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大山叶桂花的其他类型小说《要想日子过得好,一哭二闹三上吊王大山叶桂花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小李废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洗了碗,将福贵白天捡的菌子,还有福喜和福禄摘的没用完的龙葵果收到空间里后,谢杏杏便开始盘账,看看这一碗凉皮本钱大概在多少。一斤米大概能做三十碗左右,卖五文一碗的话,能赚一百零五文,扣除油,盐,葱姜蒜,酸萝卜,黄瓜,黄豆,绿豆芽,香油,辣椒这些的本钱,大约一斤米做的米凉皮还能挣九十文。糖水一碗卖两文,一个中等陶缸大约能装八九十碗水,一斤红糖熬的果酱能兑一个中等陶缸,红糖五十文一斤,一斤红糖熬的果酱大概能挣一百一十文。不过要去镇上摆摊,还得要买些碗筷,还有桌子板凳。想着兜里的八个铜钱,只觉得一阵头痛袭来。福贵他们回来时,身后还跟着陈婆子和叶桂花两人,陈婆子见着院子里边多了个歪歪扭扭圈出一小块地的栅栏,走过去一看,豁,在角落还有几只挤在一...
《要想日子过得好,一哭二闹三上吊王大山叶桂花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洗了碗,将福贵白天捡的菌子,还有福喜和福禄摘的没用完的龙葵果收到空间里后,谢杏杏便开始盘账,看看这一碗凉皮本钱大概在多少。
一斤米大概能做三十碗左右,卖五文一碗的话,能赚一百零五文,扣除油,盐,葱姜蒜,酸萝卜,黄瓜,黄豆,绿豆芽,香油,辣椒这些的本钱,大约一斤米做的米凉皮还能挣九十文。
糖水一碗卖两文,一个中等陶缸大约能装八九十碗水,一斤红糖熬的果酱能兑一个中等陶缸,红糖五十文一斤,一斤红糖熬的果酱大概能挣一百一十文。
不过要去镇上摆摊,还得要买些碗筷,还有桌子板凳。
想着兜里的八个铜钱,只觉得一阵头痛袭来。
福贵他们回来时,身后还跟着陈婆子和叶桂花两人,陈婆子见着院子里边多了个歪歪扭扭圈出一小块地的栅栏,走过去一看,豁,在角落还有几只挤在一起的小鸡仔。
谢杏杏见了人,忙走过来打招呼:“娘,大嫂,你们怎么过来啦。”
叶桂花将陶盆递给福贵让他拿回去放好,笑着说道:“弟妹,你今儿做的这个新吃食还真是不错,娘一听福贵说你这是想去镇上卖这吃食,便想着过来看看有啥需要帮忙的不。”
福喜端来凳子放在院中:“奶,大伯娘,你们坐。”
陈老婆子和叶桂花便在院子里坐了。
陈老婆子说到:“老二媳妇,你这鸡仔这样放着可不行,现在是没下雨,下雨可得给淋生病了都,赶明个我让你爹过来给你盖个鸡舍。”
叶桂花一拍大腿嗔道:“娘,瞅您说的,这盖个鸡舍哪就用爹了,就叫大山来,保管给弄得妥帖。”
谢杏杏一阵感动:“大嫂,谢谢了,你放心,到时候我给大哥工钱。”
话音刚落,便被叶桂花给斥了回去:“弟妹,你有好吃的都记挂着我们大家伙,盖个鸡舍我们要收你钱那成什么样子了。
陈婆子道:“老二媳妇,你也别推脱,都是一家人,眼见着你们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我们也安心,明儿大山就过来。”
想着以后相处的时间还长,以后再找机会感谢她们吧。
谢杏杏点了头:“行,那多谢娘和大嫂了。”
“对了,弟妹,你真要去镇上卖这吃食啊。”叶桂花好奇的问道。
谢杏杏心里紧张,心道难道是现在的口味这里的人吃不惯?
“大嫂,可是这吃食味道不行?”
