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辰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我在明末守边关阅读全集

我在明末守边关阅读全集

王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作者“王动”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5-19 04:2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阅读全集》,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作者“王动”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我在明末守边关阅读全集》精彩片段


王动准备前往舜乡堡,此行带的便是钟调阳,高史银二人,此外还有几个堡内的军户壮丁,他们赶着几辆骡车,到时准备载运铁料等物。

年初王动曾打算让韩朝新建一队,专门训练夜不收等探马侦兵,不过接下来的春耕及兴建堡墙,堡内所有的壮劳力都是下去干活。这让王动与韩朝的计划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韩朝、韩仲、杨通三人算是各领一队战兵,间接的,这些兵丁连同他们家口都算是三人管辖,干活训练作战大多如此。

眼下韩朝兄弟、杨通,齐天良几人都是要督促堡内的军户壮丁勤力干活,钟荣是个文人,有点闲的便是钟调阳与高史银二人,所以此次他们便随王动前往舜乡堡了。

同样在年初,王动从杜恭那买了一批的骡马车辆,花了他不少的银子,此次购买铁料,载重量大,正好赶几辆车马去。

一行人一早出发,进入舜乡堡内。舜乡堡还是一样的热闹,不过街道破旧肮脏,军民衣衫褴褛,神情麻木,却象是几十年不变似的。

王动让几个军户先找一家客栈住下,他则是带着高史银与钟调阳二人找家店铺买了份礼物,打算先去防守官许忠俊府上探望一下。许忠俊对自己有赏识抬举之恩,现在他病重,合情合理,到了这堡内,自己都应当先去探望他。

王动打听过了,许忠俊的千户宅院在西城,不过到了许忠俊的宅院前,家人却告知王动许大人仍在官厅内办公,王动只得带着高史银与钟调阳二人又来到千户官厅前面。

刚到门口,却见里面走出几个人来。为首一个中年人穿着副千户的官服,满脸的傲气,走路时头颅都是高高昂起,似乎总拿眼角看人,正是舜乡堡管屯官杜真。在他旁边,还有几个熟人。

一人穿着百户的官服,神色阴沉,却是董家庄的贴队官肖大新。一人身形矮胖,两撇焦黄的鼠须,也是穿着百户的官服,却是杜恭。还有一人稍显年轻,身形瘦长,脸色青白,穿着总旗的官衣,王动认出他来,却是当日自己初到舜乡堡时遇到的那个守门小校。

此外众人身后还跟着几个壮实的家丁,个个神情飞扬跋扈。

杜真刚从大门出来,他仰着头笑道:“吴善,你妹子还真是旺夫之人,本官纳了她不久,便得到州城温大人的赏识,眼下她己有了身孕,如能生下个一男半女,本官到时少不了你的好处!”

原来那小校名叫吴善,似乎是自己妹子被杜真纳为小妾什么的。

闻听此言后,吴善大喜,他忙上前媚笑道:“全凭千户大人栽培,小的妹子能得到大人的垂怜,是她前世修来的福份!”

杜真放声大笑:“你就是嘴甜,不过现在叫我千户大人还为时过早吧?”

吴善媚笑道:“不早不早,在小的心中,杜大人早己是千户大人了!”

杜真又是大笑,神情春风得意,旁边的肖大新,杜恭几人也是一同而笑。

正在这时,杜真等人看到大门前的王动三人,杜真一怔,他道:“王动?你怎么会来堡内的?”

肖大新,杜恭,吴善几人也是一同看向王动,除了杜恭脸上还是笑眯眯外,肖大新与吴善二人神情都很阴沉,特别是吴善,看着王动的眼中更是恶狠狠的。

王动上前给杜真行礼参拜,又对杜恭几人含笑点头,他抱拳朗声道:“杜大人,卑职此次前来舜乡堡,是求大人拨下一些铁料的,如堡内存货不多,卑职出银钱购买也可以。”

杜真看了王动一会,眼神莫名,半响他才淡淡道:“又要求拨下一些铁料?王总旗,你要求还挺多的,你区区一个屯堡,要那么多铁料作甚?”

