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畅读全文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

畅读全文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

言蹊云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其他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苏茉杨素云,故事精彩剧情为:块,肥皂0.38元一块,卫生纸0.23元一卷。”“一共19.97元,4张工业券。”大姐笑道。【科普:工业券是1961年底发行,购买范围较广:毛巾、毛毯、毛线、手帕、电池、轴线、铁锅、铝盆、铝饭盒、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便盆、线手套、铁壳暖水壶、竹壳暖瓶、运动鞋,雨伞、棉胶鞋、缝衣针、缝衣线、油布雨衣、夹胶雨衣,人造棉制品,尼龙内衣裤、皮鞋、闹钟、收音机、腰带、刀剪......

主角:苏茉杨素云   更新:2024-04-20 20: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茉杨素云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全文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由网络作家“言蹊云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其他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苏茉杨素云,故事精彩剧情为:块,肥皂0.38元一块,卫生纸0.23元一卷。”“一共19.97元,4张工业券。”大姐笑道。【科普:工业券是1961年底发行,购买范围较广:毛巾、毛毯、毛线、手帕、电池、轴线、铁锅、铝盆、铝饭盒、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便盆、线手套、铁壳暖水壶、竹壳暖瓶、运动鞋,雨伞、棉胶鞋、缝衣针、缝衣线、油布雨衣、夹胶雨衣,人造棉制品,尼龙内衣裤、皮鞋、闹钟、收音机、腰带、刀剪......

《畅读全文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精彩片段


红旗公社发生的一切,陆长征和苏茉并不知情。

到了县城后,两人直奔邮局。苏茉是要寄信,陆长征则去给部队打电话。

“是给家里寄信吗?”陆长征问。

“嗯,给我大伯寄,我大伯在桂省的部队。”

既然都要结婚了,苏茉也不准备瞒着陆长征家里的情况,但也不会全说。毕竟,这个男人,也只认识不过两天。

“要不要给家里拍个电报,说一下结婚的事?”

“不用,我父母跟我脱离关系了。”苏茉没有多说,但该透露的信息还是透露了。

若这个男人要反悔,也没什么关系。

“别怕,有我。”陆长征偷偷握了下苏茉的手,给她安慰。

虽然早就猜到了,但真正确认又是一回事,陆长征不禁有些心疼苏茉的遭遇。

恰好这时,县革委会的人开着车从邮局门口呼啸而过,车上还有两个五花大绑胸前挂着牌子的人。

陆长征瞬间更心疼了,他不知道未来岳父岳母什么情况,但可以想象那段时间,他媳妇有多艰难。一个从小就被如珠如宝宠着的人,一夕之间整个家都散了,自己还要到遥远的地方下乡当知青。

该有多难过!

“放心,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等风声过了,我再帮你打听情况。”陆长征小声保证。

苏茉没想到陆长征不仅没介意,还要帮她打听父母的情况,不禁朝他感激的笑了笑。

“谢谢你,陆同志。”

“你是我媳妇,你的事就是我的事。”陆长征说的坚定。

这个年代,邮寄书信,本埠是4分钱,外埠是8分钱。所以邮票面值,大部分都是4分和8分的,也有少量22分、43分、52分等面值的。大面值的邮票都是用于国际信件,22分是国际航空信的邮票。

在国内,如果距离较远,就要多贴一张8分的邮票。如从黑江省寄信到桂省,则需要贴2张8分的邮票。

22分面值的邮票

52分面值的邮票

因为以后准备给各报社投稿,苏茉直接一次性买了50张8分钱的邮票,花了4元钱。然后又在邮局买了50个信封(2分钱一个),10本信纸(一毛钱一本),2瓶墨水(0.24元一瓶),加上买邮票的钱,总共花了6.48元。

陆长征打完电话出来,见苏茉买那么多信封信纸,以为苏茉是买来以后给他写信的,愉悦的伸手拿了过来,自己提着。

县里的供销社离邮局不远,陆长征把东西挂在车把手后,两人直接推着车走了过去。

“我想买些棉花,可是我的票不够,你知道哪里有自由市场吗?”苏茉小声的问。

这次先探探底,下次自己来就知道门路了。

陆长征嘴角微微抽搐,看来他媳妇也不是个乖觉的,看她这熟门熟路的样子,估计在海市没少去黑市。只是他媳妇这样貌,去黑市实在太不安全了。

“我今天穿着军装,不太方便去那个地方,你需要多少棉花?”

