叶青青回到叶家的时候,家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
叶父去了杂货铺,叶老太太、叶老爷子和两个孙子带上干粮去了小后山,家里只剩叶母和叶青青。
简单的吃过午饭后,叶青青被叶母赶回屋子做绣品,叶母则回了娘家。
叶母娘家离叶家很近,就隔了几条巷子,不到一会就回到娘家了。
叶母娘家姓王,在桃花村叶姓是大姓,另外还有王、唐、李几个姓氏的人家。
叶姥爷和叶姥姥生了两子一女,大儿子王田在镇上的一家点心铺子当掌柜,大儿媳妇杨氏和几个孙子孙女都在镇上。
小儿子王河在家打理家里的田地和照顾爹娘,娶了隔壁村的李氏,如今有3个孩子,小女儿自然就是叶母了。
叶母回到娘家的时候,只有叶姥姥和李氏在家。李氏在绣一张贺秀图,而叶姥姥在一旁指点。
叶姥姥年轻时是镇上的绣娘,虽说如今眼睛不好不能做绣品了,但是做师傅带一下学徒还是可以的,家里的儿媳妇和孙女都是叶姥姥一手教导的。
“这个时候你一般不是在家做绣品吗,怎么有空回来?”
听到脚步声,叶姥姥还以为是过来串门的邻居,没想到是自家闺女。
一看到亲娘叶母就委屈了,忍不住上前抱着叶姥姥一边撒娇,一边将杨家秀坊的事情说了出来。
叶姥姥恨铁不成钢,“你呀,从小就仗着自己配色好又有点小聪明,不肯好好练绣技。”
“你做的这些金丝帕子虽说精致又贵气,但是难度不大,有心学的下点本钱就可以做出来了。”
“绣绣的这些帕子虽然绣法简单了一些,但是好看又贵气,要不拿到县城里面卖吧。县城里面的有钱人多,那些夫人小姐肯定喜欢。”
李氏看着叶母带来的手帕简直是爱不释手,叶母配色很有天赋而且脑筋灵活,做的绣品好看又灵气。
叶母有天赋,只是家里非常宠爱她,担心她累着眼睛,没有逼她下狠功夫练习。
李氏正好跟叶母相反,李氏天赋一般但是非常努力勤奋。
李氏嫁到叶家后,在叶姥姥的指点下才慢慢有了突破。绣技虽然变好了,但是和叶母相比还是缺少一点灵气。
“你二嫂说得对,要不你去县城卖绣品吧,镇上有钱人少,也给不了高价。”叶姥姥慈爱地抱着叶母心疼坏了。
“杨家绣坊不收大件的绣品,其他绣纺给的价格又低,没必要做这些荷包、手帕在这里耗着。按我说要做就做大的绣图,一幅好的大图都顶你做多少的手帕了。”
叶姥姥为小女儿和小儿媳妇简直操碎了心,叶母有天赋但是就不肯好好学,小儿媳妇勤奋好学,但是就是缺点天赋,两个人要是综合一下就好了。
“你二嫂如今的绣品做得不错,这幅大图也马上就绣好了,我们原本就想去县城看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的,过几天等大图绣好了,你带上绣品和我们一起去县城吧。”
叶母高兴地应道:“好呀,到时候我和你们一起去。”
“天色不早了,你赶紧回去做饭吧。都多大的人了,还动不动就撒娇,也不害臊。”
叶姥姥见叶母已经不生气了,才开口取笑她,都怪老头子太宠闺女了,养得这般娇气,还好嫁出去了。
叶母回到家的时候心情还不错,已经开始构想大图上要绣什么东西了。
叶母和叶青青刚煮好饭,远远的就听见了两个儿子打闹的声音。
叶东林和叶西林兄弟俩嘻嘻哈哈的窜了进来,两人各背着一个大大的背篓,里面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香椿,手上还提着两筐猪草。
紧接着叶老爷子推着独轮车进来,车上有两个鼓鼓的麻袋。叶母刚准备上前帮忙,叶老爷子示意叶母去后面帮叶老太太推车。
后面的叶老太太同样是推着一辆独轮车,车上放着两大袋东西。
刚关上门,叶老太太就乐得笑出了声。“这小后山,我们可算是捡到宝了。”
“奶,这麻袋里面是什么?是春笋吗?”听到叶老太太他们回来的声音,叶青青赶紧从房里出来。
“是春笋,小后山那里的竹林比后山的还大,里面有好多春笋呢。还有竹荪,我们还采到了竹荪哦。”
叶西林乐呵呵地将两筐猪草拿了过来,把上层的猪草拿走,下面的半框都是竹荪。