他的语音平淡,但话中意思却是让人心惊。吴善眼中立时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杜恭原本对着王动脸上还是笑眯眯的,此时听了杜真的话,心下一惊,立时也是脸色一收。只有肖大新还是那副阴沉不变的样子。

王动身后的高史银与钟调阳都是吃惊,不明白杜真为何给王动脸色看,二人目光都是看向王动。

王动心中快速盘算着杜真今日变化原因,不过他脸上还是神情平静,只是抱拳道:“杜大人,堡内需要农耕铁具较多,且现在贼匪横行,卑职为屯堡着想,也是想打制一些兵器护卫。”

杜真见王动神情平静,眼中神情更是不善,他哼了一声,道:“王总旗去向防守大人讨要吧。”

说着便带着众人扬长而去。

那吴善经过王动身旁时,还刻意地冷笑了几声。

……

看着杜真一行人远去的身影,王动陷入了沉思。

钟调阳在人前并不以王动的表兄自居,而是谨慎地称他为大人。

此时他走到王动身旁,低声道:“大人,杜副千户等人今日变化,其中原由耐人寻味,我等不可不防。”

高史银握紧了拳头,脸上的横肉不时跳动,他低声怒道:“难道是年初防守大人下来巡视时,那杜真认为扫了他的脸面?当时那杜真确只是拨下耕牛四头,犁具数副,连董家庄的管队大人都有所不如,他有什么脸面好扫的?”

王动道:“这或许只是其中原由之一,不过事情不会如此简单,他刚出来时言道自己得到州城一位大人物的赏识,或许是见许大人病重,又有人抬举,便看上了防守官的位置吧。”

他又道:“或许又见许大人器重我,所以就拿我来立威了。”

他冷笑了一声,随后又平静地道:“先去见了防守大人再说。”

……

当王动见到许忠俊时,不由吃了一惊,往日那个沉稳儒雅的许忠俊己经不见了,眼前的他脸颊干瘦,身消骨立,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还不时剧烈地咳嗽着,一边强自支撑看着手中的文册。他旁边一个穿着百户官服的壮实男子正神色担忧地看着他。

见到王动,许忠俊很是高兴。

王动上前行礼参拜,他颤声道:“大人,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啊。”

许忠俊微笑道:“放心吧,我还死不了。”

看到王动身后的钟调阳提上厚礼时,他点了点头,叹道:“你有心便好,何必买这些礼物呢?”

他问了王动的来意,王动说了。

许忠俊道:“放心吧,我是支持你的。”

他对旁边那个穿着百户官服的壮实男子道:“许禄,你立时去库房内提四百斤好铁与王总旗。”

那许禄略一犹豫,道:“大人,杜副千户他?”

许忠俊哼了一声,傲然道:“我还没死,他难道还敢抗我不成?”

许禄去了,王动吩咐钟调阳叫上靖边堡军户随他一起去领铁,钟调阳为人稳健,这个表哥做事,王动一向很放心的。

许忠俊又说了一声:“王动你进官厅之前,可有遇到杜真他们?”

王动道:“有。”

将刚才自己遇到杜真等人的情形说了。

许忠俊冷笑了一声:“我还没有死,有些人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了。说起来,这杜真还是我提拔上来的,还想着以后抬举他。没想到我一病重,他就变了个样。哼,鼠目寸光之辈,以为他撘上了温士彦,就可以忘乎所以了?却没想到我仍是舜乡堡的防守官,州城内,同样有操守徐大人支持我。哼,与我阳奉阴违唱对台戏,本官看他将来怎么死!”