陆长征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并不排斥自由市场。供销社没得卖,又赶上要用的时候,可不就得去那个地方。

苏茉算了算,报了个数:“大概要30斤吧!”

陆长征吓了一跳,他媳妇这是要干啥?她知道30斤棉花有多大吗?他今天骑的是自行车,可不是拖拉机。

“媳妇,你这是要干嘛?”

“这…那什么,结婚不是要嫁妆嘛,我想打两床被褥。”苏茉有些不好意思。

陆长征心情瞬间舒爽的不行,嘴角高高翘起,看来这桩婚事也不只是他一头热嘛,他媳妇这都开始准备嫁妆了。

“这个直接去公社定做就行。我们公社有自己的集体作坊,在里面定做,用的棉花还不需要票,按市价给钱就行。”

红旗公社有种植的棉花,每年收的棉花,都是留够了公社集体作坊用的,有多的才卖给收购站。

“这么好?”苏茉眼睛一亮,“那棉袄那些做吗?”

“这我也不清楚,我们待会儿去问问。”陆长征道,他也是前两年家里写的信上说了一嘴。

前几年新来的书记确实有两把刷子,自他来了以后,红旗公社的经济比之前可好了太多,社员们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自他来了之后,红旗公社的大队,就再没出现闹饥荒的情况。

两人聊着,便到了供销社门口。各公社都还在秋收,进城的人较少,所以供销社里人并不多。

因为是小县城,供销社并不像海市那样,按不同的类型分供销社,而是就一个大的供销社,里面分不同类型的柜台。

苏茉先到卖日用品的柜台,对售货员大姐道:“同志,你好。麻烦给我拿2个搪瓷面盆,2个搪瓷缸,2个铁壳暖水瓶,2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块香皂,一块肥皂,一卷卫生纸。”

那售货员大姐见苏茉报出一连串东西,愣了一下,随后笑道:“同志这是准备结婚了,来置办嫁妆?”

苏茉抿嘴微笑点头。

趁着这次有人搬东西,一次性买了,省的下次自己来买还得自己搬。

虽然她有空间,但这段时间她可是众大婶关注的焦点,能不用空间还是先不用。而且原主给人的印象就是身娇体弱,她若是忽然变成大力怪搬一大堆东西,大家肯定会觉得违和。

她刚才也看到了,供销社有竹筐卖,到时候竹筐一装,上面布一挡,人们也不知道她了买什么。

“这位军人同志就是你对象吧?两人都长得这么俊,真是十分般配。”大姐笑呵呵的夸道。

她最喜欢这种置办嫁妆的,买的东西多。她们虽然是铁饭碗,可是每个月也是有任务的,要是完成的差,可是要被主任批评的。

“那搪瓷面盆、搪瓷缸、暖水瓶,我都给你拿牡丹花喜字那款,那花色可鲜亮了,特别喜庆,最多人买这款。”大姐笑呵呵的向苏茉推荐。

“行,就听大姐的。”这年头东西都差不多,苏茉没什么特别的要求。

大姐见苏茉听了她的推荐,也很高兴,很快就把苏茉要的东西点了出来,摆了满满一柜台,然后开始报价。

“搪瓷面盆2.53元一个,两个5.06元;搪瓷缸0.98元一个,两个1.96元;铁壳暖水瓶5.4元一个,两个10.8元;牙刷0.34元一把,两把0.68元,牙膏0.36元一支,香皂0.5元一块,肥皂0.38元一块,卫生纸0.23元一卷。”

“一共19.97元,4张工业券。”大姐笑道。

【科普:工业券是1961年底发行,购买范围较广:毛巾、毛毯、毛线、手帕、电池、轴线、铁锅、铝盆、铝饭盒、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便盆、线手套、铁壳暖水壶、竹壳暖瓶、运动鞋,雨伞、棉胶鞋、缝衣针、缝衣线、油布雨衣、夹胶雨衣,人造棉制品,尼龙内衣裤、皮鞋、闹钟、收音机、腰带、刀剪、进口刀片、各类箱包、巧克力糖块及定量之外的香烟、茶叶、白酒等。

工业券的发放,是按工资收入比例,平均每20元工资配一张券。

购买工业品的时候,大致每5元钱,需要给一张工业券。】

【PS.这些都是作者查到的资料,如有不对,欢迎大家指正。】

苏茉利落的给了钱和票,大姐开心的把东西都给苏茉装在网兜里,两个易碎的暖水瓶则单独放。

大姐把东西装好后,直接递给陆长征,笑呵呵的继续道:“同志,还有新到的床单被面,要不要也给你拿来看看?”