叶桂花连连摆手:“不是不是,这味道好得很嘞,又辣又香,吃完再喝上一碗井水,舒坦得紧。这个吃食叫个啥名字啊?”
谢杏杏笑到:“我叫它凉皮。”
刚刚谢杏杏只让娃送了凉皮过去,龙葵果酱水不好拿便没送,想到这,谢杏杏便说道:“娘,大嫂,我想卖凉皮的时候顺便卖糖水,我弄了一种,你们尝尝看如何。”
说完,便打了井水进厨房兑了两碗端了出来。
看着碗里跟酸梅汤差不多颜色的水,陈婆子和叶桂花各自尝了尝。
叶桂花眼前一亮:“弟妹,这是啥东西。”
谢杏杏也不瞒她:“这是我用龙葵果熬的果酱兑的,大嫂觉得怎么样。”
叶桂花赞到:“不错不错,吃完凉皮再来碗糖水,还真挺舒坦的。”
陈老婆子也点头表示认可。
“老二媳妇,那你打算哪天去镇上卖这凉皮?”
谢杏杏一下就苦了脸:“娘,不瞒您说,我这要去摆摊啊,还得差点东西,桌子板凳还没有呢,咱总不能把家里吃饭的桌子都搬去用吧,可是那也不够啊。”
陈婆子掐着手指头想了想:“你王叔会做这个,要不去找他看看?”
谢杏杏脸更苦了:“那个,娘,我现在银钱还不够。”
陈婆子却笑了:“没事,你王叔跟你爹关系还不错,我带你过去,咱跟他先赊着,等你卖了钱再给他,他肯定也不会介意的。”
说到这,陈婆子一拍大腿:“走,现在咱们就去找你王叔,我带你去我跟他说。”
让福贵三个在家看家,陈婆子便带着叶桂花和谢杏杏往王木匠家里去了。
果然如陈婆子所说,王木匠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谢杏杏想着这古代的桌子一大张,不好搬动,于是拿了木棍在地上画了个现代的折叠桌(底部交叉的那种),王木匠一看,顿时一脸惊奇。
“大河媳妇,你这桌子倒着实方便,我做起来也省事,就是你看这东西我能不能自己做着卖。”
谢杏杏笑着说道:“当然可以啊王叔,您帮我这么大的忙,这东西您自己拿主意就行。”
最后,王木匠给谢杏杏要的东西狠狠打了个折,一张桌子平常卖一百五十文,他只要了一百文,凳子平时一个卖八十文,他收谢杏杏六十文。
谢杏杏定了三张桌子和十二张条凳子,总价一千零二十文,王木匠又给抹去了零头,给她算了一千文,刚好一两银子。
约定好一周后过来拿货后,陈婆子,叶桂花,谢杏杏便出了王木匠家。
陈婆子对谢杏杏说到:“老二媳妇,开张那天我让你大嫂去给你帮忙,你也别推辞,干个买卖不容易,第一天肯定会手忙脚乱一些,能帮你点算一点。”
叶桂花跺了跺脚:“娘,那可不行。”
说完便转过头来笑着对谢杏杏说:“弟妹,你定好开张日子记得头一天便叫福贵过来跟我说一声,到时候我来帮你干活,洗个葱姜蒜啥的我还是行的。”
谢杏杏连连感谢,心里感动不已。
多好的婆婆!多好的妯娌啊!
这事办完,陈婆子带着叶桂花便回去了。
谢杏杏回到家里,见福贵他们几个坐在堂屋头一点一点的打着瞌睡,便叫了他们回屋睡觉去。
而她,自然是提桶出门打野去!
又—番忙碌过后,摊子上只剩了两三个客人,黄婆子这才站起了身:“大丫,给我—两银子,我去买布给你爹和你弟做衣裳。”
刚抹了把汗水的谢杏杏:······
黄婆子见谢杏杏不搭理她,顿时双手往腰间—叉:“怎么地,我—把屎—把尿把你拉扯大,问你要—两银子你都不给?你跟你弟弟好好学学,什么叫懂事!”