他的眼中射出一道精光,此时王动才发现,他的眼神仍然锐利,身上那股凛然而威的气势仍然没有减弱分毫,每一个轻视他的人,都将负出惨重的代价。

……

王动与高史银,钟调阳等人出堡而来,此行不费一文钱便得到四百斤铁料,都是立时可以打制铁甲兵器的好铁,如此顺利,各人都是心下喜悦。

众人押着铁料,赶着骡车一路而行,近董房河时,眼前有一个山丘,过了董房河,离靖边堡便不远了。

忽然王动等人听到山丘那旁似传来婴孩一阵阵的哭声。

王动停下马,说道:“你们听到了吗?”

钟调阳也是仔细听了半响,道:“好象是一个婴孩在哭!”

王动道:“难道是什么弃婴?过去看看。”

三人策马过去,还没有转过山丘,就听到婴孩哭声越急,接着一个女子凄婉的声音隐隐传来:“孩子,不要怪娘……”

接着就听到婴孩哭声突然停止,然后王动几人看到一个女子将一个婴孩尸体放入一个坑内,并将周边的土掩上。

“许月娥……”

王动大吃一惊,却见那许月娥只是缓缓将坑土盖上,慢慢堆成一个小小的坟墓。

接着那许月娥站起身来,迎着王动几人缓缓走来。不过她的眼神始终是直直的,似乎是看到王动几人,又似乎没有看到,只是这样经过王动等人身旁,慢慢的走远。

看着她的身影,王动几人都是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高史银也是吸了一口冷气:“这女人,够狠!”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总结出来问题很多,王动让钟荣一一记入军簿文册,以后这些战斗纪录将成为军中宝贵的财富。

这种讨论方式让韩朝等人感到新奇,各人畅所欲言,指出了很多存在的问题。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靖边堡该请几个医士了,不论是为堡内军户治病,还是以后随军救护,都少不了医士的随行。不过随军危险,怕没有几个私人医生愿意随行,保安境内最好的官医是集中在州城的医学司内,不知道以后能不能从那里招募一些医士过来。

此外,此次剿匪收获丰厚,也让众人看到了一条快速积累财富的捷径。

王动考虑再三,决定将韩朝抽出来,让他组建一个队,专门从堡内抽调精锐军士,训练夜不收等探马侦兵。

王动对韩朝道:“韩兄弟,以后你就带着那些人,专门到各地去侦探匪徒踪迹,收集情报,并将各地人口地形一一标注,以后我们也好按图索冀,剿杀贼匪,维护乡里安危!”

接到王动新的任命,韩朝很是高兴,他也算是干回他的老本行了。而他原来领的那队兵,暂时由王动亲领。

讨论完军务后,王动下令全堡放假几日,准备过年,立时是一片欢呼。

腊月二十八日这天,天上下起了大雪,那雪花漫天飞舞,很快在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

瑞雪兆丰年啊,这么大的雪,多少年没有过了?

漫天的大雪中,靖边堡内外也是喜气洋洋的,为了过年,王动专门去州城买来了一批年货。从这天一早起,大人便忙着换门神,贴春联,小孩则是在旁痛快地放鞭炮,鞭炮响声中,一股浓浓的年节气氛也在蔓延。

王动还让人买来了几头猪羊,这天人人都可以放开吃肉,众人喜笑颜开,这么多年,就属这个年节过得最踏实。

除了杀猪宰羊外,这天开始,堡内男女也是一齐动手,大家一起和面做白面馒头。一大笸箩一大笸箩的白面馒头不断蒸出,让众人看了都是满足。和肉一样,过年这几天,堡内军户人人都可以敞开肚子吃白面馒头。

难得啊,多少年了,很多人己经忘记了白面馒头的味道。

那小麦磨出第一道粉为精白粉,蒸的馒头雪白雪白的,不过白面珍贵,磨面也不易,要到董家庄与辛庄去磨,平时哪能轻易吃到?