“行!”苏茉点头。

之前看小说,都说供销社的售货员态度很差,看这大姐,简直就是售货员中的清流啊。苏茉简直不要太满意,要是有评分的话,一定给她十分满分。


“不说400块,怎么地,也得给你补齐到200块才行。”

“听到了没?”

“哎,你这死丫头,别光顾着干活不说话,听到了没?”

陆桂花不耐烦听她娘说话,只能摆手道:“知道了,知道了。”

“补了彩礼,记得给一半家里,你弟弟也快要娶媳妇了。”赵九香不忘交代。

陆桂花撇了撇嘴,没再说话。

下午,苏茉又是领了三分地。

因为提亲和400块彩礼的事,苏茉明显能感觉到村民们对她的关注度大增,不时就能看到三俩婶子结队路过,指着她窃窃私语。

见她看过去,又装作没事一样走了。

苏茉也是无语。

怪不得说这个时代的流言能逼死人,这个样子一两天的还能接受,要是时间久了,还真受不了。

她这还不是坏事,若那些遇到不好的事的,被人这样指指点点几天,承受能力差的,估计还真会寻短见。

陆长征下午先去公社邮局打了电话,没得到确切回复,只能先回大队,傍晚再去打电话去催催。

陆长征先帮他老娘挑了一次花生后,才去找的苏茉。

到了地里,发现他媳妇又在吭哧吭哧的拔花生,都不带偷懒一下的。陆长征赶紧过去帮忙拔,好让他媳妇早点回去休息。

“哎,不用你拔,你帮我挑就行。”苏茉赶紧阻止,可别把她的能量拔走了。

“等拔差不多了我再挑,不过几趟的事。”

“我这地好拔,不费什么事。你先挑吧,我这挑一趟,婶子那边挑一趟,轮着来。”

“不用,我先和你一起拔,完了你好早点回去休息。”

“你不怕别人说你有了媳妇忘了娘啊?”苏茉笑道。

“我忘没忘,我娘自己知道。”陆长征并不在乎别人说啥。

“你帮我拔完了,我也还不能回去,得帮别的知青拔。她们之前帮助过我,我不好到自己早做完了,就先回去。”

陆长征:……

“那行,我先挑吧。”陆长征默默放下花生秧,改挑花生去了。

苏茉拔完,又去帮马小娟拔,等弄完,时间也差不多6点了。苏茉让马小娟去帮陈兰,自己则回去做饭。

******

陆桂花回到家后,就开始在厨房摔锅打碗,到处弄的乒乒乓乓,各种心气不顺,把俩儿子骂的直哭。

李月娥听的不耐烦,直接从屋里出来,道:“你有什么不满的?直接说出来,别在那里指桑骂槐的。”

陆桂花瞬间又不敢出声了。

“怎么不说?现在给你机会,有什么不满的,赶紧说出来,说不定我还能给你解决。过了今天,可就没这么好说了。”

“娘、娘你太偏心了。”陆桂花说的怯声怯气的。

“哦?怎么偏心?因为我给了老三家的400块彩礼,你只有50块?”

“老三家的有400块,那是因为老三私下里又给了我200块,让我一起给的。你要想要,也找你男人补去。”

“那、那家里不还出了200块,娘你也该一碗水端平。”

“一碗水端平?”李月娥气笑了。

“老三当兵七年,除了前两年每月寄5块钱,后面五年,每月都寄20块钱。不说他时不时从部队寄回来的吃穿用,光是钱,他这七年,就寄了1320块钱。”

“老三这些年,没吃喝家里一点东西,如果我真要一碗水端平,那可就不止给两百,起码得给个五六百才行。”

“不还给三叔建了房子嘛,那屋子可比我们的气派多了。”陆桂花小声反驳。

“他的屋子气派,那是因为他单独另寄了钱,家里给他盖房子的钱,跟你们两家的是一样的。”李月娥简直气疯了,“你想要气派,自个儿花钱弄去。别一点贡献都不给家里做,就尽想着美事。”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秋收时,上午一般是六点上工,12点下工;下午则是一点半上工,六点下工。