摊子上的几个客人没想到还能做回吃瓜群众,—个个都慢下了筷子。
更甚者,直接要凉皮坐在了摊位上。
叶桂花正好端了碗出来,见黄婆子那样,也是生气得很,不过有客人在,索性将谢杏杏往边上推了推:“你去处理,我来切凉皮。”
谢杏杏点了点头,走到黄婆子和谢元宝那张桌子前,谢元宝依然懒洋洋的坐着,—脸看好戏的样子,黄婆子叉着腰,两眼恶狠狠的瞪着谢杏杏,似乎想要把她盯出个洞来。
谢杏杏却是笑了:“娘,您—开口就是—两银子,您可知道我得多久才能挣到这—两银子,我家男人死了,留下三个娃,我就靠这个摊子挣点铜板养活着我们孤儿寡母。
从小您就告诉我,我就是个赔钱货,所有的事都应该为弟弟着想。
我也的确是那么做的,从小好衣服只有弟弟的份,我认为是应该的,因为弟弟是咱们老谢家传宗接代的根。”
说到这里,谢杏杏看了—眼昂着脖子—脸嘚瑟的谢元宝。
谢杏杏接着说道:“我嫁人你收了全部彩礼,连身新衣服都不给我,我连出嫁那天的衣服都还是弟弟的衣服改的,更别说陪嫁了。
还好公公婆婆人好,没有嫌弃磋磨我。”
说到这里,谢杏杏暗戳戳掐了自己—把,眼泪就这么哗啦啦的流了下来。
黄婆子却不以为然:“你就这么—个弟弟,我和你爹就这么—个儿子,那彩礼是要留给你弟弟娶媳妇的!你现在提彩礼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想你弟弟娶媳妇!想让我们家断了根!你不孝!”
不孝,这两个字—出口,周围瞧热闹的人也暗自倒吸—口凉气。
这个时代,孝字当头,—句不孝,有可能能压死人。
谢杏杏眨了眨眼,感觉眼泪快要没了,又悄摸掐了自己—把,顿时,眼泪不要钱般哗哗往下流。
又有人说了:“再怎么说,出嫁那身衣服也得是新的吧,被子什么的也得给上—床吧,哎~命苦哦~”
谢杏杏假装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娘,您自己说说,我啥时候不想弟弟娶媳妇了,我家男人活着的时候是木工,您让我串掇我男人刚结婚就从老宅分出来,逼着我把我男人的—半工钱交给您,我不肯,您就拿了绳子说要吊死,您是我娘啊!我哪里能让您死啊!
后来我们分出来了,公公婆婆给的粮食第二天您就带着弟弟把粮食拉走了—大半,我男人心软,又因为你们是长辈,我男人就劝我说你们养我长大,你们拿了就拿了吧。
我家三个娃生下来后,家里更难了,我便去求您,问能不能少交—些钱给您,可您根本不管我们的死活,您说,那又不是谢家的种!关您什么事!钱必须得—文不少,不然您就去我家门口当着三个孩子的面吊死!”
说到这,谢杏杏鼻涕眼泪糊了—脸,拿了袖子挡住哭得—抽—抽的。
“反正我不同意将三个娃带回老屋,当年老二家的闹着喊着分家的时候怎么说的,生怕我们占了她一文钱的便宜,说着是死是活都不关我们的事······”
“你给我住口!现在是扯这些破事的时候吗?”
王大山狠狠瞪了自家媳妇一眼。
“我住什么口!呵~你王大山以为是我狠心吗?”
叶桂花气得直想跳脚,梗着脖子如同即将上战场的战斗鸡,声音不自觉又高了三分:“你看看她这几年干的这些破事!
咱不说远的,就说去年咱娘病的那一场,老二从山上偷摸着抓了只野鸡给娘补身体,也不知她是哪里听来的消息,在门口喊天喊地要死要活的,最后愣生生让娘给她折了现钱这才罢休!”
“还有你说说,她家三个娃生下来的时候,咱们是不是省下着粮食给她买鸡蛋,就想着哪怕是分家了,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呐!然后呐!老三家生娃的时候她送啥了!她送了她一家人的嘴去!她是哪来的脸啊!”
