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肃安平侯的其他类型小说《凤阙兵戈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桔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是太子登基,那么一个守寡的王妃,又有安国公的举荐,再重新做回以前的工作也十分顺理成章。至于那个营正的性命,会成为我送到太子手上的把柄,彰显我的诚意。我提着一把匕首跟在他身后,看见他离开宫门之后竟然是径直去了青楼。这种地方人来人往,其中不乏达官贵族。我要给太子送一个可以拿捏我的把柄,可不是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犯法来摆脱“未来的瑞王妃”这种身份。只好悄悄地翻到屋顶上,准备破窗而入。我看着他搂着一个女人进了房间,那个房间的窗户在另一条街道,不像这边人声鼎沸。但本来寂静无人的街道上出现了一个人影。是董修。作为监军使随大军在边境吃了五年沙子,大军回朝,他也升了官,从三品御史大夫补任从二品尚书右仆射。算得上是位高权重。他在楼下冲我招手,招呼我下去说...
《凤阙兵戈完结文》精彩片段
是太子登基,那么一个守寡的王妃,又有安国公的举荐,再重新做回以前的工作也十分顺理成章。
至于那个营正的性命,会成为我送到太子手上的把柄,彰显我的诚意。
我提着一把匕首跟在他身后,看见他离开宫门之后竟然是径直去了青楼。
这种地方人来人往,其中不乏达官贵族。
我要给太子送一个可以拿捏我的把柄,可不是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犯法来摆脱“未来的瑞王妃”这种身份。
只好悄悄地翻到屋顶上,准备破窗而入。
我看着他搂着一个女人进了房间,那个房间的窗户在另一条街道,不像这边人声鼎沸。
但本来寂静无人的街道上出现了一个人影。
是董修。
作为监军使随大军在边境吃了五年沙子,大军回朝,他也升了官,从三品御史大夫补任从二品尚书右仆射。
算得上是位高权重。
他在楼下冲我招手,招呼我下去说话。
他问我:“你杀他,是为了向太子投诚?”
我回道:“不然我就没有再回战场上的机会了。”
这两年他除了处理公务,经常在我面前晃悠,我和他算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也知道他看得出来我的意图,也没有隐瞒的必要。
要是他能看在这两年交情的份上,再给我指条胜算更大的路就能好了。
“若你只是为了这个,我有个建议给你。”
我倒没想到他还真有。
若是不投太子,还有哪条路能走。
站在瑞王身边做贤内助是绝不可能的,我也不指望瑞王有放他后院的女人去打仗的心胸。
求皇帝收回成命更是绝无可能。
我也知道站队太子风险很大,但这已经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了。
刚刚这一路上,我也想明白了皇帝为什么会发布这样一道旨意。
皇帝有意扶持瑞王去和太子争斗,太子身后已经站着安国公一家,他的权势太大了,已经让皇帝感到了威胁。
皇帝疑心太重,他之前给太子的资本太多了,但安国公刚刚得胜归来,此时打压他的权势恐怕会寒了前线将士的心,所以他就给瑞王增加资本,让瑞王和太子势均力敌,瑞王和太子之间,谁都不弱就是谁都不强,皇帝便可高枕无忧。
皇帝将我赐婚给瑞王,也是为了分散军中对太子的支持。
说句自夸的话,我是靠着敌军的人头爬到如今的位置的
大批人马,往皇宫去了。”
“快,扶我起来。”
一直负责为瑞王看病的大夫也提着药箱匆匆忙忙地小跑进来,在我的注视下给瑞王下了一剂猛药。
大约一炷香后,药效开始发作,瑞王已经能够强打着精神说话,若是灯光昏暗,再加上旁边有人扶着他,也是看不出来他身体虚弱的。
我说:“被陈肃派来包围王府了士兵中,有个将军是我的亲信,他现在守在东外门,我带你从东外门出去,咱们这就进宫。”
