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作者“王动”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5-19 04:27: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阅读全集》,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作者“王动”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王动准备前往舜乡堡,此行带的便是钟调阳,高史银二人,此外还有几个堡内的军户壮丁,他们赶着几辆骡车,到时准备载运铁料等物。
年初王动曾打算让韩朝新建一队,专门训练夜不收等探马侦兵,不过接下来的春耕及兴建堡墙,堡内所有的壮劳力都是下去干活。这让王动与韩朝的计划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韩朝、韩仲、杨通三人算是各领一队战兵,间接的,这些兵丁连同他们家口都算是三人管辖,干活训练作战大多如此。
眼下韩朝兄弟、杨通,齐天良几人都是要督促堡内的军户壮丁勤力干活,钟荣是个文人,有点闲的便是钟调阳与高史银二人,所以此次他们便随王动前往舜乡堡了。
同样在年初,王动从杜恭那买了一批的骡马车辆,花了他不少的银子,此次购买铁料,载重量大,正好赶几辆车马去。
一行人一早出发,进入舜乡堡内。舜乡堡还是一样的热闹,不过街道破旧肮脏,军民衣衫褴褛,神情麻木,却象是几十年不变似的。
王动让几个军户先找一家客栈住下,他则是带着高史银与钟调阳二人找家店铺买了份礼物,打算先去防守官许忠俊府上探望一下。许忠俊对自己有赏识抬举之恩,现在他病重,合情合理,到了这堡内,自己都应当先去探望他。
王动打听过了,许忠俊的千户宅院在西城,不过到了许忠俊的宅院前,家人却告知王动许大人仍在官厅内办公,王动只得带着高史银与钟调阳二人又来到千户官厅前面。
刚到门口,却见里面走出几个人来。为首一个中年人穿着副千户的官服,满脸的傲气,走路时头颅都是高高昂起,似乎总拿眼角看人,正是舜乡堡管屯官杜真。在他旁边,还有几个熟人。
一人穿着百户的官服,神色阴沉,却是董家庄的贴队官肖大新。一人身形矮胖,两撇焦黄的鼠须,也是穿着百户的官服,却是杜恭。还有一人稍显年轻,身形瘦长,脸色青白,穿着总旗的官衣,王动认出他来,却是当日自己初到舜乡堡时遇到的那个守门小校。
此外众人身后还跟着几个壮实的家丁,个个神情飞扬跋扈。
杜真刚从大门出来,他仰着头笑道:“吴善,你妹子还真是旺夫之人,本官纳了她不久,便得到州城温大人的赏识,眼下她己有了身孕,如能生下个一男半女,本官到时少不了你的好处!”
原来那小校名叫吴善,似乎是自己妹子被杜真纳为小妾什么的。
闻听此言后,吴善大喜,他忙上前媚笑道:“全凭千户大人栽培,小的妹子能得到大人的垂怜,是她前世修来的福份!”
杜真放声大笑:“你就是嘴甜,不过现在叫我千户大人还为时过早吧?”
吴善媚笑道:“不早不早,在小的心中,杜大人早己是千户大人了!”
杜真又是大笑,神情春风得意,旁边的肖大新,杜恭几人也是一同而笑。
正在这时,杜真等人看到大门前的王动三人,杜真一怔,他道:“王动?你怎么会来堡内的?”
肖大新,杜恭,吴善几人也是一同看向王动,除了杜恭脸上还是笑眯眯外,肖大新与吴善二人神情都很阴沉,特别是吴善,看着王动的眼中更是恶狠狠的。
王动上前给杜真行礼参拜,又对杜恭几人含笑点头,他抱拳朗声道:“杜大人,卑职此次前来舜乡堡,是求大人拨下一些铁料的,如堡内存货不多,卑职出银钱购买也可以。”
杜真看了王动一会,眼神莫名,半响他才淡淡道:“又要求拨下一些铁料?王总旗,你要求还挺多的,你区区一个屯堡,要那么多铁料作甚?”