因为中午时间比较紧,轮到做饭的知青,一般会11:30左右跟小队长说一声,回去做饭。

反正每天的任务都是安排好的,上午没做完下午接着做就是,小队长一般不会说什么。

马小娟猛点头,苏茉已经帮她拔了不少了,下午说不定她还能再要一分地来拔,一天挣个四工分的。

*******

另一边,李月娥今天上午的四分地也拔完了,把花生一捆,留着给陆长征挑,自己赶着回家做饭去了。

她已经找好了四个相熟的婶子,一起去知青点提亲,又叫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

中午,得请这些帮忙的人简单吃一顿。

主食有昨晚蒸好的二合面馒头,再煮点大碴子粥就行。

听老三说,他上午还割了两斤肉回来。那就切一斤炖白菜,再弄个青椒炒鸡蛋,再用猪油炒两个青菜。这就成了,也算体面了。

李月娥刚把饭做好,那些婶子们就到了。她们知道要去帮忙,也是提早一些下工过来的,有些还特意回家换了身衣服。

李月娥赶忙招呼她们上桌,把家里其他人的饭菜留开,她们这群要办事的人就先吃了。

吃完饭,李月娥又换了身七成新,没有补丁的衣服。这才拎上东西,几个人就往知青点去。

这时,正是大家吃午饭的时候,不少人见到便问她们去哪,很快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陆长征要向苏知青提亲了。

李翠花听到消息后,高兴的大碴子粥都喝多了两碗,终于是成了。

从此,李月娥就矮她一头了。

李月娥她们到的时候,知青们刚吃完饭。

因为知道中午有人过来提亲,可能会打扰到知青们休息,所以苏茉做饭的时候,特意拿了6个鸡蛋,做了大大一盆青椒炒鸡蛋。

吃人嘴软,即使到时候真打扰了,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呦,在吃饭呢?”开口的是大队的妇女主任陆桂兰。刚才吃饭的时候,已经说好了,由她来当媒人。

其他知青们见妇女主任带着一群大婶子到他们知青点来,一脸懵逼。

“刚吃完,陆主任,有什么事吗?”知青点负责人马建民,起身开口问。

“有事,有喜事。”陆桂兰笑着道,“我们今天来,是替陆长征同志,向苏茉同志提亲的。”

“啊?哦、哦!快请坐。”

马建民一阵慌乱,赶紧让知青们收拾饭桌,让婶子们坐下。

然后又想着去弄点什么,来招待一下。

天啊!谁来帮帮他!他一个年轻未婚小伙子,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事情。

坐定后,李月娥把提着的篮子,放到桌子上。

苏茉从橱柜里拿了6个干净的碗,提着知青点的大铁茶壶,每个碗都倒了些水,端给每一位婶子。

“婶子们,喝点水吧。”苏茉笑着道。

苏茉知道这个时候的人爱喝甜,早就煮好了一壶糖水装在知青点的大铁茶壶里。只是刚才还热着,没人喝水,没人察觉罢了。

这个大铁茶壶,两口锅,橱柜和一套碗筷、几个装菜的盆,都是当初生产大队给知青点准备的。只是知青们吃饭,大多用自己的饭盒,很少用这里的碗筷。

有个婶子端起水喝了一口,瞬间眼睛一亮,偷偷对一旁的婶子道:“糖水。”

几个婶子听是糖水,纷纷端起碗喝了一口。

看来这个苏知青,也是个懂事的,看她眼神明亮,也不会扭扭捏捏,而是大大方方的招待她们,应该不会差。


起床的哨声一响,苏茉立刻就醒了,应该是原主在那十几天养成的条件反射。

马小娟和陈兰也是,此刻已经坐起来准备穿衣了。

“苏茉,快点,5点半就要到大队部集合。”马小娟催促道。

秋收的时候,都是5点吹起床哨,五点半到大队部集合,听大队长安排今天的生产任务。

陆家村大队一千多口人,能参加劳动的有800多人。这800多人,又分了八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里,又有五个生产小队。

大队长会在当天早上把生产任务安排给生产队长,然后再由生产队长分给各个小队长。小队长再带着自己的队员到任务地段,按实际情况,现场给大家分配任务。

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流程。

“苏茉,你快点。今天的早饭是红薯,迟了,大的都被人挑走了。”马小娟又催了一句。

秋收的时候,很早出工,根本来不及在家吃早饭,大家都是头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带着,在路上边走边吃。