叶老爷子将两个独轮车上的春笋都搬了下来,老太太将其中一袋春笋打开,拿了两个出来递给叶东林,让他去给隔壁的李大叔家还独轮车。
叶家只有一辆独轮车,另外的一辆是从隔壁李大叔家借过来的。
紧接着叶老太太又拿了一个空的背篓出来,往里面放了几个巨大的春笋,又用篮子装了满满一篮子的竹荪,然后将递给叶母。
“都是山上的东西也不值什么钱,这竹荪难得,你拿回娘家给亲家母尝尝鲜,顺便再借用一下你娘家的驴车。”
这段时间叶家经常去叶母娘家借驴车,借的叶老太太都不好意思了。
“好的娘,我去去就回。”
整天天回娘家借驴车,叶母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乐呵呵的提着竹荪和春笋回了娘家,叶姥姥最喜欢喝竹荪炖的鸡汤了,这一篮子都够炖两次鸡汤了。
“娘、娘,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叶姥姥和李氏正做着晚饭,听到闺女的声音赶紧出来。
叶姥姥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上的水,接过叶母手上的背篓和篮子,看着手上的东西叶姥姥既开心又有点发愁。
“你这个憨丫头,别整天往娘家带东西。春笋就算了,竹荪难得你拿回去吧,家里好吃好喝的,不缺这点东西。”
叶姥姥之前知道叶家之前给饭馆送野菜和春笋,竹荪和春笋都可以拿去卖钱的,不好意思多要。而且叶家买了山,估计叶老太太手上的银子不多了。
“是我婆婆让我送来的,明天还要借用家里的驴车,你不收我婆婆都不好意思用咱家的驴车了。”叶母直接将竹荪和春笋提到厨房里面放好。
“你婆婆真是太客气了,这驴车借用一下又没什么。”
叶母婆家离家里近,叶家的人又是和和气气的,叶姥姥对叶家这门亲事是非常满意的。
“借驴车是又要给饭馆送野菜和春笋吗?”叶姥姥小声地问道。
叶姥姥前两天知道叶家给饭馆送了一个月的野菜,居然赚了快十两银子,惊地差点将手上的碗都摔了。
叶母看了一眼在厨房忙碌的李氏 同样小声的说道:
“饭馆现在不收野菜和春笋了,今天我公公从小后山挖了不少的春笋回来,还有两背篓的香椿,想去集市上试试水。”
李氏人很好,和叶母关系也不错,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喜欢说八卦,有些事情叶母都是偷偷私下和叶姥姥说的。
“这样也好,小后山里面的好东西不少,光那个大竹林和山下的香椿你们都能卖不少钱了,估计要不了几年,买山的钱就能赚回来了。”
叶老爷子和叶老太太都是有成算的,考虑得也周全,叶姥姥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摆了摆手,让叶母赶紧回去吃饭。
“绣绣婆家人真是大气,这段时间都送多少东西过来了。”
李氏看着满满一篮子的竹荪和巨大的春笋,心情好到不行。家里都好久没吃肉了,明天刚好可以做个竹荪炖鸡和油焖春笋。
叶母将驴车赶回来的时候,叶父已经回来了,几人也已经将东西收拾好,正等着叶母回来吃饭。
吃饭的时候叶母在饭桌上说了杨家绣坊和要去县城卖绣品的事情。叶老爷子想了一下,决定要和叶母他们一起去县城,他早就想去码头看看了。
“我和东家请一天假,到时候和你们一起去吧!”县城的码头叶父也只去过一次,那里商人众多,叶父也想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
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叶母这时才发现,厅堂还放着许多的布料。
“有位蜀地来的布料商人想用这批受潮的布料换我们的山货,爹不同意,我就自己花钱将这些布料买下来了。”
“花了多少银子?这些布料这么湿不像受潮的,是在水里泡过吧?”