他的语音平淡,但话中意思却是让人心惊。吴善眼中立时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杜恭原本对着王动脸上还是笑眯眯的,此时听了杜真的话,心下一惊,立时也是脸色一收。只有肖大新还是那副阴沉不变的样子。
王动身后的高史银与钟调阳都是吃惊,不明白杜真为何给王动脸色看,二人目光都是看向王动。
王动心中快速盘算着杜真今日变化原因,不过他脸上还是神情平静,只是抱拳道:“杜大人,堡内需要农耕铁具较多,且现在贼匪横行,卑职为屯堡着想,也是想打制一些兵器护卫。”
杜真见王动神情平静,眼中神情更是不善,他哼了一声,道:“王总旗去向防守大人讨要吧。”
说着便带着众人扬长而去。
那吴善经过王动身旁时,还刻意地冷笑了几声。
……
看着杜真一行人远去的身影,王动陷入了沉思。
钟调阳在人前并不以王动的表兄自居,而是谨慎地称他为大人。
此时他走到王动身旁,低声道:“大人,杜副千户等人今日变化,其中原由耐人寻味,我等不可不防。”
高史银握紧了拳头,脸上的横肉不时跳动,他低声怒道:“难道是年初防守大人下来巡视时,那杜真认为扫了他的脸面?当时那杜真确只是拨下耕牛四头,犁具数副,连董家庄的管队大人都有所不如,他有什么脸面好扫的?”
王动道:“这或许只是其中原由之一,不过事情不会如此简单,他刚出来时言道自己得到州城一位大人物的赏识,或许是见许大人病重,又有人抬举,便看上了防守官的位置吧。”
他又道:“或许又见许大人器重我,所以就拿我来立威了。”
他冷笑了一声,随后又平静地道:“先去见了防守大人再说。”
……
当王动见到许忠俊时,不由吃了一惊,往日那个沉稳儒雅的许忠俊己经不见了,眼前的他脸颊干瘦,身消骨立,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还不时剧烈地咳嗽着,一边强自支撑看着手中的文册。他旁边一个穿着百户官服的壮实男子正神色担忧地看着他。
见到王动,许忠俊很是高兴。
王动上前行礼参拜,他颤声道:“大人,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啊。”
许忠俊微笑道:“放心吧,我还死不了。”
看到王动身后的钟调阳提上厚礼时,他点了点头,叹道:“你有心便好,何必买这些礼物呢?”
他问了王动的来意,王动说了。
许忠俊道:“放心吧,我是支持你的。”
他对旁边那个穿着百户官服的壮实男子道:“许禄,你立时去库房内提四百斤好铁与王总旗。”
那许禄略一犹豫,道:“大人,杜副千户他?”
许忠俊哼了一声,傲然道:“我还没死,他难道还敢抗我不成?”
许禄去了,王动吩咐钟调阳叫上靖边堡军户随他一起去领铁,钟调阳为人稳健,这个表哥做事,王动一向很放心的。
许忠俊又说了一声:“王动你进官厅之前,可有遇到杜真他们?”
王动道:“有。”
将刚才自己遇到杜真等人的情形说了。
许忠俊冷笑了一声:“我还没有死,有些人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了。说起来,这杜真还是我提拔上来的,还想着以后抬举他。没想到我一病重,他就变了个样。哼,鼠目寸光之辈,以为他撘上了温士彦,就可以忘乎所以了?却没想到我仍是舜乡堡的防守官,州城内,同样有操守徐大人支持我。哼,与我阳奉阴违唱对台戏,本官看他将来怎么死!”