王动招募军户后,虽然每天让他们吃饱,不过平日也只是吃些粟、高粱等小米杂粮,有时又吃小麦磨了三道四道后,杂满麸皮的黄馒头与黑馒头,今日总算可以吃个痛快了。

各人的忙活欢笑中,众人对屯堡的感情也越发深厚,靖边堡立堡虽不到半年,但很多人己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家,往后的根。

……

而这两天,杨通与齐天良都是将董家庄的家口子女接来过年,往日他们身为墩军时,家中父母兄弟与几个孩子都是住于董家庄内,过年也是同样带着妻子回庄。今年则是接全家老小来靖边堡过年,等过几个月堡墙建好后,他们全家还会搬过来居住。

看家人那欢喜的样子,二人那意气风发就不说了。

与齐、杨二人不同,钟荣仍是回董家庄内过年,王动支付了他这几个月的俸米,遣了一个军户送他回去。在钟荣回庄时,他还带上了一篮的白面馒头,此外还有几斤肉,一些干货,小吃糖果等。如此丰盛的年货,让钟荣回庄时,颇有吐气扬眉的感觉,想必往日那些排挤白眼他的人,见了今日钟荣会大跌眼镜吧。

王动将堡内事务交给齐、杨二人暂管,他则是回辛庄过年。由于靖边堡墙还未建好,母亲与小妻仍是住于辛庄内,那日相对安全,不过等靖边堡墙建好后,王动便会将她们接过来居住。

韩朝、韩仲、高史银三个光棍汉无处可去,他们便随王动一起去辛庄内过年。

四人骑马出堡,此时还是漫天的风雪,天地间一片白茫茫。

四人身上披着破旧的毡袄,踏破满地的碎琼乱玉,只往辛庄而去。

四人马快,很快便进入庄内,庄内民户也是一样在忙贴春联,换门神。虽然年景不好,不过大家还是一样要过年,只是年节的喜庆气氛却没有靖边堡那么浓厚。

见了王动四人,庄内的民户都连忙向几人招呼施礼,到了福神庙旁边,一顶轿子正迎面而来,轿旁跟了十几个家人夯汉,肩上都是挑着食盒礼品等物。

车桥前呼后拥而来,所遇庄民,无不是恭敬避让。

这车桥来到王动几人面前,桥内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接着车桥停下,跟着车帘掀起,里面露出一个男子的身影,一个浑厚的声音响起:“这不是王动贤侄吗?今日回庄内过年?”

王动一怔,在他的影响下,现在的靖边堡及董家庄诸人早己忘记了王动以前的称呼,就算叫他王动,那斗也是第四音。王动己是很少听到叫第二音的王动了。

王动看去,桥内那男子年在五十许,头带方巾,身上穿着宽袖皁缘的玉色襕衫,虽是面容清隽,却是神情威严。王动认得这人,他便是庄内李家的家主李世臣。

王动在马上拱手作揖:“原来是李世伯,还真是巧,世伯这是要往哪里去?”

李世臣却是不答王动的话,只是上下扫了王动几眼,又看了看他身后同样策马的韩朝几人,然后道:“早听闻王贤侄荣升总旗之位,同为乡邻,还未给贤侄道贺,倒是失礼了!”

王动道:“世伯身为长辈,岂敢劳世伯贵步?该让王动前往府上晋谒才是。”

李世臣有些惊讶王动的谈吐,他又看了王动几眼,淡淡说了一声:“是要多多亲近!”

微微点头,然后就将车帘关上了。

看着李世臣一行人远去的车桥,王动神情有些阴冷。在辛庄内,李世臣他们是大家族,拥有众多田产,年年收租。在辛庄及别地一些村庄,有许多人家都是他们家的佃户,在州城内也同样拥有众多的产业。

而李家还是世代书香门第,先祖李廷桂曾中过举人,保安州城内建有登科坊。李世臣同样生员出身,并捐得一个监生的名额。明末乡绅以贪婪闻名,且他们势力庞大,并有赋役等种种特权优免,李世臣区区一个生员,便占.有了辛庄附近多达千亩的良田,他们家的兄弟子侄,有很多还是州内民壮的总甲、小甲。保安州虽只有几个乡里,但同样乡绅势力庞大,严重冲击了地方上的里长甲首制。

在王动的记忆中,自父亲去世后,这李家还曾打过自己家田土宅院的主意。

往日里李世臣可说是正眼不会看自己一眼,今日或许是看自己升了总旗,才与自己攀谈几句。不过他虽是言谈有礼,却是神情冷淡,他桥旁几个李家家奴看向自己时,同样是神情不屑,显然是象王动这种武人,又是一个小总旗,是不值得他们李家深交的。

韩仲也有些看不惯李世臣等人的气势,呸了一声,道:“一个酸儒,得意什么?”