瑞王强打着精神,为免他体力耗尽,我干脆背上它,一路绕过府内的叛军,从东外门出了王府。
骑上马出发后,我抽出精神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放我们出府的小将军。
其余和他一起守在这里的将士都被支开,只剩下他一个人在这里。
我们走后,他从门边的大树下找了一块拳头大的鹅卵石,狠狠敲向了自己的太阳穴,鲜血顺着他脸颊的轮廓流下来,一滴一滴落到地上。
我心有不忍,但现在不能停下来,我只能一边骑马带着瑞王向皇宫的方向狂奔一边注意周围可能出没地跟随太子的兵士一边祈祷着他能尽快得到救治。
至于到了皇宫会不会被太子的人逮住,该如何进去我倒全然不担心,长公主和含章郡主已经为了打点好了一切。
一切问题都在进入皇宫之后。
按照长公主给我的信息,皇宫东华门的禁军首领明里是安国公的拥趸,暗里早已投向长公主。
我带着瑞王一路疾驰到东华门,守在东华门的禁军首领一见我就立即打开大门,带着一众皇宫禁卫军和我一同往皇帝和太子所在的养心殿杀去。
我是安国公陈肃一手带出来的学生,若是我随太子起兵,我会如何部署,就是他今夜会如何部署。
在今夜之前,我早已按照陈肃教我的那些东西做了一份兵力部署,又花了几天的时间为这份兵力部署找出了破解之法。
此刻正是生死存亡之间,容不得一丝疏忽和犹豫,此次该如何以少胜多,该如何一路破解安国公的部署我早已经烂熟于心。
所幸,我在战场上学到了安国公的一身本领,所幸,我于兵法一事上不是个蠢材。
我终于是带着不到两百的禁卫军一路杀到了养心殿外,安国公之子陈策守在这里。
陈策怒极反笑道:
了解。
我在他府上看着许多人来来往往,有些是普通的官场往来,有些.....我看着董修递给御史中丞一份官员名单,这其中大部分人和董修的来往并不多,甚至我从没在董修府上见过他们。
“这些是你的政敌?”
御史中丞走后,我问他。
“算是。”
“算是?
那就是太子和瑞王那边的人?”
“是太子的人。
瑞王暂时是咱们的盟友。”
长公主的计划......我几乎一瞬间就明白了,长公主在朝中声势不显,不都是为了如今太子和瑞王争得死去活来而没有人把她当作对手甚至还在努力拉拢她这个盟友的局面吗?
虽然这段时间董修见什么人谈什么事并不刻意避着我,但我没想到他还真能有问必答。
“告诉我这些,是长公主的意思,还是你自作主张?”
“我与长公主本是一心的。”
他罕见地红了脸。
......他果然和长公主有一腿!
我就说他在外待了五年,才回朝一个月,长公主怎么会那么信任他,不仅让他出面拉拢人,还让他处理朝中事务。
又过了半个月,我在董修这里大致了解了长公主一派的势力和计划,终于收到了来自公主府的请柬,邀我参加长公主之女含章郡主的生辰宴。
含章郡主的生辰宴,以长公主的地位,自然是朝中叫得上名字的文武大臣都会去的,我出现在那里完全不会引人注意,加上我还是含章郡主名义上的未来表嫂,所以私下和长公主谈话,也不突兀。
我不禁腹诽,长公主也太谨慎了些。
不过当然了,在这种事情上,有个聪明谨慎的主子,我才能放心做事。
为了让我和长公主的会面看起来顺其自然, 这份礼物自然要好好准备,不用太好也不能太普通,只要能在人前给含章郡主递一个和我私下交谈的理由即可。
最后这份礼物当然是由董修挑选好了交给我的。
我在董修府上又混了几天日子,终于等到了含章郡主的生辰宴。
我蹭董修的马车和他一同过去。
含章郡主的生辰宴布置得十分华丽,作为皇亲贵胄,长公主府上的各类名贵装饰自不必多说,京中有名的舞者、乐师,以及京中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此刻都齐聚在长公主府上。
我本以为除了和
于等到了长公主的最后指令。
从我嫁进瑞王府之后,瑞王的饮食中就掺进了长公主搜罗来的慢性毒药。
那几天加大药量之后,瑞王的身子就明显不如从前,一直靠补药吊着才在人前看起来像个身体健康的。
那些名贵补药,还是长公主为续他的命特地找来的。
之前让他活着,是因为长公主需要一个掩护,让她暗地里拉拢朝臣掌控朝政而不被皇帝猜忌。