“还有老三那时要娶媳妇,那年田景不好,咱家东拼西凑的,还是没凑够,爹都拉下脸皮了,想着问老二家的借上一两银子,等秋收了就还给她,她怎么说的,怕咱爹娘倚老卖老讹她银子不还!”
“呵呵~最后还是卖了咱家一亩地才给老三把媳妇娶了!”
“咱不是说老三不该娶媳妇,也不是怪爹娘卖地,我生气的是咱爹娘问她借的时候她一文不借,转头便拿着银子给她娘家盖了个砖房,说什么给他弟弟娶媳妇要用的!”
“我呸~她弟弟那个时候才十一岁吧!这都九年过去了,她弟娶的媳妇在哪!啊?在哪?”
叶桂花一连串的话砸下来,砸的原本还想制止她的王大山哑口无言。
同时哑口无言的,还有隔壁屋子睁眼躺着的谢杏杏。
一阵沉默过后,有男孩的声音从角落里传了出来,许是哭得太久,声音发着颤但是却坚定。
“爷,奶,大伯,大伯娘,三叔,三婶,我和弟弟们哪里都不去,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家还有田,我已经十岁了,我能种地的。”
王福贵拉着两个弟弟的手从角落里走了出来,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见到哥哥跪了下去,王福喜和王福禄也噗通两声跪在了地上。
“爷,奶,大伯,大伯娘,三叔,三婶,我们不去,我跟哥哥一起种地。”
王福喜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小小的脸上满是坚定。
旁边小小的王福禄打着哭嗝:“哥哥们种地我也种地,我还会挖野菜,我还会砍柴。”
叶桂花看着跪成一排的三个小娃,莫名的鼻头一酸,没忍住走上前去一把将几个娃抱在怀里。
“哎哟我的乖乖~大伯母就是生气乱说的,你们快起来快起来。哪里就用你们三个小娃娃家去种地了!”
叶桂花眼泪没忍住滚落下来,还抽空瞪了一眼自家汉子。
王大山无奈的叹了口气,自家这婆娘,嘴最硬,心却是软得一塌糊涂。
王大山走过来将三个娃一个个扶起来,蹲在地上看着他们:“就是啊,你看大伯这肌肉,养你们几个还不是小菜一碟!!”
王大山说着,故意撸起袖子展示着自己粗大的胳膊,还拉着几个娃的小手往自己胳膊上戳了戳:“看,大伯厉害不厉害!”
“大伯厉害!”
“大伯最厉害了!”
“大伯最最最厉害了!”
听着三个娃的话,王大山不由得朝自家媳妇挑了挑眉毛。
叶桂花看着自家嘚瑟的男人,轻轻“切”了一声。
老三王大川也走过来,粗糙的大手摸了摸三个孩子的头:“还有三叔呢,等三叔上山给你们打野兔子吃肉!”
看着三个娃红肿的眼睛可算是弯了起来,王老头和陈老婆子在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王大山和王大川的性子两老是摸得透透的,自家大儿媳妇那人的脾气秉性两老也是一清二楚,现在就看三儿媳妇了。
到现在为止,唯一没吭声的就是她了。
站在一旁的刘翠内心着实憋闷得慌,老二那时分家的时候她还没嫁进来,所以说是分家,但却只是将老二一家给分了出去,而她们三房和大房却是跟着公中吃穿的。
原本见着大嫂数落着二房的不是,刘翠只觉心里痛快得很,谁料这就不过是一眨眼,怎么就又要白养三个娃了!
刘翠咬着唇,看着哄着娃的自家男人,恨不得将他的后背盯出个洞来。
待得收回视线,却是见得老头老太太正直直的看着自己,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嫁入王家三年,她却只生了个丫头片子,虽然二老嘴上说着什么男娃女娃在咱老王家都是一样的,但她怎么可能相信!谁不知道有了男娃才能在家中有底气!