“4325文买的,那位布料商人说是受潮了,但我猜应该是在运过来的时候掉进水里了。布料是没问题的,现在看着皱巴巴的,洗洗应该就不皱了。”
叶母对布料比较了解,这些布料都是镇上罕见的好布料,洗洗不皱了,怎么也能卖八九两银子,这批布料不亏。
“这两匹带花纹的布料,一匹留着你跟闺女做衣服,另外一匹和其他的布料洗过之后再拿去镇上或者县里卖掉。”
上次去码头,叶父就知道叶母和叶青青喜欢这种带花纹的布料,也因为这个叶父才想要买下这批布料的。
“这金贵的布料哪能是我们这种山野村妇穿的,村里穿的都是麻布,布料我也不敢穿出去啊。”
“留两匹粗棉布吧,留一匹灰色的一匹蓝色的,我给全家都做一套新衣服。剩下的都卖掉。”
“拿一匹粗棉布给岳父家吧,拿蓝色的,这个颜色都能穿。”
“等洗好了,我再拿过去。”叶母和叶老太太、叶老爷子处地好,叶父和叶母娘家关系也不错。
“娘,还有一匹白丝绸,这个丝绸好滑呀,就是有些地方织坏了。”
叶青青看叶母没看到这匹丝绸,抱着丝绸过去给叶母看。
“这匹丝绸织坏了,衣服是做不了了,大块的留出来做绣图,小一点的给你做两件肚兜。”叶母拿着白丝绸可惜地说道。
“也给你自己做两件。”叶父一脸荡漾地在叶母耳边小声说道。
“滚,闺女还在呢。” 叶母红着脸将叶父推开。
今天天气不错,叶老太太和叶母一早起来清洗布料。
昨晚叶父已经将后院的水池加满了水,叶老太太和叶母一人拿着一匹祥云花纹的布料放入水池中泡洗。
布料本来就不脏,只是之前落了水有点皱巴,泡一会儿就跟全新的一样,两人很快就将两匹祥云布料洗好了。
叶母拿着抹布细细将晾晒的竹竿擦干净,仔细检查有没有倒刺。这些布料精贵,很容易勾丝,可千万不能刮坏了。
刚晾晒好,叶老爷子赶着驴车,运回来半车的竹子。
“晾晒的架子不够,我再搭几个简易的架子,用来晒布料。”叶老爷子将竹子搬下来说道。
叶老爷子将架子搭好,一旁的叶老太太和叶母已经将4匹细棉布清洗好了。
“绣绣,你先去做午饭吧,剩下的布料我来晾晒就好。”
这时太阳已高高挂起,估计要不了多久,叶东林和叶西林兄弟俩就下学堂回来吃饭了。
叶老太太和叶老爷子拿着抹布,将新搭好的架子细细擦拭一遍。
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毛刺,才合力将4匹细棉布小心翼翼地挂上去。
“这水池的水也要换一下,下午剩下的6匹粗棉布也清洗一下。”叶老太太按了按酸痛的老腰说道。
“晾晒的架子不够了,而且下午洗的话也晒不了多久,我担心晒不干等到明天会有味道。”
嘴上这样说,叶老爷子心里其实是心疼老伴。
“那明天再洗吧,下午休息休息,人老了不中用,才干这一会就腰酸背痛的。”
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叶老爷子将叶老太太脸颊上散落下来的碎发拨到一旁,一脸心疼地说道:
“这段时间不是种金银花、种果树,就是采蘑菇、晒笋干,辛苦你了。”
“庄稼人家家户户谁家不是这样干的。”叶老爷子贴心,家庭和睦,叶老太太这辈子算是没白活。
“奶奶,我给你按一下腰吧!”
叶青青坏笑着打量着两人,眼珠子四处乱瞄,刚刚肯定偷听了不少。
“你这小淘气,你娘给你布置的帕子绣好了?”说完又瞪了一眼叶老爷子,让他赶紧去给水池换水。
“绣好啦,这次的绣法难了许多,不过绣出来的东西确实是好看一些,下次去县里卖绣品,这帕子肯定比上次的价格要高一些。”
上次的绣品是19文一张收的,这次肯定能卖到20文一张了吧?一想到这,叶青青就眉开眼笑的。
“小财迷,这机灵劲像我,想当年我也是个年轻貌美的机灵小姑娘。”
叶老太太一点也不害臊,直接把功劳往身上揽。
“奶奶现在是年轻貌美的机灵大姐。”
“你呀,就会哄我开心。”叶老太太笑眯眯地点了点叶青青的小脑袋。
叶老爷子一边换水,一边看着祖孙两人,也笑得乐呵呵的。
晚上又是每月一次的月底盘点,四人都聚集在叶老爷子和叶老太太的房间。
“先说这个月的收入。”叶老太太将厚厚的账本翻开说道。
“在镇上摆摊一共卖了768文,在县城摆摊一共卖了978文,给李家饭馆送山货一共卖了525文。”
“昨天去码头上卖干货一共卖了9305文,卖山货的钱总共是11576文。”
“光是卖山货就卖了11两银子,这银子也太好赚了吧!”叶父晕乎乎的,又一次冒出了从杂货铺辞工的想法。
叶老太太没理会大惊小怪的儿子,接着说道:
“丰收一半的工钱300文,绣绣卖绣品卖了1400文,700文入公账,这里刚好是一两银子,加上刚刚的是12576文。”
“现在听着收入是挺多,还没算支出呢,这个月花了大几十两的银子。”
叶老太太接着说起了家里的花销,“家里吃穿等日常开支是350文。”