在皇帝的几个皇子中,有能力争一争储位的就只有先太子和瑞王,现如今太子死了,瑞王也命不久矣。
长公主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
6 弑君篡位一切准备好之后,我在王府众目睽睽之下,一刀了结了瑞王的性命。
一切都到了最后关头,我在奇袭营时结交的朋友和我担任先锋都尉时的亲信士兵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凭借我在军中这些年攒下的威望,也能拉拢到一批不多不少的人参与到这种一旦失败就祸及全族的事情中。
至于军中的其他人,看在我的面子上,至少不会拼死抵抗。
今夜的谋反顺利得出奇,大概古今中外,也难以有这么顺利的谋权篡位了。
禁卫军中愿意以死相拼保护皇帝的禁卫军大多已经死在那次太子谋反的事件中,重新组建起来的队伍当中,要么是长公主或瑞王的人,要么就是在禁卫中混履历的二世祖。
只要我们的人能够冲散队形,那些人也就跟着四散溃逃了。
只是可惜那次东华门的将领升了官,已经调离皇宫,不然今日便可不费吹灰之力直抵皇帝所在的养心殿。
不过没关系,我上次能用两百人破了安国公的部署,今日也能带着三千亲卫杀进皇宫。
长公主和我会像太子和安国公那样,用武器抵着皇帝的喉咙,逼他写下禅位诏书。
我们和他们的区别就只是他们失败了,而我们会成功。
安国公看着他的太子死在他面前,而我会看着我的长公主登上皇位。
等长公主和我带着我从军中带出来的那三千亲卫踏进养心殿大门时,皇帝刚刚从梦中惊醒,正焦急惶恐地喊那个跟了他大半辈子的老太监,我把一个圆滚滚的头颅往他脚下一扔,笑着问他:“请问陛下是在找他吗?
可惜他永远不能再伺候陛下了。”
老皇帝定睛看清了那颗头颅的脸,脸色
,虽然官职不算太高,但论在军中的影响,我并不输陈策,若是再多给我一些机会,我也不会输给陈肃。
我能明白,太子和瑞王争斗这么久,自然也能明白,他怎么会安心地接受我的投诚?
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操纵者,也不会眼看着他安排给瑞王的势力站在太子这边。
可是,除了太子和瑞王,我还有什么选择?
4 长公主密谋董修告诉我,昭宁长公主想见我。
他替我安排了住处,让我安心等着。
我有些发懵,昭宁长公主在这其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她是太子党还是瑞王党?
或者她和皇帝是一条心?
总不能......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中浮现,她是独立于太子和瑞王之外的,皇位竞争者?
本朝对女子不像之前那样束缚,女子可以读书习武,可以经商做官,但女子做皇帝,还是前所未有。
昭宁长公主有这样的野心?
她能够隐藏得这么好,以至于朝野上下都只谈论太子和瑞王的争斗而从不涉及她?
还是她的势力太小所以不引人注意?
董修让我安心等着,但我安心等了一个月,等到那个人从青楼被抬出来的尸体已经下葬,“凶手”已经伏法,也没等来长公主的召见。
倒是陈肃和太子瞧我的眼神已经带上了明显的警惕。
陈策私下来问过我,为何没有将我亲口说出的话付诸行动,我对安国公又有几分忠心,我直截了当地问他:“若是我交了投名状,太子能保下我吗?”
“怪不得我父亲看中你做他的学生,你的确有几分聪明。”
“是你们把别人都想得太笨了。”
“呵,”他讥讽地看着我,“那天主动找我投诚的不是你吗?”
“那时是我病急乱投医了。”
我看着他,“还请你转告安国公,那天晚上我表现的不好,辜负了他的教导,我会引以为戒。”
长公主那边,我倒也不着急,毕竟皇室子弟的婚事,有的是流程要走,没个三年两载是办不完的,在这之前,我仍是军营中的关将军。
<当然,这段时间我也不只是在等待,闲下来的时候,我就去找董修,试图从董修那里得到更多关于长公主的情报。
毕竟除了董修和军中那些将领,我实在没有别的人脉,而那些将领,大多对朝中局势也不甚
最新评论