陈老婆子心里叹气,自家这个三儿媳,心思一向重得很,这会儿心里不知道已经拐了几个弯了。
刘翠抿了抿唇,心里想着,反正你们谁说的要养便自己多出力,我可不管!
“爹,娘,既然大哥大嫂都说要养,也就几个半大小子,估计吃也吃不了多少,更何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小子怎么也能算是一个劳力了,养着也无妨的!”
刘翠话说完,屋内的众人倒是都没说什么。
“只是,二嫂呢?”
刘翠上一句话刚说完便直接拐了音。
屋内久久沉默过后,王老头咳了两声。
“老李头不是说了她就是晕过去了,那就等她醒来再说。”
刘翠接问:“那醒了呢?是······”
王大川瞪了她一眼,见她还要说,索性走过去扯了扯她的胳膊,换来了一个白眼。
“还能咋!休了!这次她都敢卖娃,谁保得齐没有下次!”
王大山粗声粗气地说完便看向自家爹。
“就是,我同意!”
叶桂花立马附和了自家男人的话,反正心里堵着的不畅快已经出了,娃也决定自家养着,可不能再出现这种往老王家脸面上踩鞋印的破烂事,眼看着自家大郎过两年就到了相亲的年纪,名声可得包好了!
王大川想了想,也觉得这的确是个办法:“行,我也同意!”
刘翠也跟着点头:“爹,娘,我也同意。”
王老头长长吐出一口气,枯瘦的手往膝盖上一拍,咬牙狠心做了决定:“既然都同意,老大,你现在就去村长家一趟,请······”
王老头话音未落,便听得隔壁屋子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刘翠:“那咱也干!”
叶桂花和王大山商量完便立刻说道:“二弟妹,我和大山商量了,这事我们干!”
刘翠忙也说道:“二嫂,我们也干!”
接下来就是商量谁家去西镇口,谁家去码头了。
西镇口最远,谢杏杏已经占了东镇口,刘翠便抢先说道:“我和大川去码头。
叶桂花点头:“行,那我和大河就去西镇口。
谢杏杏又说了自己找了个人家,每天给十文钱可以把桌子板凳什么的存放在人家,让人家帮着占位置,而且还可以用他家井水的事。提醒叶桂花和刘翠都可以这样做。
叶桂花虽然觉得每天十文钱有些贵,但觉得确实可行,毕竟好位置确实是不等人的。
刘翠也暗自点了点头,天天拉着一堆桌椅,除非每天给王虎多付钱,不让人家肯定是不愿意的。
见大家各自都有了主意,谢杏杏又开口说道:“既然大家都要去摆摊,我觉得我们每天做王虎的牛车也有些不合适,他出发的时间有些太早了。
而且我们不固定啥时候收摊,所以我想了想,咱们三家还是有个牛车方便,来回都更自由些,而且农忙的时候,有牛还能省不少的劲。”
王老头一听还要买牛车,双眼瞪如铜铃,抖了半天的嘴也没能发出声音。
王大山一听谢杏杏要买牛车,有了牛车确实也很方便,于是便说道:“行,弟妹,那我和大川明天去给你把牛棚盖起来。
谢杏杏忙说:”别,大哥,牛车买回来就放老屋这边更好,这边人多,也能看住些,再说等过了年福贵他们去上了学,我一个人实在也没时间去放牛,而且还得天天给他割草。
王老头一拍大腿:“行!割草这事还有我和大庆呢,这事你们不用管,大山,大川,你们明天早点起来,咱们把这牛棚先给盖上。”
“爹,明天让大哥跟我一起去看看牛吧,我不会挑,别给挑到不好的。”
“成!明天就让你大哥跟你去,我跟大川在家盖牛棚。”
谢杏杏想了想:“大嫂,三弟妹,我那边桌子估计还要两天才好,摆摊头一天我叫福贵过来叫你们,我教你们怎么做凉皮,还有调料多少的问题,摆摊的第一天你们也去看看,到时候生意好的话你们再下决定也来得及。”
“行嘞!”
“行!”