他的眼中射出一道精光,此时王动才发现,他的眼神仍然锐利,身上那股凛然而威的气势仍然没有减弱分毫,每一个轻视他的人,都将负出惨重的代价。
……
王动与高史银,钟调阳等人出堡而来,此行不费一文钱便得到四百斤铁料,都是立时可以打制铁甲兵器的好铁,如此顺利,各人都是心下喜悦。
众人押着铁料,赶着骡车一路而行,近董房河时,眼前有一个山丘,过了董房河,离靖边堡便不远了。
忽然王动等人听到山丘那旁似传来婴孩一阵阵的哭声。
王动停下马,说道:“你们听到了吗?”
钟调阳也是仔细听了半响,道:“好象是一个婴孩在哭!”
王动道:“难道是什么弃婴?过去看看。”
三人策马过去,还没有转过山丘,就听到婴孩哭声越急,接着一个女子凄婉的声音隐隐传来:“孩子,不要怪娘……”
接着就听到婴孩哭声突然停止,然后王动几人看到一个女子将一个婴孩尸体放入一个坑内,并将周边的土掩上。
“许月娥……”
王动大吃一惊,却见那许月娥只是缓缓将坑土盖上,慢慢堆成一个小小的坟墓。
接着那许月娥站起身来,迎着王动几人缓缓走来。不过她的眼神始终是直直的,似乎是看到王动几人,又似乎没有看到,只是这样经过王动等人身旁,慢慢的走远。
看着她的身影,王动几人都是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高史银也是吸了一口冷气:“这女人,够狠!”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总结出来问题很多,王动让钟荣一一记入军簿文册,以后这些战斗纪录将成为军中宝贵的财富。
这种讨论方式让韩朝等人感到新奇,各人畅所欲言,指出了很多存在的问题。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靖边堡该请几个医士了,不论是为堡内军户治病,还是以后随军救护,都少不了医士的随行。不过随军危险,怕没有几个私人医生愿意随行,保安境内最好的官医是集中在州城的医学司内,不知道以后能不能从那里招募一些医士过来。
此外,此次剿匪收获丰厚,也让众人看到了一条快速积累财富的捷径。
王动考虑再三,决定将韩朝抽出来,让他组建一个队,专门从堡内抽调精锐军士,训练夜不收等探马侦兵。
王动对韩朝道:“韩兄弟,以后你就带着那些人,专门到各地去侦探匪徒踪迹,收集情报,并将各地人口地形一一标注,以后我们也好按图索冀,剿杀贼匪,维护乡里安危!”
接到王动新的任命,韩朝很是高兴,他也算是干回他的老本行了。而他原来领的那队兵,暂时由王动亲领。
讨论完军务后,王动下令全堡放假几日,准备过年,立时是一片欢呼。
腊月二十八日这天,天上下起了大雪,那雪花漫天飞舞,很快在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
瑞雪兆丰年啊,这么大的雪,多少年没有过了?
漫天的大雪中,靖边堡内外也是喜气洋洋的,为了过年,王动专门去州城买来了一批年货。从这天一早起,大人便忙着换门神,贴春联,小孩则是在旁痛快地放鞭炮,鞭炮响声中,一股浓浓的年节气氛也在蔓延。
王动还让人买来了几头猪羊,这天人人都可以放开吃肉,众人喜笑颜开,这么多年,就属这个年节过得最踏实。
除了杀猪宰羊外,这天开始,堡内男女也是一齐动手,大家一起和面做白面馒头。一大笸箩一大笸箩的白面馒头不断蒸出,让众人看了都是满足。和肉一样,过年这几天,堡内军户人人都可以敞开肚子吃白面馒头。
难得啊,多少年了,很多人己经忘记了白面馒头的味道。
那小麦磨出第一道粉为精白粉,蒸的馒头雪白雪白的,不过白面珍贵,磨面也不易,要到董家庄与辛庄去磨,平时哪能轻易吃到?