韩朝却是对读书人很尊敬,他喝叱了一声,道:“二弟,不可对长辈口出恶言!”

……

王动几人的膘肥大马来到自家宅院面前,经过那日的修补翻新后,可说是焕然一新,看着大门前新张贴的门神春联,还有门口前放的鞭炮碎屑,王动心下一股温暖,还是有家好啊。

大门只是虚掩着,王动几人下了马,牵马走进院去,只见里面已是打扫得非常整洁,积雪铲个干净,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忙着,往地下仔细地洒着细砂,正是谢秀娘。

听到动静,谢秀娘转过身来,见是王动,她欢喜地道:“哥哥回来了?”

她似乎己是完全忘了那日的不快,只是欢喜地迎了上来,王动微笑点头,韩朝几人忙给谢秀娘见礼,谢秀娘要牵马到后院,韩仲忙道:“嫂子,我来吧!”

他一边牵马入内,一边大叫道:“老夫人,我又来啦!”

听到响声,里面钟氏欢喜的声音传来:“是动儿回来了!”

接着便见钟氏红光满面,欢喜地从屋内迎出来,身后还跟着两个男子。

王动叫了一声:“娘!”

韩朝几人也是上前给钟氏见礼,韩朝施礼道:“今日又要劳烦老夫人了!”

钟氏笑骂了一声:“你这几个小哥儿客气什么?你们会来看我这老太婆,我欢喜都来不及呢,这过年,就图个人多喜庆!”

她一边招呼几人,一边对王动笑道:“动儿,你看是谁来了?”

那两个男子从钟氏身后走出,满面笑容地看向王动,王动一怔,道:“舅舅,表哥?”

这两个男子,其中一个年老些的正是王动的舅舅钟正显,年在四十多岁,是钟氏七个兄弟中的一个,旁边那个年轻些的男子便是他的长子钟调阳,不过他们家住在蔚州,向来难得来保安州,从小到大,王动只见过他们几次。

钟正显脸上颇有油光,他笑容可掬地道:“看我这外甥,才几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听说你还升了总旗?我们家内,总算出了一个当官的了……”

他的目光又看向王动几人身旁的马匹:“啧啧,看这马匹,还真是精壮,听闻是外甥从鞑子手上夺来的?啧啧……”

王动向他施礼道:“舅舅安好,舅母可好,她身体好些了吗?”

在王动的记忆中,舅母为人亲善,就是身体不怎么好。

钟正显摇了摇头道:“好什么,只怪你舅母无用,不能操持家业,让舅舅一大把年纪还要来投靠你母亲……”

他又叫过自己儿子钟调阳,让他来与王动相见,钟调阳年在三十岁,面容粗黑,举止较沉默稳健,他与王动见了礼,王动道:“多年未见表兄,听闻前几年表兄成亲,表嫂还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

谈起这事,钟调阳粗黑的脸上露出笑容,不过他只是施了一礼,便站到父亲的身后去了。不过却是拿眼一直看韩朝几人。

钟氏高兴地道:“看你们几个,大冷的天在外面说个不停,快进屋去吧。”

钟正显道:“对对,快进屋去,多年未见我这外甥了,我有一肚子亲近的话与他说……”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第二天下午,王动决定领兵前往董家庄。