这几件事有了定论,谢杏杏便起身带着福贵他们回了家去。
等福贵他们都睡了,谢杏杏搬开那口大箱子,将地洞里的那个藏钱的罐子拿了出来。
又从空间里把那两锭五十两的银子并着那一两多的钱一起放在了陶罐里,然后将陶罐放进了空间。
第二天一早,谢杏杏去老屋叫王大山的时候,王老头和王大川已经开始选木板了。
到了镇上,两人先去钱庄换了散碎的银子,这才往牛市去。
刚进牛市,扑面而来的是带着牛屎味的空气,不过这并不影响两人激动的心。
最后,王大山看上了一头壮实高大的大水牛,老板要价十八两银子,被王大山砍价砍到了十六两成交,不过套的牛车都是单卖的,又花了二两银子,相当于十八两买了个牛赠送了个车。
谢杏杏付了银子,牛老板帮着把牛车给套上,两人就坐上新牛车往集市上去。
这次谢杏杏买了两口陶缸三个陶罐和十个陶碗,又去铁匠铺定了一个双耳的平底锅,买了把新菜刀,再去布行挑了四匹布,菜板,筷子,大木盆,米,辣椒,盐······
今天下了雨,天黑月亮都没出来,今晚去抓黄鳝这个计划算是打了水漂,这个时候,谢杏杏无比想念现代的矿灯。
原本下雨后抓黄鳝是最好抓的,无奈没有照明,谢杏杏心痛如刀绞。
古代的农村本就没有什么娱乐项目,除了偶尔会串串门聊聊天以外,便也只能早早睡觉,毕竟灯油也是要花钱的。
洗了衣服,谢杏杏便叫富贵他们早点去睡了,谢杏杏也上了床。
想着想着,她突然想起,都说五六月份下雨过后山上会长菌子,昨日她去砍柴的时候还真没注意。
松树林里最容易长奶浆菌,明天倒是可以去看看。
一夜无梦。
天刚蒙蒙亮,谢杏杏便起了床拿了篮子往山上去。
才上山没一会,便发现了两朵被松针盖了大半的奶浆菌。
(注:奶浆菌,多生长于松树林中,常见的有黄红和黄这两种颜色,弄断过后会流出像牛奶一样颜色的乳白色液体,可生吃。)
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摘下来放进篮子里,谢杏杏内心高兴得紧,趁着现在还没人上山,她得尽量多找一些。
许是她运气好,约莫辰时末(9点)便捡满了一篮子,想着家里还有三个娃还嗷嗷待哺,提了篮子便快速往家里走。
谢杏杏刚到家,提了篮子便往厨房里去,却发现福贵正坐在灶洞前,锅里正咕噜噜的煮着糙米粥。
谢杏杏的一颗心,顿时软得不像话。
“哇!娘,山上这么多菌子啦!”
福贵瞪着大眼睛一脸喜气:“娘,吃完饭我也去捡菌子去!”
谢杏杏哈哈一笑:“行!吃完饭咱们娘三都去!趁着发现的人不多,咱们多捡一点,等卖了钱,娘给你们包饺子吃。弟弟他们还没醒么?”
福贵嘿嘿一笑:“早醒啦!福喜和福禄在菜园子扯草呢!”
谢杏杏心里又一阵感慨。
早饭炒了个白菜和鸡蛋将就着糙米粥喝了,一家人便往山上跑。
想着早上捡了那么多,谢杏杏索性背了背篓,福贵和福喜各自提了篮子。
今天又是个大晴天,怕采回来的菌子不新鲜,谢杏杏出门前背着几人将菌子收进了空间里。
不得不说,小孩子的眼睛是真好使。
福贵找的菌子竟然比谢杏杏找的还多,福喜带着福禄一起。
谢杏杏叮嘱他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
除了奶浆菌,还找到了扫把菌(又名珊瑚菌),鸡枞菌,青头菌,大脚菇等等。
三人扫了很大一片山林,谢杏杏的背篓里已经是大半背篓了,福贵和福喜的篮子里也有了大半篮子。
早上喝的粥早就消化完了,估摸着到了酉时初(五点),便叫了三个娃回家。
怕小孩提着篮子不好走路,谢杏杏便把篮子接过来一手提了一个。
刚下了山,就被路边稻田里的人给看见了。
许是谢杏杏背着背篓提着篮子的形象太过招摇,那人便开口问道:
“杏妹子,你们这是从山上下来?拿着这么多东西,这是在山上碰见啥好东西了!”