“小娟,我今天还想再请一天假,去县城买点东西。”苏茉迟疑了一下道。

事情还是越早做完越踏实,万一中间有什么变故,她也有时间调整。等秋收完再去,时间就有点紧了。

“那你得去跟大队长说,他可不一定会批。”

马小娟也好想请假,但她感觉大队长有点针对她,也不知道她哪里得罪他老人家了。

“你要是能请成功,去了县城帮我也带点东西呗,我待会儿给你钱票。”

“行。”苏茉点头。

马小娟和陈兰出去后,苏茉也拿了衣服换上。

苏茉从原主的衣服中,挑了比较低调的卡其色裤子和白色衬衫,然后穿了双白布鞋。齐肩的头发则被她编了两个小辫子,垂于肩侧,美丽中又带着俏皮可爱。

在外面洗漱的知青们,见苏茉穿成这样出来,都有些惊讶。

“苏知青,你今天又不去上工吗?”郑彩萍问,眼中带着羡慕,这样的衣服她要是也有一身就好了。

“嗯,今天不去,有事想去趟县城。”

“工分很少的话,就分不到多少粮食,这里冬天很长的。”郑彩萍提醒。

虽然苏茉一天撑死可能也就挣4个工分,但4个工分也好啊。

“我知道,没关系。我家里人会给我邮东西和汇钱。”苏茉扯了个借口。

郑彩萍:……

敢情是她多操心了,人家可能根本就不在乎这点工分。

如果两三年前,她或许还会说苏茉思想觉悟不行,下了乡就该好好支援农村建设。但她都下乡三年了,也早就明白了,他们这群人就是城里养不下,塞到农村来的,到哪都不受待见。

跟她同一批来的知青,但凡家里有点能力的,都想办法回城了。

苏茉打水湿了毛巾,擦了擦脸。至于牙,就只能漱口了。

虽然她空间有牙刷,但明面上她是没有的,所以只能忍着。

还是得赶紧去买东西,连牙都不能刷的日子,实在是太难受了。

苏茉在房间的细绳上晾好毛巾,正想着该怎样向大队长请假,就听见外面有人叫她。

正想出去,马小娟就跑了进来,对着她挤眉弄眼。

“外面有个军人同志找你,长的挺俊的,是你对象么?”

苏茉想了想,大队这里是军人又长得帅的,应该就是陆长征了,便点点头。

“那还不错,若是他的话也还可以。”

苏茉:……

昨天还劝她不要嫁来着,马小娟,想不到你竟然这样的,还是个颜狗。

“快出去吧,人家等着了。”马小娟推了苏茉一把,然后又把她拉住,“对了,你要是去了县城,帮我买一斤鸡蛋糕回来,要是方便拿,就再帮我带一个搪瓷盆回来。”

说完,把钱票给苏茉。

她们这屋,就陈兰一人带了搪瓷盆,三个人排队用,太麻烦了。其他的,她也不敢叫苏茉带,苏茉这么娇弱,估计也拿不了多少东西。

苏茉接过钱票便出去了。

陆长征在知青点的篱笆外站着,看见苏茉走来,眼睛一亮。

他对象就是好看!

“陆同志,你找我?”

陆长征从口袋中掏出两个热乎的鸡蛋,递给苏茉,“刚煮的鸡蛋,趁热吃了。”

这个年代,鸡蛋可是金贵的东西。农村许多人,就靠这点“鸡屁股银行”换东西了。

虽然这是自己新上任的对象,但苏茉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习惯了依靠自己的苏茉,一时还不太习惯被人关心。

“你呢?你吃了吗?”