“另外,小后山加上红契和打点的钱一共花了35两,果苗加上种果树的帮工的工钱花了2610文,花销总共是37960文。”
“扣掉赚的银子,上个月是亏欠25384文,就是亏了25两半的银子。”
“娘,买山花了35两,这个是大头,不过上个月光卖山货就赚了11两银子,这买山的钱估计两三年就能赚回来了。”叶父嬉皮笑脸的说道。
几人也是笑呵呵的,原本想着5年左右能回本就不错了,没想到这山货这么值钱,估计两三年就能赚回买山的钱了。
“安静,接下来算小后山的开支和收入。”叶老太太又拿起了一本新的账本。
“上个月的山货基本上都是小后山的,只有15斤干蘑菇和8斤干竹荪是在后山摘的,扣除1785文,小后山的产出收入是9791文。”
“买山花了35两,果苗2610文,目前亏空27819文。”
卖了一个月的山货就有9两多的银子,虽说后面夏季的竹笋比春季少,但是夏季的蘑菇多呀,想到这大家心里充满了干劲。
回房后,叶母和叶父又开始盘点小家的开支。
“你的工钱和我做绣品的钱一共是1两银子,50是你的零花钱,上个月家里比较忙,没有时间去镇上,日常开销是45文,这个月可以存下905文。”
“绣绣,还有买布料的4两多银子。”
听到这个月可以存下905文,叶父原本还挺高兴的,突然想起还有四两多银子还没算进去呢。
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真的?是什么办法?”村长放下酒杯,激动的看着叶老爷子。
“镇上肯定是吃不下我们这些金银花的,要是在县城卖估计也有点勉强,但是我们可以卖给外地来的商人。”
“县城的码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我们可以把金银花卖给这些外地来的客商。”
叶老爷子吃了两口菜,接着又说道:
“码头上每天至少有几十个外地来的商户,到时候租个小摊子卖金银花应该没问题的。”
“还是老弟你有想法,来来来,老哥敬你一杯。”
村长美滋滋地喝着小酒,这码头真是个好地方,等买了山就去县城的码头看看,正好和小儿子说说买山的事。
叶村长和叶老爷子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关系一直很好,而且叶村长也不是糊涂人。
路上叶父说的按时间来种植,叶老爷子也没有瞒着叶村长,都跟他说了。
“这个主意不错,既降低了风险,又不会太累。”
“我明天一早就去衙门找文书买荒山,你这边需要多少金银花藤可以先去后山采摘。”
村长虽说一心向着村民,但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还是先将荒山买下来稳妥一些。
第二天一早,叶老爷子、叶老太太和叶母就拉着板车去了后山采金银花藤。
叶青青原本也想跟着去的,奈何家里的六头猪和十只鸡都需要人喂,最后只能无奈地留下来了。
因为后山的金银花是要分给全村人种的,叶老爷子他们也没有多摘,摘满了一板车金银花藤就没有继续摘了。
为了浇水方便,叶老爷子决定将金银花藤都种在山脚和竹林的之间的地方。
原本叶老爷子想直接种在山脚的,叶老太太怕这些金银花影响野菜和香椿的生长,只好改了地方。
金银花是藤生植物,叶老爷子特意将金银花种在树的旁边,而且两棵金银花之间不能相隔太近。
为了给金银花后期的生长留位置,每一棵金银花相隔都有好几米,一板车的金银花看着不多,但是足足种了几亩的地。
将金银花都浇上水后,天都快黑了,三人匆匆往家里赶。
三人还没走到后山,就看到叶父带着叶东林和叶西林两兄弟迎了上来。
“今天怎么这么晚?东林和西林一直没有等到你们回来,都着急坏了。”叶父看到几人好好的,这才松了一口气。
“刚种上的金银花要浇水,这才耽误了时间。晚上山里不安全,我们赶紧回去吧。”
刚刚干着活没注意,现在回来见叶父和两个孙子着急找过来,叶老爷子和叶老太太才感到后怕。
虽说附近的山没有大型动物,但这也说不准,万一就倒霉碰上了呢。
刚回到家,村长就上门来了,说已经将小后山旁边的两个小山买下来了。
明天就组织村里人去采摘金银花藤,每家每户分一捆金银花藤回去种。
“贵田老弟,我买的两座小山也有不少的金银花,你要是不够,就去我那里摘金银花藤,随便摘。”
叶老爷子摆了摆手,“金银花不像种菜,要相隔要远一些,今天摘的一板车金银花藤都种了好几亩地呢。”
“而且小后山原本就有一些金银花,明天把山上的金银花藤也用来扦插,应该够了。”
“行,要是不够和我说一声,我先回去了,家里等着吃饭呢。”害怕被留饭,村长话都没说完,就赶紧就溜了。
小说《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