此次王动决定领两队兵出战,再带上四门鸟铳,余下的一队兵便留下来防守屯堡。方家沟遭遇匪难的事给他提醒,就算后金军没入寇,大明各地也一样不太平,小心驶得万年船。

王动领兵出战,他身旁的几人,韩朝兄弟自然是要前往,高史银也一同前去,还有齐天良也领着他的辎重队一同前往。堡内留守的人便是杨通了,这让他很失望。

王动身边的几个老人中,只有他没有与王动出生入死过。杨通也觉得王动平日对自己没有对韩朝等人那么知心,他一直想找个机会表现自己,本来这次剿匪是争取好好表现的时候,遗憾这次时机又要错过了。不过表面上,杨通当然是胸脯拍得震天响,只让王动安心领兵出战,这屯堡的安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好了。

人手安排就这样决定,此次出战不知要在外面待上几天,到了董家庄后也不知道管队官张贵会调拨给自己多少粮米,所以王动决定自己准备点。一个壮兵在外作战,一人一天要吃米一升多,两队兵二十多人一天便是二十多升,加上几匹马的粮食草料等,王动决定带五天的粮食出去,约是两石多米。

靖边堡内现在没有骡马,这些粮米,自然只有让辎重队那些人背了,他们还要挑锅碗帐篷等,那几顶帐篷是王动等人从后金军那边缴获来的,这次正好派上用场。辎重队这些人要挑担一路随军步行,当然颇为辛苦,王动想着以后还要为他们配些马骡车辆等,就希望此战能有收获了。

除了辎重队外,两队战兵自然要带上他们的武器,为了减少伤亡,王动决定将库房内缴获自后金军的那批盔甲取出来用。

其实后金军的盔甲与大明盔甲差不了多少,他们很多盔甲服饰样式都是来自大明,所差的就是后金军头上所戴盔尖很高,王动吩咐李茂森对这些盔甲略一修饰,将那些高高的避雷针砍了,如此这些盔甲便与大明盔甲无二。

盔甲分配中,王动自己肯定是要身披铁甲的,就是那副后金白甲的银白铁甲,这副铁甲打制精良,甲叶厚实,全甲约重四十余斤,可以有效地防守全身。此时铁甲靠肩处原来被王动射破的那片甲叶早己更换过,又是一副完好的铁甲,这就是鳞甲的优势。

此外韩朝、韩仲,齐天良三人也是各自拥有一副铁甲,至于高史银,那日在战后,他也挑选了马匹盔甲,此次剿匪他自然也是带来。

在两队战兵中,内有四个刀盾兵,除了盾牌砍刀外,王动也给他们每人配上一副铁甲,余者鸟铳兵与长枪兵,王动视他们悍勇情况各分一副的绵甲与皮甲。不过王动手上盔甲有限,两队战兵大部分人都无盔甲可配,更不要说那几个辎兵了。

按大明军队的规矩,士兵出外作战需要拨开拨银,行军粮等,不过靖边堡这些军户出战是为了屯堡的生存,为了自己家口妻小能活下去,杀敌是他们本份,人人都要拼命,自然不可能会有人来跟王动谈开拨银什么的。

……

王动领着两队兵出发时,堡内所有的军户都来送别,众人神情都是不舍,有些妇女与老人还抺着泪,此次一去,家里的男人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来,不过她们流泪只是在背后,面上她们都是鼓励自己的丈夫与儿子好好杀敌,跟着王大人剿匪立功。

那些军户都是不耐烦地答应着,相比她们,出战的年轻人个个高兴,苦练了多日,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

告别靖边堡各人,众人列成两队出堡而去,齐天良的辎重队则是背米挑担紧跟在众人身后。

王动与韩朝兄弟,还有高史银、齐天良五人拥有马匹,而且战马匹匹还剽肥体壮,自然是让手下那些军户们投来了羡慕的目光,不过各人也知道王动等人的马都是夺自鞑子,如果自己也有王大人他们的勇力,也一样可以拥有这么好的马。