王动招募军户后,虽然每天让他们吃饱,不过平日也只是吃些粟、高粱等小米杂粮,有时又吃小麦磨了三道四道后,杂满麸皮的黄馒头与黑馒头,今日总算可以吃个痛快了。
各人的忙活欢笑中,众人对屯堡的感情也越发深厚,靖边堡立堡虽不到半年,但很多人己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家,往后的根。
……
而这两天,杨通与齐天良都是将董家庄的家口子女接来过年,往日他们身为墩军时,家中父母兄弟与几个孩子都是住于董家庄内,过年也是同样带着妻子回庄。今年则是接全家老小来靖边堡过年,等过几个月堡墙建好后,他们全家还会搬过来居住。
看家人那欢喜的样子,二人那意气风发就不说了。
与齐、杨二人不同,钟荣仍是回董家庄内过年,王动支付了他这几个月的俸米,遣了一个军户送他回去。在钟荣回庄时,他还带上了一篮的白面馒头,此外还有几斤肉,一些干货,小吃糖果等。如此丰盛的年货,让钟荣回庄时,颇有吐气扬眉的感觉,想必往日那些排挤白眼他的人,见了今日钟荣会大跌眼镜吧。
王动将堡内事务交给齐、杨二人暂管,他则是回辛庄过年。由于靖边堡墙还未建好,母亲与小妻仍是住于辛庄内,那日相对安全,不过等靖边堡墙建好后,王动便会将她们接过来居住。
韩朝、韩仲、高史银三个光棍汉无处可去,他们便随王动一起去辛庄内过年。
四人骑马出堡,此时还是漫天的风雪,天地间一片白茫茫。
四人身上披着破旧的毡袄,踏破满地的碎琼乱玉,只往辛庄而去。
四人马快,很快便进入庄内,庄内民户也是一样在忙贴春联,换门神。虽然年景不好,不过大家还是一样要过年,只是年节的喜庆气氛却没有靖边堡那么浓厚。
见了王动四人,庄内的民户都连忙向几人招呼施礼,到了福神庙旁边,一顶轿子正迎面而来,轿旁跟了十几个家人夯汉,肩上都是挑着食盒礼品等物。
车桥前呼后拥而来,所遇庄民,无不是恭敬避让。
这车桥来到王动几人面前,桥内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接着车桥停下,跟着车帘掀起,里面露出一个男子的身影,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这不是王动贤侄吗?今日回庄内过年?”
王动一怔,在他的影响下,现在的靖边堡及董家庄诸人早己忘记了王动以前的称呼,就算叫他王动,那斗也是第四音。王动己是很少听到叫第二音的王动了。
王动看去,桥内那男子年在五十许,头带方巾,身上穿着宽袖皁缘的玉色襕衫,虽是面容清隽,却是神情威严。王动认得这人,他便是庄内李家的家主李世臣。
王动在马上拱手作揖:“原来是李世伯,还真是巧,世伯这是要往哪里去?”
李世臣却是不答王动的话,只是上下扫了王动几眼,又看了看他身后同样策马的韩朝几人,然后道:“早听闻王贤侄荣升总旗之位,同为乡邻,还未给贤侄道贺,倒是失礼了!”
王动道:“世伯身为长辈,岂敢劳世伯贵步?该让王动前往府上晋谒才是。”
李世臣有些惊讶王动的谈吐,他又看了王动几眼,淡淡说了一声:“是要多多亲近!”