说话的人是村里的李翠花。
山上的东西本来就是无主的,谁都可以去找,谢杏杏也没掖着藏着,便也就笑着说道:“翠花姐,我不是瞅着昨天下了雨,就想着上山看看有没有菌子,你还别说,还真开始长了。”
李翠花一听,也是喜色上涌:“真的啊,那我叫我家莽子也上山去看看,能加盘菜也是好的。”
谢杏杏说道:“行嘞!那翠花姐你先忙着,我跟娃他们先回去了啊。”
“好嘞!你们忙去吧!”
谢杏杏一家走后,李翠花也赶紧从田里出了来往家里跑。
回到家中,依旧分了小半篮子的蘑菇让福贵他们送到王家老屋去。
老屋这会正在家做饭,见到福贵他们提来的菌子,大家都是眼前一亮,王大山和王大河饭也不吃了,提了篮子便往山上冲。
陈老婆子假装斥到:“哎哟,我的好孙子哟,你们这天天给奶送吃的干啥,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这些好东西你们得自己多吃点才能长得壮壮的,下次别啥好东西都往奶这里送了啊,奶这里有吃的嘞。”
福贵笑嘻嘻的说道:“奶,我们和娘今天捡了好多呢,我家里还有的,奶以前总给我们好吃的,我们也要给奶好吃的。”
福喜也说道:“是呀奶,我家还有呢,您就收着吧。”
福禄咬着手指:“奶,您吃。”
陈婆子把篮子提到厨房给了正在做饭的叶桂花和刘翠。
叶桂花笑呵呵的:“娘,这是弟妹又叫福贵他们送吃的来了,我滴个乖乖,今年这还是咱家吃的第一顿菌子呢。”
刘翠也笑:“这二嫂这两天送得真勤,跟以前完全像变了个人。现在的二嫂好得我都不敢相信,真怕她哪天又变回去。”
听着刘翠的话,陈老婆子的脸不禁紧了紧:“你二嫂在往好变,你想那么多干啥。”
叶桂花也道:“是呀三弟妹,时间能证明一切,我倒是眼瞅着二弟妹现在挺好的,看着对福贵他们也不一样了,这样挺好。”
叶桂花边说着,边把篮子里的东西捡了出来。
想了想,又噔噔噔的跑回了屋拿了一小包饴糖过来,把饴糖往篮子里一放,将篮子给了陈老婆子:“娘,我屋子里这之前买的还有几块糖,这给福贵他们甜甜嘴儿。”
陈老婆子笑了笑,心里对这大儿媳妇的做法那是感觉相当的满意。
刘翠抿着唇低了头忙洗菜去了。
———
谢杏杏从井里捞出大棒骨削了一根萝卜一起给炖了,又炒了一盘菌子,福贵他们拿回的饴糖也让福贵他们自己分着吃去。
三个娃含着糖,自己又吭哧吭哧的跑到菜院子里去薅草。
等谢杏杏去叫他们吃饭的时候发现,菜地里的草都要被他们薅得差不多了。
吃完饭,一家四口端了小板凳坐在一起清理菌子。
刚捡回来的菌子有些脏,要把菌子脚上的泥用竹片轻轻刮掉,还有菌子上混着的松针树叶什么的也要给清理干净。
清理完后,怕菌子被压坏,索性依然分开用两个篮子和背篓装了。
收拾完菌子,天也黑了,今天又是有月亮的一晚。
叮嘱了福贵一声等会带着弟弟去睡觉,谢杏杏去厨房提了桶,顺便将菌子都收进空间里后,就直往田里冲。
钱钱,她的钱钱,她谢杏杏来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