只是为了节省马力,王动几人还是与各军户一起步行,不过各人可以将自己的盔甲放在马上驮运。余者的两队兵,他们有分配到盔甲的,都是将甲胄打包背在身上步行。

天寒地冻,路上少见行人,寒风不时呼啸而过,让四周的旷野更见萧条。

众人往董家庄一路而去,一路上,众人都是安静地走着,队伍井然有序,经过一个多月的苦练,至少在行军队列上,这两队兵己经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韩仲与高史银二人还兼作探马,不时骑马前去查看周边的动静,不过都是回来报告,四周毫无动静。

一路无事,很快众人过了结冰的董房河。

从靖边堡到董家庄堡不过十里路,众人走了半个多时辰,很快便到了董家庄外。

……

向守堡军士通报后,听闻王动领着两队兵前来助战剿匪,张贵很是高兴,他亲自领一些人出来迎接王动。

当张贵看到王动等人时,不由呆了一呆,此次王动领了三十余人前来,虽个个衣裳破烂,不过人人都是精神,特别是其中两队兵,青一色的青壮,神情举止中颇有彪悍的味道。

张贵吃惊,他带兵多年,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张贵知道王动最近招了几十户军民屯堡,不过他什么时候训练出这两队精悍的兵丁出来了?那彪悍的样子,是连自己堡内很多军士都没有的。

张贵打量那两队兵丁青壮,他们中,有着四人拿着大刀盾牌,有四人拿着鸟铳,余者各人都是拿着长枪。有些人身上还背着包裹,难道里面装的是盔甲?

张贵知道王动曾缴获过一批后金盔甲,此次剿匪他便拿出来用,还真是舍得下本钱。还有那几门鸟铳,也是让张贵好奇,不知道王动从哪搞出来的鸟铳,就不怕伤到自己军卒?

不说张贵吃惊,张贵身旁的张堂功与洪丘也是同样吃惊,那两队兵的样子他们当然看得出来。他们也是知道王动屯堡情况的,这才多久,王动手下的军户就有这种效果,这王动能力很不一般啊。

王动自然看到张贵身旁围着一些人,除了张堂功与洪丘,他身旁还有一个神色阴沉,消瘦面颊的中年军官引起他的注意。

王动无暇多看,他上前向张贵行礼参拜,大声道:“卑职领管队大人之令,现率精兵二十前来向大人复命!”

张贵高兴地道:“老弟你来得好啊,有了你,老哥可说是如虎添翼啊。”

他哈哈大笑起来,他身后的张堂功与洪丘也是一样大笑,只有他身旁那个阴沉的中年军官眼中闪过不悦的神情。

张贵笑了一会,他道:“对了老弟,哥哥来给你引见一下堡内几位同僚!”

他一一为王动介绍,他的家丁队头张堂功,还有堡内管粮草辎重的洪丘王动是认识的。此外张贵还有一个直领的甲长叫郑安治的,也是介绍王动认识。

随后张贵介绍到那个神情阴沉的中年军官,原来这人是董家庄的贴队官肖大新,年在三十六、七岁,试百户。

大明宣镇一般每队有五十人,分为管队官与贴队官,各领一半人左右,这肖大新就是董家庄的贴队官,手下有一个直领的甲长钟圆。

听闻张贵介绍,王动忙抱拳施礼道:“王动见过贴队大人!”

肖大新脸色深沉,他道:“早听说过王甲长的大名,还真是后生可畏啊!”

王动觉得这肖大新对他似乎有些冷淡,想想自己并没在什么地方得罪他,那钟圆也是同样神情冷淡地向王动拱了拱手,说了句久仰就不言语了。

张贵见场面有点冷场,他笑道:“刚才我正与堡内几个同僚在商议剿匪之事,王兄弟你来得正好,你杀敌厉害,正好来给我们出出主意。”

众人进了堡,张贵吩咐洪丘先将王动的人马安排到营房中先休息,一定要好饭好菜让他们吃饱。然后他带着王动等人来到官厅内,厅的正中摆着一张大桌,桌上摆着一张颇大的地图,便是西山的山势地形图。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