微微点头,然后就将车帘关上了。
看着李世臣一行人远去的车桥,王动神情有些阴冷。在辛庄内,李世臣他们是大家族,拥有众多田产,年年收租。在辛庄及别地一些村庄,有许多人家都是他们家的佃户,在州城内也同样拥有众多的产业。
而李家还是世代书香门第,先祖李廷桂曾中过举人,保安州城内建有登科坊。李世臣同样生员出身,并捐得一个监生的名额。明末乡绅以贪婪闻名,且他们势力庞大,并有赋役等种种特权优免,李世臣区区一个生员,便占.有了辛庄附近多达千亩的良田,他们家的兄弟子侄,有很多还是州内民壮的总甲、小甲。保安州虽只有几个乡里,但同样乡绅势力庞大,严重冲击了地方上的里长甲首制。
在王动的记忆中,自父亲去世后,这李家还曾打过自己家田土宅院的主意。
往日里李世臣可说是正眼不会看自己一眼,今日或许是看自己升了总旗,才与自己攀谈几句。不过他虽是言谈有礼,却是神情冷淡,他桥旁几个李家家奴看向自己时,同样是神情不屑,显然是象王动这种武人,又是一个小总旗,是不值得他们李家深交的。
韩仲也有些看不惯李世臣等人的气势,呸了一声,道:“一个酸儒,得意什么?”
韩朝却是对读书人很尊敬,他喝叱了一声,道:“二弟,不可对长辈口出恶言!”
……
王动几人的膘肥大马来到自家宅院面前,经过那日的修补翻新后,可说是焕然一新,看着大门前新张贴的门神春联,还有门口前放的鞭炮碎屑,王动心下一股温暖,还是有家好啊。
大门只是虚掩着,王动几人下了马,牵马走进院去,只见里面已是打扫得非常整洁,积雪铲个干净,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忙着,往地下仔细地洒着细砂,正是谢秀娘。
听到动静,谢秀娘转过身来,见是王动,她欢喜地道:“哥哥回来了?”
她似乎己是完全忘了那日的不快,只是欢喜地迎了上来,王动微笑点头,韩朝几人忙给谢秀娘见礼,谢秀娘要牵马到后院,韩仲忙道:“嫂子,我来吧!”
他一边牵马入内,一边大叫道:“老夫人,我又来啦!”
听到响声,里面钟氏欢喜的声音传来:“是动儿回来了!”
接着便见钟氏红光满面,欢喜地从屋内迎出来,身后还跟着两个男子。
王动叫了一声:“娘!”
韩朝几人也是上前给钟氏见礼,韩朝施礼道:“今日又要劳烦老夫人了!”
钟氏笑骂了一声:“你这几个小哥儿客气什么?你们会来看我这老太婆,我欢喜都来不及呢,这过年,就图个人多喜庆!”
她一边招呼几人,一边对王动笑道:“动儿,你看是谁来了?”
那两个男子从钟氏身后走出,满面笑容地看向王动,王动一怔,道:“舅舅,表哥?”
这两个男子,其中一个年老些的正是王动的舅舅钟正显,年在四十多岁,是钟氏七个兄弟中的一个,旁边那个年轻些的男子便是他的长子钟调阳,不过他们家住在蔚州,向来难得来保安州,从小到大,王动只见过他们几次。
钟正显脸上颇有油光,他笑容可掬地道:“看我这外甥,才几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听说你还升了总旗?我们家内,总算出了一个当官的了……”
他的目光又看向王动几人身旁的马匹:“啧啧,看这马匹,还真是精壮,听闻是外甥从鞑子手上夺来的?啧啧……”
王动向他施礼道:“舅舅安好,舅母可好,她身体好些了吗?”
在王动的记忆中,舅母为人亲善,就是身体不怎么好。
钟正显摇了摇头道:“好什么,只怪你舅母无用,不能操持家业,让舅舅一大把年纪还要来投靠你母亲……”
他又叫过自己儿子钟调阳,让他来与王动相见,钟调阳年在三十岁,面容粗黑,举止较沉默稳健,他与王动见了礼,王动道:“多年未见表兄,听闻前几年表兄成亲,表嫂还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
谈起这事,钟调阳粗黑的脸上露出笑容,不过他只是施了一礼,便站到父亲的身后去了。不过却是拿眼一直看韩朝几人。
钟氏高兴地道:“看你们几个,大冷的天在外面说个不停,快进屋去吧。”
钟正显道:“对对,快进屋去,多年未见我这外甥了,我有一肚子亲近的话与他说……”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