“你吃!”陆长征没答,而是让苏茉快吃。

他一个大男人吃什么鸡蛋,他对象生病刚好,正是要补的时候。

“我们一人一个。”苏茉把手中的鸡蛋剥了壳,递给陆长征。

见陆长征不接,便直接递到他嘴边。

陆长征嘴角高高翘起,他对象真心疼他,有好吃的都要分他一半。

最终,还是不忍拂了她的好意,张口把鸡蛋吞下。

然后把另一个鸡蛋拿过来,三两下剥了,递到苏茉手边。

看着苏茉把鸡蛋吃完,陆长征这才把手中提着草篮子递给她。

“我昨天在村里换了些鸡蛋,你病刚好,每天煮一两个补补身子。”

苏茉震惊的看着他,想不到这个男人还这么细心,一时间竟不知该不该接。

这种草篮子是用麦秆编织的,椭圆的圆柱体形状,挺深的,能放不少鸡蛋。陆长征在上面铺了一点麦秆,看不清楚有多少,但一两斤是肯定有的。

“不,不用了,你拿回去家里吃吧。”苏茉觉得有点多,如果几个,她可能就收了。毕竟她在末世,也好久没吃过鸡蛋了。

“家里吃的有。你病刚好,正是要补的时候。我是你对象,给你送点鸡蛋很正常。”

陆长征蹙眉,很不喜欢苏茉这副跟他客气的模样。刚才不还给他剥鸡蛋吃了么?

“可是,有点太多了。”苏茉道。

陆长征瞬间多云转晴,他对象真是个好同志,半点都不贪心,就这点鸡蛋都嫌多。

“不多,快拿着。”陆长征把篮子又递了过去,就一点鸡蛋算什么。他还想着待会儿去县城供销社问问,有没有麦乳精,给她买两罐回来。

麦乳精可是个精贵东西,一般要大城市的供销社才有,他们县城的供销社,还不一定有的卖。

【科普:麦乳精首次进入中国,是在1920年一名叫王亚卿的商人从英国引入的,首站是上海,当时王亚卿通过多种方式宣传麦乳精,很快在上海引起轰动,受到许多名人和政要青睐,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

1937年,上海九福制药厂从瑞士引进生产技术,研制出国产的麦乳精“乐口福”。一经推出,就备受追捧,一度成为“奢侈品”。

麦乳精是在80年代初期,才开始在国内风靡的。在此之前,麦乳精一直属于高端奢侈的营养品,价格高昂,且在大城市才有的卖。70年代,许多人甚至没听过“麦乳精”一词。

生产:1976年前,麦乳精基本只在上海有生产。特殊时期结束后,各地陆续引进麦乳精的生产技术,麦乳精产量增加,价格下调,开始进入老百姓眼中,直至在80年代开始风靡。】

苏茉最终还是接了,一提,分量还不轻,估计得有两斤多。

“你待会儿是要出去?”陆长征问。看他对象这打扮,可不像是要待在知青点休息的样子。

“嗯,想请假去趟县城,买点东西。”

“正巧,我也要去县城,等会儿我带你一起。”这不是赶巧了,他正好也要去县城。

“秋收的时候,村里没驴车去县城,你走过去,估计得两三个小时。我骑车带你,快一些。”

苏茉想想也是,便应道:“那就谢谢陆同志了。”

“不客气。那你知青点等着,我过会儿来接你。”陆长征说完便走了。

知青点的人早就好奇了,见苏茉提着一个草篮子进来,郑彩萍率先忍不住问道:“苏知青,那是谁呀?”给你送的什么东西?

“我对象。”苏茉道,没什么好隐瞒的。

“啊?你什么时候处上对象了?”郑彩萍大惊。

知青点几个男知青脸色也有些不好,苏茉可是知青点最漂亮的,就这么被人撬走了。

“昨天。”苏茉言简意赅。

“看他穿着军装,莫不是就是支书家当军官的那个儿子?”

苏茉点头,不欲多言,拎着草篮子进了房。

这时,老知青们的脸色都有些微妙。

他们来的久,是知道支书家有个当军官的儿子的,听说官还挺大。想不到苏茉运气这么好,刚下乡就处上支书家当军官的儿子了,怪不得今天都不去上工了。

另一个女知青林霞的脸色,就更精彩了。

当初陆长征那房子建好,村里的大婶们去围观的时候,她也去看了一眼,当下就喜欢的不行。她虽是城里来的,但一家六口挤在两房一厅里,她连自己的房间都没有,只能和妹妹一起睡客厅角落的双层床。

她长得也不差,也曾幻想过陆长征回家探亲与她看对眼,然后她住进那房子的情景。

想不到如今竟被苏茉截了胡。

当下恨得咬牙切齿,心中暗暗骂道,真是个狐狸精。

说不定那天,苏茉就是故意等在河边,看准陆长征到了才跳河的。不然她哪天请假不好,偏偏那天请假。

真是好有心机!

小说《小炮灰在七零,燎的军官宠上天》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